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七百八十年,周王当政,本乃风和日丽之时,周都城镐京忽而风云突变,地动山摇,一时间飞沙走石,天地顿时陷入混沌之间。泾、渭、洛三水皆为所动矣。
时周大夫伯阳父有言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①
是岁,泾、渭、洛三川枯涸,岐山崩塌。
时过不久,周王乃得一绝色美女,唤作褒姒。王甚宠爱之。时王有后申后,太子宜臼。后因周王之嬖妾褒姒生子伯服,王欲废嫡立庶,故而乃废申后且去太子,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矣。
废太子宜臼奔逃。
此一事引得申后之父申侯大怒。
周王之后褒姒美艳,却不笑,王常因此事而愁苦。故而周王乃为博美人一笑,举烽燧而击大鼓。时烽燧者,乃为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见烽火而动,悉至,至而无寇。后褒姒却因此而开怀大笑矣。王甚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诸侯再不敢信,亦不至矣。
故而,申侯乃联合缯,并西夷犬戎共举大兵伐周。周王遂举烽火徵兵,诸侯无人信之,皆以为此不过乃是周王故技重施耳,遂不至。犬戎遂杀周王于于骊山之下,虏褒姒,斩伯服,尽取周赂而去。
周王崩,谥号幽,乃为周幽王。
待诸侯至,大祸已成,乃即申侯共立幽王之废太子宜臼继位,以奉周祀。
越二年,犬戎再犯,镐京又历战火。周王为避戎夷,乃东迁于洛邑。至此周王室衰微,诸侯以强并弱,政由方伯。
时周桓公二十一年,陈国历经陈废公之乱,复兴不过七年,陈厉公崩,兄终弟继,其弟妫林继位陈公。时君夫人身怀六甲,将近临盆耳。
陈公庶务之后乃归后宫,有小臣谄媚而近前道:“国君今日欲召何妇燕寝?”
陈公蹙眉,乃谓其道:“君夫人今日如何?”
小臣笑道:“夫人甚好,今日已移居侧室矣。”随即又献媚道,“国君以为蔡姬如何,其期盼国君久已。”
闻此言陈公当即大怒,乃厉声道:“呸,蔡姬!蔡人莫不以为陈乃是其附庸不成,当年若非蔡人从中兴风作浪,废陀胆敢作乱乎!当**迫我兄弟皆娶蔡女,惟我一人不从耳,今日竟还妄图以蔡女乱我国政不成!”
那小臣听闻再不敢言,乃噤若寒蝉矣。
陈公动怒,不欲召妇人侍寝,乃独自就寝于殿中。当夜子时,陈宫仍伏案而读,忽而便觉得眼前光芒大盛,当下惊奇,正欲察看,岂料方才抬头便见案前站立有一人。
陈公大惊,正欲发作,却见那人乃轻捻胡须眯眼笑望颌首。遂将此人好生打量了一番,不由得瞠口叫绝。只见此人乃是一须发皆白老者,却是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手中持有一拐,一袭白袍在身,无风而动,四周七彩祥光笼罩其身。此必然乃是天界之仙翁矣。
陈公当即起身而立,乃行揖礼道:“不知仙翁何人,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而去矣?”
那老翁遂答道:“吾乃原始天尊座下之南极真君矣,此次乃正是为汝夫人腹中所怀之子而来矣。”
陈公当即大惊,怪哉道:“不知真君此乃何意矣?”
于是南极真君乃道:“吾观天下,知南方紫气冲天,然事端便起于汝夫人腹中耳。汝夫人所怀之胎儿乃是天人转世,若新生为男儿,则可保陈国雄霸一方,奠定万世之基业矣,此为大吉;若新生为女儿,则将引来生灵之涂炭,更甚者将令国家倾覆,此为大凶。”
陈公当时乃惊,正欲再问,眼前那里还有人在……
陈公大怒,正欲惊呼,乃从梦中惊醒,此时已是惊得浑身津湿。
陈公自此夜不能寐,以为此事必不可小觑矣。南极真君乃主天下战乱纷争,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得以见真君,则乃是祥瑞之征兆矣。然真君却出此言……
陈公百思不得其解,亦是不敢对人言也。
时正值授衣,草木凋零,雁迁南方。陈公夫人临盆,阵痛不止。此乃是陈公长子耳,又兼之前一事,故而陈公乃亲自守于侧室室外,不敢远离。
忽而陈公鼻尖乃嗅得阵阵清香,恍若春日载阳,当即便以为奇,正要去寻。侧殿内忽而一声婴儿啼鸣,乃是君夫人诞下小儿矣。当日里陈都城宛丘忽而满城桃花尽开,灼灼其华,竟是染红天际。
陈公闻小儿啼哭,且惊且喜且怕,一时间只觉得五味杂陈,待傅母将小儿抱出,也顾不得看那孩儿生得如何,只迫不及待将小儿所裹之襁褓掀开,只一眼面色骤变,手下哆嗦,险些将小儿扔于地面之上……
陈公此时心头冰凉,那夜梦中之事乃浮上心头。却又不愿因此而令小儿丧命。故而陈公乃使卜师占卜之。
大卜以三兆之法,皆大凶。言此女将祸国殃民,令国家颠覆。
陈公大骇,无奈之下欲以小儿祭祀祖先。君夫人知此消息,以命相搏,方留下小儿性命。
陈公遂令一妇人,携此小儿出宛丘,生死皆由天命矣。
据闻此儿相貌甚美,额角乃有桃花印记,乃是天人转世,可祸国亦可兴邦,此中真假却是无人知晓。
其后,陈公乃再无子嗣矣。七年,陈公崩,谥号庄,是为陈庄公。
陈庄公无子,其弟继位,乃便是当今之陈公矣……
注:①节选自《国语》
解释:周朝将要灭亡。天地间阴阳二气,不能失掉规律,如果失掉规律,便是人扰乱了它。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阳气不能上升,这样就会发生地震。现在泾、渭、洛三河一带都发生地震,是由于阳气失去应有的位置,而被阴气镇压着。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河川的源头一定阻塞了,源头阻塞,国家一定要灭亡。水土气通而湿润,便能生产东西,为民所用。土地没有水源,民众缺乏财物日用,国家不灭亡,要等到何时!从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如今周朝的德行也像夏、商二朝的末代了,河川的源头又被阻塞,源头阻塞必定枯竭。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山崩塌,川枯竭,这是亡国的象征。川枯竭一定会发生山崩塌。若国要灭亡不会超过十年。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轮回。上天所要抛弃的国家,不会超出十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