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3700000004

第4章 玉门市基本市情

一、地理区位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玉门市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112.5公里,总土地面积约为133.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5%。森林覆盖率7.48%,绿洲14.4万公顷,荒地16万公顷,山地46万公顷,沙漠1.4万公顷,戈壁57万公顷。全市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单元分为三部分:南部祁连山地,高山峡谷错综密布,间有昌马盆地,海拔2400~4000米;中部为走廊平原,其间被宽台山和黑山分隔为赤金—清泉绿洲盆地、花海绿洲盆地和玉门镇绿洲平原,海拔1200~2000米;北部为马鬃山系半滩,其间有南山、帐房山、华窑山、金庙沟南山,海拔1600~1834米。玉门市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9℃,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相对湿度低,日照时间长,光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3362小时,平均无霜期为150天。冬冷夏热,四季变化明显。风沙多,年平均风速为4.2米/秒,植被少,具有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特征。极端高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份,为36.0℃,极端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月份和12月份,为-35.1℃。

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1.5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4.70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6.59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89亿立方米。境内有疏勒河、小昌马河、白杨河和石油河四条内陆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目前全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比例为77∶18∶2∶3,农田灌溉定额为607立方米/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属中等肥力水平,由于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可耕性良好。盛产小麦、大麦、玉米、黄豆、西瓜、甜菜、甘草、麻黄、锁阳、啤酒花等作物和名贵药材。气候适于农作物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是国家重要的河西商品粮基地组成部分。

(二)区位及行政区划

玉门市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1°00′。东面和嘉峪关市、金塔县相连;南面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面与瓜州为邻;北面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玉门市辖3个街道、4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区街道,玉门东镇、玉门镇、赤金镇、花海镇,下西号乡、黄闸湾乡、柳河乡、昌马乡、清泉乡,小金湾乡。

(三)自然资源

玉门市境内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藏比较丰富,已发现的有石油、煤、铁、铜、金、金刚砂、锰、耐火黏土、萤石、芒硝、重晶石、石灰岩、石膏、云母、冰洲石等。

(四)交通条件

玉门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位于古丝绸之路要道,东临嘉峪关,西毗敦煌,为甘肃河西走廊交通之门户,是我国中原通往蒙古、中亚、欧洲的必经之路,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312国道和新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全市公路纵横成网,公路总长达170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二、历史沿革

(一)政权的变迁

玉门的来由与玉门关有关。玉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居住。商至战国为西羌地,秦至汉初为月氏、乌孙国和匈奴地。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始建县,即称玉门县,隶酒泉郡。晋元康五年(295)玉门县分置骍马、会稽(今玉门镇一带)二县。西魏(535-556)置玉门、会稽二郡。隋开皇九年(589)改会稽县为玉门县,隶属敦煌郡。唐开元十五年(727)置玉门郡(驻今赤金镇)。天宝十四年(755)废玉门郡,复置玉门县。宋景祐三年(1036)玉门属西夏蕃和郡。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西夏政权亡,玉门被蒙古族占据。明洪武八年(1375)始设赤斤(即赤金)蒙古卫等关西七卫。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授礼部尚书富宁安为靖逆将军,驻达里图(今玉门镇)。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靖逆、赤金二卫合并设玉门县(治所在今玉门镇)。1938年,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在汉口设立甘肃油矿筹备处。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玉门油矿成立老君庙支部。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九师装甲车部队,在军长黄新廷率领下进驻玉门油矿,油矿获得解放,翌日解放玉门县。1955年12月成立玉门市(省辖市)。1958年11月玉门县政府由玉门镇南迁,玉门油矿并入玉门地级市,1961年改为县级市,隶属酒泉市至今。2003年4月玉门实施市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由老市区迁至新市区(玉门镇),2006年9月市级四大班子在新市区正式挂牌。

(二)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的关隘功能大都以军事防御为主,而丝绸之路把玉门关造就成了一座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海关,军事防御则在其次。正如明代陈棐《防边碑》一文所说:“开一路以通西夷之贡,所谓断匈奴之臂,义则次矣。”玉门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商业历史悠久。1976年文物部门对境内清泉乡火烧沟出土的彩陶、绿松石珠、玛瑙珠、海贝及金属器等文物考证表明,在距今3700多年前的商代,玉门就有商业活动了。火烧沟文化遗址至少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不仅仅在中原大地上产生,在偏远的西部,曾有火烧沟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古代文化,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史前时期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随着丝绸之旅的开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商业活动的兴起和繁荣,玉门的商业也得到了发展。自隋唐以来,玉门成为兴盛的边塞诗歌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名词。据统计,一部《全唐诗》收录边塞诗2000首,其中描写西北的有1500首,更多的是描写河西走廊的玉门、敦煌、阳关、凉州等地方。这是玉门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资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玉门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璞表示,历代的文人墨客描写玉门的诗词达到了300首以上,文人的诗词将玉门升华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响亮名词。与边塞诗歌对应的汉长城、烽火台等军事设施的存在,更加突显了玉门边塞守边文化的厚实,这种厚实的边塞文化,影响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民族气概,对以爱国主义为特征的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玉门,其实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对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唐宋后,丝绸之路日渐冷落,商业交往活动也由盛渐衰。玉门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而兴衰,历千年而名不改,成了古代国门的代名词。虽说清末西方技术文明逐步进入,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起步要从民国时期开始计算——民国期间玉门县政府置文教科,统理文化教育事业。随着老君庙油田的开发,境内职工文化事业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玉门市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下大力气发掘和保护玉门的文化财富。纵观玉门的历史长河,玉门总共有三次大的文化输出,即3700年前火烧沟人青铜文化的输出,汉唐至清代边塞文化的输出,20世纪30年代以后石油文化的输出。这三次大的文化繁荣和输出,都对全国文化繁荣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闪亮的浪花。玉门市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发展玉门文化事业:(1)继承和发扬玉门贸易通商、文明交融的历史文化,发展新时期玉门的商业文化。(2)继承和发扬以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内容的边塞文化。(3)继承和发扬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文化。玉门石油的开发和建设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洗礼,形成了以“玉门精神”、“铁人精神”、“玉门风格”为特色的石油精神文化。这种精神也同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意志。“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以新能源发展为契机,培育创建具有玉门特色的生态文化。(5)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努力营造城市发展中的和谐文化。(6)积极发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历史的长河冲刷着岁月的痕迹,浩瀚的星空见证着戈壁明珠的蜕变。如今的玉门市,作为连接边疆与内地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玉门市的特殊地位

(一)玉门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的重镇

玉门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大漠戈壁,丝绸之路要道,东临嘉峪关,西毗敦煌,为甘肃省河西走廊交通不可或缺之津,是我国中原通往蒙古、中亚、欧洲的必经之路。而今的玉门绿洲不仅是我国西北戈壁的一颗绿宝石,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完善配套的通讯设施已进入全国自动化大网,无线通讯联通城乡;酒玉电网与西北电网并联,以满足全市工业和生活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周边和境内有国家投巨资扩建的酒泉卫星城、嘉峪关钢铁城、敦煌旅游城、甘肃核工业城、玉门石油城;兰新铁路复线通车,西—兰—乌光缆通讯投用,疏勒河水电综合开发工程上马,吐哈油田开发,中蒙马鬃山口岸通商等,都给玉门经济发展带来了百年不遇的良机。

(二)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油田是中国勘探开发石油最早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它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油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西晋《博物志》首次记载了玉门石油——“延寿县南有石山出泉,县人谓之石漆”(延寿县,即今赤金镇,西汉玉门县地,后汉改为延寿县)。1938年,孙健初、严爽等爱国知识分子来到玉门石油河畔,开始对老君庙油矿进行艰苦勘探,1939年3月老君庙油田获得工业油流,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井。1939年8月,中国第一口工业开采的油井在抗日烽火中投产,1949年9月玉门油矿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玉门为中心,在甘肃西部各沉积盆地进行了大量石油勘探开发工作,不仅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年产百万吨原油的辉煌纪录,也在地质、物探、钻探、测井、试油、开发、综合研究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1952年毛泽东主席签发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加快了玉门油矿的建设步伐。1955年油矿区成立地级玉门市,1957年国家“一五”计划结束当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87.8%,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从此,玉门油田无可替代地承担起了我国石油业的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和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三大四出”历史重任,会战大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先后向全国50多个石油石化企业和地矿单位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支援各类精良设备4000多台(套),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批玉门儿女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诗人李季赋诗称颂:“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三)玉门是甘肃风电产业的摇篮

玉门市南依祁连山脉,北邻马鬃山,两山夹一谷的狭管地带成为东西风的天然通道,这一带被称为“世界风口”。风在这个地方产生狭管效应,风速明显加大。根据玉门市气象局30年气象资料评估分析,玉门境内年平均风速3.5米/秒,70米高度平均风速7.9米/秒,平均风功率密度506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时数8085小时,年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风能理论蕴藏量30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000万千瓦以上。1996年,玉门被确定为甘肃“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风力发电场。1997年5月,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为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2001年3月,洁源公司从西班牙引进12台单机容量为600千瓦的风电机组,这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大容量变桨变速机组。2003年12月,洁源公司选用新疆金风公司600千瓦定桨定速风机22台,开始装备运行国产化风电机组。2006年年底,洁源公司三十里井子11万千瓦风电场建成;2007年年底,洁源公司低窝铺5万千瓦、大唐电力低窝铺5万千瓦风电场建成。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万千瓦,成为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此后,玉门陆续开工建设的低窝铺、昌马、黑崖子、七墩滩等风电场选用的风电机组由国外引进到国内自产,从小型实验机组发展到大规模开发的兆瓦级风电机组。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2009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玉门昌马举行了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拉开了甘肃风电产业大规模开发的序幕。截至2009年年底,玉门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08.6万千瓦,初步形成了风电场、风电装备制造和电网相配套的新能源基地框架,玉门市风电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四、玉门市现状

(一)社会发展现状

1.教育发展情况。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学校58所,其中幼儿园26所、小学21所、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25476人,专职教师169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623人,专职教师607人;小学在校学生11370人,专职教师666人。投资2000多万元,改善城乡办学基础条件,“两基国检”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投资1.8亿元,新改扩建了玉门一中、三中和石油中专等一批教育工程,基本完成了城乡教育布局调整,教育事业走出了低谷,步入了快速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2.科技文化事业。2011年,全市各类企业共实施科技项目20项,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达到1515万元,其中研究与试验性发展(R&D)项目15个,经费支出1091.6万元。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呈现繁荣景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2011年,全市城乡广播覆盖率达到90%,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8.5%。全市报纸订购量414.25余万份,杂志订购量203.5万份,市级公共图书馆藏书6.9万册,拥有杂志4万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3.医疗卫生事业。2011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0个,其中:综合医院6所,乡镇卫生院11所;卫生技术人员719人,病床960张;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生2人,病床6张。卫生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覆盖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95%和98%,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4.体育事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体育竞技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市共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35次,参加人数达8.5万人次。参加省、地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6次,获各类奖牌34枚。年内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5%。

5.社会保障。玉门市是全省率先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县级市之一,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截至2010年6月底,玉门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8360人(不含退休),参保单位数为201家,原国有、集体企业参保率达到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625人,参保单位211家;失地农民已参保880人。2010年当年共有6家私营企业参加了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养老金和失业金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1.15亿元的筹资解决了老市区改制企业86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遗留问题。移民“三个一”脱贫增收目标基本实现,75%的移民被纳入低保,移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玉门市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从2010年1月开始在玉门镇南门村和北门村施行。目前全市有1642人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172人开始领取保障金。截至2010年6月30日,市社保中心已为961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参保手续,收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费1438.62万元,为61名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发放了30690元养老保险金。玉门市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从2009年开始,截至2010年6月,全市58个行政村的220名村干部(除41名妇女主任外)已全部参加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对于41名没有参加村干部养老保险的妇女主任,玉门市也从2010年起将他们全部纳入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范畴。

(二)经济发展现状

1990年以来,随着玉门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石油开采和加工产业开始衰落,原有的高度依赖石油开采、加工而建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玉门市不得不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由于油田企业赖以生存的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石油开采、加工产业的衰落,生产能力出现过剩,进而引发了玉门市的大搬迁。1995年,部分油田企业和5万多名油田职工、家属西迁新疆哈密,铁路机构搬迁嘉峪关;2002年玉门油田生活基地东迁酒泉市肃州区;2003年市政府驻地西移至70公里外的玉门镇。企业和政府搬迁后形成了玉门市新、老两个市区。新、老市区分置,一市两城双中心,导致城市经济集聚功能严重衰退,人口、资金大量外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玉门老石油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将玉门市列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国家发改委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玉门市转型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玉门市自此迎来了新的转型发展机遇,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33.3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5.4亿元,不到10年增长了3.76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78208元。2011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72亿元,同比增长7.32%;第二产业增加值84.8亿元,同比增长15.68%;第三产业增加值32.92亿元,同比增长16.44%,三次产业比重为6∶6:26。2011年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5539万元,同比增长38.8%。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18285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22%;农业增加值达70064万元,同比增长6.34%。林业生产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6626亩,同比增长29.9%。完成林业增加值982万元,同比增长39.04%。工业增加值逐年提升,从2002年的21.2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7.23亿元。2010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13亿元,比2009年增长37.5%;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40亿元,投资趋稳。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25亿元,同比增长35.2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67亿元,同比增长25.27%。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8.55亿元,同比增长14.7%。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60元,同比增长1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2元,同比增长13.5%。

“十一五”期间建设重点项目533项,引进到位资金28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工业项目考核位居酒泉各县市前列。玉门市被评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中小城市”和“全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入选“2010中国地方低碳政府榜样”,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第351位、甘肃省县市区第三位。借助国家扶持的转型东风,玉门市工业不断向多元化方向迈进,以新能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矿冶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构建。

石油化工依然是玉门市的支柱产业。老油田升级改造和油气勘探步伐不断加快,玉门油田加快推进“增采、扩炼、改造、延伸”战略,油田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技术、矿区服务取得长足发展,玉门油田进入了二次开发的新阶段。玉门油田的勘探开发和技术改造升级取得了新突破,原油产量有望重上100万吨,原油炼化能力已经达到300万吨,地质勘探、钻井、运输、石油机械制造等配套产业也逐步壮大。2011年,仅有1.9万人的玉门老市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1.28亿元,工业增加值45.15亿元。

新能源产业成为玉门经济转型的主导接续产业。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后,玉门市风电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玉门奠基,全省首个风光互补发电项目在玉门开工建设,全省首台3兆瓦大型风机塔筒在玉门投产下线,风光大道建成通车,光电、火电、水电、电网统筹推进,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风电装机累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目前,正在加快实施51万千瓦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拥有300千瓦、600千瓦、850千瓦、1兆瓦、1.5兆瓦、2兆瓦、2.5兆瓦、3兆瓦、5兆瓦等国内外9个型号的风电机组,玉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风机博览园。大力发展光电、调峰电源、水电、装备制造、风光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加快了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

循环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又一增长极。投资2700万元规划建设的东镇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引进100万吨焦化、2万吨钛白粉、1000万吨物流仓储等重点项目,实施172个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推动石材产业园、森源钒钛磁铁、风机检测中心建设等34个亿元项目和晟源建材30万吨活性石灰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2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六个一”特色产业基地迅速发展壮大,玉门市被列为甘肃省蔬菜产业大县,“百万只养羊大县”通过省级验收,“玉门酒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祁连清泉”人参果跻身国家A级绿色食品行列并荣膺国家金奖,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较2006年实现“双翻番”。扩大优势产业基地,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发展经营组织,加快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形成合力推动玉门农产品品牌建设。以顺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例,玉门顺兴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玉门镇引进玉门顺兴物流公司规划建设的集高标准日光温室、设施养殖、沼气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园区温室里一排排现代化的无土栽培育苗设备,通过自动化的循环系统,直接将营养液输入到植物根系,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的育苗不会伤害作物根系,避免了土壤育苗带来的土传病害,因而移植后易成活、生长快、成熟早、产量高,同时育苗过程省工省力、省水省肥,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温室里采用了“几”字钢骨架、自动放风系统、骨膜防虫系统、智能温室监控、滴灌等多项国内领先技术,一个温棚就需要投资17万元。投资虽然高,但效益也是普通温室的好几倍,一年收入可达7万多元。园区还常年聘请山东寿光技术专家驻园进行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培训农民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操作,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预计该园区完全建成并发挥效益后,每年可为市场提供鲜食蔬菜5000吨、各类鲜肉和肉制品200吨、花卉1万盆、育苗3000万株,年均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

第三产业进入恢复性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老市区,玉门市按照“收缩边缘、繁荣中心”的思路,整合闲置资产,集中老市区人流、物流及生活服务设施。新市区建成了阳光酒店、东方酒店、万豪酒店、疏管局培训中心和商汇综合市场、祁连北路商业街等一批服务业项目,玉门新城的吸引力和聚集度明显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较2006年提高7.5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玉门市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使第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全市登记注册各类第三产业企业及个体经营户达6154户,注册资本1.14亿元;三产从业人员1.67万人;实现税收9552万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占到29.6%。在全市实施的183个重点项目中,三产服务业项目达到4个,总投资58.58亿元,同比增长52.4%。以商贸流通“4561”工程(四个商业区、五条专业街、六个市场、一个大型综合商场)为重点,大力实施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建成了商汇、再生资源和农机销售等三处市场,盛浩建材市场、汽摩一条街、活畜交易市场、蔬菜批发市场等三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当中。不断挖掘文化价值,整合域内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着力打造赤金峡水利风景区、“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风电旅游景区。2012年1—9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7.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4亿元,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38.7%和40.2%。玉门市成立第三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实施、政策制定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和协调指导督查等工作,实行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挂包抓、部门跟踪服务推进制度,建立第三产业发展目标考核等机制。市财政将统一安排300万元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基金,并按每年20%的幅度逐年增长,专门用于支持第三产业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对新建的第三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补贴,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

(三)精神文明现状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百年工程,是保障人的尊严、解放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格品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千秋事业。玉门人民在经济进步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新时期玉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玉门精神以“艰苦奋斗、三大四出、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为基本内容,艰苦奋斗是玉门精神的核心。“三大四出”是玉门精神的特征。曾作为石油摇篮的玉门油田,承担过“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的历史重任。玉门精神是玉门的发展之魂,不仅是激励一代代玉门石油人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的精神源泉,而且也已融入到玉门人民的血液之中,成为玉门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玉门市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标兵工作,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带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玉门市妇联组织开展的“巾帼文明岗位”评选活动,团、市委组织开展的“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道德标兵”、“十佳好少年”评选活动、市文明办与团市委联合组织开展的“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市文明办与市企业工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十大文明班组”评选活动,市文明办与老龄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等,不仅丰富了创建内涵,而且使创建形式多样化。这些创建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点推向了面,使活动逐步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

玉门市同时积极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广泛组织开展“立六户”(创业示范户、计生示范户、诚信示范户、文化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卫生示范户)、“评十星”(爱国贡献星、学用科技星、勤劳致富星、遵纪守法星、崇文重教星、计划生育星、清洁卫生星、移风易俗星、家庭和睦星、尊老爱幼星)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市90%以上的村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和谐家庭等活动,“农家乐”、“自乐班”、农民运动会等文娱活动常年开展,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陋习,民风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直接体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更体现了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通过治理、引导、宣传,“六乱”(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棚圈乱搭、污水乱泼、畜禽乱放)现象得到根本改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向着高品质的生活不断迈进,还涌现出了下西号乡“十里新村”、花海镇南渠村等一批在全省、全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

(四)生态环境现状

1.气候环境的变化

降水量少是制约植被生长和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玉门市年降水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76.5毫米,减少到80年代的64.9毫米,90年代又减少到58.2毫米。玉门市多年降水量平均值为64毫米。60年代大风日数比多年平均值少7天,70年代则多21天;进入80年代以后,大风日数有持续减少的趋势。从70年代的年均61天,减少到80年代的年均40天,90年代减少为25天。该区域年平均风速、沙暴日数的变化与大风日数的变化态势基本一致,70年代普遍较高,80年代以后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治沙造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植被保护、小流域生态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的建设,使得玉门市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2.水文环境的现状

疏勒河流域自东向西发育的主要河流为白杨河、石油河(下游称赤金河)、疏勒河干流、榆林河、党河,此外还有数十条小沟小河。白杨河及石油河发源于祁连山,出山后即被引用供玉门市工农业生产使用,河水经新民沟、鄯马城沟、火烧沟、赤金河等流入花海盆地。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总补给来源,在高山区降水凝结成冰雪为冰川资源;在中低山区降水部分形成地表径流直接补给河流,部分入渗后成为山区地下水资源,最终通过深切的水文网排泄入沟谷而成为地表水资源;在走廊平原地下水位浅埋区(地下水埋深度小于10米),降水入渗后便成为地下水资源。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和分析结果,当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50%时,就会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而玉门市随着干旱区各片人工绿洲的逐步稳定和扩大,白杨河、石油河、赤金河(石油河的下游段)水资源利用率都在72%以上,小昌马河、疏勒河水资源利用率在56%以上。地表水与地下水大多经过了几次转化和利用,如此高的利用率,改变了流域内部的水循环关系,水资源消耗向干流中游集中,致使下游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进展加快。位于花海盆地下游的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20世纪60年代曾是一片汪洋,现在却是地表干裂、植物枯萎,干海子变干了。究其原因,花海灌区灌溉面积从20世纪90年代的5333.33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4000公顷,土地的过度开发造成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快,跨流域调水每年都在增加,区域内资源性缺水显现并异常突出(白成生,2009)。地下水利用缺乏合理性,流域土地盐渍化严重。大量开发水资源极大地干扰和破坏了依水而存的脆弱生态系统。

3.人口及对环境影响

玉门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人口一直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区域人口出现急剧增长,玉门市人口从1949年的4.15万人,猛增到2011年的18.2万人,人口对土地荒漠化具有直接的诱导和加剧作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区域农业开发步伐加快,耕地面积随之增加。土地荒漠化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增加态势。由于采取了区域农业综合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的措施,之后呈下降态势。随着疏勒河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以及大规模的治沙造田和治沙造林活动的开展,使大面积沙荒地得以开垦,从而使区域沙荒地面积有所减少。然而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使得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农业灌溉方式多为大水串灌、大田漫灌、深浇满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生态恶化。严重的土地沙化、湿地萎缩及植被减少还在侵蚀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玉门市的生态治理工程任重道远。

4.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玉门市有六大主导产业,即石油化工、冶金、建筑建材、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采等。玉门市为发展工业付出了不小的环境成本。老市区空气中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甚至可检测出3,4-苯并芘等致癌有毒物;污染严重的大气总悬浮微粒(TSP)年日均值最高达0.85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8倍。油气勘探开采对地质地貌和生态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油田开采区20多万亩的生态植被遭到毁坏,大部分油井的注水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植物生长主要靠地下水维持生命,而不是靠雨水,植物对地下水有极强的依赖性,地下水位的降低造成广泛的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88.8%和49.6%。玉门油田及所属企业每年排放的近300万立方米的原油污物、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对老市区及下游乡镇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石油河污染物中石油类和挥发酚类物质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1.78倍和74.4倍(2007—2008年监测数据)。距新市区25公里的甘肃矿区,每年排放大量废水和废气,对周边乡镇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

    本书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新能源的基本知识,演绎了能源的发展史,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能源的知识。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状况,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做了介绍。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

    科学普及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就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本书紧紧围绕人们生活身边的科学,以及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人体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意识。
  • 别小看了这些知识

    别小看了这些知识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 走向太空

    走向太空

    人们对神秘的太空一直都很向往,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探索扣了解太空充满了兴趣。本书从宇宙的产生、太空世界的物质、奇特的宇宙空间和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之旅、未来的太空建设等方面切入,为阅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太空世界。
热门推荐
  • 千年之恋:郎心妾意

    千年之恋:郎心妾意

    林清儿,因为一场背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聪明的她卖得了萌,斗得了蛇蝎美人,收得了冰山暖男。赵政,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雄心勃勃却愿为之倾倒;唐少羽,翩翩少年,腹黑残忍,唯一能与大秦帝王抗衡的神秘男子,却也甘愿为红颜放弃一切......
  • 腹黑恶魔:恶搞小雨沫

    腹黑恶魔:恶搞小雨沫

    本作品作者沫绾,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发布。类型:言情,玛丽苏,校草...第一次见面:"喂,你干嘛推我”“谁让你走那么慢”那个少年居然还慢条斯理?!"你你你,没看到在堵车吗。”“不想迟到就做我的车!”说完,居然还把被推的女孩林雨沫拉上了车!于是,他们的爱情也开始了...
  •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用最少的时间读懂我们的孩子

    请所有带着这些困惑的家长朋友们翻开这本书。因为对自已的孩子所拥有的爱使我们在他们身上付出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耐心,那么,我坚信所有拿到这本书的家长朋友们都会有足够的耐心把它看完。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知道自已究竟在哪个误区里,我们更可以从其他人那里找到自己所不知道的好办法,然后,我们可能会明白事情并不一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严重,我们会逐渐相信明天的阳光依然灿烂……
  • 吸血君王

    吸血君王

    百年之后的张晓锋,从现代残破的坟墓中爬出,却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成了十三氏族之一的布鲁赫族的纯种血族,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血族?为了追寻答案,张晓锋远赴吸血鬼发源地之一的英国,从此搅进了暗黑协会与教廷的漩涡,同时在自己附身的吸血鬼亲王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上传说中的境界。忍者,血族,古武者,修真者,教廷圣职者,异能者,一个个登上舞台,谱写了一部宏大的玄幻故事——吸血君王。
  • 穿越宅和他的无良系统

    穿越宅和他的无良系统

    如题,这是一个技术宅带着他的系统在异界称霸的故事
  • 嗜血的莉莉丝

    嗜血的莉莉丝

    “呜呜...”他,虽然嘴被捂住,手脚被绑住,但是身体还在挣扎,嘴里还在发出悲鸣.“血液,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之一,至少书上是这么写的,然而,我一直很好奇当人类失去多少血量之后生命体征才会消失,但是很可惜这本书上没有写啊...”莉莉丝合上那本厚厚书,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并从旁边拿起了一把手术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例外,就像你伤害别人的欲望一样,我也有求知的欲望”“呜呜呜呜...”随着莉莉丝的动作,椅子上的人挣扎的更加剧烈,发出更大的悲鸣.“嘛,别这么激动,虽然疼痛不会消失,但是生命总是会消失的,你说对不对呀?”几小时后,地面和墙上的猩红默默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事情,而作为始作俑者的莉莉丝则看着面前椅子上的尸体,微笑着...
  • 修罗武圣

    修罗武圣

    少年凌蛮偶被即将殒灭的绝世修罗吞噬,触发血脉,催生龙魂,意外的进行了反吞噬,从此走上一条不归的强袭之路。超乎常人的悟性,任何功法绝学一目了然。疯魔一般的修炼速度,吞噬修罗后的双生血脉可不是白给的。无人可挡的可怕威力,龙魂与修罗魔魂挣扎融合后的强悍能力足以吞天灭地。
  • 凤临天下:王妃你往哪里逃

    凤临天下:王妃你往哪里逃

    第一次相见,她撞进他的视线;第二次相见,她撞进他的脑海;第三次相见,她撞进了他的心。。。“月儿,闯进了本王的心,你以为还出的去么?!”
  • 丑颜倾心

    丑颜倾心

    谁说人丑就不能活?我丑。但是我有异能哪!谁敢说我丑?异能还有组织了?我不去不行吗?不过听说有美男,咳咳,组织也挺好的对吧?谁知进了组织却又是一番腥风血雨。异能等级测试,咳咳,本小姐可是SSS级别的。不过美男,你别跑啊!
  • 永恒晶珠

    永恒晶珠

    圣魔大陆,那里生活着人类,灵兽与龙族。魔族入侵,在人类即将灭绝之际,人类魔法师发现了六大元素并建立起六大圣殿,带领着人类守卫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双亲而加入圣殿联盟。他能否得到永恒晶珠,带领人类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