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实初在电视和原著中一直是悲剧男二号的角色,既暖心又让人心疼。但是,大家如果留心的话也会看到温实初的另一面。温实初的另一面不是说温实初不好而是说温实初也有自己的心机。
大家是否记得余答应。这个人失宠后就怨恨甄嬛,在华妃的帮助下下毒谋害甄嬛。被温实初识破后和甄嬛密谋抓住余答应的爪牙,然后把余答应置于死地。甄嬛在余答应死后还会做恶梦,但是,温实初丝毫都没有愧疚。可见温实初,并不是表面上那样对人善良。而是有所谋算。
曹琴默的死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记得当时是端妃在甄嬛的宫里,曹琴默忽然离世,甄嬛悄悄把端妃拉到一边说:“温太医曾悄悄告诉我,皇上和太后容不下襄嫔,让她身边的人下药,那药吃后起初有精神恍惚的样子,日子久了就会.。又加上华妃倒台是她告发,所有人都会以为她的死是心思内疚所致。事先太后曾警告太医院不要多事,你我就当做不知道。”这一段话可见曹琴默的死是皇上和太后的意思。而且事先曾知会过太医院,毕竟每天太医都会去请平安脉。温太医既然知道这件事,却没有声张,一来是温太医明哲保身,并非是济世为怀,二来,既然太后已经警告过太医院,那为什么温实初还要告诉甄嬛。难道仅仅只是因为甄嬛和自己的交情。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为了甄嬛好,还是不要多嘴的好。毕竟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其实,温实初告诉甄嬛用意很简单,就是想告诉甄嬛皇上不可依赖,要明白伴君如伴虎,千万不要一时不慎落得曹琴默一样的下场。而且皇上心思深沉,算计颇深,千万不要有一天自己也落在皇上的算计中。这个言论端妃也说过,我记得端妃知道曹琴默的死因后说:“曹琴默心思再深也深不过皇上和太后,宫中的人算计着荣宠,名位,咱们算计的为什么皇上和太后不能算计。”可见皇上和太后的心机是最深的。同时背面衬托出来温实初那么年轻就能和经验老辣的端妃一样对世事洞若观火。所以,温实初不只是暖男的角色,实际中他还有另外一面----心思缜密。
温实初除了心思缜密,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城府颇深。也许电视剧中大家一直都看不出温实初的心机,或者最多看出上面我说的心思缜密。但是,原著中温实初也是城府极深的人。温实初在太医院,开始没有什么作为,但是,逐渐成为太医院之首,除了高超的医术,难道没有御人之术吗?否则如何当得了太医院之首那么多年。又怎能在皇后的算计中安稳度日。毕竟皇后和甄嬛是对立的,自己一个小小太医如果城府不够如何在皇后的滔天权势下苟且偷生。这些只是推理,下面就说些实际的。大家记不记得上一章讲的胡蕴蓉。也许大家记不太清,但是没关系,我会慢慢讲。上一章说过,胡蕴蓉以天象陷害甄嬛,甄嬛禁足,甄嬛的女儿胧月和温实初合作扳倒胡蕴蓉。要知道胡蕴蓉可不是简单的人物。这个人有华妃的跋扈,皇后的城府,以及独有的恩宠,毕竟是皇上的表妹吗。要扳倒她是很难的。所以,温实初就和胧月一起演了一场戏。看过原著的,大家都知道胡蕴蓉出生时手握‘万世永昌’的玉璧。皇上为了自己的天下昌盛把胡蕴蓉迎入宫中。甄嬛告诉胧月那玉璧可能是假的,所以,胧月就借机会与胡蕴蓉起了争执,顺手打碎玉佩,皇上自然是要胧月修复玉璧,胧月也很是聪明,因为宫中无人能原样复原,所以让温实初出宫寻找民间的能工巧匠。温实初此时的城府就显现出来了。温实初早就和胧月通过气,立即启程。要知道这个玉璧自小就跟着胡蕴蓉少说有几十年,如何才能找到制作它的人呢?人海茫茫根本就是大海捞针,但是,温实初最终还是找到了。至于找到的这个人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是不论真假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温实初事先早就着手调查胡蕴蓉母家曾经和哪些能工巧匠有来往,只等胧月打碎玉璧,自己就可以带着玉璧来到宫外找到制作玉璧的人然后带回宫告诉皇上说这个玉璧不是胡蕴蓉先天带有,而是为了谋夺皇后之位而后天制作的。皇上自然会生气然后降罪胡蕴蓉。至于第二种情况,那就是温实初根本就没找什么能工巧匠,因为温实初早就知道那玉璧是后天制作的,所以,只要胡蕴蓉认罪就行。那么自己只要找一个人演一场戏,皇上大气之下肯定会找胡蕴蓉算账,胡蕴蓉开始一定会抵死不认,皇上就会说已经找到制作玉璧的人,胡蕴蓉做贼心虚下一定会认罪招供,就算继续嘴硬要当面对质,几十年过去了那做玉璧的人早就变化了模样。更何况皇上说找到了做玉璧的人,胡蕴蓉不会不信,更何况一旦自己要当面对质,万一还是败露,自己只会更加悲惨。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无不表明温实初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府颇深的人。他不是不算计别人,而是,早就把一切都想到了,所以在后宫那样的地方也还能风光那么久。
好了温实初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会讲一讲甄嬛的一家,他的妹妹们,父母还有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