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600000003

第3章 拈花微笑之间,心悟禅的真谛 (2)

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

智慧点金石

从前,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庵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文益禅师对此事评论说:“门上应该写‘门’字,窗上应该写‘窗’字,墙上应该写‘墙’字。”

那个老僧显然还没有通达禅的境界,因为他的心中还有“心”这个概念。只有化有心为无心,让一切都显现为一切的本来面目,才是真的修为境界。

故事苑:曲径通幽

慧忠禅师就是一个心外无物的人,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了大彻大悟的无我忘我境界。

印度的三藏法师自神通,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与他验证。

慧忠谦抑地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

三藏法师答道:“只是些小伎俩而已!”

慧忠于是心中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

三藏运用神通,察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点头,将心念一转,又问:“请看老僧现在身在何处?”

三藏又做了一番考察,笑着说:“禅师怎么去和山中猴子玩耍了?”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嘉许之色。称赞过后,随即将风行雨散的心念悉数收起,反观内照,进入禅定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这才笑吟吟地问:“请看老僧如今在什么地方?”

三藏神通过处,只见青空无云、水谭无月、人间无踪、明镜无影。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禅师心迹,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慧忠缓缓出定,含笑对三藏说:“阁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处,极好!极好!可是不能探察我的心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藏迷惑。

慧忠禅师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既然没有,如何探察?”

无论你的心迹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别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

弦外有音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人,悟到了真正的无我,修行到了真正的无我,就是佛了。这个佛,无我,自然无众生,无寿者,这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做到了无我就是佛境界,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观念的执著,都是因为有我而来,那么真正无我就是佛境界。

点亮心灯一盏,天地自然光明

智慧点金石

生活中的每一次沧海桑田,每一次悲欢离合,都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去体会、去感悟。

如果我们的心是暖的,那么在自己眼前出现的一切都是灿烂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的落英和随风飘散的白云,一切都变得那么惬意和甜美,无论生活有多么的清苦和艰辛,都会感受到天堂般的快乐。心若冷了,再炽热的烈火也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我们的眼中也充斥着无边的黑暗,冰封的雪谷,残花败絮的凄凉。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一个人有多大的灵性,就在于他的心灵具有多大的灵性,因此,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懂得珍视、呵护自己的心灵,才能保持个人的真善。

有一位小尼姑去见师父,悲哀地对师父说:“师父!我已经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啊?”

师父对她说:“点一盏灯,使它不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体悟了!”

几十年之后,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庵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住持就是当年的那位小尼姑,虽然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个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去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后来,她圆寂了。据说就在圆寂前终于体悟到禅理的机要。

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道。她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如同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那就是,点亮一盏心灵之灯。

是啊,点亮心灯,人生才能温暖光明,由心灯发出的光,没有留下自己的影子。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德山禅师在尚未得道之时曾跟着龙潭大师学习,日复一日地诵经苦读让德山有些忍耐不住,一天,他跑来问师父:“我就是师父翼下正在孵化的一只小鸡,真希望师父能从外面尽快地啄破蛋壳,让我早日破壳而出啊!”

龙潭笑着说:“被别人剥开蛋壳而出的小鸡,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母鸡的羽翼只能提供让小鸡成熟和有破壳之力的环境,你突破不了自我,最后只能胎死腹中。不要指望师父能给你什么帮助。”

德山听后,满脸迷惑,还想开口说些什么,龙潭说:“天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德山撩开门帘走出去时,看到外面非常黑,就说:“师父,天太黑了。”龙潭便给了他一支点燃的蜡烛,他刚接过来,龙潭就把蜡烛吹灭,并对德山说:“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啊!即使我不把蜡烛吹灭,说不定哪阵风也要将其吹灭啊!只有点亮心灯一盏,天地自然会一片光明。”

德山听后,如醍醐灌顶,后来果然青出于蓝,成了一代大师。 不管身外多么黑暗,只要你心是光明的,黑暗就侵蚀不了你的心。

弦外有音

不要被别人的言语所诱惑,围绕着你的心去生活,就能绽放你自己的生命色彩,实现你生命的圆满和美丽。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世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是宋代禅僧茶陵郁的一首悟道诗,他说的那颗明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心灵,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修为有成。

异想开天,千江有水千江月

智慧点金石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禅师们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常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的话,整个天空,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很好的境界,许许多多的学禅者都是因为这些境界而悟道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唐代朗州太守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他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仍然专注于经卷上。

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惟严禅师形象地给太守点出了修道见道的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就是个境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确,心的修持达到了哪种境界,我们的人生境界就有多么开阔。

唐朝有一位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弦外有音

心境是没有界的,你的心灵就是一个小宇宙。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名词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样的境界非身临其境者不能体会。

悟空,灵光刹那间

智慧点金石

我们的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象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

真正的开悟是不会循序渐进地达到的,因为所有循序渐进的事都属于头脑上的思维意识,而开悟并不是头脑的,开悟是超越它的,因此你不可能逐步地开悟,你只有一下子跳进去,不可能一步一步地上台阶,那儿没有台阶。开悟就像一个深渊,你或是跳或是不跳。

故事苑:曲径通幽

石恐禅师和西堂禅师是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参禅。有一次,石恐禅师开玩笑地问西堂禅师:“你会捉虚空吗?”

没想到西堂马上毫不犹豫地回答:“会。”

同类推荐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太初战仙

    太初战仙

    一次意外,让李风背井离乡。带着太初杯,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修真之旅。
  • 雪花祭

    雪花祭

    一次亲人的失去,让两个孩童失去了本来属于他们美好的童年。一次亲人的失去,让他们成长了许多,他们成熟了,懂得了许多……他们兄妹两人将自己心底的那处美好给封了起来,对人不再如从前那般好,只有对自己亲近之人才有……他与她的一次擦肩而过,给她与他的人生带来了什么改变……当一颗尘封的心愿意为他敞开心门时,一件件事接踵而至。十八周岁生日如期而至,神秘人突访,告知真正身世。身份被揭晓,记忆已恢复,她是去是留……
  • 上古传说

    上古传说

    上古历史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从上古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我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美丽的文学形象也取自于上古传说。
  • 霸道总裁强娶新娘

    霸道总裁强娶新娘

    文清雅和肖皓本来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文清雅遇见了李新,李新便对文清雅一见钟情,李新和肖皓的妹妹肖雯本来是一对恋人,面对李新的变心,肖雯伤心不已,肖皓就这么一个妹妹,自然是看不下去的,所以他不会让李新幸福的,他妹妹受得罪,他都会原封不动的还给李新,所以他决定要把文清雅用尽一切办法就在身边,本来以为这只是一场对李新抛弃自己妹妹的报复,可是不知不觉,肖皓竟然对文清雅动了心,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 美人谋:祸国公主太妖娆

    美人谋:祸国公主太妖娆

    她出生华贵,却是个连扫地宫女都不如的落魄公主,最后被渣男迷惑,不禁引狼入室害的她国破家亡,终惨死在暴乱的城墙下。重生一世,她绝情弃爱,努力攀上权力的顶峰,誓要守护家园让渣男不得好死!三国乱战,暗流涌动的皇朝四处都充满了危机,她一心沉浸在仇恨的欲望里,却忽略了身后那个一直守护她的身影……他说:“皇甫子玥,只要你留在我身边,你想要的,我都会替你守护,你讨厌的,我都会为你铲除!”
  • 神风记

    神风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火、融万物、风、快如闪电、铸就了小人物林风的传奇。。。。
  • 鬼眼相法

    鬼眼相法

    人走人道,鬼走鬼道。不管是人是鬼,你走错了道,我李向阳便会来收了你。一次同学聚会之后,李向阳的生意就红火了起来。各种鬼魅魍魉,全部到哥的碗里来吧!
  • 太虚天尊

    太虚天尊

    天地初始,万物被镇压。一名神秘之人偷天换日,巧夺天宫,执掌这片天地。从此天命逆改,诸强伐天而上,尽数被诛。而后洪荒破碎,人间和仙界由此诞生。一名年幼的孤儿得到一枚神秘的石蛋,在冥冥的安排下,踏上仙路,揭开一段沉睡了数个轮回的故事……红尘滚滚,金不换,我欲登天,化成仙!
  • 灵异七度少女

    灵异七度少女

    上天安排了他们相遇,碰撞出了火花,制造了在一起的可能……却又夺走她的生命。留下他,怎么办??
  • 西望:从华夏到东岸

    西望:从华夏到东岸

    很喜欢《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构建的平行世界,孤独麦客写的比较宏大,因此细节方面么,就给很多同人爱好者写手们发挥的空间,我也是其一。本篇就是针对该部作品的同人,诚如其名——从华夏到大洋彼岸。这是在细节上讲述现代穿越众,与17世纪“东岸共和国”移民在异域的奋斗故事。特此感谢“孤独麦客”作品提供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