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去出口,经济将会怎样?
中国失去出口,经济将会怎样呢?这不仅仅是一个智力游戏。次贷危机虽未直接对我国的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但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已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并引发对经济走势的担忧。金融危机中,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达40%的出口部门曾以超过20%的速度萎缩。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学者断言,在来自发达国家的需求增加之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出口型经济体将难以复苏。
出口是中国经济起飞最主要的引擎,这是我们过去各种文献的主要结论。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自2001年以来翻了一番,贸易依存度(进出口之和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接近70%。这两个数字远远高于美国、日本(被认为是出口导向的)等大国,以及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很好地解释了出口规模的膨胀,中国拥有规模庞大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长期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处于一个良好状态,人口红利效应显著。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强调了中国市场体制背后的强势政府,并且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经典的发展经济学在几十年前就强调,政府有意地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能够引导后进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我最近阅读的一篇文献就呼应了这一观点。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德里克(Deniel Rodrik)指出,对一国经济增长来说,重要的是出口什么,而不是出口多少。他认为,出口部门之所以对中国至关重要,不是因为中国出口规模的庞大,而在于出口产品“质”的特制。显然,如果中国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生产,那么中国集中生产和出口的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罗德里克的证据显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比人们一般认为的要高得多。中国的生产和出口模式与其收入所处水平不相对应,也偏离了比较优势的内涵。出口部门较高的利润吸引了更多企业跟进,经济资源就会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这种由不同部门的生产率差异及结构调整引发的经济增长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源。
在考量这些观点时,不由得让人想起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先生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关先生曾在《亚洲时报》上撰文发问,为什么日本不害怕中国制造?他的答案是,因为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大量包含了国外企业的产品,“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实际上是“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中国出口的产品包含很多诸如“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外国投入品,这些进口的零部件并不构成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每出口100万美元的产品,就需要进口50万美元的中间材料,而且越是高科技产品,这种进口成分的比重就越高。
这代表了研究出口对中国经济重要性的另一种视角。的确,因为中国的出口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加工业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出口实际上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并不大。按生产法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原理,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附加值的概念,并不包括中间投入品,无论这种投入品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这也就是为什么瑞士银行的经济学家安德森不认为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原因。用他的话说,所谓“脱钩”与否的争论其实是多余的,因为中国经济从未与美国真正挂钩。通俗地说,与美国脱钩是指,中国经济从来就没有看过美国的脸色。或者说,美国打喷嚏,中国却挺好。如果是这样,那么出口的下降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灾难。
事实上,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衡量出口在一国经济中重要性的可靠指标。中国并不是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国家。2006年,马来西亚的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100%;2007年,越南的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超过90%,新加坡甚至达到了201%,中国香港与新加坡类似。显然,尽管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1甚至超过2,但我们很难得出结论认为马来西亚的出口部门可与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等量齐观,或者新加坡的出口部门是其国民经济的两倍。换句话说,假如马来西亚停止任何出口,那么其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会下降为0;同样,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不可能由正转负。因而,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出口依赖程度的合适指标。
要评估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就必须统一核算口径。当用一个比例表示贡献度时,分子通常是分母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度量口径不一致,出口中有些部分不构成国内生产总值。具体而言,出口数据中的两部分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需要扣除的。一是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部分,比如来料加工产业中的进口部件;二是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在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部分,比如有国内企业提供的原材料。扣除前一部分很好理解。后一部分之所以要扣除,是因为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它们也是不计入的。只有将其扣除,出口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才有可比性,并体现出不同出口结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差异。比如,当我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中国出口100万美元的服装只计入其中国内增加值部分,比如10万美元;而美国出口100万美元的软件,其中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内增加值可能高达7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同是出口100万美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却大相径庭。这是关键点之一。
出口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如果从宏观经济景气周期来看,出口下降可能并不会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构成重大挑战,因为出口商品中的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算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便出口在下降为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假设了“其他条件不变”,也就是说,假定出口下降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其他引擎。这是个在长时期里难以成立的苛刻假设。如果从长期经济增长来看,出口的长期萎靡必将会拖累消费、投资等其他部门的增长,并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技术进步。显然易见,如果没有出口,中国经济的今天是无法想象的。
热门美剧《寻人密探》中有一个理论:要了解一个失踪的人会去向何方,就要先了解他过去都经历过什么。中国过去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呢?在2000—2001年的高科技泡沫之后,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势头。此外,两者的波动方向有时也并不一致。在1990年、1997年出口增速加快,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却出现下滑;2007年出口增速下降,而经济增长仍处在上升通道,这意味着出口变动并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除历史数据外,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很好地说明了问题。危机影响严重的时期,出口持续低迷与经济加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照。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1%,出口下降21.8%;二季度经济复苏明显加快,增长7.9%,出口降幅却增至23.4%。这一方面是由于内需尤其是投资的加快增长弥补了外需下降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出口的名义贡献度明显低于其实际贡献度。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一些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比更高的经济体也在加速复苏,这进一步表明出口对这些经济体的实际贡献并没有想象那么大。比如,2009年二季度韩国的增长率达10%,中国台湾地区的增长则更快。这些所谓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在出口萎靡的情况下都领先复苏,表明出口的重要性被普遍高估。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对外开放和出口部门的壮大密不可分,我们的经济成就是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环境中取得的。
经济学家似乎特别在意长短有度。198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德布鲁曾说过,经济学论文应该像女人的裙子一样,短要短到令人感到刺激,长要长到让人感到里面有些实质内容。写论文如此,做研究、看问题同样如此。总体而言,跟随全球经济周期的下行,中国经济基本会有所趋冷,但这不会演化成一场灾难。
近10年来,“中国制造”为美国等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商品,同时将国际收支盈余借给了美国政府和消费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对中美双方而言,这种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危机同时显示,当出口显著下降时,我们能够通过扩大内需达到保增长和调节内外失衡结构的目标。鉴于实际的出口贡献度明显小于其名义贡献度,中国完全有能力逐步摆脱对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