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与主要成绩
近年来,浙江省各有关部门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筹划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港航强省建设,着力推进临港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1.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1)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全省经济作用日益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的海洋经济已逐渐成为支撑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2010年,全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12350亿元,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775亿元,按现价计算(下同),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8%,是2004年的2.6倍,年均增长17.0%,高于同期GDP总量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2.6%提高到2010年的1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9%。海洋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洋经济附加值高于经济发展平均水平。2010年,浙江省海洋经济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为30.6%,比全省GDP增加值率高1.7%。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45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9%,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继续上升,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同比上升0.4%。水产品总产量530.8万吨,同比增长2.5%;渔业总产出58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0.4%;涉渔工业和建筑业总产出533.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9%;涉渔流通和服务业总产出380.1亿元,比2010年增长16.3%;水产品出口贸易额20.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1.6%;规模以上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85.9亿元,比2010年增长12.6%。【17】
(2)海洋经济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发展较快。2010年,浙江省海洋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7亿元、1599亿元和18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6∶42.4∶50.0。与2004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4.7%。2005—2010年,海洋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8%、17.0%和18.9%,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全部海洋经济年均增速高1.9%,因此比重上升较快。2010年,海洋经济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合计达92.4%,地位日趋突出,在海洋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18】但其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海洋经济中的主要门类,对海洋资源、环境、生态带来较大压力,因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产业是海洋经济今后发展的方向。
(3)海洋主要产业增长较快,带动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按照产业关联程度进行划分,海洋经济还可分为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2010年,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和支持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213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7%,其中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183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6%。2005—2010年,海洋主要产业年均增长19%,比整个海洋经济平均增速高2%。其中,2010年发展尤为迅速,比上年增长37.3%,比海洋经济平均增速高11.5%。与2004年海洋经济构成情况相比,海洋主要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1%,是推动浙江省海洋经济比重上升的主要动力;占全省海洋经济的比重为48.6%,在整个海洋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2010年,作为海洋经济外围层的海洋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64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9%。近年来,海洋相关产业发展比较稳定,2005—2010年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9%~6.2%。
2.浙江省海洋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科技、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浙江省海洋产业类型日趋多样,在海洋传统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新兴产业。目前,全省已形成了涵盖13类海洋主要产业的产业体系,海洋传统产业与日益增值扩大的海洋新兴产业共同支撑着浙江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1)发挥海洋生物资源优势,海洋渔业发展形势良好。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海域自然条件优越,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造就了海洋渔业的传统优势地位。随着伏季休渔制度的逐步实行和海洋捕捞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在缓解过度开发捕捞渔业资源、遏制海洋生态恶化、增加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保障了全省海洋渔业的平稳增长,海洋渔业发展形势良好,渔业经济总规模稳步提高。2010年,海洋渔业实现总产出366亿元,增加值2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21%。渔业产量增长平稳。2010年,海洋渔业产量415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远洋渔业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21%,增长较快。水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回升,国内贸易市场交易活跃。2010年,水产品出口贸易额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6%;规模以上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渔民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渔民人均纯收入为13350元,比上年增长11%。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现代渔业,着力改善养殖渔区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能力。落实《浙江省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启动了现代渔业园区、养鱼稳粮增收、养鱼洁水、休闲观赏渔业提升、远洋渔业拓展、水产品市场营销工程和海洋捕捞业优化升级探索等渔业转型升级“6+1”行动。到2010年底,全省已有88个现代渔业园区通过省级认定,建成13家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良种覆盖率达到80%。建成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养殖基地面积220多万亩,水产养殖标准化实施率达到35%。【19】
(2)涉海工业增长较快,临港工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2010年,涉海工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实现总产出63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增加值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比整个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高4.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比上年提高0.4%。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海洋设备制造、涉海产品材料制造、海洋环境监测等行业项目得到重点发展,形成了以电力、化工、船舶修造为主体的临港工业发展格局。涉海工业中,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发展较快。2010年,实现增加值169亿元和111亿元,占海洋主要产业的9.2%和6.0%,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22.3%。近几年,海洋船舶工业经历了2005-2008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和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大幅回落,2010年回复到较为平稳的发展。2005-2010年年均增长45.1%,比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高26.1%,仍是发展最快的行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增长较快,发展前景广阔。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以海洋生物资源为研发对象,以海洋生物技术为主导,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热点。2010年,我省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21.5%,在全国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其他主要涉海工业中,海洋电力业发展很快,2005—2010年以来增加值年均增长35.3%。海洋能发电和利用临海地域优势建设火电项目快速增长,2010年底,我省拥有海洋风力、潮汐发电装机容量14.38万千瓦,年发电量2.98亿千瓦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62%和183%。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日趋成熟,2010年全省可日产淡水量7.7万吨,海水年综合利用总量292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80%。【20】
(3)重点工程建筑继续推进,海洋工程建筑业稳定增长。海洋工程建筑是在海上、海底和海岸所进行的用于海洋生产、交通、防护等用途的建筑工程施工及准备活动,包括海港建筑、滨海电站建筑、海岸堤坝建筑、海底隧道桥梁建筑、海上油气田陆地终端及处理设施建造、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对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省把海洋重点工程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全省完成海洋工程建筑业总产出418亿元,实现增加值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5%和15.1%。【21】宁波北仑港工程、镇海100万吨乙烯工程、温州半岛浅滩一期工程、飞云江南岸堤防工程、舟山洋山深水港区三期(港口)工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项目、三门核电站等大批临港工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或按期建成交付使用,充分发挥出滨海地带的土地资源优势。
(4)海洋交通运输规模持续扩大,港口物流快速发展。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迅速回暖。2010年,全省海洋货物运输周转量为509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2.6%,其中沿海运输增长26.1%,远洋运输增长65.9%。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占海洋主要产业的比重为17%。海运运力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运力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船型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经营航线逐渐增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省海上货物运输船舶3654艘,运力1272万载重吨。随着港口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港口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浙江省新增港口生产泊位2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6个;全省拥有港口生产泊位109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9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拥有量位居全国港口前列。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846万吨,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62052万吨,居全球港口第二位。金塘大浦口等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10年我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迈上1400万标箱的新台阶,达到1404万TEU,比上年增长25.5%,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315万吨,比上年增长25.1%,在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增速最快,吞吐量从2009年的第8位升至第6位。【22】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区域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沿海中部国家大宗战略物资储备中转基地的地位已经确立。随着多个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浙江省沿海地区与周边大城市乃至国际物流的联系日益密切,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更显突出,为港口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发展迅猛。滨海旅游业依托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景观资源,是浙江省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其产业增加值始终位居前列,是沿海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2010年,滨海旅游业在宁波—舟山跨海大桥通车效应和上海世博会等因素的有力促进下,发展形势喜人。随着宁波—舟山跨海大桥、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的通车,舟山群岛、洞头列岛已成为我省滨海旅游发展的主区域;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南麂列岛成为我省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和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其他滨海区域也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推出了各种特色滨海旅游项目,使滨海旅游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17564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38万人次;滨海旅游业总产出1203亿元,增加值48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9.6%和85.3%;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7%,在海洋主要产业中居于首位,对整个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8.6%,【23】对推动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浙江省海洋经济持续了较快增长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与我省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离海洋经济强省还有一定距离。
1.海洋经济总量较小、占GDP的比重较低
根据《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公布的沿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数据,2009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第4位,排在广东、山东、上海之后;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在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位也偏后。【24】特别是与同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广东、山东两省相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说明目前浙江的海洋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较短,深加工产品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这也表明,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空间很大、潜力很大,它不仅可以成为全省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且可以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2.粗放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海洋经济质量效率不高
尽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海洋资源开发粗放,集约化利用率不高,至使可利用海域、岸线等资源急骤减少,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很大。从海洋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远高于海洋经济增加值的增长率说明了浙江海洋经济仍处于资源消耗和粗放增长状态。如适合开发利用的内海面积为3.09万平方千米,目前各类公共用海主要是公共航道、锚地、码头、海底管线和军事用海等,已占去了约2万平方千米。深水岸线最为丰富的舟山市,已使用和规划使用的岸线占总量的73.5%。【25】资源的消耗量与海洋经济的总量和增长质量之间不成比例。
3.海洋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升级
从世界海洋产业的发展来看,现代海洋石油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全球海洋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水产、海洋生物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娱乐休闲业、海洋服务和海洋新能源等,已经成为海洋经济的主要增长领域。浙江海洋经济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尚存在不小差距。
在海洋渔业方面,浙江正处于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由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的转变过程之中,现代海洋渔业、特别是远洋捕捞的规模、水平、技术和远洋基地建设等,都与发达地区有不少差距。在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下,海洋渔业生产能力低下的弊端日益显现。国际油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等,也加剧了水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渔区建设滞后,渔区贫富差距拉大,海洋捕捞马力逐渐向大渔民股东手中集中,出现少数“渔民寡头”垄断多数渔业资源的情况,渔民生存、生产、生活矛盾凸现。根据课题组的调查,在2010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处理的群众来信来访中,涉及渔区群众基本权益保障问题的事件大幅增长,约占总量的60%。
此外,在海洋油气产业方面,东海大陆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体部分在浙江海域,开发前景良好,但目前已经启动的仅有平湖油气田的开发,东海油气产业的整体培育,还任重而道远。在海洋旅游业方面,浙江拥有大量的海洋旅游资源,拥有不断扩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建港条件,近年港口建设和集疏运网络也发展得很快,但从简单的货物装卸、堆存服务转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撑系统等“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潮汐能和风能、浅海养殖、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等还大有潜力可挖。
4.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从总体上看,浙江省海洋科技现状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而上海、辽宁、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海洋院校及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均比浙江多。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培养出大量高层次的海洋科技人员与高素质的作业人员,导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将影响浙江省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海洋产业的发展上,就表现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例仍然偏低,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发展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如浙江的船舶修造业是重点发展产业,但受到技术人员缺乏、配套产业滞后的制约,“浙江造船,上海设计,江苏配套”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对支撑和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5.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一定程度的无序开发和局部过度利用,也出现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陆域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难度大,沿海开发活动增多和涉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2010年,浙江省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趋差,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近海海域面积分别为10390平方千米、6830平方千米、6580平方千米和18600平方千米,未达到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较上年有较大增加,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占3/5。【26】这不仅有开发海洋产业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更有发展陆域经济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水、废水造成的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将直接影响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海洋生物数量的减少,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威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台湾海洋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问题
(一)台湾海洋资源概况【27】
台湾四面环海,周遭海域西浅东深,东部面临太平洋,地形自陆地向外海急剧变深,在离岸约50公里以外深度多已超过4000米。琉球岛弧自宜兰外海往东延伸,分隔冲绳海槽与西太平洋海盆,海槽北方为大陆斜坡,此斜坡区地形特征颇为复杂,包含了棉花峡谷与北棉花峡谷等地形特征,斜坡以西紧接东海陆棚区,此区域水深多在200米之内,且范围涵盖了整个台湾北部海域。台湾海峡介于台湾与中国大陆间,平均水深60米,地形特征包括了云彰隆起、台湾滩与俗称黑水沟的澎湖水道。台湾海峡为东海与南海的唯一通道,海峡以南为南海海域,南海为半封闭海盆,虽为大陆边缘海,水深最深可达5000米,南海海盆东北部以吕宋海峡连接西太平洋,吕宋海峡位于中国台湾与菲律宾间,宽约300公里,水深可超过3000米,海峡底部地形构造复杂,以两个南北走向海脊为主干,穿插许多海底突起地形与岛弧。
台湾附近海域既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又有得天独厚的港湾资源,还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海洋旅游、矿产、能源等资源,成为浙江与台湾的共同优势。
台湾附近海域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台湾北部近海区和台湾海峡,有长江以南大陆诸河川流入,携带了极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海中饵料充足,海底平坦,生物资源丰富,有利鱼类栖息繁殖,形成了良好的拖网渔场,东部海域有黑潮暖流经过,为鱼群回游之路。由于台湾海峡地处亚热带,海水水温经常保持在20~30℃,海水盐度30‰~32‰,酸碱度8~8.6,在潮间带低潮区至水深30米处,还有海洋软体动物(贝类和头足类)分布,有利于增养殖业的发展。台湾海峡生物资源种类多达30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400多种。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着大量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产有70多种,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余种,矿产地300多处。海峡油气资源丰富,预测油气总量超过3亿吨。鱼类约5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百种以上,其中除鲷、鲻、鳍、黄鱼、狗鱼、鲔、鱼参、鱼师、旗鱼、飞鱼等20多种为主要捕捞类外,此处还有珊瑚、石花菜、虾、蟹和各种贝类、藻类资源。
台湾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在台湾海峡已发现的矿产种类有60多种,矿床、矿(化)点2000余处,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固体矿产地约200处,钛铁、磁铁、金红石、独居石和锆石、石英砂、花岗石、叶蜡石和高岭土等的储量巨大。这些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品质较优、开采条件好、综合利用率高的特点。台湾海峡有两个面积较大的油气田,总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预测油气资源总量达3亿吨以上。如果浙江与台湾两地能早日合作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可使两岸原油基本自给,并促进石化支柱产业的发展。
台湾地区附近海域在海洋运输中有区位优势。台湾海峡地处东亚地区的中心位置,是一条著名的国际黄金水道,是东北亚与东南亚、太平洋北部与印度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经贸往来的航运交通要道和枢纽地带,在世界航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处于我国长江与华南两大经济圈的中间,俗称为我国的“海上走廊”。这种区位优势使台湾海峡的港口拥有众多的航线及开设更多航线的潜力。而浙江全省大陆岸线1889千米,海岛岸线4807千米,沿海岛屿众多,大潮平均高潮位以上面积大于或等于500平方米的海岛约3061个,其中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有28个,海岛陆域面积1940平方千米,具有良好的海洋航运条件。因此,若浙台两地能够实现完全通航,对浙江和台湾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台湾附近海域气候适合发展海洋旅游业。台湾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皆可旅游。海洋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重要流向和热点。海洋旅游就是以海洋旅游资源为依托,包括广阔的海洋、漫长的海岸带、柔软的海滨沙滩、风光秀丽的海湾海岛和珊瑚岛、五光十色的浅海水生物等的观光、休息、娱乐和健身活动等。自然的造化,人类的活动,形成了台湾丰富多彩的海洋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碧海金沙、奇石宝礁、海洋生物、渔乡风俗、历史遗迹、现代化建设工程等,加上独特的海洋型气候,构成极有魅力的特色海岛风光,是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整个海域估计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很有希望的远景区。浙江和台湾两地如果能够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将成为浙台两地极具竞争力的共同优势。
(二)台湾海洋经济发展概况与问题分析
台湾当局在2006年发布了“海洋政策白皮书”,其中对海洋产业进行了定义。该文件认为由于经济结构和海洋资源条件不相同,再由于海洋产业具有其时代性、地区性与多样性等特质,世界各沿海国关于海洋产业的界定具有不同认知,因此关于海洋产业的定义、海洋产业的类型或者分类分式也就有所差异。文件认为“海洋产业”也就是依赖“海洋的产业”,因此,关于“海洋产业”的定义采取较广的含义,即指“利用海洋或依赖海洋而发展的相关事业的统称”【28】。按照这个定义,把海洋产业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航港造船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科技产业和海洋观光游憩业。
1.航港造船产业
台湾航港造船产业包括海运业和修造船业。
(1)海运业。台湾的海运业包括海洋水运业、船务代理业、海洋货运承运业、港口码头业及其他水上运输辅助业等。海运业维系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承担着台湾省98%以上的对外运输。2006年,海运业总产值(总收入)达到新台币3714亿元。2004年,高雄港集装箱装卸量达到971万标箱,为全球第六大集装箱港,但2006年降为全球第八大集装箱港,2007年重新上升为第六大集装箱港。台湾地区现有基隆、台中、高雄、花莲等4大国际商港及已核准设置的麦寮、和平及观塘3个工业专用港,其中麦寮及和平工业专用港已正式营运中。
(2)修造船产业。台湾的修造船业由大型、中型、小型公司、游艇厂及船舶零件厂等组成,其中大型造船公司仅中船公司一家,2004年产值新台币162.57亿元。该产值来自4大营收项目:其一,商船14艘,产值为新台币149.84亿元。其二,军舰1艘,产值为新台币1.33亿元。其三,修船,产值为新台币9.28亿元。其四,制机,产值为新台币2.12亿元。中型船厂有6家,以建造公务船与渔船为主,产量为80艘,2004年产值新台币80.79亿元。小型船厂约82家,以建造小型船及修船为主,产量为88艘,2004年产值新台币15.65亿元。游艇厂有31家,以建造外销FRP游艇为主,产量为230艘,2004年产值新台币56.80亿元。船舶零件厂有11家,2004年产值新台币12.01亿元。2004年台湾船厂建造的船艇产量共有413艘,船艇建造(新台币272.51亿元)及修船(新台币41.18元)为造船产业,共计新台币313.7亿元;装备零件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4.12亿元),整个船舶产业(造船产业及装备零件产业)总产值为新台币327.82亿元,较2003年增长9.7%。2005年整个船舶产业(造船业和装备零件产业)总产值达新台币392亿元,比2004年增长19.6%。台湾共有30家游艇制造厂,其中20家位于高雄,形成了集团效应,大型游艇制造业2010年在全球名列第七,在亚洲名列第一。2009年,台湾游艇制造业的收入为1.39亿英镑,与2008年(2.10亿英镑)相比下降34%;出口游艇数量为142艘,仅为2008年(433艘)的1/3。【29】
2.海洋渔业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600多千米,加上西部沿海为和缓平坦的大陆架,有大陆海流、黑潮等交汇,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后,台湾渔业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其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1%~28%,【30】是台湾农业中仅次于种植业的重要部门,也是台湾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台湾渔业按作业类型划分为远洋渔业、近海渔业、沿岸渔业与养殖渔业四大类。远洋渔业是指使用50吨级以上的动力渔船,作业区域在海洋捕捞的渔业生产,主要作业分布在太平洋中南部及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以及水深1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主要鱼类有鲔鱼、旗鱼、鱿鱼等。近海渔业是指使用50吨位级以下的动力渔船及作业区域较近的渔业生产,其产量历年来占近海渔业产量的半数以上。沿岸渔业主要是指使用舢舨、渔筏在沿海沿岸及河流出口一带,从事水产作业的各类捕捞渔业;主要捕捞的鱼类有旗鱼、虾类、乌鱼与鲷类等。养殖渔业泛指商业性水产生物的养殖,主要包括咸水鱼养殖、淡水鱼养殖、海埔地养殖与稻田养殖等。按现代作业分类,又可分为海面养殖(浅海养殖、箱网养殖)、内陆捕捞(河川与水库渔业)与内陆养殖(咸水鱼塘、淡水鱼塘与箱网养殖)。
近年来,台湾渔业产能进入低潮期。2001年至2006年,台湾渔业经济的起伏比较明显,前三年渔业生产表现出正增长,2002年和2003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04%和7.07%,后三年渔业生产连年递减,2006年增长率为-14%,创历史新低。从渔业生产指标来看,同期渔业年总产量约130万吨,产值950亿元(新台币,下同)左右,2006年水产品总产量128.4万吨,产值858.8亿元,分别比2001年减少8.7%和7.4%。渔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5%左右。从产值构成来看,台湾渔业以远洋渔业为主,其余依次为内陆渔业、近海渔业和沿岸渔业,2006年各类渔业产值构成依次为:远洋渔业46.98%,内陆渔业29.40%,近海渔业13.61%,沿岸渔业5.71%。
水产品是台湾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水产品出口值首次超过畜产品,成为农产品第一大出口产品,2006渔产品出口值12.25亿美元,占农产品总出口的37.1%。【31】2006年在台湾地区前十名的出口农产品中,渔产品就占了五项,冷冻鲔鱼、冷冻鲣鱼、活鳗鱼、冷冻吴郭鱼和冷冻鱿鱼分别排名第一、第五、第六、第九和第十。相对于台湾农产品贸易的持续逆差,水产品贸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海洋科技产业
台湾的海洋科技产业指的是应用性科技研究发展,分为生物资源开发和非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产业研发。
(1)生物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研发主要表现在海洋科学园区。【32】台湾目前有发展海洋科学园区共三处,即宜兰县的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台东县设置深层海水生物技术园区及南方海洋园区,以及台湾海洋科学与休闲园区。宜兰县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属于地方主导型园区,以鱼类育种、海藻应用、水产废弃物再利用、水产检测及试量产为园区发展重点,从2004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以促参模式办理。该区在2005年办理壮围基地规划设计监造及直接工程等工作,并于2008年及2012年前分期设置完成。每年为地方创造60亿元以上的产值,创造5000名以上的就业机会。台东县市海水生物技术园区属于地方主导型园区,利用海洋深层水导入知本温泉区附有泳池旅馆作深层海水温泉SPA,其住宿率及泳池使用增加之产值,加上园区基地设置深层海水体验设施之产值,与旅客人数增加所产生之外围消费增加产值,将上述各项产值加总,可以得出观光休闲总产值达50亿元。南方海洋园区发展海中箱网养殖,而此项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及高生产力的产业,具有不使用陆地水土资源及单位水体生产力高的优点,本园区以小琉球为示范区运用海中箱网养殖来复育海洋环境与资源并培育海洋产业以期永续发展。以养殖鳗鲡为单位,于2008年完成建设,年产量达1.6万吨,50%外销,关联产业年产值将可达60亿元。台湾地区海洋科学与休闲园区属于政府主导型园区,位于基隆,将结合海洋科技博物馆、八斗子渔港、海洋大学、正滨渔港、和平岛等整个地方产业特色,来积极发展海洋科技产业。而本园区将提供传统捕捞养殖功能、水产物流储运功能、初级加工功能、深层加工功能、渔市渔食功能、观光游览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及休闲体验功能。园区范围自西向东包括正滨渔港、和平岛、海洋大学、八斗子渔港特定区(含碧砂渔港)、海洋科技博物馆、长潭里渔港、望海巷渔港,还包括临海之基隆屿,总园区范围约3.23平方千米。
(2)非生物资源开发。非生物资源开发科技研发可以分为海水制盐、石油及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温差及风力发电和深层海水利用等5个方面。
制盐产业。海水制盐产业在台湾西南沿海地区有极悠久的历史,属于传统海洋矿物资源的利用业,主要机构为台盐公司。台盐公司目前生产各类盐品,年产量约精盐10万吨,但由于土地利用转变、人力成本上扬等因素,台湾地区已停止晒盐,主要由国外进口满足市场需要。
石油及天然气。台湾地区的海域石油勘探通过石油公司自力探勘及与外国油公司合作探勘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其中位于新竹外海的长康(CBK)油气田,自1986年10月31日开始生产,至1995年5月停业,累计生产了天然气82442万立方米,凝结油与原油388632立方米。目前,在高雄外海的致昌及致胜构造发现了天然气,可采蕴藏量达64亿立方米。
天然气水合物。2004年开始对台湾西南海域着手调查天然气水合物的物化特性及分布储量。根据BSR震测剖面勘探结果,台湾在本岛西南海域发现了大面积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
温差及风力发电。台湾花东海域一向被评为是最适合于发展温差发电的海域,但限于大型化的技术瓶颈及偏高的发电成本,距离商业化仍有一大段路程。离岸式风力发展是风电应用发展的新趋势,初步估计台湾近海离岸式风力发电可供开发潜力约有36万千瓦以上。
深层海水。台湾东部包括台东、花莲及宜兰等地积极推动深层海水产业应用。目前,深海水的利用上已经形成了上、中、下游三个产业链。上游产业主要是深海水的汲取;中游产业主要包括淡化水、浓缩深海水和高矿物质水等;下游产业包括渔业品种的种原培育、种苗繁殖以及水产养殖和低温蔬菜及花卉的培育等,下游产业还包括深海水在饮料业、食品业、酒类、化妆品、医药和海水浴/海水医疗中的应用等。根据台湾“工研院”委托“中华征信所”于2004年完成的“深层海水市场可行性评估调查报告”,台湾深层海水产业市场潜力,初期产值有189亿元,成熟期产值可达800亿元。目前,台湾海洋深层水公司、光隆生技、台湾深层水公司等相关公司参与开发海洋深层饮水、保健食品、海盐、医药、美容等商品。未来几年内,包括台肥、幸福水泥、光隆、国统等民间企业和水利、农业等主管部门,在深海水领域的投资额总计可达数百亿。【33】
4.海洋观光游憩业
台湾地区海岸型游憩区域主要为东北部、北部、东部、垦丁、绿岛、兰屿、澎湖各岛海岸,游泳、冲浪、浮潜、风帆船、独木舟、水上摩托车、潮间带活动为主要活动项目;使用海港进出的海域游憩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角海域、北部海域、东部海域、垦丁海域及澎湖海域,活动项目主要为乘船游览、赏鲸、浮潜及水肺潜水、拖曳伞及海钓活动等。
为提供交通游乐船及游艇进出、停泊使用,兴建东北角龙洞、垦丁后壁湖及布袋专用游艇港外,并增建绿岛交通观光港,协调渔港朝功能多元化发展,目前有21处渔港(基隆市碧沙港区、新竹市新竹渔港、台南市安平渔港、台南县将军渔港、高雄县兴达渔港、屏东县海口及小琉球交通观光港、台东县新港及金樽渔港、澎湖县龙门、大果叶、沙港西、通梁、歧头、后寮、赤嵌、七美南沪、吉贝及马公第三渔港),提供游艇港进出,并于台北县淡水第二渔港、新竹渔港、宜兰乌石渔港、澎湖马公第三渔港及赤嵌渔港兴建浮动码头,并改善绿岛南寮渔港及台东富冈渔港候船室与周边环境。此外,为推广海域游憩活动,台湾还规划开发了东北角海岸、东部海岸、澎湖、大鹏湾、马祖、北海岸及观音山、云嘉南等七处海岸型风景区丰富的海域观光资源。
尽管近年来台湾在港航造船产业、海洋渔业、海洋科技产业、海洋观光游憩业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也面临着资源、人力、政策等各方面的制约问题。这里着重以海洋渔业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过度捕捞导致沿、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海洋渔业资源具有共享资源和完全由市场配置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低效率和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是必然结果。过度捕捞是世界性的问题,台湾海洋捕捞业的迅速发展也是以渔业资源衰退为代价的。台湾近海渔业作业渔场已经延伸到东海、黄海海域,甚至到达北纬32度的海域。捕捞强度过大,已经超过渔业资源再生能力,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导致渔获种类的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并且使资源衰退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为维护沿、近海资源,台湾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限制渔船增加数量,但由于外海渔场缩小加大了近海和沿海的捕捞强度,渔业资源受到过度捕捞的压力并没有因此而缓解,这就使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沿海、近海渔业年渔获量与年产值逐年递减。
其次,外海渔场的缩小影响了远洋渔业的支柱地位。远洋渔业历来是台湾渔业的支柱产业;远洋渔场遍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当前海洋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逐渐恶化,海洋捕捞强度与海洋渔业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大西洋鲔类资源保育委员会(ICCAT)、美洲热带鲔类委员会(IATTC)、印度洋鲔类委员会(IOTC)及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等区域性的渔业管理组织应运而生。1999年“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鱼种资源保育管理多国高层会议”(MHLC)决议,呼吁相关国家和地区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捕捞能力扩张,台湾地区一方面被迫在2001年至2004年间减少渔船数量,但另一方面又通过由台湾地区居民经营外籍渔船进行鲔鱼捕捞,被大西洋鲔鱼保育委员会(ICCAT)判定为属于利用权宜船进行非法洗鱼的行为,将台湾地区2005年的大西洋大目鲔的配额从原来的16500吨删减为14900吨;在随后的“留洋查看一年”中,因为台湾地区仍然存在违规超捕及洗鱼行为,大西洋的大目鲔渔获配额再被减少2/3,并被要求减少160艘延绳钓船;同时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也于2005年12月16日决定削减台湾地区大目鲔配额,每年定为15000公吨。【34】当前,世界上过度捕捞威胁海洋生物的状况依然严重,公海渔业的管理和限制将更趋于严格,这是台湾地区远洋渔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
再者,海洋渔业劳动力缺口制约了海洋渔业的发展。台湾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渔工来源日渐减少,由于渔业工作的待遇和福利不高,加上工作时间长、环境不佳及危险性高等因素,民众从事渔业工作意愿低落,渔业劳动力需求缺口大,实际从事渔捞作业船员的人数却远远低于领有船员手册的人数。
四、浙江与台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互补性
由于浙江与台湾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方面的起步先后、开发能力、政策支持力度、环境和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开发程度和重点开发领域存在的层次性差异,两地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经验,并成为两岸的一种互补性优势,为两地在海洋开发中进行互利合作提供了条件。具体而言,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两地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后性、差异性为其加大合作交流、发挥互补优势提供了可能
台湾在早期就开始注重海洋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并在环境调查、技术发展与生态维护等海洋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开发领域,在海洋运输、蓝色农牧业、海洋油气与矿产开发、海洋能源利用等领域走在浙江前面。而大陆到了1964年才在国家科委一批海洋科学家的积极提议下,成立海洋局。随即大陆陷入了十年“文革”,海洋局虽然存在,但是在海洋意识薄弱和经济接近崩溃边缘的国情下,海洋科研经费的投入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之后,大陆海洋事业才真正起步,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真正受到重视,1996年第一次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由于国家对海洋开发不够重视,浙江虽然具有海洋优势,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至今仍主要限于海岸带和近海,远洋和深海开发很少,开发的产业主要还是海洋渔业、运输、制盐等传统产业,海洋化工、能源、生物等新兴产业仍较落后。这致使浙江海洋开发过程中出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但同时,正是由于浙江与台湾在海洋开发方面所存在的这种差距,为两地合作提供了条件。浙江可以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吸收台资进入新兴海洋开发领域,争取成为台湾海洋产业向外分流、拓展、寻求合作交流的重要承接地。
例如,浙江沿海深水岸线长、分布广,深水岸线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在航线覆盖面、航班密度、管理水平、口岸条件、金融和商贸环境等方面与台湾各港口都有较大差距。台湾虽然也有岸线长的特点,但海岸线比较平直,可供深水泊位建设的港湾少,与浙江无法相比。但台湾港口及港口物流建设与发展先于浙江,无论是在物流理念、物流配送技术、物流中心建设,还是全球物流网络和供应链管理,抑或是信息化技术和物流产业的技术标准化方面,都较浙江有更为成熟的经验,但面临着开拓市场、扩大商机的要求。因此,浙台在港口物流合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基础。此外,双方在矿产资源、农林副产品、产业结构及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也存在着强烈的互补优势,这为双方的港口物流合作、浙江继续承接台湾的第三产业转移以及台湾本岛的产业升级换代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如,目前,台湾海洋科学研究人员有近千人。台湾海洋教育体系中,有11所大专学院设有海洋科学有关科系。在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工程学、海洋化学、海洋环境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声学、海洋社会科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出版了很多科学专著。在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积极参与世界海洋环流实验计划,加强海洋气象之研究和预报能力,推动海洋生物基础研究,加强海洋污染研究与防治,建设海洋资料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及研究。
对于浙江而言,一方面,目前海洋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海洋高等教育初具规模。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海洋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浙江省政府在1998年通过高校合并,组建了浙江海洋学院,这是大陆第三所海洋类本科高校,此举可谓是浙江海洋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004年又组建了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一所以海运类专业为重点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加上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和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的涉海专业及相关学科,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点及本科和高职学校构成的多层次、多学科的海洋高等教育体系,从而建起了用以直接支撑海洋经济的知识人才的庞大构架。另一方面,浙江以海洋命名的科研机构迅速增多。浙江海洋学院近几年先后建立了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中试基地、深水网箱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渔业科学研究所等10余所涉海科研和培训机构,主要在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捕捞、海水增养殖、海洋经济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攻关,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和“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与养殖示范”等项目的研究。2005年,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成立,该研究中心由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海洋学家吴京挂帅,目标是成为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国际唯一的集科学、工程、人文于一体的海洋中心。而其原有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研究所,擅长将微观的工程学、力学与宏观的环境学、海洋学、地质学、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已完成宁波港北仑深水港区、舟山深水港、马尾港治理、长江口航道治理、中美和中日光缆路线选择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2005年,宁波大学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被列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主要以海洋文化与经济为研究的核心。而该校原有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海洋与水产研究所,以“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和宁波市两级“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已经在浙江海洋食品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位于杭州市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于1966年创建,拥有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和“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两个开放实验室,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3个硕士点。这些研究机构的发展对增强海洋科研实力、提升浙江海洋高等教育的层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与沿海其他省市海洋高等教育相比,浙江还存在着不少弱势,一是海洋高等教育规模相对偏小,所开设的涉海类专业分布狭窄,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海洋产业,缺乏契合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专业;二是人才培养层次较低,浙江海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本科和高职层次,从近几年招生计划看,高职所占的比重很大,而涉海类的博士点或博士后流动站仅有3个,浙江省内高校中还没有涉海类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三是海洋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高层次人才缺乏。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知,浙江与台湾两地的海洋科研能力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两地应该早日进行海洋科研资源的整合,加强海洋高等教育的合作,实现两地海洋科研能力的互补,提升浙江海洋高等教育的水平,为未来两岸海洋深层次开发提供服务。
2.两地紧密相连的“四缘”为其在海洋经济中的合作交流、发挥互补优势提供了条件
浙台两地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地缘方面,浙台两地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台湾海峡是国际著名的黄金水道,是东北亚与东南亚、太平洋北部与印度洋沿岸、大西洋西岸经贸往来的航运交通要道和枢纽地带,在世界航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浙江海洋战略区位优越,毗邻台湾海峡和日本海峡,沿海地区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核心区。上述区位优势使浙江和台湾两地的港口拥有众多的航线及开设更多航线的潜力。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后,浙江与台湾两地之间的各港口更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资源条件极佳的超级天然良港。血缘方面,浙江去台人员、去台人员亲属数量居大陆第一,迄今在台二、三代的浙籍大陆亲属达到近百万人。文缘方面,从历史上来看,浙江是古越文明的发祥地。台湾早期少数民族中,有着古越人的后裔。在温州洞头县,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浙江与台湾两地同胞本身就是同宗同祖同根生,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台湾社会各界的浙江籍人众多,其中不乏对台湾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人士,而且,浙台两地文化渊源深厚,这些都为浙台交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推动着两地民间交流热络展开。商缘方面,自1988年台湾同胞正式用“台商”名义开始在浙江注册、投资起,到2009年6月底,全省台资企业累计已达到6838家,合同台资金额227亿美元。从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台塑集团落户宁波经济开发区,到台湾科技大企业富士康集团投资建设嘉善科技园,台商投资浙江的力度和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浙江正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集中、发展良好的地区;成为广大台商投资创业的热土宝地。自2000年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开始对台商在大陆地区的投资环境与风险进行调查评估以来,浙江省宁波、杭州、萧山多次被列为“极力推荐城市”行列。2008年8月,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的《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杭州被列为“台商未来考虑布局的城市和地区”的前十名,而宁波则列在“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台商未来想要布局的城市”的前十名。【35】应该说,浙江与台湾两地的这种“四缘”优势为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互补提供了可能。
3.浙台合作交流的促进政策为两地海洋经济中的合作交流、发挥互补优势提供了保障
浙江方面,各级台办根据本地实际,积极抓好各项惠台政策落实工作,如海关、农业、商贸等部门,为扩大台湾农产品和水产品在浙江的销售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浙江注重做好招台商、安台商、服务台商的工作,不断推进“东引台资”战略,建立对口交流机制,为台商来浙投资建设海洋经济带创造良好条件。2008年两岸“三通”的实现为浙台两地海洋经济合作联动创造了新的契机。201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扩大与港澳台的合作交流”。2010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首次专家工作商谈达成了多项共识,为浙台两地海洋经济走向深层合作开了一个好头。台湾方面,2004年1月7日,台湾当局成立了“行政院海洋事务推动委员会”,作为一个跨部门、跨领域、多方面的施政平台,台湾当局希望通过此举对当时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海推会”包括海洋策略、海域安全、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文化及海洋科研等6个工作组,分别推动相关事务,并由海巡署担任幕僚工作机关。“海推会”在2004年10月25日第二次委员会议上完成了“海洋政策纲领”。这一纲领侧重于海洋产业、环境保护和海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也包含了与大陆在海洋经济领域中合作交流的意向。应该说,浙江和台湾两地合作交流的促进政策为其在海洋经济领域中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实现合作交流、共赢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