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为人脾气暴躁,嚣张跋扈,但是对王妃很是宠爱。原著好像曾说汝南王畏妻如虎。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侧面也反映出来汝南王和王妃的感情。
汝南王是因为谋反所以才被玄凌悄悄拿下。当然,汝南王之所以被轻易拿下,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王妃和儿女在皇上的手中。说实在的,当时汝南王手握兵权,如果鱼死网破皇上并没有那么容易得手。就是因为汝南王太重情谊所以才会失败。而玄凌一向薄情所以,他每次都成功。那么,汝南王真的想谋反吗?
其实,汝南王自己并非想要谋反一切都是形势所逼。
首先,我要来说说汝南王的出身。大家都知道,汝南王是先帝第三子。生母是玉厄夫人。至于玉厄夫人,出身高贵,是前朝掌握兵权的博陵侯之妹。可以说和华妃的出身差不多。但是,博陵侯最终谋反被诛,玉厄夫人也因为此事受到牵连,一病不起。这也就罢了,病逝之前,先帝去看望,玉厄夫人口出狂言冒犯先帝和当时最得宠的舒贵妃。先帝一气之下将玉厄夫人下旨不许进入太庙供奉,永世不得晋封,不许葬入妃陵。
至于,为什么玉厄夫人要冒犯舒贵妃。这其实就要从舒贵妃进宫之前说起。舒贵妃进宫之前,玉厄夫人得先帝专宠。但是,自从舒贵妃进宫之后,玉厄夫人逐渐失宠。加之博陵侯谋反,自然是受到牵连。自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
说这些其实就是要说一下汝南王的童年。汝南王早期童年的时候母亲是从一品夫人,得先帝专宠,但是后期舅舅谋反连累母亲,舒贵妃进宫,母亲失宠,病倒失势。这对于一个人的童年是多大的影响呀!怪不得汝南王脾气不好呢,
因为母亲娘家和母亲的失宠,汝南王自小就不得先帝喜欢。所以,很是压抑。好像在先帝死后才有了襄城王的封号。可见汝南王的早年是多么的悲哀。
那么汝南王真的想要谋反吗?其实,原著和电视剧中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汝南王想要谋反。不过是皇上的猜测。再加上汝南王一向居功自傲,不知收敛。在玄凌的眼中也许早就看不惯这个兄弟了。早就想除掉,不过是想要找个借口,除的名正言顺,保全自己好皇帝的名号罢了。
试想一下,汝南王是霸道嚣张,但是,汝南王前期可没有那么跟皇帝对着干。要知道,要是想要造反,当然是越早越好。记得前期皇帝说自己一旦出手赢得把握连四CD不到。而且还是往好的方面顾忌。也就是说汝南王有一大半的可能会取得胜利。这么好的机会,汝南王要是真想造反,为什么不动手?难道是傻子吗?你要说汝南王忌讳谋逆篡位。要好好算一算,汝南王在乎别人的话吗?再说了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当上皇帝,历史如何还不是一道圣旨的事儿。种种迹象表明前期汝南王根本就没有谋反的意思。
但是为什么后期又有了谋反的迹象呢?这当然要看玄凌的手段了。大家可否记得,玄凌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甄嬛和玄凌猜对方心中所想的时候在不同的纸上写的。两人心有灵犀,写的一样。大家看到这里不要只是觉得是汝南王自己坏事做得多把自己害死。大家要反过来想一想,玄凌要是真为了汝南王好,早就劝他了,就是玄凌一味地纵容才放纵了汝南王。
汝南王前期稳操胜券的时候没有造反。但是,玄凌生性阴鸷,不能为自己留下祸患。所以,一方面纵容汝南王让汝南王日益骄纵,另一方面派人偷偷把汝南王的兵权瓜分。但是,只做这些还是师出无名。所以,一早就有人在汝南王耳边叫嚣要自立为王,废掉玄凌。这些人除了汝南王的手下,难道没有玄凌安排的说客吗?
玄凌一边纵容汝南王让汝南王体会到权力在手的舒服,一边让人鼓动造反。日积月累汝南王不可能不上套。就像现在推销的人,本来你有一点想买,再加上不断地吹嘘,你必然入套。
所以,汝南王的失败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自己前期有实力的时候不懂得把握,没有那个心思。等到后期想要的时候,又太重视感情。所以,结局只能是输给玄凌这个没有丝毫感情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