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400000020

第20章 构建美丽的人生—养成良好习惯 (4)

人们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呢?”“您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呢?

5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

上午8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工作。

中午12点至1点,阅读,吃午饭。

晚6点至9点,用晚饭、谈话、娱乐、考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杰出人士也可能会被迫拖延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对于这种导致拖延的外在阻力,他们也有一套对付的方法。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有一回,他为了创作一部新作品,便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中。可是,外面不断有人来邀他去赴宴,出于礼节,他不得不去,为此浪费了好多时间。最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又把胡子剪掉,再把剪子扔到窗外。这样,他就不好出去会客,而不得不留在家里。于是他专心致志地埋头创作,把又一部巨著奉献给人们。

惰性是人的一种劣根性,为了做成某件事,必须与它抗争,超越这种劣根性的钳制。但是这种抗衡和超越不容易心甘情愿,一开始总要由一些外力来强制,进而才能逐渐内化为恒定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如果想战胜它,勤奋是唯一的方法。对于人来说,勤奋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软化、涣散精神活力的“防护堤”。

青少年如何克服拖延、摆脱惰性呢?美国著名组织管理专家、效率大师斯蒂妮·卡尔帕女士,曾提出18种有效的方法。青少年朋友不妨一试:

1承认拖延。

2接受挑战。

3列出所有的借口、拖延的后果。

4纠正自己,避免去说“等到……”“暂时”这类的话。

5把制定期限视为一种生活方式。

6分而治之、积少成多,逐步完成。

7把一些工作分派给他人去做或干脆删除。

8保持整洁有序。

9不要过分准备。

10要果断坚决。

11定出优先顺序以利于制定计划。

12留意自己的精力周期,将冗长乏味的工作安排在你精力水平处于巅峰的时间段里去完成。

13把你的计划和做法告诉别人,尽力完成承诺。

14果断迈出第一步。

15一次只处理一个问题。

16不要三心二意。

17每完成一样工作或方案,就奖赏一下自己。

18不能做完的事不要开始,开始了就一定要做完。

做事追求完美,但不苛求

完美主义等于瘫痪。

——丘吉尔

有句广告词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不甘平庸的青少年,应该不断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做到最好,至少是自己能力的极限。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绝不迁就自己的惰性;明明知道可以做得更好,绝不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得过且过。

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一种天性。人类正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完善着自己,使得自身脱去了以树叶遮羞的衣服,变得越来越漂亮,成为这个世界万物之精灵。如果人只满足于现状,而失去了这种追求,那么大概现在还只能在森林中爬行。

十九世纪末,英国有一位唯美派作家王尔德。他对于文学创作非常投入,写作时一丝不苟、不遗余力,改稿不厌其烦。有一天,当王尔德显得有些劳累在餐馆用晚餐时,他的好友问:“你今天一定很忙吧?看你一副累垮了的模样。”

王尔德回答:“是啊!今天真是累人,我整个上午都在校对一首诗稿。”朋友说:“只是这样啊!结果呢?”王尔德说:“结果删掉了一个逗点,真的好累!”朋友吃惊地说:“就只有这样?”王尔德很认真地说:“是这样没错啊!可是……”朋友好奇地追问:“可是什么?”王尔德说:“可是到了下午,我又把那个删掉的逗点加了回去。”

由于王尔德追求更高的完美,因此,他的不少作品成为世界名著,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然而,在生活中,一味追求纯粹的完美是不现实的。

有一个男人,他一辈子独身,因为他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当他70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在到处旅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你始终在寻找,难道你没能找到完美的女人?甚至连一个也没找到?”

那老人变得非常悲伤,他说:“是的,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发问者说:“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结婚呢?”

他变得非常非常伤心,他说:“怎么办呢?她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可见,我们不能一生苛求完美。哲人说:“完美本是毒。”

古人常告诫我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可求全责备”,“不必吹毛求疵”,“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等等,这一条条的名言隽语,说的都是不可苛求完美的意思。

生活中,有时我们越要求“完美”,失误越多,常常因此而失去机遇,导致失败。比如我们经常有几年举办一次的高中同学或者大学同学聚会,如果要求计划中的全班同学在某一时刻全到场,常常会“不齐不聚”,拖延又拖延,最后致使聚会“泡汤”,但如果把“求全”降一格,改为“求多”,即超过半数就聚,则肯定能办成。毕竟,个人的发展空间不一样,有的远在天南,有的跑到海北,哪能在同一时间每个人都来呢?

某天,一位教授在课上要求学生们写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弊端。一名学生只举出一个好处:“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优秀成绩。”

接着她列出6个弊端:“第一,它令我神经非常紧张,以致有时连普通成绩也拿不到。第二,我往往不愿冒险犯错,而那些错误却是创作过程中所必然会发生的。第三,我不敢尝试新的东西。第四,我对自己诸多苛求,令生活失去了乐趣。第五,由于总是发现有些东西未臻完美,因此我根本不能松弛下来。第六,我变得不能容忍别人,结果别人认为我是个吹毛求疵者。”

根据这个利弊分析,她终于认为若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

青少年朋友,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就像是毒害你心灵的药饵。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以“缺陷”的样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无疑是自讨苦吃。

青少年追求完美的初衷总是最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味追下去;一心只想十全十美,最终往往是两手空空。直到有一天你才会明白:为了寻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了许多的森林,是多么的得不偿失。世间许多悲剧,正是因为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虚无缥缈的完美,而忘却了任何一种正常的选择都可以走向完美。完美不是一种既定的现象,而是一种日臻完善的执著追求过程。

用日记记录心情

我把一个作家不为发表而从事的写作称为私人写作。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每一个好作家都有一个相当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

——周国平

青少年朋友,你热爱写日记吗?

日记,一个无声的朋友,却忠实地包容我们一切的烦恼、忧愁、悲伤、愤怒,也分享着我们的羞涩、欢乐、甜美、秘密……它是青少年毫无保留地袒露内心的花园,倾诉、宣泄之中,我们可以渐渐地清醒头脑、增强信心,并找回自我。

一方面,它记录我们的成长轨迹,书写我们的灿烂年华;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积累有价值的素材。

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主张“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他认为,写日记可以培养“实事求是说老实话”的文风,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办法。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列宁称赞他的小说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给予很高的评价。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坚持写日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19岁到82岁逝世,除中间间断了一段以外,托尔斯泰写了51年的日记。每天深夜,临睡前,他总是以写日记结束一天的生活。日记,是托尔斯泰积累素材、训练语言的有效工具。他早年的小说《昨天的事》,就完全是从日记里构思出来的。

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胡适一生坚持写日记,先后有50多年。

日记中有他的读书治学、朋友交往,有他对社会时事的观察和分析,有他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记录,有诗文和往来书信,等等。而且,还附有重要剪报或相关文件;在需要印证和留念的地方,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插页,这些都使日记丰富多彩。

日记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还涉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从中了解胡适其人,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变幻、文坛佳话、政界机要,以及高层的某些趣闻轶事;同时,在做人、交友、求知、立业诸方面都有具体而生动的记载。

鲁迅说:“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无所谓面目,更无所谓真假……例如,二月二日,得A信,B来。三月三日,雨,收C报薪水X元,复D信。”

他一生坚持写日记,直到逝世前3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日记中,有些只不过是一些阴晴圆缺、油盐酱醋、迎来送往的琐屑小事,读来却让人心生亲切踏实之感。雷锋同志也写下了大量的日记,《雷锋日记选》中就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像他们一样,很多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这对他们的成功很有帮助。

那么,青少年朋友怎样写好日记呢?

1形式要活泼,方法不拘一格。

2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剪裁,既要写得简洁,又要写得具体形象,写出新意来。千万不能把日记写成一本流水账。写日记,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来。

3要及时捕捉住生活中的触点,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们记录下来。

4要想使自己的日记有内容写,一定要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5持之以恒。写日记,难就难在坚持。鲁迅、巴金等大文学家就坚持写了几十年的日记。陈毅同志外出视察或出国访问,在百忙之中,还坚持每天记日记。科学家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物候日记,竟写了四、五十本。逝世前一天还用发抖的手,写下当天的气温、风向。青少年应向他们学习。

同类推荐
  • 帅哥王子

    帅哥王子

    《帅哥王子》收录了若干篇有关王子的童话故事,大部分是中外名家名作,也包括部分民间童话。在本书的故事中,《白熊王子》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被白熊娶了回去,只有在晚上才能变成人,但是因为这位姑娘的好奇,让白熊身上的诅咒生效,白熊被女巫抓走了。原来白熊是一个王子,而这个小姑娘也开始为了找回白熊王子而奔波,最后找回王子。《快乐王子》讲述的是快乐王子和小燕子为帮助穷人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快乐王子活着的时候,在王宫里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从不知道忧愁和贫穷是什么。
  • 孩子学理财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孩子学理财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中国的家长历来不太重视对孩子财商的培养,本书旨在帮助父母培养出高财商的孩子,通过生动简洁的事例和亲切浅显的讲解,介绍了培养孩子财商应该了解的知识、正确的财富观念、孩子理财好的方法等,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提高财商的方法。
  •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童话精选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童话精选

    本书中精选了20篇经典童话,让孩子们通过短篇的阅读感受莎士比亚那充满美感、韵律感的语言以及宏大的世界观。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戏剧大师,更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文学大师。他的故事能带给孩子全新的艺术感受。
  • 培养孩子财商的99个故事:埋下财富自由的小种子

    培养孩子财商的99个故事:埋下财富自由的小种子

    财商是亲子三维教育中的重要一维。本书用99个生动的小故事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观念和管理能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财商教育渗透其中。本书为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财商能力过程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实施对策,以便家长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 不偷东西的贼

    不偷东西的贼

    本书总共收录了《十秒抉择》、《勇气来自哪里》等85个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抛开理论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感悟,值得我们细细体味。本书所辑故事文字简洁明快,灵气十足。其中还有不少故事获得了国家大奖。
热门推荐
  •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改变这个状况,不仅要加大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宣传,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更要从法律上给予确立,使社区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官员的基本义务与权利。选举任命的“公仆官员”首先要得到居住地社区中共党员和社区居民认可,要有群众基础。否则,没有本社区群众基础的“公仆官员”,怎么能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呢?怎么能说是群众的代表呢?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社区观,也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 少年魔王是冒险者

    少年魔王是冒险者

    打败并继承魔王沃德尔力量的少年黑羽修,希望过上和平的悠闲生活,但现实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 送僧澄观

    送僧澄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庆升平后传

    永庆升平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者凡人

    王者凡人

    人生来就要承受苦难,只是方式不同。红尘俗世.平凡人走不凡的人生。苦也随缘.福也随缘。(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巧合。)
  • 锦绣山河歌

    锦绣山河歌

    宋喜歌的师傅是个非常厉害的神偷,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偷技,千年前曾因偷盗楚国皇室一颗长身丹被杀,复又复活。她却因为盗墓而回到千年前,因长身丹惹祸上身,再次掀开滔天骇浪。黑夜中诡谲的眼睛。一路穷追不舍的追杀。还有她千年前的师傅。最可悲的是,她因为居然追人,到了一个完全颠覆的女尊制度的国家,三番两次救人,惹了一堆烂桃花。还差点丢掉小命……
  • 机器人餐厅

    机器人餐厅

    自信乐观但缺乏工作经验的姚强,邂逅真人美女俞嘉和美女机器人Yumi,开始了波澜起伏又妙趣横生的职业生涯。
  • 我们执手到白头

    我们执手到白头

    花季雨季时,我们为了纯真的爱恋去努力,和老师顶嘴,只为了坚持那份爱恋。为了读同一所大学努力,上了同一所大学,一起规定好未来的路。大学里,创业读研,遭遇了分歧,最后的最后,总有人要妥协,只因为爱了,不愿意放弃。好不容易修成正果,却遭遇到别人的撬墙角,排除了各种困难,最后幸福依旧。
  • 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

    本书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马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展示了马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紫薇学园》1和2

    《紫薇学园》1和2

    本书已于2008年出版上市,现在发全文给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