空气中腾起一阵锅巴特有的香气,口水在小之舌下调皮的打转。
“外婆,还没好吗?”小之有些等不及,急切地问到。
“乖乖,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了!”外婆安慰着说。
没过多久,小之就从外婆手里接过一大块酥油锅巴。自从,多年前离开老姥姥家后,小之好久没吃过这香喷喷的酥油锅巴了。这一次,小之一定要吃个够。
“小之,把你洗好的鱼拿过来。”外婆手里刷着锅子,呼唤到。
“哦,好的!”说完,小之咬了一大口手里的锅巴。
小之将锅巴放在后门边的灶台上,转身将晾在竹篮里的鱼递给了外婆。此时的油餐条终于安分了,躺在篮子里一动不动,因为都已经完蛋了。刚才小之和表哥洗鱼的时候,还溅小之一身水花,奇怪的报复心理莫名占了上风。“让你们弄我一身水,马上我就要吃掉你们了。”小之看着篮子里的鱼暗自心想。
“滋……滋……”油餐条被一一下到了油锅。外婆将鱼头朝着锅底,绕着锅内侧将鱼整齐的摆成一圈,一朵花儿的造型瞬间呈现在众人眼前。
“外婆,你真厉害,在锅子里都能画画!”小之表现出无比的惊叹。
“这样只不过是让鱼儿受热更均匀。”外婆一边回答,一边转动着手里的锅子。
没过多久,锅子里的油餐条渐渐地转成金黄色,此时鱼儿的香味也跟着出来了。
“外婆,鱼儿变的金灿灿了,好香!你先拿一条出来我吃嘛!”小之闹着。
“小馋猫,现在还没完全熟呢!一会,外婆把第一条鱼给你吃,好不好?”看着小之馋的不行的样子,外婆笑了。
金灿灿的油餐条、久违了的酥油锅巴、香喷喷的米饭、还有外婆那慈祥的笑容。或许,那是小之记忆里最美的晚餐。
夏末的傍晚,空气里还微微透着热气。天边的那一片红,此时还没有散去。小之依在外婆的臂弯里,外婆轻轻拍着小之的后背,一起看那夕阳西下。无需太多的言语,只需无言的相伴。
夏天的夜晚,蚊子特别多。不过躲在外婆雕花古床的蚊帐里,很是安全。即使有一两个“偷渡”进蚊帐的家伙,小之也不用担心。因为小之睡觉的时候,外婆都会用扇子在一旁扇风,安静地看着小之,直到小之入睡。在外婆的悉心呵护下,小之睡的前所未有的安心。梦里,小之找到了一颗千年人参,外婆吃下人参,从此长生不老。
清晨的阳光,从墙上那扇石窗照进屋里,穿过蚊帐落在小之的眼睛上。一阵突如其来的不适感,让小之艰难地撑开了眼皮。小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外婆早已经起床了。小之定了定神,摸下床,草草地套上鞋子,往厨房走去。
“小之,你太顽皮了!……”
妈妈见面就啰嗦了一大通,小之并不想解释,也不想回答。
“小之听话!爸爸妈妈是来接你回家的。”一旁的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到。
那一刻,小之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清晨。那个记忆里的清晨,在姥姥家的厨房,听到了同样的话。从那以后,小之就离开了姥姥,离开了酥油锅巴和甜米浆。这一次,小之说什么也不会跟爸妈回去了。小之哭着,闹着,使尽了浑身解数。最后,百般无奈的爸妈只把表哥接了回去。那个清晨小之哭的很累,上气不接下气,感觉浑身乏力,靠在外婆温暖的怀里睡着了。睡梦里,小之隐约能感觉到背部那轻轻地的抚摸,舒适而安详。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和海子诗歌中表述的那样,小之每天帮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拾柴火、提水、洗菜,跑跑腿什么的。只要能陪在外婆身边,小之就很满足了。外婆慈祥的笑容,就是小之心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外婆,水打好了,我要去钓鱼了!”小之提着鱼竿准备出门。
“记得早点回来吃午饭”坐在沙发上的外婆叮嘱到。
“知道了!”此时的小之已步出了大门。
当小之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晌午十分了。小之左手拿着鱼竿,右手提着水桶,一脸大汗的出现在外婆面前。
“乖乖,怎么弄的满头大汗的?”外婆一边用毛巾擦小之脸上的汗,一边将水杯递了过来。
“我钓完鱼,提着水桶一路跑回来的!”小之喝完水立马回答到。
“傻孩子,下次不要再这样了!”外婆笑着说。
“外婆,我饿了,饭好了吗?”小之捂着肚子问。
“饿坏了吧?菜在灶台上,我去给你盛饭。”外婆说完转身盛饭去了。
厨房后门边的灶台,是当年抗战时期的那种,四四方方用砖砌起来的,中间放着一口很大的锅。由于那时的家庭成员普遍偏多,所以锅自然就大了。如今,外婆只身一人,早已改用了小火炉做饭。当年的灶台改当今日的饭桌,有些飞鸟尽,良弓藏的意味。多年前,在这个灶台边,也同样聚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吧,小之这样想着。
“乖乖,吃饭了,想什么呢?”外婆将盛好的饭递到小之手里。
小之接过碗,埋头吃了起来。灶台上摆着两个盘子,一盘白菜梗,另一盘是白菜叶。小之心里清楚,这是一整天的伙食,晚上外婆不会再炒菜了。外婆家所在村子,离集市大约有四公里。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吃着自己地里种的菜,隔三差五才会去集市买些猪肉回来。对于上了年纪的外婆来说,种地已经无能为力了,走路去四公里外的集市买菜更是不可能。平日里,只有附近的乡亲们,将一些地里的蔬菜赠送给外婆。所以,盘子里的白菜可以说是来自不易,意义非常。这也是,小之为什么要每天出去钓鱼的原因之一。
午饭过后,小之洗好碗,来到前厅,把头靠在外婆正坐着的沙发扶手上。
“外婆,你怎么每天都坐在沙发上,不去外面巷子里聊天呢?”小之说着,将小眼珠朝上,望着外婆。
在盛夏的午后,村子里的多数人,选择在外面的巷子里纳凉。青石板的巷子里,时不时会吹进来清凉的风,席地而坐,冰凉的石板就是最好的板凳。人们摇着手里的蒲扇,或闲谈,或欢笑,风景一面独好。
“外婆年纪大了,喜欢安静!在这隐约听到他们的谈笑就很好了。”外婆淡淡地回答到。
“呃?游戏机!外婆,哪里来的呀?”小之看着外婆从沙发后面掏出的游戏机问到。
“你爸爸那天临走的时候交给我的!”外婆说完把游戏机给了小之。
“爸爸万岁!小之,最喜欢外婆!”小之高举着手里的游戏机喊到,一下子又扑进外婆的怀里。那天,小之靠在外婆身边玩了一下午的俄罗斯方块,直到游戏机的电池没电。
“嗯?好香啊!外婆,什么东西这么香?小之要吃。”小之喊着。
“小馋猫,这么快就被你闻到了?”
外婆的声音是从房间里传过来的,小之连忙跑了进去。
“乖乖,轻一点!地板都要被你震塌了哟!”外婆一边往碗里倒水,一边用汤匙搅着。
“外婆,这是什么啊?”小之子指着碗里问。
“乖乖,站远一些,小心烫着你!这个叫葛粉,用葛根研磨出来的粉,用开水泡着吃清热生津。”外婆细细地解释着。
“好香哇!小之现在就要吃,口水都要流出来啦!”小之闹着。
“小馋猫,怎么还是那么心急呢?碗里的葛羹这么烫,吃下去烫坏了怎么办哟?”外婆笑着说。
“那好吧,我就在这等它凉。”说完,小之就坐到床沿上,默默地看着桌上的那碗葛羹。
十五分钟过去了,在小之看来那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小葛羹,我终于可以吃你了吧?”小之拿起汤匙,对着碗自言自语。
“外婆,怎么都没有味道?”小之尝了一口,向门外喊着。
不一会,外婆从沙发上起身,杵着拐杖进来了。
“外婆年纪大了,如今许多事情都记不住,刚才葛羹里忘记放糖了。”说完,外婆从衣服立柜里找出了糖罐,那是一个装罐头的玻璃瓶。
“哇,这样才好吃嘛!”吃完,小之意犹未尽地舔着嘴角残留的葛羹。
就这样,小之陪外婆度过了一个个的日升月落,很平淡,却很快乐。夕阳下,老屋前,依在外婆的臂弯里……
记忆中那幸福的画面,多年后依然深深的,倒影在少年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