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500000006

第6章 古意:美人名士自倾城(6)

只是乔生的至情,让连城由死到生走了一遭,最终美梦成真。纳兰却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一年,两年,三年,就这样过去了,“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我也知来世的虚妄和渺茫,却不得将希望寄托于这一点星火。只是这样的悲伤如果重来一次,又教我如何承受呢?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啊。

还不到而立之年,纳兰的鬓边已经现出了银丝,“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都任他流水落花去去去,天上人间休休休罢了。

与纳兰的感伤一脉相承,后来,《红楼梦》问世了,当时便有人评价,这本书写的不就是明珠家事么?怡红公子贾宝玉,分明就是纳兰公子的影子啊。这话,倒也不能说全为穿凿,贾宝玉的一生轨迹,一言以蔽之,不过是“勉为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在虚无中寻找意义,在落寞中拾取繁华。与之相比,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闭着眼睛的欢笑;林黛玉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清醒至冷酷的哀音。

这样的末世情节,富贵闲人贾宝玉有所感,然而书写不出,纳兰却是下笔有神,“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

因何无聊?如何排遣?万马齐喑,山雨欲来,而槛内人犹自酣睡不醒,偶有一二灵慧天成如纳兰怡红公子者,除了空自苦闷无聊,又有何拨云见日的手段呢?贾宝玉为了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反叛,说自己“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儿便觉浊臭逼人”,也许他早已隐隐意识到,所谓的功名利禄权势,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全都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就算这干净,也是福分呢。

无独有偶,纳兰在与好友的信中,也表示过对“天风海涛之人”的向往,在朋友的牵线之下,他又与江南佳人沈宛有过一段未了情,“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朝云渐入有无间。莫笑生涯浑似梦,好梦原难”,然而或许是心中人无可替代,或许是身外事太多无奈,短暂欢愉之后,两人终是无疾而终。再度分离之后,纳兰方更懂得了,“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回首往事,“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从痛断肝肠到生无可恋,似乎,也只用了短短的十年。“若容相逢饮牛津,相对忘贫”,负尽十年踪迹十年心后,只有她,才是他的一生一代一双人。

而真正的忠贞和圆满,未见得是懵懂时有你在侧,也未见得是终老时不弃不离。遇见你时,情不知所起,已一往而深;离开你后,情不知所去,亦不觉其终。但得如此,可谓至情矣。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沈复与陈芸

但凡有几分小资情调、爱好旅行的文艺青年们大都晓得,在姑苏城的某条青石巷子里,有一家占地不广、韵味却上佳的青年旅社,名唤“浮生四季”。单看这四个字,李太白当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悠长叹息已如在耳旁,而这个名字更重要的来历,在于这条巷子里,曾经居住过一双天成的佳偶,他们就是沈复和陈芸。

古时闺阁之事,向来难以流传。如张敞画眉、文君卖酒一般的佳话,真是少之又少,因其少,反而愈显珍稀。而沈复不过晚清时期一个区区文士,既无过人功业,亦无著作等身。他和妻子之间的故事,又是如何流传至今,打动了一代又一代性情中人,让林语堂、陈寅恪、俞平伯这样的大师都为之颠倒赞叹,仰慕不已呢?这不得不说,是上天在冥冥中自有因缘,不忍这一段佳话奇缘为时光的烟尘所埋没,而特地借有心人之手,使之开花散叶,直至今天。

这正如元好问在那首千古情词中感叹的一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楔子

光绪三年(1877年),一个阳光熹微的春日清晨,杨引传,一位普通的姑苏文人,像往常一样品了杯早茶,读了卷诗书后,就在妻子的殷殷注视和孩子的朗朗书声中,推开自家院门,绕过青萝缠绕的墙下,行过几座小桥,再沿着一弯流水,随意行到城隍庙外。

日高无人,有几处卖吃食、旧书和其他物件的小摊零星错落,杨引传信步走到旧书摊前,眼光一寻,却看到一部薄薄的手抄集子,题名《浮生六记》。字体清隽圆润,颇为不俗。书中内容也十分别致,无关江山万里,亦不是规矩教条。不过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只是这位沈复沈三白居士,缘何这般幸运?竟娶得如此如花美眷、解语又可人呢?

集子并不厚,也散失了一部分。杨引传站在摊前细细品读,越读越是沉醉,不觉已经日过中天。善解人意的摊主并不催促,只是看着客人激动变幻的面色,知道自己这笔生意大约要做成了,待会须要个好价钱。话说,这可真是本好书呢,家中的女儿也喜欢读,还说自己将来也要找一个沈三白那样的夫婿,不求他玉堂金马,但愿他知情解意,一生一世一双人方好。可是这怎么行呢?沈复再是痴情,还不是和妻子两个人贫困潦倒,连个葬身之地都难有下落?

摊主正胡思乱想着,就听见杨引传略显颤抖的声音:“此书为价几何?好书,好书啊!”

最后自然是皆大欢喜,摊主把书卖了一个好价钱,杨引传则如获至宝,抱着书紧步往家走,满脑中还是沈复和芸娘鹣鲽情深、琴瑟相合的画面,只是想到后来夫妻两人的窘迫境遇,杨引传的眼角又有点湿润了。

夜晚,杨引传坐在书房中,仍然对着《浮生六记》把玩不已,如此好书,怎么能让它明珠蒙尘、不为世人所知呢?他忽然想到了在上海申报报社工作的小舅子王韬,于是立刻铺纸磨墨,告诉王韬,他发现了一本妙不可言的好书。

王韬看到《浮生六记》后更是击节赞赏,同时,他更以一种媒体从业者特有的敏锐眼光,断定此书必将大行于世。在王韬的一手策划下,《浮生六记》很快就刊行出版了,从此,世人皆知沈三白与陈芸娘。这不得不说,是杨引传和王韬两位有心人的功劳。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回到故事当中,回到百余年前,沈复以深情为笔、相思为墨,写就的不朽爱情传奇吧。

竹马青梅,非君不偶

沈复,字三白,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居于苏州城中沧浪亭附近,家中诗礼相传,衣冠不绝,故而自幼生活优裕闲适。在这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中,沈复一天天地长大了,慢慢到了渐解风情的年龄。

沈复舅舅家有一位女儿,名叫陈芸,字淑珍。从小就聪慧灵秀,牙牙学语不久,大人教她背《琵琶行》,她就能流利完整地背诵出来。但芸娘才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上有寡母,下有弱弟,家境清贫不堪。她稍稍长大几岁后,就开始做女红贴补家用,芸娘心灵手巧、十指如飞,到后来,一家三口的生活费用,还有小弟上学的开销,全凭她刺绣供给。勤劳之余,仅凭着家中几本旧书,芸娘自己揣摩研读,竟也渐渐通晓文墨,还时有佳句秀词。

秋天来了,芸娘用细腻多感的女儿家心思,写下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句子,乍一读,颇有几分林黛玉魁夺菊花诗的清雅之韵。秋来人瘦,一个“侵”字好生贴切,令人不由心生怜惜。而其原因如何?正如易安词所言“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不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罢了。下句用“肥”字形容菊花,新奇有趣,也是从李清照的“绿肥红瘦”脱胎而来,却能不落窠臼。而有着如此灵心秀口的芸娘,不过是自学而已。

可以揣测一下,如果芸娘有机会接受古代正统的闺秀式教育,怕不也是李清照、朱淑真一类的知名才女么?

其人其才如此,难怪沈复小小年纪,就对表姐动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思,虽然他的心中也有着几分隐忧。古来红颜多薄命,美而多才,似乎更和福寿无缘。加上芸娘所作诗句多半凄清如诉,时有零星佳句,却少有完整诗作。这种“锦囊佳句”,不正是唐代那位著名的早慧且早夭的天才诗人李贺的专利么?

以上种种,在今人看来也许可以付之一笑,但古人的顾虑倒也并非全然是无稽之谈,文如其人,多有不经意间一语成谶的例子。比如唐代名妓薛涛,小时咏梧桐树“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她的父亲一听就怅然愤懑,认为聪慧的女儿恐怕将来有沦落风尘之嫌,后来果不其然。

然而薄命如何,短寿又如何?喜欢就是喜欢,爱恋就是爱恋,何况对于沈复而言,这是一生中不可再有、独一无二的初恋呢?钱钟书先生曾经调侃中老年人动情如同老房子着火,一燃起来便不可收拾。那么初恋就是春天原野上的繁花,一夜之间就遍随着春风,开遍海角天涯。

沈复赌咒一样地告诉母亲:“如果要为儿子娶妻,那么非淑姐不娶。”面对如此痴情,慈爱又开明的母亲又能如何呢?何况芸娘这位温和柔顺的侄女,本来也就深得她的喜爱。于是母亲微笑着取下手上的金约指(即戒指),与芸娘的母亲订下了儿女婚约。

约指,本就是古代女子送给情郎的常见信物,取其团圆坚牢、永以为好之意。南北朝诗人繁钦在《定情诗》缠绵悱恻地写道:“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沈复母亲用来定亲的这只金约指,从此就将这对小儿女的命运紧紧牵系在了一起,今生今世,两情不渝。

订婚这年的冬天,因为亲戚的婚礼,沈复又来到芸娘家中。数月不见,他仍像小时那样唤她“淑姐”,她也仍像旧时那样娇羞怯怯。新年将至了,满室男女老少无不衣锦着绣,珠翠琳琅。唯独芸娘仍然素衣素裙,如千顷碧波中一株白莲,亭亭玉立,清雅宜人。正因如此,反显得她脚上一双新做的绣鞋愈发精致可人,沈复不由心中一动,悄悄问她鞋是谁做的,结果正是芸娘自己。沈三白不禁对这未过门的妻子更多几分由衷的欣赏,“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

世上是有着这样的一等女子,你可以叫她们生活的艺术家、诗意的栖居者。她们眼光所到处,便是山明水秀的第一等好风景;她们慧心所思处,便是一草一木都通了人情、解了喜忧;她们素手轻拂处,便见鲜花颜色一时分明,无处不生春;她们笑靥所开处,便是令人长醉其中不复醒的无忧乐土。

那天晚上,沈复饿了,婢女拿来的果脯却好生甜腻、难以下咽。芸娘悄悄牵了沈三白的衣袖,将他带到自己的卧房之中,端来早就为他备下的清粥小菜,沈复食指大动,正欲风卷残云时。芸娘的堂兄忽然敲门进来,撞见两人这般情状,不由得瞅着芸娘取笑她:“好啊,刚刚我同你要粥,你说没有了,却原来藏在这里,专等着你的小相公啊。”芸娘羞窘不已,掩面跑走。沈三白也是又羞又恼,一气之下,粥也没喝,就带着仆人连夜回家了。

此后三白再去芸娘家中,她总是躲避不出,毕竟女孩儿家脸皮薄,上次的“藏粥事件”,让这对恩爱的小儿女在亲戚中都传为笑谈了。

闺房之乐,此乐何极

两人这一羞一避,再见面时,就是洞房花烛之夜了,春宵一刻,堪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凉阴;歌管楼台,箫声细细;秋千院落,良夜沉沉。多少相思此刻都化作甜蜜,多少美梦此刻都终于成真,“便觉一缕情丝摇入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才始心动神摇,便觉万劫不复啊。

在爱人沈复的眼中,芸娘是这世上最可爱的女子。“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后人对此颇有异议,认为陈芸可能算不上一个美女,其实大谬不然。“瘦不露骨”和“眉弯目秀”,已经说明芸娘容貌和身材的无可挑剔。何况还有这句“顾盼神飞”,这可是曹雪芹用来形容大观园中那朵“又红又香的玫瑰花”——三小姐贾探春的赞词呢,芸娘的神采飞扬可见一斑。

“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似贬实褒,这不就是说,芸娘生了两颗可爱的小虎牙么?当年翁美玲版的俏黄蓉为什么能成为几代观众的梦中情人?恐怕跟她的小虎牙有很大关系,听她娇娇地唤一声“靖哥哥”,嘟嘴一笑,两颗小虎牙露出来,真是让人的心都化了。所以“似非佳相”其实是在说,“实乃佳相”啊。

因此沈三白得意万分、意犹未尽地最后写了一句“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这才是重点和关键所在呢,真正的美人,在皮相骨骼之外,必定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风韵气度,那是画不出,也写不尽的,正所谓“缠绵之态”、“其意也消”。

你知道西施的眉毛有多长,貂蝉的眼睛有多大,王昭君的鼻子有多高,杨玉环的嘴唇有多红吗?不,你只知道在水边浣纱的西施让鱼儿都自惭形秽地沉入水底了;在月下祈祷的貂蝉让月亮都羞涩地躲入云中了;出塞路上弹着琵琶的昭君让大雁都忘了南飞;沉香亭畔醉卧的贵妃让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都卷起了花瓣。

同类推荐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热门推荐
  • 轻松做湘菜

    轻松做湘菜

    一首《辣妹子》传唱三江,也唱出了湘菜的特点——辣。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是汉族饮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本书精选了白辣椒炒腊肉、脆笋炒肉丝、干煸四季豆、宁乡花猪肉、猪血焖鸡杂、孜然牛肉等好吃的湘菜。本书内容丰富,简明易学,不仅适合广大家庭阅读使用,同时对餐饮业经营者及专业厨师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 褪化危机

    褪化危机

    未来,科技不断进步,人类时刻进化,同时衍生出新的东西,终有一天,人类将面临自己的危机——人类自身的缺陷。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本科幻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是一本都市。
  • 我从北山来

    我从北山来

    人这一辈子,总有太多的遗憾。遗憾做了错误的选择,遗憾浪费了大把的时光,遗憾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却早已丢失最开始的自己。宋北曾无数次想过,若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一切都会不一样吧。这样想着,就似从一场梦中醒来,青春依旧,年华似火。她下定决心让自己的这一生再无遗憾,可世事难料,她无疑招惹那个人啊……
  • 腹黑女皇

    腹黑女皇

    天呐,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一觉醒来就穿越了?这会说话的月光手链是什么鬼啦?那个冷酷的帅哥王爷干嘛老是缠着她不放啊!还有可恶的老不死国师,想杀我是吗?你最好现在就拍死我,要不然我发誓让你死无全尸!哼,现在你们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们高攀不起!咦,那个男人怎么可以这么帅~什么?为什么还这么厉害!要逆天吗?,“师父,收了弟子吧!”许初心很没皮没脸的拉着那个帅的一塌糊涂男人的衣角说。御姐一秒变萌妹,美男来了,挡都挡不住~
  • 迦南荣光

    迦南荣光

    这是《溶源》前传。这只是个短篇,讲述黄金时代之后,关于黑铁时代的故事。……长生种有长生种的光荣,短生种有短生种的光荣。长生种的光荣是永恒,短生种的光荣是自由、公平、正义、理想……可惜是短生种。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快穿之鬼王妻虐渣记

    快穿之鬼王妻虐渣记

    她只是地府一个新来小鬼,为什么阎王爷要这样虐待她,本来以为完成一个任务就好了,结果眼前这些极品帅哥、霸道总裁、痴情学弟、恶魔大叔是怎么回事?夜羽突然发现她被冷陌那个鬼王坑了……
  • 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本书简单介绍了月经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月经期的饮食调养,以及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5种月经病宜吃的食物和600多个食疗验方。
  • 如若不曾相遇

    如若不曾相遇

    她是林家领养的女儿。从当初的作弄到彼此都沦陷时。一场变故改变了一切。一夕之间,男人狠心使用非常手段,不惜扼杀亲生骨肉于腹中。任凭林妮苦苦哀求,亦无动于衷。如此决绝。无奈,林妮转身远走他国。带着恨。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 神级宅男网管

    神级宅男网管

    一宅男网管与同学视频聊天,一夜之间宅男失业失恋。宅男撂下狠话:三年全面超过禽兽同窗!宅男以四流职业学院专科生资历,挑战一流大学高材生。屋漏偏逢连阴雨,一个女鬼误认他为前世男友,要寻仇,还是……对手能筹划出数据银行、管理大型B2C公司网络,人际关系左右逢源。抽象智力比拼,极速学习之战。屌丝宅男也能逆袭,赢得白富美女青睐,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