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8200000015

第15章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3)

所以,可以被毁灭的事物是拥有着部分的事物。那么这些事物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些事物可以变化呢?即使有些事物是不能被摧毁的,又是什么预示着它可能是复合的呢?这个事实就是:它可以变化。假设我拿来一根金属棒,并把它折弯。我没有摧毁它,但我改变了它,我能通过重新安排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改变它。同样地,我的胳膊和腿、头及其他部位之间的关系当然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我的肉身也在不断地变化。你重新组合这些部分,事物就发生了变化。反之亦然,如果它发生变化了,它就包含着部分。如果它包含着部分,至少原则上它就可以被摧毁。

我们得到了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概括:能改变的事物包含了组成部分;有组成部分的事物可以被毁灭。那什么是(从原则上来说)你可以改变并毁灭的事物呢?正是我们在经验上司空见惯的物件,如纸片、肉身、铅笔、金属棒。

相反,还存在着无形的(invisible)事物,比如理念。这些事物永远不会改变。用数字3来举例,没人看得到数字3(我们可以思考它,但我们看不见它)。数字3从不改变。它昨日是一个奇数,明天是一个奇数,未来每一天仍是奇数。绝不可能说,明天它也许就有机会变成一个偶数了。它永远是一个奇数。类似地,当然,就昨天、今天或者永远来说,3+1都会等于4。这些关于数字3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数字3是不变的。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其他所有理念,它们是无形的、永恒的、不变的。理念是单纯的,单纯的事物不能被摧毁,它们永远不会改变。

这些就是苏格拉底在这篇对话录中提出的思想。当你将它们汇总在一起时,它们就会构成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论证。以下是我对它们尽最大努力的清晰阐释:

(1)只有复合的事物可以被摧毁;

(2)只有变化的事物是复合的;

(3)无形的事物不会改变;

所以:(4)不可见的事物是不能被摧毁的;

然而,(5)灵魂是无形的;

所以:(6)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

前两个前提是说,只有复合的事物可以被毁灭,而只有变化的事物是复合的。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推导出:只有变化的事物才能被毁灭。假如我们现在加上前提三,无形的事物是不变的,当然就可以推导出:无形的事物不会被毁灭。这就是前提四的内容。苏格拉底通过思考案例,得出了这些形而上学的原则。不过,它只是关于总体论证非常关键的一个次要结论,因为接下来苏格拉底将邀请我们去思考灵魂。灵魂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他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在前提五中),灵魂是无形的。这样,如果无形的事物不会毁灭,而灵魂是无形的,那么灵魂就不会被毁灭,它必然是不朽的。

这就是我再现柏拉图“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的最好方式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柏拉图自己以这样标有序号的前提和结论阐述了论证,但我认为这是对他提出的论证相当忠实的一种再现。总而言之,其结论是:灵魂是无形的、单纯的,并且是不可以被毁灭的。

稍后,我将评估这个论证是否有说服力。但是,我首先必须承认:实际上,苏格拉底并不像我说的那样归纳了他的论证。在我所陈述的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中,在(6)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灵魂是不能被摧毁的”,但苏格拉底并不这样说。他的实际结论是:“因此,灵魂是不可或几乎不可摧毁的。”

这是一个奇怪的限定,“或几乎如此”。苏格拉底从他对于变化、无形、复合与单纯等的考察中得出结论:“灵魂是不可或几乎不可摧毁的。”

这个限定就引发了一种质疑。这个质疑由苏格拉底的门徒之一——齐贝提出。他指出,即使我们承认灵魂几乎是不可摧毁的,这也不足以让我们确信它是不朽的。接着他给出了一个极其有力的关于人和他衣服的类比。一个人的一生穿过许多件衣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任何衣服相比,人的肉体更接近于“不可摧毁”。但是,肉体不是不朽的,最终也会腐朽。所以,即便我们最终得出了结论,即灵魂“几乎”是不可摧毁的,摧毁它比摧毁肉体要花费更大的功夫,但这仍不足以让我们确信灵魂是不朽的。(也许灵魂由于不断的转世循环经历了很多肉体,但最终也会被摧毁。)

这就是齐贝提出的反驳。据我所见,对话中奇怪的一点是,苏格拉底从来没有直接对此做出回应。柏拉图通过齐贝(这个角色)提出了反驳,但他从来没有回答它。苏格拉底,或者说苏格拉底这个角色,从来没有回答站在柏拉图的立场提出的反驳。相反,他试图通过另一个论证来为灵魂不朽辩护。

很难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柏拉图担心他还不能成功地证明灵魂不朽;可能这个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并不如预想中那么严密,因此柏拉图转而提供了另一个新的论证。但我想说,站在柏拉图的立场,或至少就这个论证来说,苏格拉底不能用这个奇怪的限定——灵魂是“不可摧毁的,或几乎是这样”——得出论证。他应该简单地认为灵魂是不可摧毁的,到此为止。

毕竟,如果我们有前提一、前提二和前提三,即只有复合的事物能被摧毁,只有变化的事物是复合的,无形的事物不能变化,那么你就有权得出我在(4)中给出的次要结论: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摧毁。你不会得出一个更为谨慎的结论,如“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摧毁,或者说很难被摧毁”。你不能这样,如果我们有前提一、前提二和前提三,就能大胆地得出结论:“不可见的事物不会毁灭,句号。”不过,如果(5)也是正确的,如果灵魂真的是无形的,我们有权得出结论(6),即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句号。而不是: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否则要毁灭它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们有权得出这一大胆的结论:灵魂不能被毁灭,句号,讨论结束。

尽管苏格拉底得出了一个相对无力的结论,但在我看来,一旦他给我们提供的论证确实成立的话,也将给予我们得出更大胆的结论的权力。即,不是说灵魂几乎是不可摧毁的,而是说灵魂就是不可摧毁的。柏拉图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可能就是他不费心去回答齐贝的原因。它也许是一个邀请,让读者们意识到还有一个比戏剧中角色们提出的更好的论证存在。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柏拉图在想什么。

无论如何,我们的问题都不应该是“柏拉图在想什么”,而是:“这个论证有说服力吗?”当然,如果灵魂是不能被毁灭的,它就是不朽的。那么,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支持灵魂不朽的有力论证吗?这个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有说服力,还是没有说服力呢?

让我们通过思考另一个反驳来探讨这个问题。这次由西米,苏格拉底的另一个门徒提出质疑。西米说,我们无权得出灵魂是不可摧毁的结论(或几乎不可摧毁,无论怎样),因为我们不应该相信在(4)中给出的次要结论,即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毁灭。相反,他说,无形的事物能够被毁灭。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当然就不能再为灵魂不可摧毁(或几乎不可摧毁)做论证了。因为,即使如(5)中断言的那样,灵魂是无形的,但如果与苏格拉底所声称的恰好相反,无形的事物能够被摧毁,那么或许无形的灵魂也能被摧毁。

西米并非轻率地断言无形的事物可以被毁灭,他还提供了一个无形的事物可以被毁灭的例子:和谐(harmony)。更确切地说,由一种弦乐器,比如说七弦琴弹奏的乐曲带来的和谐。事实上,西米认为这个例子极为贴切,可供我们来思考,因为据他所说,一些人认为心灵就与和谐相类似,心灵是肉体的和谐。更确切地说,心灵之于肉体就如和谐之于七弦琴。

在后面我会更多地谈到这个类比。但现在,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的重点都是:和谐是无形的,但它可以被毁灭。因此,一方面,和谐当然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它;然而,与此同时,它显然又可以被毁灭。比如,这里有一把七弦琴,它弹奏着悦耳、和谐的音乐。之后你拿来一把斧头砍向它,毁掉了它,现在和谐也就被摧毁了。所以,即使和谐是无形的,你可以通过毁掉它所依存的乐器来摧毁它。

现在,如果你接受和谐与心灵之间的类比,就会疑惑丛生。因为,如果心灵与肉体的和谐相类似,而你可以通过毁掉和谐所依存的乐器来摧毁它,那么当你毁掉心灵所依存的肉体时,或许就能毁掉心灵。所以,当肉体死后,心灵也会随之死去。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容轻视的质疑。

不过,现在关键的一点是,和谐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于普遍观点,即“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毁灭”的反例。和谐是无形的,但它可以被毁灭。如此看来,当苏格拉底说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摧毁时,他可就说错了。因此,即使我们认同灵魂是无形的,也可能推导出灵魂是可以被摧毁的无形事物之一。

这是一个很棒的反驳,值得斟酌。奇怪的是,苏格拉底没有以他应有或所需的方式做出回应。相反,他花了一些时间来质疑心灵(灵魂)是否真的与和谐相类似,并用不少时间来批评和谐与心灵之间的类比。

在下一部分中,我将讨论苏格拉底关于类比的批评是否有说服力。但要注意,关键的是,即使它们是有力的批评,也无益于苏格拉底的论证。毕竟,即使我们说心灵一点儿也不像和谐,这个类比很蹩脚,那又怎样呢?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仍然止步不前。因为,如果西米想给苏格拉底的论证带来麻烦的话,他所依赖的就是“和谐是无形的而且能被摧毁”这个主张。只要这个主张成立,我们就不能继续相信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毁灭。

如果苏格拉底想拯救他的论证的话,他需要做的是证明和谐要么不能被毁灭,要么不是无形的。我并不是说这件事很容易办到,但如果他可以证明两者之一——事实证明和谐不能被毁灭,或者和谐不是无形的——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个关于“无形的事物不能被毁灭”的反例。然后,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

所以,这就是苏格拉底应该做的。他应该说:“你知道吗?和谐不是真正无形的。”或者说:“它不能被摧毁。”但据我所知,对话中没有只言片语。比如,苏格拉底从未说过:“西米,这是你观点的错误之处。和谐不能真的被摧毁,所以我们并没有一个反例。”相反,事实上,他纠结于和谐是否为关于思考心灵本质的一个有力的类比。正如我一直解释的那样,即使它不是一个有力的类比,即使心灵同和谐毫无可类比之处,只要和谐真的是无形的,而且真的可以被毁灭,它就拯救不了苏格拉底的论证。

为了否定西米所声称的反例,我们需要证明和谐不是真正无形的,或者和谐不能真正被摧毁。我认为,后者不是很有吸引力。我们明显看到,如果我们毁坏了七弦琴,那么从琴中发出的和谐也被摧毁了。因此,如果我们有一次回应西米的反驳的机会,我认为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第一个可选立场上,证明和谐其实不是无形的。这个主张能够成立吗?也许吧。

假设我们问:当我们说“无形的事物不会被毁灭”时,“无形的”在这里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关于“无形”概念的可能含义。所以,取决于我们选取哪种含义,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诠释苏格拉底之论证的方式。

这里是我们谈到“无形”时可能意味着的三种含义:

无形的=

(1)不能被眼睛看到;

(2)不能通过五种感官感知到;

(3)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探测到。

说一件事物是无形的,取第一种含义,就简单地意味着它不能被看到,它对于眼睛来说是无形的;取第二种含义,就意味着它不能被感觉到,无论我们用上哪种感官;取第三种含义,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探测到,无论再怎样尝试。

让我们厘清一下这些含义之间的区别。一些事物(比如颜色)可以被看到,另一些事物(比如气味)却不能。但有些不能被看见的(即“无形的”第一种含义)事物,仍能通过其他方式被感知到。比如,尽管我们看不见咖啡的气味,但仍可以感知它。普遍来说,气味就第一种含义而言是无形的,但就第二种含义而言却并非如此。类似地,我们看不见声音,所以就第一种含义而言它是无形的;尽管如此,它当然可以被感知到,我们可以听到它,所以就第二种含义而言它不是无形的。相比之下,单个的放射性原子甚至就第二种含义而言也是无形的:我们不能看到它,尝到它,或者听到它,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用盖革探测器探测到它,每个原子衰退时都会发出声响,所以就第三种含义而言它不是无形的。但是,正如我料想的那样,数字17是无形的,即使就上述所有含义而言都是如此。它不能用任何方式探测到:它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可以探测到其存在的偶然痕迹。

我们不用纠结于英文单词中“无形的”的意思,只用关注“它不能被眼睛看见”“它不能通过五种感官被感知”同“它根本不能被探测到”之间存在着区别就好了。我们要问自己:当苏格拉底提出他的论证时,他用的是三者中的哪一种含义?

最自然而然的方法就是从用第一种含义来诠释苏格拉底开始。那么,取这第一种含义,当苏格拉底说,“无形的事物是不变的”(在前提三中),他的意思是说,你看不见的事物不会改变。如果我们继续用“无形的”这种含义来解释前提四,那么苏格拉底说的是:“如果你不能用你的眼睛看到,它就不能被摧毁。”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热门推荐
  • 写给天堂的你

    写给天堂的你

    当他离世,当她想念,写给天堂的你,我想你,你可安好?选文集,不是自己写的,看的时候摘抄的,忘记了出处,侵歉删。
  • 末世之黑光原型

    末世之黑光原型

    如果有一天,世界被污染,丧尸横行,人类的劣根性被生不如死的环境所暴露出来。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那么,一个感染了末日病毒后不可思议获得了虐杀原型系统的青年,能改变这个末世什么?人类?进化者?感染生物?变异者?外星异族?战!战!战!至死方休!在末世的残酷中杀上巅峰!欢迎加入群:诺达希尔庄园,号码:187133204希望能有更多书友前来
  • 农女俏毒妃

    农女俏毒妃

    她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儿,但她却发奋图强,成黎天国排名第二的富商,同时也是掌管黑暗势力,鬼殿幕后首脑。她受皇帝之邀参加公宴,却在皇宫邂逅了他,他文武双全曾是黎天国的太子。他遭人陷害成为了一个废物王爷,他性格冷漠隐世隔绝。他是皓夜王朝的帝王,他同时是邪夜教数万名死士的首脑。他一双火红色的眼睛一头银灰色的头发,同时也是命运的安排两人邂逅相遇。他第一次见她,他说;“女人!你不怕我吗?”她惊鸿一瞥,清脆如夜莺般的声音在他的头顶响起;“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有什么好害怕的!”他笑了,她太过于优秀,追求她的人不计其数,但她却倾心与他两个人如何经过重重考验,又如何相爱厮守一生呢?
  • 花开花落,何去何从

    花开花落,何去何从

    “丫头,我长大娶你可好?”小正太一脸深情的对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说。只见小女孩害羞的低下头,“嗯”。小正太高兴的亲了小女孩一下,并取下脖子上的项链不由分说的给小女孩戴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小女孩一家神秘失踪,从此失去联系。十二年后,当两个人再次相遇,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大明星之皇

    大明星之皇

    曾经梦想迎娶美丽校花最后却娶了大妈满嘴黄牙还净说脏话曾经梦想腰肢很好每晚七次河蟹-河蟹-河蟹可每次只能七秒还天天喝肾宝(任辰:妈-的脑-残作者你怎么把这作为简介,你让围观群众怎么看我)
  • BOSS夜夜宠:老婆,求抱抱

    BOSS夜夜宠:老婆,求抱抱

    “老婆,他有我帅吗?”“没有。”“那他有我有钱有权吗?”“没有。”“那你当初为什么会看上他?”一场商业联姻,把她推到风尖浪口,从小的青梅竹马牵着其她女孩子的手深情款款,却把她贱卖给其她人,却意外使得他与她相遇。他是商业的暗夜帝王,被人们尊称为帝少的男子,却不小心栽到一个小女子身上,从此,她不仅掠夺了他的身,还掠夺了他的心。
  • 丑颜嫡女:史上最强太子妃

    丑颜嫡女:史上最强太子妃

    尹颜悦因为脸上一块丑陋无比的大红色胎记,被世人称之为丑女,也成为了尹家的耻辱,被庶女推下了池塘再次睁眼,惊才绝艳,说我是丑女?呵,那你全家都是丑女,说我是耻辱?好,那我自立门户但是当朝太子放弃了皇位向尹颜悦求婚的时候,尹颜悦却笑着说:“想娶我?门都没有”
  • 大陆史:圣人纪元

    大陆史:圣人纪元

    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只想与父亲、母亲,与她生活在一起,可是,你们为什么逼我……一个普通少年,一段非凡的经历,一块动荡的大陆,一段沧桑的历史……一个老人、一个少年,带领你翻开那被人遗忘的历史,那一段圣人的传奇……
  • 青龙乱世

    青龙乱世

    涉世未深的太白弟子凌言因师命着手调查血案,却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慢慢被卷入了乱世江湖中,最汹涌的暗潮................
  • 二在江湖

    二在江湖

    我本无意纷争,奈何身在江湖。看破三千红尘,能留一片清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穿越前,宅男宅小二活的糊涂,以至于都分不清自己是身在现实,还是身在梦中。穿越后,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不想再走以前的老路,决定换一种活法,活出更加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