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700000013

第13章 谦卑如泥土,高贵似星辰 (1)

如履薄冰的人生准则

智慧点金石

《道德经》中说“豫兮若冬涉川”,意思是:一个真正悟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先慎重考虑,从容应对万事,“无为而无不为”。表面看似没有什么作为,实际上,却智慧超群,举手投足之间,早已考虑周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外,平时待人接物,洞若观火,毫不含糊,这种修养的态度,便是“豫立而不劳”的形象。

故事苑:曲径通幽

“豫兮”应该“若冬涉川”。古人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此意。为人处世,必须小心谨慎、战战兢兢。一个有修为的人,必须时时怀着冬天从冰河上走过的谨慎,稍有不慎,就会濒临险境。

社会纷繁复杂,人心叵测,修道的人在人生旅程上,对于自己,对于外界,都要认识得清清楚楚,做事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至善禅师有一个弟子,法名灵台,颇有慧心,心思奇快。至善非常喜欢他,一直希望他继承衣钵,弘扬佛法,使禅门发扬光大。但是,也正因为灵台和尚领悟力奇高,常常有参念天下之心。一个冬天,灵台看到大雪纷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大地一片寂寥,他心念驰动,要独自下山,云游四方,参学天下,于是去向至善禅师告别,说了自己的想法。禅师问他:“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四海云游,处处是家。”“好!你在此处参禅已近十年了,临走之际,我再向你说点佛法真意吧。你收拾好行李,再来找我吧。”灵台和尚回去收拾行李,不一会儿便等候在方丈室的门外。禅师招呼他道:“你到我的面前来。”等灵台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时,禅师说:“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世间诸相,如同冬天的寒冷一样时时侵入肌肤,扰乱心灵,因此万事皆须小心谨慎。

弦外有音

《论语》中曾提及,曾子病到手脚都不能动了,然后告诉学生,人生是如此困难,尤其在利害关头,一念之差,便会坠入深渊。一辈子做人都要“战战兢兢”,好像身处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潭,切记“一失足成千古恨”。

儒道思想或许有别,但先古圣人都一再叮嘱我们要“战战兢兢”,人生就像是一场冰面上的表演,切不可只顾华丽取巧,而破冰坠落,要轻盈小心地行走在冰面之上,才能最终完美谢幕。

林中的秀木真美吗

智慧点金石

《庄子》杂篇《徐无鬼》中提到一位南伯子綦,他说了几句很有哲理的话:“我曾在山林洞穴里居住,正当这个时候,齐太公田禾曾来看望我,因而齐国的民众再三向他表示祝贺。我必定是名声在先,他所以能够知道我;我必定是名声张扬,他所以能利用我的名声。假如我不具有名声,他怎么能够知道我呢?假如我不是名声张扬于外,他又怎么能够利用我的名声呢?”

这只是庄子一贯的观点,庄子认为,一个招致祸患的人,其主要因素往往就是因为他名声在外,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为了保全自己,一个人绝对不要做那棵林中的秀木。

故事苑:曲径通幽

在这个社会上,一个人需要崭露锋芒是正常的,但应认清形势,不要不分场合、地点及其他客观形式,一味锋芒毕露,要懂得适时隐藏,不凡是一种高雅的境界,但如果总是自命不凡,就是一种孤立自己的愚蠢行为。

有一个故事这么说:

在高高的围墙背后,有一座很大的果园。果园里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有苹果、梨、桃、杏、石榴、无花果,还有一些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但果实却香甜可口的果树。

这些果树聚集在果园里,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处得十分融洽,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春天,它们在五颜六色的花潮中嬉闹;夏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有一天,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一棵自命不凡的核桃树。这棵核桃树确实长得干粗叶肥、高大英俊。果树们都热情地欢迎它,主动和它攀谈,很想与它友好相处。起初,核桃树态度非常谦和,与大家相处得不错。可是,过了不久,它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何苦要龟缩在围墙后边呢?”它对伙伴们说,“我根本不想在这里当隐士,埋没自己的才华和美貌。我必须把我这高大健壮的枝干伸出围墙,让周围的人都见识一下我的美貌,品尝我的果实!”

其他的果树都奉劝它说:“我们已经在这个果园里生活几十年了,正是由于围墙的保护,我们才能无忧无虑地成长,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你把枝干伸出围墙,让过路的人来欣赏你,可能会招惹麻烦,因为过路人什么样的都有,怎能保证你不受伤害呢?”

高傲的核桃树把伙伴们的好心规劝当成了耳边风,它决定要在过路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英姿。于是它不停地爬啊爬,终于翻过了高高的围墙。收获的季节到了,核桃树的枝条上挂满了核桃,它昂首挺胸,骄傲地向路人展示着自己的美貌和才华。可是绝大多数的过路人根本无心欣赏它的美貌,而是只顾用手去摘它的果实。摘不到的,就扯断它的枝条,甚至用石块投掷,用棍棒敲打。

没过多久,核桃树便伤痕累累、肢体不全了。它不单是赔了核桃,还损了枝叶,残断的树枝垂挂在围墙外边。

人常常因自己的才华而狂妄自大,喜欢处处崭露锋芒。然而,霜打露头草,枪打出头鸟。一个人即使是天才,若丝毫不懂收敛,必将成为别人斗争的对象,由此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弦外有音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诋毁和排挤优秀者的。人们可以容忍平庸的大多数,却把少数优秀者视为异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反映的就是一种阴暗的人性。也许你会有委屈,会心有不甘。但这却是被无数次证明了的道理。事实一次次地告诉我们:你可以优秀,但不可以总出风头。优秀的品质可以为你赢得别人的敬佩和羡慕,但是,如果你不懂得韬光养晦之道,你的优秀反倒成了别人嫉妒的根源,如果你成为众矢之的,恐怕你的单薄之身将难以招架。

世事如庭前花,花开亦有花落,趋炎虽暖,但暖后会更觉严寒之威。古人云:“勿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现山中古木,方信闲人是福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斧必伐之,则此木必长于众目所瞩之处。只有藏于深山之中,自生自长,无人利用,最后倒成了一株珍稀的古木。楚王曾请庄子做官,庄子推辞不去,正说明他对“木秀于林”理解得多么深刻。

低头便见水中天

智慧点金石

《道德经》中的“高下相倾”四个字看似十分简单,但其中却有许多深远的含义。天地宇宙,本来便在周圆旋转中,凡事崇高必有倾倒,复归于平。因此,高与下,本来就是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的,即使不倾倒而归于平,在弧形的回旋律中,高下本来同归于一律,即佛法中所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故事苑:曲径通幽

站在山顶的人和居于山脚的人,在对方眼中,同样渺小。高高的山峰终于被一群登山者踩在了脚下,极目四望,一切都离他们那么远。“你们看,山下的人就如蚂蚁一般!”其中一人兴奋地嚷着。“可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觉得山上有人。”一位同伴在一旁轻轻地说。大家霎时冷静下来:是啊,巍峨的只是脚下的山峰,我们还和过去一样普通,并不因位置的升高而变得高大。

一位闻名遐迩的画家每逢青年画家登门求教,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对于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更是尽心尽力,不惜耗费自己作画的时间。一次,一位后辈画家对于前辈的关爱有加感激涕零,老画家微笑着讲了一个故事。

40年前,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京都,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前辈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便推托事务缠身,下了逐客令。青年走到门口,转过身说了一句话:“大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俯视我辈无名小卒,的确十分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从山下往上看您,您同样也十分渺小!”说完转身扬长而去。青年后来发愤学艺,终于在艺术界有所成就,他时刻记得那一次冷遇,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是否形象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和修养。

人背负着尊严行走在世间高低不同、起伏不定的道路上,必须时刻提防四周的危险,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头要低,腰须挺。

弦外有音

唐朝的一位布袋和尚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波澜壮阔的大海之所以能够包容万物,笑纳百川,深远伟大,关键在于其位置最低。位置放得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谦卑比骄傲更有力

智慧点金石

人类的智慧可以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却偏偏难以认识自己。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自命不凡;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性情狂妄;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逃避,也正因为不认识自己,才会在自己的强项上重重地摔伤。

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才能让你不迷失自我。

故事苑:曲径通幽

风筝离开了线的牵引便无法再高飞,人丧失了自知的能力也只能遭受挫折。

一只风筝在微风中飘然升起,越过了屋顶,飘过了树梢。这时,站在树上的花喜鹊对它说:“风筝大哥,你飞得真好!”

“不。”风筝谦虚地说,“要不是有风,要不是有线牵着我,我是飞不好的!”

同类推荐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热门推荐
  • 嫡女萌妃:邪君滚下榻

    嫡女萌妃:邪君滚下榻

    一个是不受宠的相府嫡女,受尽欺凌,一个是不受宠的云国七皇子,因一场意外,两人的命运紧紧的牵连在一起。什么?草包变聪明了?竟然有诡异的功法!医术在手,天下我有,涅槃重归,势不可挡!招惹了不受宠的妖孽七皇子后,却发现其太黏人,卖萌装乖求扑倒!草包变天才,不受宠的七皇子竟然是……强强联手,甜到掉牙,斗姨娘,灭渣男,爽点不断!
  • 涅磐重生凤中凤

    涅磐重生凤中凤

    她,木月,因爱而死,因爱而恨,因爱而重生;他,墨子齐,因权柄勾引她,因荣耀而抛弃她,因美人杀死她;“孩子不是朕的,不知道是谁的孽种。”“你凭什么这么说,这孩子是你的骨肉,你真的不要了吗,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墨子齐你要知道,你的皇位你的江山还是我帮你打拼下来的,你忘记了对我的承诺了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难道...尽管被抛弃,她还是不忍心让孩子还未出世就死在腹中。没有事会如愿以偿...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直重复着。伴随着梦魇,她...重生了。踏着重重危机,经过第二次的她是否还会为爱中招呢?
  • 英雄之谁与争锋

    英雄之谁与争锋

    对于自己是个杀手的身份,肖张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的,那只是无聊的自娱自乐而已。毕竟男人有了本事,还是需要显摆显摆的。但是肖张更愿意做的是行走在充满青春和朝阳气息的校园里,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们洒洒肥浇浇水。
  • 萌妻撩人:总裁,轻点宠

    萌妻撩人:总裁,轻点宠

    新婚夜,他被她压在身下,嘴角轻挑,“更深露重,老婆,我们快快就寝吧?”某女傻眼:”我擦,说好的兴趣男爱好男呢?”“嗯,本少爷被你这只性感的小野猫给掰直了~”然后,生扑。结果陆少爷被花瓶砸进了医院。她心里揣着小算盘嫁入豪门,就想做个同妻全身而退。结果那个男人完全颠覆了她对他固有的设定。宠妻再宠妻,纠缠再纠缠!奈何佳人早已心有所属,发现不对后不惜一切代价只要离婚!陆先生痛哭流涕的抱住老婆大腿,“我亲爱老婆你不要走啊——”
  • 域界之无极武神

    域界之无极武神

    无极大陆,武道为尊,武者盛行。弱小的武者都能开山裂石,强大的武者更是称霸一方。传说,更有甚者,修为通天,逍遥长生,主宰一方小世界。实力,是这个世界的一切。然,修炼一途,无比艰难。千百武者中,难有一人脱颖而出;千万武者中,难有一人笑傲天地。林枫重生而来,踏上了这条艰难的修行之路,只为追求那无极武道,成就无极武神,掌控诸天,统御万界....
  • 风雨十二国

    风雨十二国

    盘古开天乾坤定,乾坤之间百物生风雨不安满昼夜,雷火山泽妄自动蜉蝣亦做长袖舞,沧海堪居方寸心华屋美人均可得,奈何桃花尽凋零
  • 混天灭世

    混天灭世

    天道不仁,视万物为刍狗看天弃少年,持九尺长枪,踏灭虚域,走上弑天之路!
  • 封辰剑传

    封辰剑传

    如今之世,正派魔教纷争四起。中原大陆山明水秀,人声鼎沸,资源丰富,由正派镇守。其中以“太白剑派”、“天绝禅寺”、“南海瑶山”、“真武殿”、“神医谷”为五大支柱,视为领袖。这个故事,便是从“太白剑派”开始说起。
  • 末日行者之道

    末日行者之道

    那一天,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色。硝烟与枪声弥漫着城市,惨叫与哀嚎响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徒们把这天称为“审判日”,他们来自坟墓,腐烂的身体上爬满了蛆虫与秽物,僵硬的手臂上暴露出森森白骨,空洞的眼眶里没有一丝生气。他们来自于地狱,他们的周围总是弥漫着死亡,他们无处不在。那些存活下来的人们,他们自称为行者。
  • 大夏之殇

    大夏之殇

    故事都是人讲出来的,难免有些偏颇。新兴的王朝之下暗藏剧毒的花朵,四位帝王之后将如何在命运的洪流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国家和亲情之间,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什么样的选择才是错误。这个故事很长,请你一壶好酒,还请静静地听完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