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600000035

第35章 信仰灯塔,返航心灵故乡 (2)

宽容不是纵容

智慧点金石

人生究竟应该以怨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呢?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强者自救,圣人救人。”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圣人来看待,指望自己能够拯救别人的灵魂,这样做的结果多半是徒劳无益的,何不将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呢?

当然,我们主张明辨是非。但是要记住,对方错了,要告诉他错在何处,并要求对方就其过错补偿。如果不论是非,就不能确定何为直,“以直报怨”的“直”不仅仅是直接的意思,“直”,既要有道理,也要告诉对方,你哪里错了,侵犯了我什么地方。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散步归来,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且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中。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禅师就把衣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基督教奉行“以德报怨”,你对我坏,我还是对你好,你打了我的左脸,我就把右脸也凑过去,直到最终感化你;伊斯兰教则相反,以怨报怨,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以毒攻毒,以恶制恶,通过这种方法来消灭世界上的坏事。其实,二者都有失偏颇,以德报怨,不能惩恶扬善;以怨报怨,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弦外有音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平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到达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有原则地宽容待人,以求问心无愧即可。

宽容不是纵容,不要让有错误的人得寸进尺,把错误当成理所当然的权利,继续侵占原本不属于他的空间。挑明应遵守的原则,柔中带刚,思圆行方,可以宽容错误的行为,但要改正他的错误。

当人们面对伤害时,以德报怨恐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不必为难,你只需以直报怨就好了,不必委曲求全,也不要睚眦必报,有选择、有原则地宽容,于己于人都有利。

淤泥莲花,清净纯洁的心灵

智慧点金石

禅宗六祖慧能说: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无欲则刚”这一警句可以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指南。是的,人若无欲品自高,就是说,人若没有私欲,品格自然高峻清洁、不染尘泥。

是的,一个人做到无欲的时候,就放弃了心中的杂念,就是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和独立。

故事苑:曲径通幽

南怀瑾大师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是名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可得!应该拥有的是一颗像孩子一样的单纯心。

司马禅师想要选一个人到大沩山去当住持。

他下令敲钟集合全寺僧人,然后宣布说:“你们中间谁能当着大家的面出色地回答我一句话,我就让他去大沩山当住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但是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司马禅师拿起一个净瓶,说道:“这个不是净瓶,是什么?有谁能回答?”

众僧抓耳挠腮,面面相觑,分明是净瓶,却不能称作净瓶,那称作什么呢?华林和尚也在那里不知所措。

这时候,来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和尚,他说:“让我来试试!”

众人一看,原来是寺内专干劳役的杂务僧,都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烧火做饭的,居然也想试试!”

司马禅师问道:“你叫什么?”和尚沉静地答道:“灵佑。”

于是灵佑和尚就走上前去,从禅师手中接过净瓶,放在地上,然后一脚把它踢出了院墙,转身就退了回去。

司马和尚惊喜地叫起来:“这正是大沩山的住持啊!”

既然不是净瓶,那就一脚踢翻好了,何必多说?众僧目睹了灵佑深得禅机,个个心服口服。后来灵佑和尚便去大沩山当了住持,创立了中国禅宗五大宗派之一的沩仰宗。灵慧的灵佑和尚独具禅眼,他直来直去,在充满佛气的寺院里,像一朵淤泥中的白莲花。

心地清净,不着一物,故能以伙夫身份开创中国禅的沩仰宗。他本无意去争夺这个住持位置,他有的是一颗璞玉一般的心。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巧遇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欣喜地对她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并以香花供佛,依据经典,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这是应该的,每天我来寺礼佛时,感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一样的清凉,但是,一回到家中,就开始心慌意乱。请问禅师,我们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才能够在琐碎烦闷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后的花梗很难吸收到水分,鲜花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说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道理也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只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掉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说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弦外有音

清空了心灵,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清空了心灵,才有了让生命一次次远行的条件。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超出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让你的身心成为禅的道场,就像无德禅师说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那样的话就无处不是宁静,无处不是清净了。你便成了淤泥浊世的一枝净莲,由纯洁的心房散发禅的馨香。

看树插秧,向标杆直跑

智慧点金石

人生从零开始容易,到一定高度之后要有所突破,才是真的难。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这个意思。

处在“百尺竿头”,其实是一种人生困境。人生事业往往在有一定积累之后,发现再往前走一步非常困难,而想退回去,却也是回头无路,怎么办呢?只有“更进一步”。就是说登上了百尺竿头,并不意味着进入了“真”的境界,在这个节骨眼上,还需要继续修炼,树立更加高远的目标,寻找新的突破口,才能达到更高的生命境界。

鲁迅先生告诫我们:不满是前进的车轮。不满就是一种不断向前迈进的生命姿态。人绝对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已达到的境地,而要继续努力,不断进取。

故事苑:曲径通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会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无法找到人生的真谛。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形。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是呀,我们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道:“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们插秧时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果然秧都插得很直。

弦外有音

不要只看着脚下,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少走弯路,获得最后的成功。

诗仙李白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相反,积极地面对人生,不管到了哪样地步,若能毫不犹豫朝人生的标杆直跑,你就会发现人生并不如梦,也不是飘浮恍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有意义的。

真理合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智慧点金石

南怀瑾先生曾谈到,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

世界上永恒的真理只有一个,或者说是归一的。佛经有个比方就是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故事苑:曲径通幽

那么什么才是道?你心中秉持的是哪条道?

有一位僧人向从谂禅师询问真道是什么。

从谂禅师答道:“院墙外面的道路就是。”

僧人说:“我不是问这个。”

禅师反问:“你问的是哪个?”

僧人说:“大道。”

从谂禅师回答说:“大道通长安。”

西谚有云:条条大路通罗马。真理就是这座神圣之城罗马,道路有四面八方,各不相同,但最终还是共同通向一个中心。这就叫真理合一,殊途同归。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在拜访峨山禅师的时候问道:“你读过基督教的圣经吗?”

“没有,试读给我听听。”峨山禅师答道。

学生打开圣经,翻到“马太福音”,挑了数节读道:“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织,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所戴的,还不如这一朵花哩!……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峨山禅师听了,说道:“说这话的人,不论他是谁,我认为他是个已有所悟的人。”

学生继续读道:“求则得之,寻则见之,叩则开之。因为,不论何人,皆可求得,寻见,叩开。”

峨山禅师听了说道:“很好。说这话的人,不论是谁,我认为他是一个已距成佛不远的人。”

距佛不远,这是峨山禅师站在佛的立场上来理解基督信仰的,他认为耶稣也是菩萨了。

弦外有音

其实,不管是耶稣的道、佛陀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它们揭示的都是宇宙间的大智慧,他们都是伟大的播种者,像蒲公英一样,逢秋风一起,就四处飘落。

它们的根都在大地深处,播撒的是一颗颗有生命力的种子。这本是同根生的种子,就是亘古以来,让人离开黑暗,进入光明世界的信仰世界。

这就是真信仰应秉持的正确态度。信仰也需要包容,毕竟不能强迫他人接受你的信仰,不管你信仰的是不是终极的真理。





同类推荐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於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热门推荐
  • 魔法少年纵横都市

    魔法少年纵横都市

    在魔法世界的至尊王者----亚瑟!这个冷漠的蓝发少年足以改变任何世界的法则!这一次,他重返那花花的世界,再次面对他的死敌,等待的是强者的蜕变,还是死亡的深渊?不定时更新多多包涵
  • 无道以成仙

    无道以成仙

    哪里来的仙人?有仙便无人,想成仙先去死,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 阴缘难尽:神秘鬼夫

    阴缘难尽:神秘鬼夫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头说起,可是,一句两句又怎么说的清楚?父亲的离世让她受到打击,然而,父亲交给她的东西,却暗藏着她神秘的秘密。遗物,开启了神秘之旅。当冷漠霸道的鬼夫步步逼近,白绾灵往后退去,“人鬼殊途,你不要乱来!”然而,他道:“是吗?你忘了你的身份?”
  • 雨铃月下

    雨铃月下

    异世中的乱世,平安时的悲伤。且看两姐妹共同携手,改变这央央世事,痛难抑,病难医,心难救,亦不可挽回。请信任我,可以改变这个残局!你我姐妹一场,就此收手吧,我不想伤害你!为什么,为什么做好这一切!真的要走了么......希望我们还会再见!
  • 心理营销

    心理营销

    本书从分析消费者的情感过程、需要与动机、购买决策、购买态度等入手,对企业的营销环境、营销服务等提出了建议,分析了消费者的心理历程,提出了心理营销的具体方法。
  • 我想爱你请收下

    我想爱你请收下

    一场像是安排好的相遇,颜洛轩在四岁的时候遇到尚在襁褓的莫语然,便生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守护。在成长的岁月里,他叫她语儿,语儿,语儿,她叫他多多洛。两小无猜的年纪悄悄在彼此心里生了根……他为她舍弃唾手可得的前程,来到她的城市,只为能守候在她身边,看到她为她展颜一笑的脸庞,他于是无怨无悔。而她为他拒绝掉众多爱慕者,只因为别人再多的好终究不是在她那些黑暗的日子里陪伴她的他……从来没想过她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陪在另外一个女人的身边,看着宋欢桐巧笑倩兮的在他身边,她觉得世界都崩塌了,爷爷不在了,多多洛也不在了……她走了,放弃心中的眷恋,默默的说:“颜洛轩,我走了,离开你,你才能真正的幸福吧。”爱情,从来是经不起等待的,爱上了就努力爱吧,不是要等到物是人非才来追悔;感谢上天让我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灵鬼异谈

    灵鬼异谈

    万千世界,灵鬼异谈,疯狂阅读,绝对恐怖!
  • 【绝色女子:情魅凤陵王】已完结

    【绝色女子:情魅凤陵王】已完结

    那一场轮回,是她生命中的涅磐。那一场相遇,是她生命中的劫数。五百年的轮回,你是否一如既往在那里等我?穿越千年的伤痛,只为求一个结果。穿越千年的哀愁,是你在尽头等我 。
  • 伯虎点三界

    伯虎点三界

    作品定位:史上第一部幽默性玄幻小说。作品风格:文笔幽默,情节跌宕起伏。作品内容:一失业少年为逃婚而离家应聘,偶然进入了王国第一镖局龙行镖局。而他,正将龙行镖局的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最终走向号令三界之路。作者相关:采药书童,执笔救人。
  • 心鼎

    心鼎

    巫妖大劫,逐鹿一战后,轩辕上天,真界莫名消失,再无人寻得其踪迹。万载时光,蚩尤重现世间,天下随之大乱。一位普通的少年,一个不普通的黑鼎,一段不一样的历程............一鼎愈百病,二鼎灭魔心,三鼎山河碎,四鼎风云乱,五鼎天地变,六鼎窥天机,七鼎亦罚仙,八鼎更囚天,九鼎定乾坤。九鼎齐出真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