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举多得,潜移默化的招数。前面大家都见识过了。皇后,华妃和甄嬛是怎样不知不觉间被皇上玩弄于鼓掌之间大家也都看到了。那接下来我为大家讲一讲皇上除了这三位重量级人物外的英雄事迹。
除了华妃,皇后,甄嬛,其他的妃嫔皇上也没少算计。其他妃嫔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呢是老一辈的嫔妃,一类就是甄嬛等新进来的嫔妃。
首先,老一辈妃嫔中有皇后,华妃,端妃,敬妃,齐妃,丽嫔,曹贵人,欣常在,还有一位没怎么露面,前几集提到的小产被打入冷宫的芳贵人。端妃,大家都知道。我前面也说过,皇上太后利用端妃打掉华妃的胎并且还嫁祸给端妃,端妃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而且端妃不问世事,不参与争斗,不说闲话。所以,一直以来皇上对端妃也是万分愧疚。也就是因为这样皇上才对端妃很是敬重。
至于敬妃,谁都知道敬妃最恨皇后和华妃。恨皇后是因为皇后害自己再也无法生育。(不知道的看第一卷敬妃篇)恨华妃,是因为华妃的欺侮。这也都不算。其实这一切皇上早就知道。你说敬妃刚进宫,住进有欢宜香的华妃宫内,皇上会不知道吗?皇上当然是知道的,那为什么没有阻止。大家细想,敬妃没有年羹尧,皇上不用防范,也就是说,皇上不是防华妃一样防敬妃,那就只能有这样的解释。首先,华妃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敬妃的性格大家也知道。皇上这样安排,一来是和前文说的皇后的预谋一样让敬妃怨恨华妃对付华妃。皇后存的是这个心思,皇上就多想一点,那就是华妃一旦倒台,端妃齐妃一个药罐子一个蠢材难以和皇后平衡后宫。只有敬妃看似温顺实则心思深沉,才是难以对付。所以,皇上没对皇后这样的安排表示反对,就是希望有一天敬妃在华妃倒台后知道皇后陷害自己会和皇后争权夺利,那后宫才能平衡。
不过,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敬妃为人还是很聪明的。最擅长的就是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从一开始敬妃就知道皇上是利用自己对抗华妃。(这个前文也讲到,是甄嬛封贵妃后,敬妃亲口所说)敬妃不甘心这样被牺牲,只想保住身家性命和家族势力,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退避忍让。果然,敬妃在华妃之下那么多年也是平安度过。甄嬛就亲口说过:“后宫里很多人都是隐露锋芒的,要是真的一无是处怎么能在华妃之下隐居那么多年。”可见,敬妃绝对是有自己的一套。那么皇上摆弄敬妃的这一局没成,接下来就要找其他人。
上面说了齐妃端妃,八成是不行,那就剩下丽嫔曹贵人和欣常在,这几个人,曹贵人和丽嫔是华妃的人,欣常在位份太低。所以皇上不能摆出个好局。那该怎么办呢?华妃一家独大连皇后都制约不了,这皇上可不想看到。正好太后提出选秀,太后也说:“你宠了她(华妃)这么些年,也是时候换些新人了。”太后的意思,太后的话,虽然皇上没说这些话,但是大家要知道,就算是太后,其实有时也是猜度皇上的心思说话的。所以,选新宠,皇上应该早有此想法,只是不能自己说出来。这种事要么身为皇后的正妻提出,要么就是自己的老妈妈提出了。所以,甄嬛等人准备入宫。
甄嬛等人入宫,是皇上布局的开始。要知道,妃嫔一旦入宫,不管皇上喜不喜欢那都是要侍寝的。就算侍寝结束再也不翻牌子,但是,还是要把新晋妃嫔“阅览一遍”。记得当时进宫的有,甄嬛,眉庄,安陵容,淳常在,夏冬春,富察贵人。其他人没有详细介绍。刚进宫的三日不能侍寝,所以,皇上就在心里盘算让谁制衡华妃。其实皇上属意于甄嬛,但是甄嬛称病避宠,那就没办法了。至于剩下的妃嫔,夏冬春被华妃一丈红给打残了,安陵容出身太卑微,胆子又小,淳常在年龄太小毫无心机,富察贵人虽说美丽,家世也不错,还是满军旗,可是富察贵人生性口直心快欺软怕硬,不是那块料。与她相比,眉庄端庄贤惠和敬妃如出一辙。敬妃皇上是觉得指望不上了。于是,眉庄就是替代人选。果然,皇上翻的是眉庄的牌子。眉庄刚受宠,皇上就让她学习六宫事宜。明显就是要让眉庄协理六宫,制衡华妃。对于皇上来说只是在眉庄宫里坐坐,下那么一道口谕。可在华妃那里就是一个大敌。周宁海曾经劝谏华妃:“这沈贵人刚入宫,根基未稳,娘娘不必如此担心吧?”华妃自己狠狠说道:“她是刚入宫,可是刚入宫就能让皇上许她学习六宫事宜,这才是本宫最担心的。”这样说来就可以看出来,皇上的棋下的是多么高明。不做任何事就能让嫔妃你争我夺互相制衡。
至于甄嬛吗?前面早就有皇上和甄嬛的单独一章,这里就不多说了。
皇上的招数大家都见识过了,不过皇上的结局却很是悲惨。接下来会介绍皇上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众叛亲离的。敬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