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点击:
让孩子多参加接待客人的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在参与接待客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和客人地位的不同,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会比平时更小心,殷勤百倍。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早在17世纪,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就在他的名著《教育漫话》中描绘了一幅培养“绅士”的教育蓝图。在这幅蓝图中,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洛克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一个人的修养决定着他的生存方式。有修养的人,不但能受人尊重,而且还能成大器;没修养的人,不但害人害己,还会不得人心。真正有修养的人,会对一切人展示出亲切和友好的姿态。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学会待人接物的方法,善于与人礼貌往来。因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有些孩子因缺乏待人接物的经验,往往在交际中有差强人意的表现。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凡是待人周到谦和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赢得机遇。而这些待人友善的处世本领,都需要从小培养。
要接待好客人,让客人满意,就必须在语言、行为上都讲究礼貌,实际上是给孩子提供了友爱他人的练习机会。而且,能学到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可能最开始孩子是不会接待客人的,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和鼓励。
怎样培养接待客人的能力呢?
1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在客人尚未到来之前,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客人什么时间来,谁要来。客人与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以及该如何称呼。使孩子在心理上做好接待客人的准备。
2与孩子共同做准备工作。
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做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如打扫房间、采购糖果等,共同创造一个欢迎客人的气氛。
3帮助孩子接待客人。
例如,客人来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招呼每一个人,请客人坐,请客人吃糖果。还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小客人玩,把自己的相册拿给大家看。
4让孩子学着与客人交谈。
我们应该让孩子大方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并且做到在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
孩子学会待人有礼,还能帮助化解尴尬,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有一次,英国王室在伦敦举行盛大晚宴,招待印度首领,此时,还是皇太子的温莎公爵主持了这次宴会。
宴会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相谈甚欢。就在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整个宴会被尴尬的氛围笼罩着。按照当时宴会的程序,侍者在晚宴即将结束的时候为每一位来宾端来了洗手水,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银制器皿,以为里面盛着的亮晶晶的水是用来饮用的,于是端起洗手水一饮而尽。当时,作陪的英国贵族个个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主持人。
这时,只见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客人谈笑风生,一边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体地一饮而尽,接着大家也纷纷效仿。原本即将要扩散的难堪与尴尬气氛,在瞬间消逝无形,宴会在一片欢乐声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温莎公爵在这次宴会中的举动,无疑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他的这种行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客人的尊重,而且使这次宴会非常完美,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让孩子懂得多多从别人的立场出发来体谅别人,懂得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因此,父母应该坚持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并不断强化他们言行方面礼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懂得对别人尊重,懂得谦恭礼让,懂得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常青藤家训
一个不懂得关爱他人的人,学问变成了迂腐,才智变成了滑稽,率直变成了粗俗,温和就变成了谄媚。没有教养的人即便是有胆量,胆量也会带上野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