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200000026

第26章 人类的社会性—揭示作为社会人的心理 (3)

关于社会干扰,心理学家皮森在1933年的实验中进行了证明。他发现,有一个旁观者在场,会减低被试有关记忆工作的效率。心理学家达施尔也提出,有观众在场时,被试即使是做简单的乘法,通常也会出现差错。

有旁人在场时,为什么有时会产生社会助长现象,有时又会产生社会干扰现象呢?这主要与下列因素影响有关:

一是与活动的性质有关。活动的性质,如果是简单易做的,不需要紧张思维的,那么就易产生社会助长现象。反之,如果是复杂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并要深入思维的工作,那么就容易产生社会干扰现象。这由上述的实验所证实。

二是与活动的情境有关。活动中如有重要人物在场、熟悉人物在场,就可能产生社会助长或干扰现象。其一,为了保护自尊心,希望有良好的表现给他们看;其二,激发了活动的动机,如果过高,则产生社会干扰现象,如果适中,就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

三是与活动结果的评价有关。一项活动如果事后要进行评价并与奖惩等紧密结合,那么就十分容易产生社会助长或干扰。这也是竞赛的目的之一。当然,竞赛过强,往往易于产生干扰,竞赛适中,往往易于产生助长。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助长的实质是别人在场反而使个人感到轻松,有利于个人的活动;而社会干扰的实质是由于别人在场使个人感到拘束,从而使活动受到抑制和干扰。可见,一个人对活动结果评价的意识直接会影响到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产生。

四是与一个人的个人特质有关。有的人喜好安静,不乐群,在人多时就显得紧张局促,易出现社会干扰;有的人不怕生,“人来疯”,在人多时反而更善于表现自己,就会出现社会助长。

由此可见,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策略促进社会助长,防止社会干扰。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社会懈怠

俗话说,“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于是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但心理学家却发现,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在这样的集体中,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倒有许多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导致了对集体不利、甚至非常有害的结果,“三个和尚”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和尚独自一人住在山上的一座小庙里。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瘦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瘦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瘦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

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挑水,他们也没水喝了。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也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此后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每个人都抢着挑水,他们终于又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那么,为什么人多反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出现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呢?

早在1920年,德国心理学黎格曼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拉,有时以3人或8人为一组拉。结果是:个体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团体总拉力为160公斤,人均为53公斤;8人团体总拉力为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单人拉时力量的一半。黎格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之所以产生“社会懈怠”这种现象,专家们的解释是: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所以就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

为了降低“社会懈怠”现象发生的严重程度,国外研究者提出许多增加个体的参与感与责任感的方法。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当工作较困难或具有挑战性,并且个体相信自己对团体有特殊贡献时,“社会懈怠”现象会有所降低。

为了避免“社会懈怠”现象的发生,在集体工作中,应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工作,尽量发挥个体的潜能,戒除相互依赖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避免“人多瞎胡乱,鸡多不下蛋”的社会浪费,尤其要防止给“南郭先生”之类的人物提供“滥竽充数”的机会。具体方法如下:

1若在三人之间出现了“收益不对称”,即假设个别成员从集体行动中得到的利益比其他成员来得越多,他为集体行动作贡献的积极性也就越大。

2如果三人之间存在着“选择性激励”,即依据业绩、成就所实施的现代绩效考核,那么三个和尚很可能有水喝。

面对呼救,为何人们会坐视不管—旁观者效应

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虽然见义勇为一直被我们当做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当然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但是谴责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频率。

1964年3月的一个晚上,在纽约市一个僻静地区,一名青年妇女正沿大街走着。突然,一个男人从暗处冲出来攻击她,她挣扎着并大声呼救,经过一阵搏斗后,她受了重伤,但她还是设法从攻击者那里挣脱出来,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沿大街奔跑。几分钟后她又被那个男人抓住,又是一阵挣扎,搏斗持续了半个小时,她不断地大声呼喊,直到最后被杀死。据事后调查,在出事地点附近的建筑物中至少有38人听到了她的叫声和搏斗声,他们中许多人走到窗前看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一个人出去帮她,也没有人报警。

类似的事在中国也发生过。2005年12月28日,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熊某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当熊某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作壁上观,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

还有,2005年4月25日下午,一个19岁女孩被一男子尾追进公厕,惨遭20余分钟的蹂躏。尽管女厕内不断传出痛苦的嘶喊声,但围观的40多名市民竟无一人出来制止。

这种现象的频频发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实验加以研究,结果发现冷漠的旁观者是个体的利他行为减少的重要原因。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实验者)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向一位不知情的路人大叫:“救命!有人强暴!”而旁边另外安排的两位乔装路人,对此呼救声不闻不问而依旧向前走去。被当做实验对象的不知情的路人在听到呼救声时,所做出的反应不是立刻前去搭救,而是转头看旁边两个人有何动静,当他看到他们都漠然对待时,也就无动于衷了。这个实验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只要有他人在场,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就会减少,而且旁观者越多,利他行为减少的程度越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组织了一项实验,被试为纽约大学心理学入门课的72名学生。实验以2人组、3人组或者6人组的形式进行。这些学生被各自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并通过对讲机通话,轮流按安排好的顺序讲话。这些不知情的参与者,被告知他是与其他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或者五个人谈话。而事实上他听到的话都是录音机上播出来的。第一个说话的声音是一位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的发作状态。到第二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而且说话前后不连贯,他结结巴巴,呼吸急促,“老毛病又快要犯了”,开始憋气,并呼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快死了……救救我……啊呀……发作……”然后,在大喘一阵后,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在以为只有自己和有癫痫病的那个人在谈话的参与者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就这样做;在那些认为还有4个人也听到这些发作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人这样做了。后来,当问到学生们:别人的在场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反应?他们都说没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影响。

通过实验,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影响”及“责任分散”。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在不能获得确切情况以便做出干预紧急事件的决定时,他就会去观察别人的行动,看看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不幸的是,那些旁观者很可能也在观察别人的反应,于是很快就发展成一种“集体性的坐视不管”的局势。他人在场还会导致一种责任分担,反正这个责任并不是单单由我承担的,周围还有那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相助的。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还有其他的旁观者,个体就把帮助受难者的责任推到了别人的身上。于是,每个人都这么想,结果大家都成了旁观者。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时,他往往会觉得责无旁贷,会迅速地做出反应,帮助受难者。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负罪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就容易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当然,心理学家对此所做的解释其目的不是要给你一个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要人们认识自己。所以,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请不要等待,也不要犹豫,赶快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抛开艰深的理论系统,一个个生活中的案例告诉你,心理问题不必避讳。如果你不想去看心理医生,也不想对困境束手无策,看看这本书,也许会帮助你摆脱困境。愿这本书让你带着微笑与自己的心灵沟通。愿每个夜晚我们都能拥有安宁的睡眠。愿你我心中,常怀希望。
  • 现代逆境心理学

    现代逆境心理学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无论是来自外界的,还是来自自身的,都在所能免的。每当遇到困难和障碍无法克服时,人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有时甚至痛不欲生,这便是逆境。用心理学术语准确地表达:逆境是指个体从事目的活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阴碍干扰,以致使预期的动机和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满足时而产生的情绪状态。可见,逆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且是人类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以负性情绪为主要特征的。所谓负性情绪即至少包括了失望、痛苦、紧张、焦虑、悲伤、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而非单一的情绪。
  • FBI身体语言分析术

    FBI身体语言分析术

    长久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凭借着自己高效、迅捷的办案能力,为自己赢得了全球化的良好声誉。实际上,FBI最富盛名的“看家本领”,就是他们强大的“相面识人”——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能够越过语言交流,直接通过对方的身体语言探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经过长时间地探索,FBI对于肢体语言的研究已经走上了一个高峰。不得不说的是,普通人表达自我意愿,70%左右的内容都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的,而这当然能够说明FBI可越过语言交流一眼识破人心。其实,读解、掌控肢体语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交谈对手的心理,从而使自己把握住有利于自己的先机。而这也是本书想要重点阐述的核心所在。
  •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家庭教育心理的理论基础、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等。
  • 经典心理测试

    经典心理测试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心理测试是一把能够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会以最准确的、最科学的剖析和诊断,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活出真实的自己。给自己做个心理“CT”,让你更加透彻地看清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人格、个性、智力、情绪、心态和能力,扬长避短,走出心理困境,积极地进行改变,从而把握自己,把握生活,把握事业,把握健康。
热门推荐
  • 随身一个镜像世界

    随身一个镜像世界

    高考结束的苏墨,无意中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镜像世界,通过镜像世界,可以连通三千世界,从此各大世界都多了一个大boss……
  •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本书是一本专门讲解饭局说话技巧的实用类指导书,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想在社会立足,拥有更多的机遇,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成人社会里,结交朋友大多的方法会选择吃饭,而带有目的、利益以及各种社会元素的饭,常被称为“饭局”。当饭多了“局”以后,这将再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生活在社会里,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及社会构成。在饭局里,以吃为辅,以说为主,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所以饭局上说话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详细的讲解在社会交往中,在不同场合、会见不同的人,该说什么话、改怎样说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雄临乾坤

    雄临乾坤

    在这里,龙魂越强,实力也就越强!天下少年,那个没有称霸世界的英雄梦。一步踏出终身无悔。李炎被人陷害后掉入山崖,又巧获机缘。后面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要么成雄,要么成鬼。看少年如何成就一段传奇!
  • 妖孽王爷溺宠异能王妃

    妖孽王爷溺宠异能王妃

    他是星辰国神话般的人物,受人敬仰尊敬,外表冷酷无情,其实腹黑的紧。她是月歆整个王爷府的宝贝,实则却是穿越重生的异能杀手。当他们撞在一起的时候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此文男主及其腹黑,女主扮猪吃虎,超级溺宠。欢迎收看此文,如有不足,请多多见谅。欢迎加我QQ1466473535
  • 呆萌校草我爱你

    呆萌校草我爱你

    我是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可是有一天,他站在我身边,抱住我,俯下身,对我的左耳说“我喜欢你。”我,好像喜欢上他了……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姐弟恋之路…………在一次的情人节那天晚上他……(果酱第一篇文文哦,写得不好,不喜勿喷哦!)
  • 御剑行穹窿

    御剑行穹窿

    他自幼孤苦伶仃,没能得到亲情关怀他一手执剑,行遍天下,只为寻觅至亲无尽岁月,隐蔽真情,只为感悟真谛万千妖瞳敬服一人,苍茫之威从此为仙希望朋友们多多捧捧场,喜欢的可以点个推荐,点击点击,收藏一下,谢谢兄弟朋友了
  • 这是个VR网游小说,我说真的

    这是个VR网游小说,我说真的

    本来10万字完结的结果给弄成这样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把它写完。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网游之神豪

    网游之神豪

    穿越平行世界,一代屌丝却成为超级富二代,投资网游,打造世界第一游戏,成为第一传奇神豪,天堂生活从此开始!“什么,有个土豪充了一百万?切,老子每个月的零花钱都不止这些,先充个两千万玩玩吧!”
  • 超位面旅行

    超位面旅行

    苏云作为新世纪宅男,没有个系统怎么混呢?《盗墓笔记》网剧版?这只是个开始而已。后宫?算了,作者怕女主名字太多记不起来。光环?算了,这是一个男主与系统作斗争的小说。无脑?算了,男主无脑不还是有系统为智商担当嘛。剧情?算了,作者写这篇小说纯属为原著填坑与挖坑。收藏推荐?算···啊呸!这个可以有!!!(向文中所有原著作者致敬,感谢你们对我无私的奉献,我以党的名义保证绝对将原著们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