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现任君主玄凌,淑妃甄氏上奏大封六宫。端妃齐氏进位贵妃封号端,敬妃冯氏进位德妃,敏妃胡氏进位夫人封号庄敏,皇长女之母吕氏进位欣妃位列正二品三妃之首,皇二子徐氏进位贞妃,昭媛安氏进位鹂妃。
乾元三十年七月十一,玄凌驾崩,皇四子予润灵前继位,封生母惠仪贵妃为昭惠懿安太后,养母莞皇贵妃为明懿皇太后,端贵妃为端康贵太妃,冯德妃为敬德太妃,欣妃为欣恭太妃,贞怡夫人为贞怡太妃。
看着这些活到最后的妃子们,不难发现这都是甄嬛阵营的人。那么我要说的是欣恭太妃。
欣恭太妃就是吕盈风--吕昭容。也就是欣贵嫔或者欣妃。那么为什么欣妃会和甄嬛同一阵营呢?
其实,欣妃并不是表面上那样只是心口之快没有心机。而是,胆大心细,敢于冒险。多年以来,欣妃早就知道皇后不可依靠,自己要是没有靠山很可能一辈子被安陵容压制。前面说过,安陵容最后被封为昭媛。位在九嫔之二,正好稳稳压制吕昭容。安陵容多年以来都是皇后的人。欣妃早就已经知道。而且多年以来,皇后明里暗里多多垂帘安陵容。而其他人皇后根本就不在意。
记得皇上封安陵容为昭媛的时候,吕昭容很是惊怒。当和端妃敬妃在甄嬛的宫中商量对策时说:“这还没生下就已经封了昭媛这要是生下了以后至少也要封个夫人,这是要大大的越到我前面去了,这还有我和淑和的好日子过吗?”之后又说皇后这些年真是帮助安陵容不少。吕昭容就抱怨说:“端妃娘娘在这个位置上少说也有二十来年了,竟从未再晋封过。真真是笑话。敬妃娘娘的妃位也还是乾元十四年春天的时候晋封的,如今也有七八年了,皇后竟也从未提过一句要赏什么的话。我是更不必提了,也不见皇后赏下这份恩典来。“
正是因为皇后的所作所为,才让吕昭容明白皇后不可靠。只有甄嬛才能帮助自己。大家细细想一想。甄嬛出宫后欣妃常常和端妃敬妃站在一起。虽然日子苦但是好歹平安。甄嬛回宫之后,因为皇后的阵营日益蠢蠢欲动,后宫众人不得不选择阵营。皇后的阵营有安陵容。自己和安陵容对立多年,肯定是不能去,况且皇后的为人欣妃早早就知道,所以,自己要是想有好日子过只能在甄嬛的阵营。
甄嬛也是把握住这一点。端妃敬妃肯定是最聪明的,而且多年的情分,必定会和自己站在一起。而其他人只能给他们最想要的东西才能拉拢到身边。而吕昭容就是多年被皇后阵营的碾压,只有想办法让吕昭容出这口气才能把握时机。而拉拢吕昭容之后,变相也能削弱皇后的实力。
至于吕昭容选择甄嬛,除了皇后的阵营的威胁,其实也是有多年的看法和经验的。甄嬛进宫出宫在进宫,多年以来吕昭容早就已经熟悉甄嬛的为人。而且,自己有女儿和端妃敬妃交好,而甄嬛有胧月,胧月寄养敬妃身边,自己对胧月多加照拂甄嬛多少会感激自己,而且甄嬛生下双生胎,位列淑妃赐号莞,那是贵妃才有的待遇。而且甄嬛手握协理六宫大权,就算有一天贵妃被人占去,甄嬛还是前三甲。手中的权力绝不会被人夺去。
当然这些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皇长子被皇上赶出宫,基本没有继位的可能,而剩下的皇二子皇三子皇四子中,老三老四一个是甄嬛亲生,一个是眉庄所生甄嬛所养,唯一的皇二子也是徐燕宜所生。而甄嬛是徐燕宜的恩人。所以无论是那个皇子继位,甄嬛都不会失势。而大有可能是甄嬛的两个皇子继位。到时,甄嬛就是圣母皇太后,就算皇后是正宫位列母后皇太后,也不过是名义上在圣母皇太后之上。实际上,圣母皇太后一定会稳稳压制母后皇太后。再者说,徐燕宜不很受宠爱,皇二子也资质有限,基本没有继位的可能。所以,甄嬛这个皇太后是十有八九。只要自己帮助甄嬛压制皇后,那自己就有出头之日了。
果不其然,皇后倒台后,甄嬛继位皇贵妃,位同副后。皇上死后,以养母之尊尊为明懿皇太后。欣妃也因自己的操作进位欣恭太妃,女儿也选了个好额驸。吕盈风的结局真真是不错的。
好了,吕盈风的事就说到这,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