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6100000001

第1章 序一

今年一月中旬,绍兴鲁迅中学蒋平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上海做“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他说要推荐一位他们学校的女生做我的学生,并介绍说她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鲁迅青少年文学大赛”现场作文赛上荣获了特等奖。蒋平老师在浙江省中学教育界口碑很好,他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富有新意,颇受中学生乃至成人读者的欢迎。他介绍的学生,我自然不会推脱。蒋老师随即给我发来祝含瑶的几篇文章,《对窗》、《伽蓝》、《在与非在》、《最后一场劫杀》,还有那篇获奖作文《我看阿Q》。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准确理解蒋老师所说的“拜师”的意思,以为是想让我在高考作文上给点指导。因此,后来我见到含瑶,主要也是从命题作文的训练上点评了她的这几篇作文。当然,也向她介绍了我所了解的“萌芽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些情况。后来和含瑶在QQ上聊过几次,我的思路仍然在高考作文上。然而,这次含瑶给我发来她打算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的十多万字的文稿,我粗粗浏览了一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含瑶的目标不只是高考,她瞄准的更是文学啊。

这本文稿,给我的第一个惊奇是题材的多样性。我经常碰见一些高中生向我诉苦,说自己生活单调,从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有什么生活可写啊。然而,含瑶这些文章,既有现实题材,如描写学习生活与友情的《对窗》,也有十八岁少年的反省——《被上帝宠坏的孩子》,她写坐巴士的感受,写拾荒老人,写春天来了,她用欣喜的心情描写着各面的生活,似乎在她周边有写不完的题材。然而,她的笔触也伸向想象的空间,她想象自己突然死后的情景(《人间》),她写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西北打猎情景,有几段文字甚至以狼的视角描述(《最后一场劫杀》)。视野之宽阔,思维之活跃,是我认识的高中生中少有的。

含瑶在这部文稿中,显示出了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作家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这不是风景》里,叙述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滴水,而且是会飞的水,飞到正遭受旱灾的西南,落入小姑娘的眼睛里。这篇有着安徒生童话风的作文,表现出含瑶充沛的想象力。而《人间》中关于死后情景的想象和《最后一场劫杀》中从不曾参与过的打猎场景描述,也是很好的例子。

含瑶不仅喜欢写,她还对许多事有自己的独立看法。比如对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理解(《在与非在》);比如对课外选择培训班的自主立场(《阳光,在篱笆外奔跑》);她甚至对社会也投以自己的质疑与思考,让人感到她那与年龄不太相配的成熟。

含瑶的文章充满着对所讲述对象的情感,所谓“笔底有情自生动”,我阅读的时候常常被感染。例如她这篇对太婆的怀念之文《桂花》,不仅人物形象生动,她对这位视她如掌上明珠的长辈的怀念之情,充溢于全文。常常有中学生和我讨论什么是好作文,我的观点就是,不要套话空话,或者说一些人云亦云的话,作文就应该表达写作主体的真情实感。以这样的标准衡量,《桂花》是一篇好文章。

在叙述和描写时,含瑶的笔法也显得比较老到。春天来临时,景色是这样的——

柳絮浮在半空,土壤早已掩盖不住酝酿了一个冬季的动静,噗噗往外冒着绿意,(树)丛中的毛毛虫开始了新的一轮蜕变,整个自然在一片静谧的表象下悄悄地发生着不为人知的计划,密谋着一个夏季的繁盛。

在这些地方,含瑶驾驭文字的能力超过同龄人很多。

我年少的时候,也做过文学梦。但我在和含瑶一般年龄的时候,远远没有她写得多。正是这样的勤奋,让含瑶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提高写作水平,还必须多读。在文稿中我看得出,含瑶的阅读量很大,阅读的书籍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孔子、莎士比亚,到昆德拉的小说、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再到三毛的散文、厚黑学,仔细找找,还能找到很多,有些书,说实话我也没有看过。今天号称进入了读图时代,影视和动漫的观赏占据了大众很多时间,这必然影响阅读,进而影响人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含瑶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倦地阅读,不倦地练习写作,这是很让人欣慰的。她能做到这些,与她对文学写作的热爱有关。还是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含瑶能取得目前的成绩,正是因为兴趣的指引。

当然,也必须承认,这部文稿只是含瑶的习作选,除了显示出作者的写作水准和未来可能的前景外,它必然也包含她的诸多不足。比如,有时候她喜欢雕琢字句,渴望写出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文字来。从含瑶的年龄来说,这样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我认为,语言只是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过于口语化也许会失之平淡,但过于雕琢也不可取,尤其当这种雕琢阻碍了思想和情感的表达的时候。也许是我老了,对这部文稿,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类清新自然的文字。我曾经和含瑶讨论过这个问题,也许,要让年轻的含瑶真正理解这一点,需要时间的历练。人生需要尝试,也需要积累经验。从华丽走向平淡,才是有意义的平淡。

是为序。

陈建新【1】

注释:

【1】陈建新,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中文系原写作教研室主任,浙江文学院特约评论员,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

同类推荐
  •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

    作者作为满族正白旗觉尔察氏一族的后人,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其祖辈、父辈至自己一辈,从清王朝末期到本世纪,三代人在历史大潮中经历的家庭变迁、人生坎坷,折射出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是萧红。她将她的翅膀与生命,定格在属于她的风暴之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鲁迅所推崇,被后世所敬仰。她为爱情飞蛾扑火,她为创作倾其所有。爱情之于她,是空气,是养分,是她生发的土壤;创作之于她,是信念,是光亮,是她生存的渴望。她一生经历过三个男人:汪恩甲之于她,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慰藉;她与萧军,相识于危难之时,原本同舟共济的两个人因为人生目标不同而分道扬镳;端木蕻良,是萧红生命中最后的守护。她闯过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风暴,走过了她的万丈红尘,走过了她的寂寞喧腾,最终驻留在她的黄金时代……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热门推荐
  • 没错、我只是个脏女人。

    没错、我只是个脏女人。

    姜美美绝望的坐在阳台。阳光透过玻璃,变的柔和。一个男人的身影出现在美美的背后,眼里尽是怜惜。一个脏女人,就没有资格说爱?肮脏的是身体,不是我的灵魂。一个个黑暗笼罩下的躯体,都在金钱的驱使下失去人格。我不可悲,可悲的是你们。这些没有灵魂的人。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航空母舰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航空母舰

    本书从航空母舰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航空母舰的发展、组建、编队、维护、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等相关内容。
  • 上古世纪之神泣

    上古世纪之神泣

    根据上古世纪为背景,描写现代青年晨光意外获得神之意识传承,穿越到上古世界一步步崛起,最终成神的励志热血故事。其实神以前也是人,只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便成了神~
  • 克服困难的方法

    克服困难的方法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艰苦的环境能够造就出成功的人才,而富裕的环境只会令人堕落。
  • 剑圣之天道酬勤

    剑圣之天道酬勤

    剑道,分为五境:淬体境术境气境意境圣境。每一境界,分为十层。传统武道虽然强大,但绝不及剑道之奇幻,精彩。前三境,主角务必刻苦修行,才能崭露头角。意境之后,主角才有机会见识天地之光,闯沙漠,游草原,穿越森林,到达极地,甚至圣境之后,与海族交涉......且看主角如何带你进入一个似曾相识却又崭新奇特的修行世界。
  • 午夜馒头铺

    午夜馒头铺

    大家有没有发觉,有些早餐店的早点明明很好吃,但是每个月总有那么两天,忽然发涩,难以下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也许那些早点根本就不是给人吃的……
  •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哈罗!美利坚:一个中国家庭的美国生活琐记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 天降呆萌白狐买一送一

    天降呆萌白狐买一送一

    那一年他捡到了一只呆萌的白狐狸,本想把它的皮做衣裳,可没想到这狐狸是个妖精,嗯,长滴不错,本王爷要了!那只狐妖又是如何逃出这又色又腹黑的王爷手里呢?快来围观吧!
  • 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国共往事风云录(一)

    从黄埔到北伐,从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从中国命运决战到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世纪风云,斗转星移,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政治较量与军事对抗,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一代名人也都因此而深刻在历史的册页上,本纪实长卷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透过历史的迷雾,那个风云时代的名人轶闻仍然折射出神奇的光影……
  •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作者(萧根胜)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