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95000000004

第4章 我们的写作课

中国人悟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看如今宫斗剧,人与人之间从不说个通透,你来我往都是打哑谜。说起来,这也未必是虚构,有些事、有些话,便是要从眉间颜色揣度出来的,也不得知。上司一句:“你看着办吧。”那你如何办,还能不晓得?聪明人说话办事最懂会意。佛家公案亦有顿悟之人,一棒下去就了悟个中禅机。

写文章亦是如此。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有言:“作文要得解悟。时文不再学,只在悟。”不知是不是此人贻害了中国往后的文章,理应不至于此,那就是常理了。而后来的人,写文章就当真如同钻研八股,思之思之,思之不已。思而不得,辗转反侧。一代一代苦悟了的人便自授经验,文章不是教出来的,多看便是了。

此话不能说不真,但文章是不是可以教的,此事有待讨论。固然文章写法多样,一人一个想法,需要各自仔细钻研,可是闷葫芦苦思却未必是好。难得的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到高三的写作课,到了大学,就突然消失了。难道是已经不需要了作文了吗?怕又该说是要悟了。

说别的也就罢了,再说中文系,习了四年的文,读了四年的书,文章写来都是如何呢?谁知道呢?因为这是个人爱好,课上不论的。是谁说中文系必要成为文豪?这是个人造化。瞧!又没了责任。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个人有个人天分,直到去外面溜了一圈,才发觉,不过是大家都不承担责任罢了。

这要说起另一件事来。我从桃园机场回来时,坐的是山航的直机,一月中旬在台旅游、求学的人们都要返程了。我挑了靠窗的位子,一排三人,靠近走廊的是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眉目清秀,长发飘飘。中间的人迟迟不来,直到起飞,便确定是空座了。无意中便与女孩子闲聊起来。

她也是此番去台交换的一名学生,如今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每个学校都争着在大陆要交换生,也算增收。她读商科,在台北,感慨学校里热闹的学生文化娱乐活动,也赞赏有些思想开放的老师。我问她回来以后有什么打算呢?她沉默了一下,告诉我,正是因为这次出去交换,让她认识了很多好老师,她希望以后能继续进修。她说她决心毕业后先工作几年,然后一定要去美国读MBA。她甚至都做好了以后专业的打算,并且打听好了学校。

我在心里暗暗地偷笑。我与她亦是一样。如果不是此番出行,我也怕不知道以后该走哪一步,要怎么走。我们总是被未来绑架,这个年龄,偏偏缩窃着不敢承认自己年轻火热明亮的梦想,偏要媚俗,大家被一个不明的“现实”恐吓了,源源不断的内幕传说让我们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我们的目的变成:过得更好。

她是否会按照这样的目标继续学习、工作,我不得而知,也许半个月以后她就转变了心意。可是我希望她走下去,一路走好。

这责任承担不起吗?还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承担了太多负荷,而它们似乎又真的存在,顾好自己罢了。谁都看不见眼前的路,因为谁都摸不清楚前方的道路,这些故事与未来仿佛真的离我们好远。未来是渺茫的,能抓住的只有妥协。我们被一个未知给操控了,线的那端因为看不见却听闻异声而更觉害怕。

我们的文学老师说,中国的文学界有个圈子,旁人很难进去。我之前是这样想的,现在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还是有一些东西改变了,比如,你非要闯进去看看,才知道进不进得去。

这虽非老师所教,可是这样的信心,我终于有了。一定要试一试。

1月份的某个下午,我跟老师约在校园里的胖达(panda)咖啡店,我向她如此陈言。写文章是很苦的,所以才要一直学,一直写。我后来才知道,这个老师当年便是写文章出身,获过几次奖,后来转行去做了文学研究。

又是一段时间不与老师联系了。想起来颇为惭愧。这门课,我执意要修,是在颠三倒四的台湾生活里所不变的东西。

我素爱笔下工夫,在选课表里见到这门课时,名为“高级阅读与进阶写作”,本还不以为意,自以为写作此事复杂,怎么能教,还能作为一门课呢?直到点开课程大纲,上面赫然写着“小说写作”,我才一惊,忙点选了下来。

第一节我去时,有些惶恐不安。写作中心开的课是小班教学,数来数去不过十来人。等上了课,我十分低调地坐在后排,发现他们上起课来欢声笑语,老师也都叫得出名字,想来是都认识了。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都上过这个老师的课,已经是快要毕业了,有的是大三,有的大四,也有物理院等理科院的。大家都在周三上午九点聚在这里,学习如何写小说。老师发下了写作讲义与范例,又让大家推荐了一些书目写书评,给大家布置了一些习作作业。

书评?听来是不是很简单?你会写吗?我不会。

不仅如此,此番一行,方知自己连学院报告都不会写,还论文呢。大学两年的作业都不知是怎么写的。

我下了课,便去找老师加签。开课老师姓杨,她听说我在兰州大学上学,又千里迢迢过来,很是惊讶,又一直鼓励着我。她是个三十左右的年轻女子,满脸笑意,提醒我注意选课。我说我喜欢上海的灵性,她说她也很喜欢上海,也常去。

第二节一上课,她便讲起我们的作业来。一共有三个片段,一个人物描写,一个场景描写,还有一个时间空间转换训练。每个人都带了十几份过来,给班里每一个同学。然后一一让同学读着,为大家讲解一下自己的写作思路,挨着过来。虽然都没有讲完,可是却仔细地看到了每一个同学的文采。

这是这节课的第一件事,放开思路。却知,练笔很重要。训练与不训练是有区别的,系统不系统也是有区别的。

第三节课开始,老师便领了一些厚厚的讲义,都是小说,国内国外,岛内大陆,都是有的。这些文章不比穿越小说、言情小说,读起来有些是没什么趣味的,发给每个人,给大家布置任务,每个人看几篇,谁讲哪一篇。中有莫言的《屠户的女儿》、王安忆的《天仙配》和一些国外的小小说。我选到了《天仙配》,跟几名同学课下讨论了一次,然后回去准备着上课讲了。

待上课讲的时候,我语速极快地讲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大致是从三条线出发,中间也没有停顿。其间一直很紧张地看着老师,而她一会微笑,一会又蹙了眉,我便更紧张了。说完了,一片静默。老师接着说了:“你们听懂了吗?英达说的,其实是一篇论文了。”

然后她抬起头来看着我,笑着问我愿不愿意把刚才说的写成一篇论文。如果我不会,她有一本书可以教我。毕竟这门课是从大一开始开的,而他们都已经学过学院报告的写作方法了。

原来如此!他们已经上写作课三年了!

下一节课,老师便给我带来了一本厚厚的大书,是学校里自己出的,名为《大学中文教程》。我欣喜地翻开,扉页上写着“英达存念”四个大字。

课继续上着,读的小说种类越来越多,讲义越来越厚。这才见识了台湾人读书之含量。每周有每周的安排,都可以听到大家七嘴八舌的意见。在讨论课上,大家是无拘束的,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一开始还不习惯,有些噤口不言。可是看到老师也在跟大家开心地说笑,才逐渐放得开。可是毕竟没有系统地阅读、写作,比起他们,总感到自己思路不正统,也不够清晰。

半个学期下来,慢慢累了。

这门课最后,便是交出一篇小说、一篇书评作业来。小说是大家在课上都已经互相探讨、建议过了,选择你最想讲的一篇来讲讲看。我很高兴终于得到了一展宏图之机。等看完他们的文章后,不觉反思良多。

因为生活场域的不同,我们的文章差别很大。虽说他们大多数都出过国,可是因为生活习惯,笔下多停留在台北、星巴克等地方,街口巷角是我不了解的世界。老师对我笔下的厦门等地方也是很好奇。她后来笑着告诉我,台湾的学生写东西很好,可是很飘。我愣愣地听着。我们都没有生活在土地上,这是我们的悲哀。可是台湾的孩子比我们有更少的乡土情感,这是一种失落,只愿我们不会如此。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想要传达的角度,文笔不同、故事不同、构思不同,可是至少大家认真地热爱着这一件事情。但是因为不常写,所以写出的东西多半是有瑕疵的,可是看他们如此高兴。我没有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任何这对未来无用的言语表情,他们身上似乎都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大四了,他们都很开心地每日大笑,每日上课。

老师看到这些文章,很是欣慰,她建议大家改好了投一下。年初学校里有月涵文学奖,以校长梅贻琦命名,她建议同学可以试一试。我在时,有台北文学奖,我走后,学校里亦有月涵文学奖。

我很快就离开了,论文的事情一直拖着,她便说邮件联系。后来在家里果然收到了杨老师的邮件,虽远在千里之外,她还对我悉心指导。只因后来一直在写此游记,也不曾顾念其他,因而心中有愧。可是总是要做的,有些事情,一定要写完,写下去。

临走前几天,我约了老师在胖达咖啡店聊天,本来是想请她修改自己的学院报告的,却不想成了茶话会。她年末也很忙,可是总是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常带笑意。我们聊了一个下午,从生活聊到学业,从大陆聊到台湾。多半是我在说,老师认真地看着我,听我说自己感受如何,大陆的学生如何,而人生似乎都陷入了一个回圈,总是从新鲜到厌烦,无论在哪里旅行,走入如何的场景。老师说,是的,我们也是这样。

而大学生活呢,我说,我们的生活好像不痛不痒的,既不悲伤,也不高兴。

她说,那你就写下来啊。

我说,嗯,我也打算写。我就想继续写下去,一直写下去。

她说,写作是很辛苦的,你这学期学下来,也应该有感觉。我以前也写过,得了几次奖,就再也不写了,头痛得很,后来不搞了,去做研究了。

我说,我要试一试。

她欣慰地笑了。

不知哭与笑,但知此事终需坚持。我们需要有越出常规的勇气。

你懂的。

同类推荐
  •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作者在围绕共同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都在各自领域对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 寂寞如花落无声

    寂寞如花落无声

    本套书是一套给青少年的散文读物,内容丰富多彩,从文学与思想的尖峰话题到青春时代的镜像风景,从瞬间速朽的绿菌传奇到绚烂舞台后的寂寥烟花渗透着激情与锐思的文字,无不沉淀着青春年华中令人感念的情愫。
  •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介绍、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钦差大臣》、《狼与羊》、《上尉的女儿》、《父与子》、《母亲》等在内的苏俄现代著名作品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学习和了解苏俄现代文学概貌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读本。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盛世小丫头:霸道校草无限宠

    盛世小丫头:霸道校草无限宠

    冉芯童回国后,被爸妈无奈逼到了圣米兰学校,拉着闺蜜一起,学校门口竟然遇到了慕安哲,居然是他,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有兴趣的请加《盛小》读者交流群527107547
  • 边伯贤之影子

    边伯贤之影子

    先虐后甜,晃心后面是甜的,虐狗的,边伯贤的
  • 迷路就找指南树

    迷路就找指南树

    这部童话集精选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儿童 文学学科带头人杨福久创作的科普童话,其中以童话故 事为主,附有童话戏剧、系列童话和童话连环画脚本,充 分体现了其童话创作的创新性、拓展性和多样化、艺术 化。作品鲜活,主题廷出,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多数 作品融故事、趣味与现代知识、哲理于一体,使童话趋 于戏剧化、寓言化、散文化,因而适合阅读传诵,适合 排练表演,适合绘画插图,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科普童话 专集。
  • The Land of the Changing Sun

    The Land of the Changing Su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不是西门庆

    老子不是西门庆

    老子不是西门庆,却能炮制潘金莲,嘿嘿,不信穿上我的衣服试一试?我叫西门金,是一名小裁缝,据说还是西门庆家族的后人,两年前因一次车祸被师父带到仙界,却因在瑶池偷拍潘金莲,不小心从天上掉落凡间,因此竟能做成含有潘金莲灵魂的衣服,自此红遍大江南北,生活浪得不行了!
  • 心智何来:培养你的超常创新思维

    心智何来:培养你的超常创新思维

    本书将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与创新活动的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旨在指导人们灵活运用“创新”这把利剑,刺破阻碍发明创造的壁垒,斩断通往成功顶峰的绊脚石,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永立不败之地。
  • 夜空香气

    夜空香气

    易远竹和青姝经一次以外相识,后来又成为同学,两个女生在相处之中暗生情愫,但是这个时候远竹却突然离开,几年后又突然回来,以往未完待续的爱情又死灰复燃···
  • 易烊千玺你不爱我就不要说爱我

    易烊千玺你不爱我就不要说爱我

    。。。。看了就知道了嘛【我不会告诉你们我很懒】。。。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见到你

    穿越见到你

    五位女子穿越到一个未知领域,发生一段传奇故事。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找回原本的友情……凌露,你终于醒了……我们在这,是生是死……(申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