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要细心地观察一下四周,就会发现,在都市的角角落落,生活着生命力很旺盛的乡下人。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在酒店、在商场、在快餐店、在书报摊……他们从事着或复杂或简单的劳动,以乡下人的勤劳与质朴,以乡下人顽强的生存能力,挤进了钢筋水泥混凝土构筑的城堡,开拓一块哪怕是极小的天地,并且有滋有味地活着。而那些一生下来就在城市里的人,下岗以后却连一条求生存的路也找不到。比起进军都市的乡下人,一些城里人已经输了,并且输得很惨。
即使我们拥有骄人的文凭,拥有城里的户口和住房,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唯有不断拓展生存空间,谋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不断地刷新自己,创新未来,才有可能处变不惊,才可以在繁华褪尽后重新镀亮人生。
都市是一块生长钢筋水泥的地方,信息时代的浪潮无疑要叩击每一扇门,原先的享受哲学正面临重创。敢于直面未来的挑战,把曾经的成功或荣誉放到身后,一切从头开始,才能立于时代的潮头。
【成长箴言】
一个人的成长生活,不取决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不要被物质的世界所迷惑,也许平淡也是一种美。
选择伟大,选择美
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但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得到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主席的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影响美国历史的16本书”之一,林肯总统曾评价这本书是“一部导致了一场伟大战争的书”。作者斯托夫人写这本书的传奇经历,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沉闷的夏季,斯托夫人与一位朋友走进了肯塔基州的一个种植场,在那里意想不到地目睹了黑奴生活骇人听闻的惨状……那种无法想像的惨状简直是对她的一次残酷袭击。那一天,她坐在种植场一家黑奴幽暗的小屋里,泪水把她的脸变得就像雨水打湿的芭蕉叶。
她听着从非洲来到这片土地上的黑奴世世代代的故事,感到自己全身都潮湿了,那种冰凉浸入了她的肌肤、她的血液、她的骨髓……从那以后,这种心如冰浸的潮湿而痛苦的心绪,就长期笼罩着她。
从种植场回来,她去看了哥哥。她的哥哥曾在波士顿教堂发表过激烈的废奴演讲,另一位哥哥则在布鲁克林教堂举行“特殊的黑奴拍卖”,让黑奴获得自由。她仿佛初次认识她的两位哥哥,感到哥哥似乎是自己精神上的一种特殊依靠。但是那次她没有见到她的哥哥,细心的嫂嫂发现她变了。“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啦?”嫂嫂问。她没说什么,她觉得自己什么也说不出。
斯托夫人从小生活在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她当过中学教师,随后嫁给了一位神学院的教员,接着是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她的生活似乎一直很顺利,好像也没有什么痛苦的经历。现在黑奴的痛苦却闯进了她的心房,夺走了她的笑容。她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那个被铁丝网包围的罪恶的种植园,那黑色的痛苦就像种子那样,在她白色的皮肤里生根、发芽……她的生活已经笼罩在一个阴雨绵绵的黑暗季节。嫂嫂不放心,又看她来了。
“你必须告诉我,你的生活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嫂嫂说。
她只好把她见到的悲惨故事说给嫂嫂听,没想到嫂嫂也立刻掉进了“雨季”……嫂嫂回去了,并很快写来了一封信,信中说:“你不是会写文章吗,我请求你,把你讲的故事写出来吧!”
“上帝!”接到嫂嫂的信,她把那信贴在胸前,对上帝说:“我只是写过一些短文,我哪里能写那么遥远、那么漫长、那么悲惨的故事呢?”
但是,她睡不着了。又一个雷雨之夜,她听到了上帝的声音:“写吧,孩子,你有一颗伟大的同情心!”
斯长夫人那时已经39岁。她童年时随家人搬迁到这个与南方蓄奴制只有一河之隔的辛辛那提,赤脚踩在辛辛那提绿草如茵的河岸,花香从窗户吹进教堂,对上帝的崇敬,数不清的礼拜日,庄严的圣歌……过去的日子在雷电中一幕幕闪现,自己的一生难道只是祈祷吗?难道不可以做一点什么吗?就在这个雨夜,她爬起来,点亮烛光,给嫂嫂回信:“让上帝帮助我吧,我会把我所了解的事情写出来。只要我活着,我就一定写!”写作就这样开始了。
她从未写过书,几个月后,前几章写出来了。她先给嫂嫂看,然后等待着嫂嫂的回音。嫂嫂的信很快寄过来了:“感谢你,你把我们全部都感动了!”
她回信说:“不要感谢我。这部小说是上帝写的,我只不过是上帝手里的一支笔。”
从1851年6月起,这部《汤姆叔叔的小屋》开始在华盛顿一家周刊上连载,她还想不到这部作品会给她的祖国带来什么……当时林肯正领导着捍卫美国统一的南北战争,非常需要白人兄弟和黑人兄弟团结起来。在这决定美国统一的关键的历史时刻,《汤姆叔叔的小屋》比任何军令和政府文件产生的作用都更有力。但是,她的作品也被指责为“歪曲事实”。
斯托夫人这时深感社会多么复杂,她看清了那些指责她的人是代表南方奴隶主利益的势力,但她还从未想过,善良会遭到尖锐的反对。现在她的反对者终于把她造就成一个战士,一个受到林肯总统赞赏的战士。
为了回答那些对她的非难和诬蔑,斯托夫人勇敢地写出《关于〈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说明》,公布了写作的背景材料、文件、轶事、谈话纪要等。于是世界看到,这部小说原本就是根据相当真实的故事写的。那时她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决定祖国统一的南北战争中,用一支“上帝之笔”,与林肯总统领导的军团成为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她的作品使投入林肯总统部队的黑人不断增多,事实上,她的作品不仅代表黑奴利益,也代表美国白人利益。她的作品扩大了林肯总统“正义之师”的战斗力,那场战争胜利了。那时候她还想不到,有一天美国著名作家查尔斯·萨姆纳会这样写道:“要是没有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也就不可能当选为美国总统。”
【成长箴言】
爱心能够创造奇迹,一个拥有爱心的青少年,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人。如果你选择了爱心,你就注定会变得伟大。
真正的胜利
不为私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品德。无私和忘我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和美好!
某一次奥运会上,男子铁饼比赛进入激烈的决赛阶段,看台上坐满了热心的观众。比赛进入了高潮,最具实力的卫冕冠军终于出场了。谁都知道冠军最近状态奇佳,人们都相信冠军在这次比赛中将打破已沉寂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谁不想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于是赛场边观众越聚越多。只见冠军右手紧握铁饼,以左脚为轴开始用力旋转,一圈、两圈,一个世界新的纪录就要诞生了!人群开始躁动,赛场气氛也达到了最高潮。可谁知就在这关键时刻却出了意外,原来就在铁饼即将出手的一刹那,冠军突然发现激动的观众竟然越过了安全线,此时出手,就必将伤及观众。怎么办?是要纪录还是要观众?冠军毅然选择了后者,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冠军把手腕向下一翻,铁饼便有力地斜着向地面而去……赛后人们惊异地发现铁饼在赛场上砸出的轨迹竟然像一个大大的问号,似乎代表着冠军向天而问:为什么我没破纪录?
虽然冠军没能再创辉煌,但谁能说他不是真英雄?
无独有偶,同样还有件事情,证明了真英雄的胸怀。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
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膝盖扭伤,剧痛使得他将四肢抱成一团在地上滚动,而足球恰好被传给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
球场上原来的一片沸腾顿时肃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需任何技术,只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踢进对方球门。那样,西汉姆联队就将以2∶1获胜,在积分榜上,他们因此可以增加两分。
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他们就将遭受苦涩的“三连败”。
在几万现场球迷的注视下——如果算上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是数百万人的注视下,西汉姆联队的迪卡尼奥没有用脚踢球,而是将球抱在了怀中。
掌声,全场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的掌声,把赞美之情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是献给迪卡尼奥体现出来的崇高的体育精神——和平、友谊、健康、正义!
【成长箴言】
铁饼冠军和迪卡尼奥为何要放弃?是因为冠军的吸引力不大?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心中拥有最基本的正义,高尚的运动精神与道德就是身为运动员的正义。其实,我们何尝不应如此?
勇于放弃
勇者并不是蛮勇之谓;凡见义不为为非勇,欺凌弱小为非勇,贪图便宜、使乖取巧、自私自利皆为非勇。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上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那老人又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是这样,”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都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显然,老人的行为已经有了判断价值: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地放弃。有时,事物的价值不在于谁占有,而在于如何占有。
一位作家多年前在日本某寺求得一帖,是为上上大吉。帖中许多内容都已忘怀,唯有一句因为经常炫耀的缘故他牢牢记下了:遗失之物能够找到,等待之人一定会来。
的确没有比这更值得炫耀的预言了,把它移赠给谁都是吉祥祝福:前者为失而复得,后者则是如愿以偿,人生几乎不再有缺憾。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学业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次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了,不放下,背着石头怎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过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最终成了一名大学问家。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成长箴言】
该放就放,当松则松,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洒脱。生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圆,正因有了残缺,青少年才会有梦。放手也需要一种勇气,洒脱地将目光放在前方,才有可能远眺极致的风景。
两种态度
要是你一点都不顾虑别人,你就无法快乐地度过一生。
有位哲学家喜欢坐在村口的河边晒太阳,并不时和过路的人们拉拉家常。
一天,他刚坐下来,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过来打听情况。
中年男人问:“这个小镇还行吧!”
哲学家慢慢抬起头来问:“你来自怎样的城镇?”
中年男人说:“在我原来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欢批评别人。邻居之间常说别人的闲话,总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兴能够离开,那不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
哲学家对中年男人说:“那我得告诉你,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过了没多久,一对旅行的父女俩又过来问路。
父亲问:“住在这小镇不错吧!”
哲学家又问:“你原来住的地方怎样?”
父亲说:“我原来住的城镇每个人都很亲切,人人都愿帮助邻居。无论去哪里,总会有人跟你打招呼,说谢谢。我真舍不得离开。”哲学家转过来看着父亲,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其实这里也差不多”。
等到那家人离开后,旁边一个人奇怪地问哲学家:“老先生,为什么您告诉第一个人这里很可怕,却告诉第二个人这里很好呢?”
哲学家平淡地说:“不管你搬到哪里,你都会带着自己的心情,那地方可怕或可爱,全在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