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100000091

第91章 时间—驾驭时光,充实自我 (4)

时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时过得慢一些,有时过得快一些,有时它停了下来,呆住不动了。有的时候,特别敏锐地感到时间的步伐,这时,时间飞驰而去,快得只来得及让人惊呼一声,连回顾一下都来不及。而有时,时间却踯躅不前,慢得像粘住了一样,简直叫人难受。它突然拉长了,几分钟的时间拉成一条望不到头的线”。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正是利用时间的这种特性,不断充实时间的容量,从而充实自己的生命的容量的。

阿杰在一家超市做员工,每天从早晨8点一直做到下午5点,经常下班的时候,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他自己对这份工作也不是很满意,为了有更好的工作,他想去考注册会计师的资格。他以前从未接触过会计学的知识,所以难度很大。

起初,阿杰对于时间的管理也毫无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他很快就发现:有大量的时间无意识之间就从自己身边溜走了!

比如:他是早晨6点起床的,在他做早餐等水开的这段空闲时间,他就经常是站在厨房等待,有时候是在屋子里来回转悠。于是,他利用这段时间复习一下昨天学过的知识,效果相当好。

他原来从住处到公司需要1小时,后来为了节省时间,他搬到距离公司较近的地方去了,这样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到了,于是他又省下了40分钟。

原先他上班时在车上就是等待到达,现在他把这段时间也充分地利用了起来。这段时间他可以看10页书左右呢!

中午超市有90分钟的吃饭时间,阿杰只要花15分钟就可以吃完了,于是他把这段时间也利用起来了!

原来下班后一回到家,阿杰就强打精神坐在桌子前面看书。现在,阿杰的做法是:先躺在床上听15分钟的音乐,然后再开始学习,待学习累了,就去做晚饭,这样一边做饭一边休息。吃完饭,他又接着学习。

几个月后,阿杰已经取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现在马上就要去一家会计事务所上班了,工资也涨了好几倍。

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爱尔斯金曾讲过钢琴教师卡尔·华尔德对她的启示:

“一天,卡尔·华尔德给我授课的时候,忽然问我每天要练习多少时间的钢琴?我说大约每天三四个小时。

“‘不,不要这样!’他说,‘你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可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抽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当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我想从事兼职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我白天晚上的时间都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我一直不曾动笔,因为我总是找不到时间。后来才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我的话。

“到了下一个星期,我就按他的话去实践。只要有五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我就坐下来写一百字或短短的几行。出人意料的是,在那个周末,我竟积累了许多的稿子准备修改。

“后来我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我同时练习钢琴,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我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我的教授工作虽日益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时间。

“利用短时间,其中有一个诀窍:就是要把工作进行得迅速,如果只有5分钟的时间供你写作,你切不可把4分钟消磨在咬你的铅笔上面。只要精神上有所准备,到工作时间来临的时候,就能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卡尔·华尔德对于我的一生有极大的影响。由于他,我发现了极短的时间,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加以利用,就能积少成多地供给你所需要的长时间。迅速地集中脑力,并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困难。”

“世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业的人,只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默默无闻。”

人生关键点拨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时间也不例外,如果你抓住了它的特点,并善于利用它,那你就把握了运用时间的要领。青年人不但要养成惜时的习惯,同时也要抓住时间的特点,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

合理高效地经营时间

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黑夜与白昼有规律地交替,哪一方也不会更多地占去另一方的时间。生命则被分为有限的几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个阶段都有只适于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工作,就如同种庄稼,一旦错过了季节,一切劳作都将是白费工夫。

既然时间是有限的,既然不可伸长也不能缩短,时间的价值又体现在如何利用上,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它、很好地利用它,而利用它就要把它开发到底。

“一天24小时,谁都是被平等地赋予”这个命题已成为时间管理理论的公理。但事实不然,管理者认识的大政治家、画家或音乐巨匠、文豪、学者,像罗马的恺撒大帝、日本的空海和尚、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莱布尼兹、德国的歌德,以及现代分秒必争的铁腕经营者,他们在一天24小时当中,经手完成的工作量,无论在质或量方面,都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但同样拥有一天24小时的其他人,却不留下任何痕迹。可见,就是一天24小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被平等地赋予。同样一天24小时当中,两个不同个体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例子,在现实中不胜枚举。

所以,我们就要寻求以“钟表”计时的一天24小时之外,是否还有另创的一段时间。

例如,莫扎特只活了35岁,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做了600首以上旷世之作遗留于世。而其他活了70年、80年的凡庸音乐家却比比皆是。以实际使用的时间来看,莫扎特的一天24小时,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比起其他凡庸的音乐家,可说是更长。这个时候二者所拥有的时间是无从比较的不平等。

再以歌德和达·芬奇的成就比较。歌德通过诗、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作品。在他27岁被任命为瓦马尔参议员以来,在政界里也相当活跃,做出了很多业绩,1815年被任命为国务大臣。在此之外,他也绘画,还从事解剖学、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他在小说方面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威鲁希勒姆:管理者的明星生涯》;戏曲方面有《浮士德》、《塔利斯的伊菲可利亚》、《大可夫塔》;此外还有自传、论文作品如《诗与真实》、《色彩论》等。达·芬奇留下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艺术成就却众所皆知。此外,他不只是一位艺术家,对于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建筑学、兵器制作、机械学、植物学也有相当研究,把文艺复兴的理想(万能的人)几乎完全实现。他的绘画名作,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圣安娜与圣母子》、《最后的晚餐》、《壁画》,都是脍炙人口的,著述方面有《绘画论》;科学方面解剖学、空气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后来降落伞、直升机的发明有启发性的成就。因此,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人、留下大业绩的人,总是世上把时间开发得最彻底的人。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还是个无名小辈,接着他参加了环球考察。他在“贝格尔”号轮船上,珍惜每一天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考察,搜集了足够研究50年的标本。在别人闲聊时,他坚持写航海日记,还与国内的科学界朋友保持书信联系,其中不少信件很快就被作为学术论文发表。

当他踏上阔别5年的国土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被称为海洋生物学专家。有人问他何以能做出那么巨大的成绩的时候,他回答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短的一段时间。”

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时间在等待中度过,等车、等人、排队缴费等,认真算起来,你会发现平均每天光是用在等待上的时间,就不下30分钟。而一般人以为那只是短暂的片段,于是每天把不少的片段时间白白地浪费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闲时间,不妨试着坚持每天睡前挤出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容易长期坚持。

买下任何可以提高效率的工具,别心疼所花的一点儿小钱。如果每天省下一两分钟,每年就可节省好几小时。

从你的办公桌上找出隐藏的时间,你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重要的思考、企划、组织以及时间安排等工作,可是,你一天中的例行工作,很可能是必须集中在办公室的一张办公桌,或工作场所的某个地点完成的。如果能把办公桌布置成一个具有相当效率的“个人工作站”,并使它高度配合你的需要,那么,你的时间可能就会因此节省很多。

人生关键点拨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只有那些从头到尾利用好时间的人,他的时间才算没有虚度,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但是伟大的功绩就蕴含在这零星的时光中。

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生苦短,我们需要珍惜、把握的宝贵时间中也有重点所在。

不过,如果人们真想节约时间的话,仅仅靠那一点点挤出来的上下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要把每一周的时间统一规划,从整体方面进行考虑。我们更应该学会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的时间,和平常的工作日相比,在这些时间里我们能用较少的劳动取得较多的成果。

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总结出了百年来活跃于世界实业界人士成功的关键,那就是他们几乎都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去不断地学习。

真正找到时间的感觉的人,真正能挤出时间的人,是连闲暇时间也不会放过的人。

通常来说,所谓闲暇时间就是可以供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业余时间。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的闲暇时间应该是排除了用于工作、家务、饮食等事务性的时间,也就算完全由个人支配的时间。

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中,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去大量从事自己喜欢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

要善于利用闲暇时间,首先要确立闲暇时间就是一笔宝贵财富的观念。法国著名的未来学家贝尔特朗·德·古维涅里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中,人们感到最重要的不是能够买到一切的金钱,也不是层出不穷的商品,而是业余时间——正是业余时间给了人们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

我们可以这样算一下,对于正在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在一天里,闲暇时间几乎等同于工作时间。但是从一生来看,闲暇时间几乎四倍于工作时间。因此,闲暇时间是有志向者实现志向的大好时光,是创业者艰苦创业的“黄金时段”。

美国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当他还在摇篮里牙牙学语的时候,贫穷就已经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威尔逊10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在外面当了1年的学徒工,每年只能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

在经过11年的艰辛工作之后,他终于得到了1头牛和6只绵羊作为报酬。他把它们换成了84个美元。他知道钱来得艰难,所以绝不浪费,他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块美元,每个美分都是经过精心算计的。

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 000本好书——这对一个农场里的孩子,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在离开农场之后,他徒步到100英里之外的马塞诸塞州的内蒂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他风尘仆仆地经过了波士顿,在那里他可以看见邦克希尔纪念碑和其他历史名胜。整个旅行他只花费了1美元6美分。

在他度过了21岁生日后的第一个月,就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在那里采伐圆木。威尔逊每天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星星出来为止。在一个月夜以继日的辛劳努力之后,他获得了6个美元的报酬。

在这样的穷途困境中,威尔逊先生下决心,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深刻地理解闲暇时光的价值。他像抓住黄金一样紧紧地抓住了零星的时间,不让一分一秒无所作为地从指缝间白白流走。

12年之后,他在政界脱颖而出,进入了国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闲暇时间是宝贵而惊人的,据一所商业调查中心的调查报告指出:一个70岁的西方人,一生用来工作的时间是16年,用来睡眠的时间是19年,剩下的时间就是闲暇时间,足足有35年,相当于生命的一半!

人生关键点拨

今天的时间是个常数,然而对于那些时间的开发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60倍。如果你把每分钟的时间都拉长了,时间就真的为你所驾驭掌控,“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你不需要夜夜秉烛,但你可以想想在空闲的时候干点什么,你闲暇的时间则往往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同类推荐
  • 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0几岁学点礼仪学》内容简介: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看似平常却不容忽视,因为它总是不露痕迹地折射着一个人的素质。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了自己更广阔的社交范围。也会经常参加一些没有去过的社交场合。此时就需要了解社交中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20几岁学点礼仪学》内容全面。收纳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宗教礼仪、民族礼仪、生活礼仪、饮食礼仪等多方面内容。此外,《20几岁学点礼仪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适合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阅读。
  • 双赢谈判

    双赢谈判

    本书适合中国人的谈判之道,被誉为“大中华最本土的大众谈判读本”,《双赢谈判:谈判不败的制胜秘诀》揭露了公关谈判专家不为人知的谈判策略与独门心法,教你练就一身谈判绝活,掌握谈判精髓,人人都能用到的谈判策略,商业交涉、求职加薪、购物砍价、人际交往等都能用上的谈判技巧;提升内心正能量9种心法,助你30天成为无往不利谈判赢家,认真看完本书,以后所有的谈判由你主导。
  • 人生三境界:看破舍得放下

    人生三境界:看破舍得放下

    《人生三境界:看破舍得放下》精彩地探讨了人生的三大至高境界,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真正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学会了看破、舍得、放下的智慧,就不会被世俗打扰,不会被名利所累,无论多么卑微的工作,都会当作毕生的事业去打拼;无论多么清淡的稀粥,都会从中品尝出生活的甜蜜。懂得了这些,我们的一生就会豁然开朗。
  •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本书秉承经典新读的创意理念,站在时代的角度审视历史,将经典中的精华充分发掘,让传统与现代在另类的解读中完美融合。运用新的思维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加工,可以使经典具有时代新意。鲁迅先生就曾经根据神话故事,将其所在时代的现实生活,运用独特的时代思维写成了《故事新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我国神话经典的“另类演绎”。用新的形式对过去的经典进行新的演绎,使其在继承原有经典精髓的基础上,成就新的经典,是本书的初衷。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学读物,它汇集经典的人生智慧,讲述先进的教育理念,指点人生迷津。它适合每一个人静心细品,无论是稚嫩单纯的孩子,还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抑或是年长深沉的老人。
  • 生活中的忍学:忍小谋大的28个要诀

    生活中的忍学:忍小谋大的28个要诀

    本书是对“忍学”的全面诠释,从生活中提炼技巧和智慧,告诉你该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因为忍是智慧,更是谋略。
热门推荐
  • 凡尔纳科幻小说(第四卷)

    凡尔纳科幻小说(第四卷)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及《气球上的五星期》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 少爷,别惹我

    少爷,别惹我

    一个黑道小姐,一个黑道少爷,会发出怎样的火花呢?一个敏捷的女杀手,一个帅气的校草,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尽请期待哦~【有意见尽量提哦,不要客气哦】
  •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韩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全力推行教育公平政策,实施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课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等。
  • 地狱少女:午夜零点的地狱悲鸣

    地狱少女:午夜零点的地狱悲鸣

    “害人终害己。解开绳子的话你自己的灵魂也会坠入地狱。不能去极乐世界你的灵魂将饱受痛苦。不过那也是死了以后的事情了。”在都市的青少年中有着这样一个传言:只要在深夜零时登录“地狱通信”,将所怨恨人的名字写下来,只要你的怨恨达到了可以委托的程度,地狱少女就会出现立即把你怨恨的人带入地狱。但是当你在解除怨恨后,自己亦要付出代价。对方决定把受诅人流放到地狱,而自己在死后也要面对同一命运----不能去往乐土只能徘徊于地狱。“想……死一回吗?”……
  • 山城鬼事

    山城鬼事

    鬼事系列第二部。‘命运多舛’的唐浩,在进入大学之后,为了积阴德不得不掺和各种灵异事件,收鬼打怪。入校得知18号楼闹鬼,半夜‘失忆’的女鬼找上门,楼管在寝室楼烧纸,夜半学生凭空失踪,人工湖的秘密。书友群:322230855微信公众号:tianmang1994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豪情依旧

    豪情依旧

    千年已过,豪情依旧。江湖春秋,恩怨情仇。
  • 重生成为康熙

    重生成为康熙

    康磊,新毕业的大学生一枚,只因毕业聚会醉酒,乐极生悲,灵魂穿越到刚得天花的清圣祖康熙身上,什么?老毛子打过来了?没说的揍他狗娘养的。什么?英国人要来贸易?让他们来天津,不给我送点礼物就想贸易滚犊子......看他怎样书写不一样的历史
  • 魔法六一班

    魔法六一班

    在米汉达小镇里,一个出身名门却经常和一些地痞混混在一起的女孩,因背叛家族,从而被驱逐。不料意外的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从小不爱学习的她却是一个魔法小说迷的她,竟意外的去到了魔法世界。还拥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这个身份给了她一段梦寐以求的魔法青春,却也注定了她的结局。
  • 超级天庭兑换系统

    超级天庭兑换系统

    陆仁贾的手机莫名其妙的被安装了一个会说话的系统。“什么,你说你是天庭研发的最新科技系统?”“什么,用十次火眼金睛才要五千功德点,这颗续命丹却要一万功德点?”“喂喂,再叫我路人甲,小心我翻脸。你见过我这么拉风的路人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