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700000020

第20章 图难于易,正是成功的要诀 (2)

一个人想成功,一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任何想在春花秋月中轻松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枉然。这寂寞的过程正是你积蓄力量,在开花前奋力地汲取营养的过程。如果你耐不住寂寞,成功永远不会降临在你身上。

无为之中的大有所为

智慧点金石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语出《道德经》,意即: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做人处世,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来,不辞劳苦,不计较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做人处世,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与天道自然的精神相违背。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嬉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下场。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曹操虽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有离心倾向的人,却从不犹豫和手软。荀攸则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其在与曹操相处二十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他也几乎从未得罪过曹操,或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荀攸深谙老子“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世间法则,均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例如:以柔克刚,“木”虽钝,但削成“矛”状,或许比真正的矛还要锋利。

孔子一心向老子问“礼”,于是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洛阳。老子把孔子师徒引入大堂,入座之后,孔子表明来意,老子点头微笑。孔子师徒正准备洗耳恭听之时,不想老子却张开嘴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后来,师徒几人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义所当为之事。

弦外有音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正如泰戈尔诗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拈花微笑的不言之教

智慧点金石

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做,或做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

老子认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不言之教的确是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却很难做到。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以一首七言绝句讽喻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其实,不只白居易,后世的很多人都对此存有疑问:老子既然推崇“不言之教”,为何又洋洋洒洒写了《道德经》呢?

故事苑:曲径通幽

关于上面的问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老子看见周王朝日趋衰败,不可救药,便抽身离去。他骑着一匹青牛,只身前往西域。要到西域去,必须经过一个关口,即函谷关,两面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对峙,中间有一条深险波折的羊肠小道。守关的长官叫关令尹喜,又叫令尹喜,是一个学识渊博、颇有见地之人。这日,他到城头瞭望,见辽阔碧空中一团紫气自东冉冉而来,尹喜料定今日必会有圣人到来。果然,没过多久,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青牛信步而来,风度非凡,细看,原来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伟大思想家老子。

关令亲自打开城楼上的大厅,请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个不停。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只见黄土平原延伸到天际,苍苍茫茫,没有尽头。函谷关地势险要,路上人来车往,一目了然。尹喜恭敬地对老子说:“我仰慕您的道德学问,想拜您老为师。”老子道:“我已老了,腹中空空,没有什么学问,怎么好意思开口教人呢?”尹喜见他推托,便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您满腹经纶,如果不留下些东西来,恐怕很难走出这个函谷关的。”老子知道无法推托,便接过尹喜递上的笔,一口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个字,这就是后世称为《老子》的一部书。因为这书上篇开卷谈“道”,下篇首章谈“德”,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之所以自著五千文,一方面由于关令的“胁迫”,另一方面也是知音难觅。尹喜拿起老子写好的书稿,认真拜读,最后决定放弃官职,与老子一同出走西域,后来人们还看到他们二人一起在流沙里行走。

虽然只是传说,但也可以看出老子著书立说并非为了沽名钓誉,白居易错解了圣人了。提及“不言之教”,便又联想起佛经中一则异曲同工的故事——拈花微笑。这则如诗般的动人故事,将心灵修养觉悟妙不可言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手里拈着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听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清晰明澈。然而,法会上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祖说的是什么。这时座中有一位叫大迦叶的弟子,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灯。师徒之间心领神会,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便传递了一切,也包容了一切绽放着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历经人生后无言的微笑。

世间的道理大多相同。

弦外有音

拈花微笑,不言之教,一切尽在不言中,又何必一字一句地点明?

言传不如身教,身体力行,更能将自己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深刻地表达出来。

成败两重天: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智慧点金石

在《庄子·内篇·逍遥游》中,庄子说深海里有条鱼,突然一变,变成天上会飞的大鹏鸟。鲲化鹏这个问题含意丰富,包含了两个方面——“沉潜”与“飞动”。潜伏在深海里的鱼,突然一变,变成了远走高飞的大鹏鸟。《逍遥游》一开始便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一个人年轻之时,或是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是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必须“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只要修到相当的程度,摇身一变,便能展翅高飞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庄子在这里讲述的“深海沉潜”与“一怒而飞”让我们想起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楚庄王,少年即位,面对混乱不堪的朝政,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声色犬马,实则在暗地里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果然,不久后,他厚积薄发,励精图治,其在位的22年间,知人善任,整顿朝纲,兴修水利,重农务商,使国力日渐强盛,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遥指天边龙挂,曾云: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其实,这其中便蕴含着鲲鹏沉潜高飞之道。

成败宛若两重天,人生必须厚积薄发,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孟子曰:“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其实也是沉潜以待的深刻解读,千年前的古人便将“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诠释得淋漓尽致。

一位年轻的画家,在他刚出道时,三年没有卖出一幅画,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他去请教一位世界闻名的老画家,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整整三年居然连一幅画都卖不出去。那位老画家微微一笑,问他每画一幅画大概用多长时间。他说一般是一两天吧,最多不过三天。那老画家于是对他说,年轻人,那你换种方式试试吧,你用三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我保证你的画一两天就可以卖出去,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上帝告诫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你年轻聪明,壮志凌云。你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而是渴望名声、财富和权力,因此你常常在我耳边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你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么就产在巴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去游泳的海湾?为什么拿破仑偏能碰上约瑟芬,而英俊高大的你总没有人垂青?于是,我想成全你。先是照样给你掉下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了。我决定换一个方法,在你闲逛时将硕大的卡里南钻石偷偷放在你的脚边,将你绊倒,可你爬起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阴沟。最后我干脆就让你做拿破仑,不过像对待他一样,先将你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赶出军队,然后将身无分文的你抛到塞纳河边。就在我催促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到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唉!你错过的仅仅是机会吗?不,绝对不是,你错过的是准备,机会向来只垂青有准备的人,你在放弃准备的同时,便赶走了机遇。”

弦外有音

怎样在不破坏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的同时剥夺它的飞翔权利?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尽量缩小水域的空间,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它滑翔,如果助跑线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热门推荐
  • 万古文明

    万古文明

    当天道不显,人道不存,天地人三才又是如何而来?大道真的只有三千吗?
  • EXO之黑夜

    EXO之黑夜

    天空并非纯黑色,倒是黑中透出一片无垠的深蓝,一直伸向远处,远处.黑暗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或惊吓,让我们一起感受黑夜给我们带来的一切吧。
  • 傲娇鬼圣:邪王绝宠纨绔妻

    傲娇鬼圣:邪王绝宠纨绔妻

    一朝穿越,叱咤风云鬼家家主鬼离鸢魂穿至华夏?当鬼离鸢在华夏呼风唤雨之际,天又戏她,让她再次穿回?穿回也就罢了,但这天生废柴无法聚灵的废物之称,拜托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行吗?若她废物,天下便再无天才。十指相扣,灵根全开,异世两魂,携手同行。哼,废物?看她如何颠覆风云!他,凤幂异姓王,身中奇毒,容貌尽毁,双腿残废,邪功称世,传言不近女色,似有短袖之癖却唯对她死皮赖脸,冰山王化身邪魅少主开展妻奴路?这大陆嫌她,毁了又如何?这天下与她为敌,灭了又如何!倾尽生命,护她成长。天阻,诛天!地拦,灭地!同为御灵师,携手掌天下未来路艰险,有我护你。_____
  • 绝世掌门人

    绝世掌门人

    【天地难葬万世之争万古重生执掌天地】诸雄争霸,唯我宇内称雄。什么狗屁天才,顺手碾死。什么强者为尊,让你俯首称臣。这天地因果循环,我就是最大的因果,这天遮不住我的眼,这世间就该臣服在我脚下。这阻挡我崛起的人,都该是死人,而我,不只是一派之主,一国之帝,而是天地执掌者!
  • 墨玉玉镂空

    墨玉玉镂空

    她生而无欢死亦无乐百般痛心隐其于心纵千般空谷绝唱亦不为人知岂百般骄纵亦为不悔直至:有人情拼尽一生。只为她所有,所爱,所想,所不知……
  • 盗墓之七星海棠

    盗墓之七星海棠

    七星海棠花,千年陵墓,一场悬疑风波,究竟是什么人策划这场惊天阴谋?巫术流派,异种生物,皮影人,猴脸皇帝,四大美女之谜……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一把洛阳铲,寻龙点穴,任我风流。一切精彩皆在《盗墓之七星海棠》
  •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女性私密保健指导

    本书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皮肤的疑问、毛发的困惑、外阴的隐私、月经的烦恼、乳房的疑虑、性爱的疑问、更年期的苦恼等女性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答和指导。
  • 修真大铁匠

    修真大铁匠

    器若有魂,是否也有贪嗔痴?诸天万界,无数修士竞逐,多少神兵仙器沉浮,器魂有怨!奈落界应运而生。我为至尊时,开辟奈落界为器魂天,具无量不可思议!我为至尊时,诸天万界无尽器魂不为道具,皆得自由逍遥!我为至尊时,大道有器魂法,器魂与万界众生平等,铸我魂者为父母不为主宰!我为至尊时,诸天器魂,闻我名者,欢喜信乐,以清净心,同修无上大道,万界众生,莫不致敬!一个人造人的意识意外成为奈落界的先天生灵后回归,他将带给修真界怎样的动荡?
  • 王俊凯之深秋爱恋

    王俊凯之深秋爱恋

    这是素茉的处女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家要支持我哦!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