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700000014

第14章 人格障碍 (1)

什么是人格、人格障碍?它有哪些特点?

在回答人格障碍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人格,心理学中所讲的人格概念不同。我们平常口语中所说的人格,如“这人真不讲人格”,“我拿人格担保”等,其“人格”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属伦理学的范畴。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又称个性,它表现为个别差异,是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征,它表现为人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态度和信仰、道德价值的特征等,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异,既不属于精神疾病,也没有智力缺损,但他们的行为表现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人格障碍被认为是介于正常人与精神疾病的中间状态。

从学术上讲,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显著性、病理性地增强,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人格障碍,这种人格发展的异常,其偏离正常的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变动范围。人格障碍有如下特点:

第一,人格障碍者一般来说意识是清醒的,认识能力也保持完整。这种人是在没有意识障碍,智力活动无明显缺损的情况下,出现行为活动和情感等方面的明显障碍。这种人中的大多数都有求医的主动愿望,希望治好自己的“病”。

第二,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维持终生。人格障碍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因为治疗的效果一般不太理想。

第三,人格障碍者一般都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但由于这种人缺乏自知力,尽管经常同周围发生冲突,并处处碰壁,却很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难以适应单位和社会环境。

第四,人格障碍者在智力水平、思维水平和创造等方面并不低,有的还超过常人,但由于人格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

第五,人格障碍与一般疾病不同,它没有起病标志和病程变动。因此,人格障碍不是真正的精神病。

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一般为2%~10%,我国1993年统计为万分之一,这明显是一个较低的数字。通过问卷对某大学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继而筛查后确诊为人格障碍有55人,患病率达到2.5%,比较接近正常值。

家庭因素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中占据什么位置?

人格障碍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

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罗姆勃索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家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也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家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在诱发人格障碍的众多因素中,社会心理环境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幼年时期家庭心理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

儿童期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养育方式正确,孩子的人格发育一般良好;父母的养育方式不良,孩子成年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人格障碍,而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人格障碍形成的早期危险因素。在对城市1148名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143%的孩子具有人格障碍倾向,其中37%有明显的人格障碍倾向。

情感温暖型养育方式被认为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即父母经常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子女做错了事或遇到不愉快的事时,可求得父母的谅解、安慰和鼓励,父母尊重子女的意见,经常表扬子女,父母亲自参加与子女的兴趣和爱好有关的活动,子女和父母的相处平等、温暖和亲切,当子女获得成功时,父母表示为之高兴和自豪。在调查中发现,这种养育方式,子女的人格发育一般都是健康的。

乙先生总是怀疑妻子偷情背后是什么在作怪?

现年35岁的乙先生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于2003年6月18日和10月31日分别将姐夫、哥哥杀害。不仅如此,他还几乎把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列入“黑名单”,伺机实施行凶。

乙先生原是江苏南京某企业的高级技工,2001年赴哈尔滨工作,妻子和女儿则留在南京。去哈尔滨后,他每月都回家和妻女团聚,平凡的家庭生活温馨、甜美。然而,这种温馨、甜美的生活被一件小事破坏了。

2003年春节前夕,同学刘某到乙先生家与乙先生相聚,当晚留宿。第二天早晨,乙先生下楼买早点,回家时发现妻子的鼻子上有一道划痕,竟认定是刘某调戏所致。刘某见无论怎样解释也无法打消他的疑心,情急之下请来其他男同学帮忙解释。这样做不但没有消除误会,反而使乙先生怀疑那些男同学都与他妻子有染。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乙先生辞去哈尔滨的工作回到南京。回家后,他动辄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逃回老家。

见事情变成这样子,父母、哥哥、姐姐和同学、朋友出于好心,纷纷劝导乙先生。不料乙先生已深陷“妻子被夺”、“被谋财害命”的思维怪圈无法自拔,谁劝他谁就成为被他怀疑的对象。四个哥哥、姐夫以及几个关系不错的男同学,全都被他认为是心怀鬼胎、与他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姐姐、嫂嫂、妻姐等女性亲友,则被他认为是谋他财、害他命。

姐夫张建和曾经对乙先生说:“你不想要家了吗?”就因为这句话,他被乙先生认定是夺他人之妻的坏蛋,招来了杀身之祸。6月18日晚,乙先生连捅张建和数刀,导致张建和当场毙命。

10月中旬,乙先生将众亲友列入黑名单,决定碰见一个报复一个。31日晚上,他到四哥家门口,挥刀将四哥杀死。

乙先生的病态和疯狂,使他的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心惊胆战。11月8日,乙先生被抓获归案,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偏执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看过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观众,一定还记得剧中的主人公安嘉和。安嘉和本是非常优秀的心血管外科专家,曾当选为“十大杰出青年”,但他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和对配偶的信任,为人敏感多疑、极度狭隘,连对妻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都会萌生强烈的嫉妒。他将第一任妻子张小雅逼得自杀,使第二任妻子梅湘南心灵及躯体遭受重创,自己则沦为凶残杀人的亡命之徒。

乙先生和安嘉和在情感和行为方面都很相似,两人都属于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有怪异的行为模式,冲动、自私、自制力差、情绪紊乱、情感肤浅或冷酷无情、难以与人相处、心胸狭窄、敏感多疑……这类人常常捕风捉影,怀疑配偶或情侣不贞洁,把配偶与异性间的正常交往、言谈举止诠释为有外遇和背叛,即使客观证据摆在面前,也难以改变其偏激、固执的认知。不过在生活等其他方面他们一般表现正常。

偏执型人格的人,尤其当他们感到义愤时,有好诉倾向,但他们不能正视自己在冲突中的角色。在工作中,他们可能会谨慎诚恳而且效率很高,但他们往往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在家庭中,则会非常敏感,对配偶不信任,觉得被骗了而进入自己的主观世界中,由不满发展成冲突,稍微失控就有可能付诸暴力,演变成家庭暴力。

同类推荐
  •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

    本书对森田疗法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运用森田疗法探讨了诸多当代人所关注的人生困惑,并提出了运用心理调节战胜自己的方法。
  •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这个世界,女人总想变着法地改造男人,男人总想变着法地躲避女人。男人和女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幸福不能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本书告诉男人、女人要珍惜拥有,互相理解,给自己、给爱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本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和你一起去窥视男人和女人的那些心事。
  •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为了帮助老年人消除负面心理,更好地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我们特意编写了《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这本书。书中对老年人在情绪保健、心理问题、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指导,以帮助老年人从心理上尽快走出这些问题的困扰。这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心理读物。这本书会让我们更了解父母之需,更懂得与父母和谐相处。 愿我们的老爸老妈享受到充实、快乐、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鬼,是我们内心中各种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的象征,是这个象征以幻想形式的表现。柔弱的白衣女鬼、令人心酸的骷髅鬼、憋屈的吊死鬼、苍白的吸血鬼……走进它们,了解它们,才发现,原来它们正是我们自己并不曾认真考虑过的各种消极情绪的化身。 本书适合心理学工作者、文化和神话学者以及所有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在十字路口的相遇

    TFBOYS之在十字路口的相遇

    一场恋爱……一场注定是遥不可及……更多精彩……未完待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 天下笑歌

    天下笑歌

    在进入了第三页的天书世界后,李歌九才渐渐见识了仙人们的无敌手,仗剑行……机关术的墨鲁之争,神秘莫测的快马湖上亭,天下剑客八分莫入的剑冢……行天下而笑歌,当为快意江湖之传奇……古今江湖多少事,一人白马啸西风。
  • 轩萧之恋:豪门千金归来

    轩萧之恋:豪门千金归来

    她,沈家大小姐,以前不仅拥有绝世容貌,而且懵懂可爱。但是,家中的变故,使她坐拥亿万家产,变得冰冷如石,待人刻薄。可是,没有人知道,她对于亲人、爱人、朋友却是真心的。直到她遇见了命中注定的他。
  • 不一样的江湖之无敌小相公

    不一样的江湖之无敌小相公

    叶凡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从小就抱有一个江湖梦,在一次意外穿越,让他置身于乱世之中,在这陌生且有草芥人命年代,没钱没势没背景他又如何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江湖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在医院强占了一个小护士的身体,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从小中医到流氓宗师的故事,为你揭露我从业以来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说过,犯我中医者,我就和他全家女性发展医患关系!
  • 五百年的等待

    五百年的等待

    500年前他被打入人间,她靠在仙界流樱下1躺便是500年,500年的轮回塔尝遍了人间苦楚,这1世她将去找回重生的他,她逃离仙界去人间寻他.....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灵兵

    灵兵

    凡人打造:黄灵兵天地诞生:玄灵兵。万物进化:地灵兵法则寄托:天灵兵。先祖所化:血灵兵魂飞魄散:魂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