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5900000011

第11章 盗国(1)

一、称帝

或许,王莽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一天。多大的民意,都不如造反的声势大。搞权术,能玩得过他的人,还没出生。可是当他听说造反军正在向长安城方向挺进,他一下子就慌了。

王莽是真慌。汉朝多少年没有过战争了,现在突然发生这么大的事,他一时真的拿不出办法来。于是,他只好先静观其变。可是前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糟糕。

此时,王太后却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一种从未有过的、淋漓尽致的报复快感,洋溢在她幸福的老脸上。王莽是在她有生之年崛起的,她多么希望活到王莽被造反兵砍成肉酱的那一天。

看着王太后那副得意的样子,王莽真的沉不住气了。他将所有王氏外戚,以及他的重要同党,都喊来开会,商量对策。很快,王莽就拿出了一套方案,一口气任命七个司令。

为了防止意外,他还规定,军队领导机构中,不得让关东人任指挥官。因为前来攻打长安城的,都是关东人,对王莽来说,这些关东人很不靠谱。

王莽的指挥官为关西人,但他的兵,却全是关东人。七个兵种司令官,组成了中央精锐兵团,向翟义叛军发起反攻。接着,王莽再度任命三个司令,各率部队,守住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函谷关,第二个是武关,第三个是宛县。

要想破长安城,不是函谷关,就是武关。而要进入武关,必先过宛县。所以说这三个地方,可谓是重中之重啊。想当初,秦末战乱时代,高祖刘邦率兵西挺,走的就是宛县,进武关,后攻入咸阳的路线。后来,项羽却选择了破函谷关。殊途同归,两条大路通长安。如果王莽守住了这两大关口,等于捏住了自己的命根。

或许,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想,这应该是王莽安慰自己的心里话。

王莽错了。

这时,又有一个消息,犹如一块陨石从天而降,砸中了王莽的脚跟:又有人造反了,而且又是十万军。这十万军,比前面翟义那十万军更可怕,因为这帮造反兵,不是关东人,而是来自长安附城的京畿地区。

前方有人放火,后院又有人拆墙,这还叫人怎么整呀?

京畿地区造反的头目,有两个,一个叫赵朋,一个叫霍鸿。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不但属于来路不明的人,还是趁火打劫的家伙。赵朋和霍鸿认为,汉朝的中央军,都倾城而出对付翟义去了。如果他们就地起义,攻入长安,肯定成功。

真可谓,造反不可怕,就怕造反兵有文化。事实证明,赵朋和霍鸿的观点是对的。他们的起义军,一举拿下长安附近二十三个县,又斩长安市民兵司令,一路向长安城攻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赵朋等人放的这把火,还是一把大火。大火逼近了长安城,火光映照着长安城里的未央宫。无耻的王莽,仿佛就在眼前。

王莽真急了。

光急得猛跳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时,王莽又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做出以下部署:派卫尉和大鸿胪,率兵出城,攻击赵朋造反兵团;派骑都尉驻防长安城北;派城门校尉,驻守长安城门。同时,皇宫加强巡逻。

做完这一切,王莽心里还是发虚。这时,这个天才的权术家,突然想到了一招。等死不行,送死不行,不如去求老天爷帮帮忙,或许会有转机。

于是,王莽就抱着三岁的皇太子刘婴,率领百官,每天都要跑到郊外的皇家祖庙祈祷。就在祈祷会上,他发布诏书,宣告天下,说他拼死拼活,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是保护皇家祖业。

稳定压倒一切。王莽这招,就是要先稳定天下骚动。同时,王莽还特意派人向全国各地传达,警告各郡不要乱动,皇帝还是刘婴的,安汉公不会抢他的。

退位自保,这是一条明智的选择。除此之外,王莽别无他法。

但是,就在王莽举目无望时,前方传来一条天大的好消息——汉朝中央军,在陈留郡遭遇翟义的起义军,并一举击败对方。翟义被捕,已经五马分尸,刘信逃亡,不知踪迹。

汉朝中央军干掉翟义后,调军回头,直奔赵朋等另外一支造反军。王莽已经派出一支军队,前往伺候赵朋,当中央军赶到时,汉朝两支正规军,形成前后合击之势,一下子就把赵朋造反兵夹死了。

两个月后,汉军消灭起义军,各郡县治安秩序,陆续恢复。

王莽仿佛做了一场噩梦。曾经要崩溃、要发疯的他,突然又信心满满。他十分得意地认识到了,起义军是不足惧的,王莽还是强悍的。汉朝就像他手心中的猎物,只要他不放手,谁也别想抢走。

于是王莽疯狂反扑。首先,他派人到翟义的故乡,把翟义的老爹,即倒霉的前丞相翟方进的坟墓及祖宗坟墓全挖了,诛三族。然后下令,把翟义及赵朋两支起义叛军的尸体,全部搬到路旁,插上木牌,警告造反者不得好死。

终于出了胸中的恶气。这时,王莽突然想起那个幸灾乐祸的王太后。老太婆可能认为,王莽活不过今年了,没想到会是今天这个结果。隔岸观火,那是要付出代价的。王莽决定整整王太后。

这时,各郡不断有祥瑞报来,重要的有石牛和仙石两样。王莽叫人把这两样东西运往长安。然后,他就给王太后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很长,大概意思就是:自起义军被灭后,汉朝到处都有祥瑞出现,都是冲着我安汉公来的。天意当前,我怎么能违抗呢?所以从此之后,我不再用摄政年号。我的所作所为,可以跟周朝的周公媲美。又所以,汉朝政权先由我打理,等到刘婴满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时,我再原样归还他就是了。

王莽的刀,就要架到王太后的脖子上了。

事情还没完。不久,又有满天的祥瑞纷纷冒出。这时,所谓的祥瑞就更露骨了,都是公开说,上天授意要王莽当皇帝。

于是,王莽把收集来的各种真真假假的祥瑞,派人交给王太后过目。并且毫不隐讳地告诉老太婆,王莽要当皇帝,是铁定的了,您看这事怎么办?

王太后彻底沉默了。天要打雷,王莽要当皇帝,王太后只好同意了。

公元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大早,王莽先去高祖刘邦庙前祭祀,举行皇帝加冕冠礼,戴上王冠。接着,他回到未央宫,发布以下文告,大意如下:

一直以来,汉朝发生的各种祥瑞,都是神灵们以特殊的方式,要把天下全数托付给我。在这些神灵中,就有高祖刘邦,在天意面前,我怎能违背。所以,我决定于十二月一日,正式登基,建立“新王朝”。

这就是传说中的——禅让。

禅让的核心技术无非两样:民意与礼贤。多少年来,王莽兢兢业业,无非就是为制造贤能与民意而忙活。而他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今天的所谓禅让。

禅让,在儒家思想里,是最理想的政治模式。自孔子以来的儒家知识分子,都特别推崇尧舜这两个禅让制度的发明人和继承人。儒家为什么推崇禅让制度?是因为他们从来就坚定地认为,皇权是公共权力,应该属于治世之能臣,而不是一家一姓之私有产物。

王莽是儒家大师,他不但继承了儒家的核心思想,而且身体力行地去推广儒家政治思想,竟然还成儒家实现其理想的第一人。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王莽不是无耻的权术家。在他的心里,他是天下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个为伟大理想而不择手段的人,不能在他身上套上道德的咒语。

所以王莽又认为,王太后要支持他,而不是一味顽固,不识时务。

王太后表面同意王莽当皇帝,但她手里还握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王莽伸手向她要,老人家就是不肯给。那个东西,实在重要,如果没有它,王莽永远只能当假皇帝。其实,那个玩意一点儿也不神秘,它就是皇帝的玉玺。

曾记否,当年刘邦入咸阳,秦王子婴献出秦始皇使用的玺。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即用其玺,并把它当国宝,代代相传,就传到了王太后手里。王莽摄政,汉朝未立皇帝,王太后暂时代管。

现在,汉朝都亡了,国玺当然要交出。王太后不想交出,王莽当然可以抢,但不能由他自己来抢。那么,派谁去抢较好呢?王莽立即就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王莽的堂弟王舜。

一直以来,王舜都是王莽和王太后打交道的中间人。王莽之所以选定王舜,是因为王太后特喜欢王舜,对他也绝对信任。但是这一次,王太后终于把王舜看透了。当王舜出现在她面前时,就知道他为什么而来了。

但王太后什么都不说,就等王舜开口。

果然,王舜一开口,就索要玉玺。王太后一听,破口大骂道:“你们这帮忘恩负义的家伙,享受国家的恩惠,还要做出无耻的行为,抢夺政权。你们这种人,就算死了,都不配猪狗来啃你们的尸体。”

王舜没有反驳,只是安静地听着。王太后接着骂道:“王莽都建立新王朝了,国家历法,制度什么的都改头换面了,为什么还要索要一个小小的玉玺,自己刻一个不就得了吗?”

王太后骂到点子上了。王莽想刻玉玺,多少个都不是问题。可是王莽却不找人刻印,这是为啥呢?

事实上,如果能刻章,王莽就不会麻烦王舜了。问题是,皇帝玉玺不能随便刻呀。很简单,王莽的新王朝,不是抢来的,而是通过禅让得来的。既然这样,玉玺也得交出来。如果不交出,禅让就成了假的。

所以无论如何,王莽都必须哄王太后把玉玺交出来。但是看王太后这副脸色,王舜想哄人,那就是胡扯了。

王太后好像骂得还不过瘾,最后,她又抛出一句狠话:“只要有我在,你们就别想打玉玺的主意。我一个老寡妇,就算没力气,可谁要来抢我的东西,我就跟他拼了。我就是让玉玺陪我埋入土里,也不会交给你们这帮烂人。”

王太后骂完,就痛哭流涕。活了将近八十岁了,老太婆从来没这么伤心欲绝过,旁边侍从看着,也全都陪着流眼泪。

此时,沉默良久的王舜,也伏地嗷嗷地哭起来。王舜哭得比王太后还悲惨,仿佛不是他来抢人家的东西,而是人家要抢他命根子似的。

王舜哭一阵,停一阵,又哭一阵,像天上的雨,哗啦啦地没道理地下着。

王舜哭完,抬起哭肿的眼睛,对王太后说:“王太后骂得我无话可说。但是,王莽一定要把玉玺弄到手,不然绝不罢休。在这里,我只想善意地告诉王太后,您有能力一直这样跟王莽干到底吗?”

看着悲伤诚恳的王舜,刚刚还激动得直跳的王太后,突然哑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是啊,她这个老太婆,骂骂人,过过嘴瘾就罢了。如果真要把王莽逼急了,你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呢。

一想到这里,王太后的眼泪就出来了。只见她从怀里掏出玉玺,甩在王舜面前,叫道:“我都快要死的人了。也没机会看到你们兄弟被屠灭的那天了。如果你觉得这东西不是个祸害,就大胆拿去吧。”

王舜默默地从地上捡起了玉玺。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王舜以无比沉重的心情,把玉玺交给了王莽。王莽脸上像快乐的海洋,洋溢着兴奋的浪花。

王莽仿佛看到,暮日已经落山,明天早上,取代天下的,将是一轮崭新的充满朝气的红日。

二、全民公敌

自刘邦开国以来,汉朝立国已有二百一十五年。一个两百来年的江山基业,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莫名其妙地落入了儒家实践家王莽手中。

在儒家思想集团里,王莽是一个典型的激进主义者。这个早年丧父,孤助无依的穷家子弟,几十年如一日地忍辱负重,玩弄权术,就为了这一天。

他的这一天,就是光耀儒家思想,用双手去完成儒家的理想。或许在他看来,汉朝就像一艘在大海上漂泊多年的大船,现在却陷入了泥潭。王莽作为帝国新舵手,首先就是开拓新航向,驶向理想的彼岸。

于是,王莽一上台,就着手社会政治改革。

人世间所有事业,都是思想在前,行动跟后。所以,要了解王莽的改革行动,就必须了解左右他大脑的儒家信念。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涌现了第一个思想黄金时代。但是,在那个思想大碰撞时代,最后能成为社会主流的,只有四家思想。它们分别是儒、道、法、墨。

在这四大家中,道家是遁世主义者,认为世界太乱,人心太坏,人要拯救世界,必须先从拯救自己的心开始。人要拯救自我,必须逃出纷乱时世,循着古人足迹,去江湖逍遥。

墨家则认为,世界太乱,主要是缺少爱,所以大家要兼爱。为了兼爱,墨家分子,从来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典型的苦行僧主义者。所以,墨家总以努力工作的大禹为榜样,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儒家认为,世界太乱,主要是缺两样东西。一个是仁,一个是义。如果天下君主都推行仁义政治,春秋五霸就不会为了地盘,打来打去;战国更不会为了欺诈,想破人间一切诡计。那怎么样才能实现仁政呢?儒家又认为,这个应该学习古人,特别是尧舜,如果想过上好日子,当然回到西周时代更好。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发现,儒道墨三家,全都是以学习古人为荣,以学习今人为耻。但是,法家却大不一样。法家思想者,就像思想江湖里的一个异类剑手,横空出世,提出与以上三家截然相反的思想。

法家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政治和思想,更有一代人的生活态度。我们今人想要过得幸福,就得往前看,哪有往后看的道理呢?这种积极往前看的思想,我们称之为与时俱进。这个与时俱进思想的集大成者,就是韩非子。

可是思想活泼、英姿勃发的秦始皇,以法家为立国之本,最后怎么样了?竟然只坚持了十五年。到了汉朝立国后,刘邦对法家是不太感冒的。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刘邦决定采取折中主义,采取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事实证明,这个理念是很靠谱的。汉朝坚持了二百来年,比秦始皇的秦朝命长多了。

同类推荐
  • 光耀大唐

    光耀大唐

    盛世的大唐,是民族的荣耀。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多少人为贞观、开元击节而叹?这样的盛世不应有撼!它的光芒应照耀世界……一不小心来到大唐,李科决定玩他个天翻地覆、非把世界变个模样不可!弄个字典开启民智,却引来山东士族逼迫?看老子挑起民愤吓死他!高原吐蕃要崛起?多大点事,早晚华夏一家亲,看我弄出个啤酒花、种他个遍布高原,没了粮食他还不老实坐下给咱打起手鼓唱起歌!天下初平人少物寡?看咱掀起一场技术革命、解放生产力!曲辕犁、水力传动、钢铁冶炼、水泥……物力丰足,商业兴起,新势力寻求朝廷诉求?呵呵,想多了吧?咱是皇子能让你丫挤兑皇权?看老子……太宗青睐,欲传大统?啊呸!作为新世纪杰出青年,岂能被封建糟粕侵蚀!看我传播自由主义思潮、问鼎万民精神领袖!什么?长孙无忌那老小子想弄我?李承乾那怂货耍阴招?佛门道门还有战区的几个教派明枪暗箭、还抹黑我?来来来,你不过来我就过去,绝对不用火药炸死你……
  • 三国之铁骑帝国

    三国之铁骑帝国

    这是一部英雄史,传闻中的西凉铁骑,重骑兵、突骑兵、武骑兵、弓骑兵、弩骑兵、且看他们如何纵横天下。一个英雄的成长史,一个重生的不屈灵魂,一代帝王的辉煌之旅。三国时代是一个争霸的时代,各路英雄齐上阵,上演了乱世英雄的好戏,里面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喜爱,但是很多人的结局却都很难让我满意,所以想要写一部自己的三国小说,就是不能收服那些谋臣猛将,但是却最少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真心喜爱三国的朋友支持一下,点击收藏都可以,谢谢支持。
  • 极品大太监

    极品大太监

    贪财好色但却精通书法书画的典当行小职员梁薪穿越到北宋深宫之中成为一名没有净身的小太监。一方面梁薪惑乱宫闱,另一方面他又深得皇上赵佶的信任,成为皇宫太监第一人。
  • 擎宋

    擎宋

    足球运动员来到唐朝!不料却身陷一桩离奇案件,聪明才智的他竟找出案件的元凶,一时间成风云人物。他从小人物平步青云,自己做坏事,他人背恶声,醉卧美人膝……殊不知,一场危急正等待这他!
  • “胡”说宋史

    “胡”说宋史

    这是一本有关宋朝人和事的书,这是一本不太正紧却又遵循基本史实的书,这又是一本每天只更新千字左右,无法让你大饱眼福,不为稻粱谋的书。
热门推荐
  • 剑指虚无

    剑指虚无

    自由善良,为生活所逼,走上一条看不见终点的路,自此为自保,逐步成为心狠手黑的猛人。从低武开始,以地球为基点,一步步的到达整个世界的巅峰。一个普通小人物的成长史,内容有虐心的,也有搞笑的,热血的,精彩内容,点击即现。
  • 流氓少爷VS萌妹纸

    流氓少爷VS萌妹纸

    女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自认为父母早已离世,可去了他乡改变了她的一生。
  • 人狼之战:磐摩

    人狼之战:磐摩

    祖神磐摩开天辟地死去,人狼两族开拓苍州,狼王背叛人皇,伏燧接任人皇之位,建立大部落,联通南方各地的原人,狼王带领狼族退居北方大陆,永冬来临,狼族侵犯原人。发现大部落领袖与金乌秘密的战士扎昆诃伦为了逃避大部落追杀隐居南方边疆络布村,因狼族屠杀村民,只好受不明来历的男人指引去寻找人皇萨央的追随者铁族原人,这边狼族占领原人小聚落,大部落终于有所察觉,组织战士队伍前去抵御,但狼族战力强横,逐渐逼近大部落。
  • 邪女降临冥王的小萌妃

    邪女降临冥王的小萌妃

    她是二十五世纪杀手之王,他是落雨大陆黄月国八王爷,当她穿越时空遇到他,他们才知道缘分早已注定。简介无能,请看文……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鬼都大人:老婆是道士

    鬼都大人:老婆是道士

    “我们的婚礼就在这百鬼城上举行”这一生,她打的就是鬼,没想到最后还是落到了鬼的手里,而且是最大的那个。于是,整天重复着扑倒扑倒,原来这是一场持久战。“你以为你跑得掉,看来你还不是很累?”随即熄灯,然后圣上埋头苦干,分分中把小道士吃抹干净。
  • 圣斗法则

    圣斗法则

    一个从小被冷落的少年,坚毅的心,去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 公主,微臣要失礼了

    公主,微臣要失礼了

    重生凤凰还巢,她纤纤玉指收拾渣男恶女,搅弄庙堂风云,步步为营终于站在皇权之巅。赫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人,白衣墨发,偏偏若仙。他是天下闻名的佞臣,将帝王玩弄在鼓掌之中,愿为她圈养在权谋之中;公主:“你得罪了皇上,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微臣:“不用飞,皇上已被我废除了。”公主:“你可不可以再无耻点。”微臣:“可以,床榻上。”公主,放开微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单纯公主的腹黑嘛啦

    单纯公主的腹黑嘛啦

    单纯的她遇到高冷的他,又会怎样?又是谁让她变得如此腹黑?
  • 拯救樱之国

    拯救樱之国

    【已完结】星野西瑾是个穿越女,她在那个世界活了17年,一直都觉得,她喜欢的人是工藤新一。但那位月光下的魔术师先生却在她唇心印下轻吻,对她说:“有没有兴趣当我这个小偷的女朋友?”——穿越中的再穿越,是巧合,还是注定?宝藏和暗号交织,是阴谋,还是最终的那个答案?当樱之国的Savior小姐被俘成组织傀儡,面对组织内部的黑暗与光明,当挚友、爱人纷纷倒在她的手枪之下,当最后结局的到来,不知他们还能守得住最初的愿望,幸福一生?——在快斗中枪后醒来,他会低怨,“西瑾,我现在竟然没有力气吻你。”而在西瑾吃下毒药之前,她也说出了,“快斗对于我来说,是想要与他厮守一生的那个人,在将来,我会跟他结婚,将他的姓氏冠于我的名字之上。”她一直觉得,如果她能活到那个时刻,简直就是太幸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