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说到徐燕宜对皇上的真心很是难得,几乎后宫无人能及。若是一定要找出一个跟徐燕宜一样心思的那就只有甄嬛。也许你会说甄嬛不是应该恨皇上的吗?其实,这里说甄嬛和徐燕宜一样喜欢皇上是有时间限制的。记得那是甄嬛自己说的,原著中甄嬛和徐燕宜生下孩子,皇后借皇子从中挑拨。徐燕宜本来是心思纯良不错,但是徐燕宜也是敏感多思的。所以出了皇后的昭阳殿后就去问甄嬛问了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一问:“姐姐和我并没有关系,为什么回宫后对我多加照拂。”甄嬛说:“那是因为我觉得你和我以前很像。”之后还聊了一大堆问题。其他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句话。甄嬛觉得自己和徐燕宜相似。那到底是什么相似呢?实际甄嬛说自己和徐燕宜以前相似是指甄嬛以前对皇上的爱意和徐燕宜相似。甄嬛和徐燕宜在很多方面其实是同一类人。才情,心思,感情等等都是一样的。只是徐燕宜用情更深,心思更软,为人更和气。辛亏徐燕宜进宫时皇上已经除掉了华妃,而徐燕宜和纯元皇后不想象,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徐燕宜一向安静贤惠而不受宠爱,所以,很少有人害她,所以徐燕宜才没有甄嬛的经历,没有甄嬛的经历也就不会走向甄嬛的老路,也才没有最终甄嬛的悲剧。至少对于徐燕宜来说有皇子做依靠,后宫有甄嬛在前面挡着自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家里也很平安顺遂。最终也有皇上的关心。不像甄嬛背负的太多太多,受的苦也太多太多。
说起徐燕宜的情谊,实际主要的就是对皇上的情。前面也说过徐燕宜为皇上可以超越生死。这里还要再说说,徐燕宜生完孩子后被封为贵嫔,本来皇上看到内务府选了一个珍字做封号说:“燕宜又不是朕心中如珍如宝的,怎能用这个字呢?”说着就要让内务府从新选一个字做封号。甄嬛为了成全徐燕宜的痴心就告诉皇上说“贞”字可以说是忠贞什么什么,然后就册封徐燕宜为贞贵嫔。循例又进封为从二品淑容。谁知此时安陵容怀孕。皇后要皇上册封安陵容为鹂妃。此时,正二品妃子已经有端妃,敬妃以及胡蕴蓉这个敏妃。依照大周的礼制,正二品妃本来就只能有三名。皇后这样做就是要抬举安陵容。甄嬛怎能让皇后称心如意,立马顺水推舟让皇上大封六宫。此时,徐燕宜已经是从二品淑容,所以,按照礼制徐燕宜正好要册封为正二品妃子。甄嬛就和皇上商量起后宫的位分。最后结果是,玄凌大封六宫,册端妃齐月宾为端贵妃,敬妃冯若昭为德妃,敏妃胡蕴蓉为庄敏夫人,昭容吕盈风为欣妃,昭媛安鹂容为鹂妃,淑容徐燕宜为贞妃,婕妤周佩为庆贵嫔,容华刘令娴为慎贵嫔,婕妤赵仙蕙为韵贵嫔,福嫔黎萦为福贵嫔,睦嫔汪轩媖为芬仪,小仪叶澜依为滟嫔,余容贵人荣赤芍为荣嫔,瑃贵人罗惜惜为瑃嫔,羽贵人祝含芷为羽嫔,瑛贵人江沁水为瑛嫔,康贵人史移芸为良娣,穆贵人穆景秋为良媛,才人严致秀为璘贵人。这样一来,后宫之中皇后之下,正一品贵淑贤德四妃已经有了三位,而且正一品夫人有了胡蕴蓉,正二品妃三人而且皇上为了照顾后宫的众人的舌头让欣妃做三妃之首。如此一来,基本高位分的娘娘都是甄嬛的人。当然这些不是这一章的重点,重点是徐燕宜成为正二品贞妃。后宫之中正二品妃已经是很高的位分。记得当年华妃在时,最高位分也就是从一品夫人罢了。而且大多数时候还是正二品妃位。所以,足见贞妃的位分。但这还不是重点,前面说她替皇上挡人熊视死如归,皇上安全后对徐燕宜很是感动,直接传出口谕封徐燕宜为从一品夫人,赐封贞一夫人。如此就跟出身高贵的胡蕴蓉并肩为从一品夫人。而从一品夫人只有两人,正一品贵淑贤德四妃已经有端妃,敬妃和甄嬛,所以夫人的位分已经是高贵之极的了。
位分高贵与低微从没有影响或者改变徐燕宜对皇上的爱意,皇上最后死去,贞一夫人数度哭晕过去。最后,众人劝说,又有自己的儿子陪伴才走出悲伤。足见她对皇上的情谊。新皇登基后封贞一夫人为贞怡太妃。这个女子的一生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徐燕宜的故事还有很多,后面继续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