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4000000003

第3章 概论

世上生命并非它所表现的样子,它受困于种种对立面,诸如痛苦与快乐、出生与死亡、希望与失望。生命屈从于六种变化:出生、生存、成长、成熟、衰老与死亡。危险和困难无处不在地追随着我们。不确定性在生命的每一步都创造着焦虑、恐惧与绝望。随着我们慢慢老去,我们的乐观主义转变成了悲观主义。年轻时对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梦想几乎不能达成。据说一个人诞生时是哭泣的,生活中是充满抱怨的,死亡时是失望的。曾经有位国王询问生命的意义,一个圣人回答道:“一个人诞生,受苦,死亡。”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说,如果从诞生起将流经人双眼的泪水聚在一起,它们会超过海洋之水。

对苦难问题的回应也是各种各样的。在千禧年里很多信徒盼望着某一天能诞生一个先知或上帝道成肉身,而另一些人则尝试克服生命问题。他们说,危险和困难、不确定性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对它们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和它们共处。先验论者尝试从生活中撤退,并在灵性层面寻求安慰和宁静。而所谓的实用主义者则坚持此世生命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生命,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享受。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进步主义者相信,通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所有的恶与疾病都会消除,而只有善是无法消除的。老练的物质主义者只通过物质手段与生命之疾作斗争。信仰者认为生命天生就是败坏的、有罪的,认为任何改善生命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只有忍受生活,实践美德,希望来世补偿。但是,上述没有一种解决方法能真正帮助我们面对并克服生命问题。

信徒的盼望,在黄金时代中沮丧地终结了。黄金时代绝不会再临。克服生命问题,说说容易做做难。克服生命问题有其限制,超越了限制,生命就会变得不堪忍受。通过寂静和独居,先验论者想要逃避生命问题。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不管我们到哪里,世界都跟随着我们。所谓的实用主义者会失望,是因为他们享受的只是暂时的感官刺激,而悲伤却会紧随而至。进步主义者相信进步会走向善,并希望同时消除恶。但是,随着我们的进步走向善,恶也正以同比例增加着,两者是共存的。物质主义者通过物质手段努力克服生命问题,但这是绝不会成功的。生活中所有的恶并非都是身体上的,以物质的方法解决年老、恐惧、焦虑和死亡的问题是无效的。对信仰者而言,来世的报偿,不管是什么样的报偿,都无法消除此世生命的苦难。

瑜伽和吠檀多要求我们通过实在的知识面对生命问题。生命之疾并非是因为上帝、星相、运气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生活在实在之光中。善和恶交织在一起,人们无法将它们分开。没有绝对的善或恶,不可能对一个人是绝对的善,而对另一个人则是绝对的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吠陀知微者告诉我们,苦难的原因有五种,它们是:让我们与终极实在失去联系的无明、创造梦和欲望世界的我慢(私我)、对那个梦的世界之事物和人的依附、对我们不喜欢的事物和人的厌恶,以及执著生命不愿前进。根据这些知微者,实在有两副面孔,即:绝对实在(终极)和相对实在。绝对实在(终极)在任何时候都是真实的、不变的,而相对实在的实在性可能持续两年、两百年或两千年。相对实在一旦和绝对者相分离,它就具有破坏性,相对世界就会充满痛苦、悲伤和苦难。绝对实在就是普遍自我(Self)之实在,它作为最内在的自我以及变化不居的生命世界的见证意识居住在所有人之中。宇宙是绝对实在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界限中动态的展示。一切的存在是一。每个个体就如树上的叶子。叶子发芽、凋谢,但树继续生长。这个绝对实在是我们的真正身份,所有意识的意识,所有真理的真理。对这一实在的遗忘,导致了灵性的盲目以及最后的灵性破灭。这是所有苦难生活和疾病的主要原因。身体和精神的苦难只是这一根深蒂固的灵性之疾的症状。

克服生命之疾的唯一方法,就是和终极实在建立联系,而与终极实在建立联系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冥想。冥想可以直接知觉到终极者。吠檀多坚持,直接知觉到终极实在是灵性探求的核心。这一知觉不止是不加疑问的信仰、理智的理解或情绪的震颤。不加疑问的信仰,缺乏理性或经验的支持,因此无法消除怀疑。只基于理性的理智之理解是无法抵挡不可预测的环境之压力的。情绪为灵性探索者提供感觉或激情,但会让他迷失在黑暗的胡同里。为了让灵性探索者免受可能的自欺,吠檀多制定了三个真理标准:充当工作假设的经典证言、努力区分真正本质和非本质的肯定性推理、个人经验。需要申明的是,这三个标准都必须指向同一结论,以便确立灵性探索者认识真理的有效性。

为了让心灵避免不加疑问的信仰、理性化和感情主义的陷阱,吠檀多制定了严格的自制戒律。这样灵性探索者就可以充分基于他真诚的目的、委身的目标,而绝不依附于对他盲目忠诚的珍爱的概念、想象的观念和各种精神固着。直接知觉被称为darshana,意即“看见”。在这一点上,理性和信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真理的终极认识可能是直觉性的,但这种认识的有效性必须由理性来判断。信仰坚持接受;理性要求详细审查。如果每一个都是真诚地遵循的,那么信仰和理性会在最后认识时刻结合。没有理性的信仰容易导致独裁,而理性没有了信仰的鼓舞则会退化成无止境的理智思辨。如果不能接受理性审查,宗教情绪就将成为廉价的感情主义。

吠檀多为直接认识实在提供了四个让理性和信仰相和谐的检验。首先,直接认识绝不会被后来的经验所否定或取代。其次,它和理性不矛盾。再次,它始终有助于促进众生的福祉。最后,它永远转变灵性探索者。神秘直觉时刻、出神状态、梦和异象,除非永久地转变了一个人的人格,否则它们也是无意义的。这一转变的明确标志就是他的自我扩展接受宇宙众生和万物。

这样一个转变直接知觉的人被称为自由灵魂。这样的人是自由的,因为他已经超越了所有习俗和传统、文化和种族、依附与厌恶的观念。在一切之中他看到他的自我(Self),并在自我之中看到一切。他对一切众生无私的爱没有界限。作为普遍真理的体现,他成了普遍真理的一个移动庙宇。只有这样一个自由灵魂才能证明经典的有效性、上帝的实在性——而非盲目信仰的教条主义者、恪守理性分析的哲学家或者固守信条的神学家。

直接知觉的自我知识(Self-know ledge),只有借助冥想才能获得,而通向冥想的这一步就是心意持续专注于自我。这样的专注并不是独自发展的,它必须有意识地、定期地进行实践,并要克服不正当的习惯、依附和欲望。因此,冥想是一种双重的实践。它要将心意集中于理想,同时要实践自制。闭着眼睛能看到普遍的自我,睁开眼睛能看到同一个自我在众生和万物中临在。我们的心意在冥想中升得越来越高,并且随着灵性的升高,这一差异的世界对我们则变得越来越统一、整合和神圣。

瑜伽和吠檀多的体系非常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了冥想的意义、自我知识的目标、专注得以发展的方法,以及获得自制的方式。冥想的目标是三摩地(samadhi),它是极乐的超意识状态,被称为终极的自我知识。自我知识给予我们最高的自我实现,永远终结生活的悲伤和苦难,消除心意的疑虑。通过自我知识,个体意识发现了与无限宽阔的纯意识之间的联系。

只要产生身体的以前活动的动力还在,一个认识自我的人就依然维系着他的身体。商羯罗(Sankaracharya)在《分辨宝鬘》中描述了认识自我的人:“他有时是一个傻瓜,有时是一个圣人;有时拥有国王般的荣耀,有时漫游天涯,行为像一条静止的巨蟒,随时捕捉食物;有时穿着甚好,有时受尊敬,有时受侮辱,有时不为人所知——他过着这样一种觉悟的人生,快乐地生活在梵知之中。”他的离世不同于常人,他放弃他的身体就如放弃破旧的衣服。死亡之时,他的灵魂并不会再生,而是永远地融入了绝对之梵的极乐王国,而不会留下任何分离的生存之痕迹。

同类推荐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热门推荐
  • 拔罐疗法治百病

    拔罐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等;下篇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创伤外科等170余种常见病的拔罐治疗经验。
  • 我的贪婪心中的你

    我的贪婪心中的你

    我,舒静语,一个大三的转校生。自从转到这个学校开始,我的生活就掀起了一系列波澜,和男友分手,被校草追求,前男友的女朋友是我现在的敌人!毕业后的车祸,使我的生活又一次不平静。因为车祸,我开始走上了复仇之路,将生活与社会对我的不公一一抹去。却唯独对一人,心中始终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愫。
  •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世撩人:兽夫,真能干

    兽世撩人:兽夫,真能干

    前世,某人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坑人赚钱捞便宜。坑了太多的人,捞了太多的便宜,报应了吧!看着面前小山样的巨型男,光着膀子,甩着腿子,流着哈子盯着自己往前用力挺,苏果果欲哭无泪。不过,在发现这些兽人好蒙易上当巨好骗之后,苏果果满血复活,决定把兽人世界的男女通通坑蒙拐骗一番……只是,坑蒙拐骗到最后,这些兽人怎么个个紧逼非要和她生崽。那谁谁,冷傲高贵蛇,霸气王者虎,阴冷狼戾豹,虽然你们外表谪仙高贵不凡,但一激动摇身一变终归是兽啊……拜托别动手动脚保持吃相优雅行不!另类种田猥琐女强~
  • 帝陌情:芙昭

    帝陌情:芙昭

    芙昭,代妹出嫁。成为当今最受宠爱的皇妃。皇上对她疼爱有加,珍惜她,宠爱她,专情于她。可是这一切,终究是泡沫。两年感情,比不上别人对她的一次陷害,误会加深。她没有解释。他终究不信她。另有三名男子钟情于她。谁才是她一生该偕手的人?
  • 云中泉城

    云中泉城

    由女主角张淑雅和校草李奇澈的故事演变的,后来,张淑雅的表妹张淑清也喜欢上了李奇澈,张淑雅为了不伤害表妹,决定离开。李奇澈十分伤心,就到处去找她,在以前他们俩一起玩耍的游乐公园里相见了,于是,李奇澈甩掉张淑清,和张淑雅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 伊梦星空——前生

    伊梦星空——前生

    千年幽梦轮回转,今朝我欲破乾坤。百番滋味谁来尝,伊梦星空续前生!!!
  • 矢心不爱你

    矢心不爱你

    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决定女人这一生该如何幸福
  • 棺材铺掌棺人

    棺材铺掌棺人

    天亮之前不回家,天黑之前不出门,棺材常伴左右,五指能分阴阳。我做棺材铺掌棺人那些年的往事。
  •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本书包括了大自然之子、小小制作家、这个孩子变了、格兰瑟姆镇的中学时代、剑桥的孤独者、不寻常的学生、天才的思索、为学习机会而应试、避灾归乡、乡间奇迹、重返剑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