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P30
2.《中国金融年鉴》2002-2005,《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6年央行研究局《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Allen,Comparative financial system:A survey,1998
4.Zivi.Bodi、Robert.Merton,《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成思危等,2005:《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经济科学出版社
6.何广文,对农村政策金融的理性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4.3
7.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8.何梦笔,冯兴元,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多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黄祖辉等,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刘锡良等,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社,2006
11.刘玉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村社区的非正式金融研究”,2004
12.陆相欣,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理论探索,2007(2)
13.麦金农,1973:《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
14.庞贞燕、王桓,资本与效率: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3)
15.汪广荣,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启示,改革与战略,2007(1)
16.温铁军主编,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文津出版社,2006.5
17.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金融,2006,(11)
18.张秉福,民国时期三大乡村建设模式:比较与借鉴,新疆社会科学,2006(2)
19.张杰,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金融研究,2005.4
20.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P279-307
第三节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理论思考
李树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出发,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现状,提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的主要路径。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十分重要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有若干构成要素,并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从理论上讲,它包括宏观层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中观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以及微观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体系,其中,宏观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中观层次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构成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何广文、李莉莉,2004)。由于对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监管,遵守对城市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相同的监管规则,因此,理论界对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关注不多。这样,关于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和中观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方面。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已经实现了世界公认的成功,但是在中国起步最早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还较突出。农业、农民、农村,也一直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决策绕不开的难题,“三农”问题进而也成为近年来的理论热点。
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需要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增加农贷供给,是理论研究和实践者们的共识。进而把“三农”问题归因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认为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扼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咽喉”。“三农”问题似乎已经演进成为“四农”(“三农”+农贷)问题。的确,“三农”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且“三农”发展依赖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转和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5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并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导致能够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机制的产生。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机制的不完善从而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那么:
(1)“三农”问题的症结到底何在?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有什么特征?
(2)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的初始结构特征是什么?
(3)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4)什么样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有效率的?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来评价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有效率?
(5)政府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6)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何在?到底应该怎样配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组织资源和制度资源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等等。
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中国理论与实务部门的广泛重视。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农村经济现实深刻理解和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和完善面临的初始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的这样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在理论上有必要,而且可以为推进农村金融深化、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客观的理论性背景材料,进而为制订促进农业投入增加、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显然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现状与启发
1.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储蓄、贷款、汇兑、理财、保险等方面的需求,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生产条件的优化、收入的提高以及福利的改善等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加上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困难现象的普遍存在,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行为方面的研究较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深化度较高,已建立了健全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应、金融服务体系,信贷资金供应和服务能力相对过剩,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信贷资金的供给者与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在信息较为对称情况下的竞争而得到满足。所以,国外学者对于发达国家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融资行为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则不同,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麦金农,1973;肖,1973),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是“金融的二元性”(迈因特,1978),即现代金融部门和传统金融部门并存。同时,国有银行集中度较高,垄断性较强,利率扭曲、资金供求总量矛盾突出、信用工具不足、信用形式单一,“补贴性信贷利率和信贷配给”(肖,1973)存在,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低下。面对这种欠深化的金融格局,发展中国家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行为就远比经济发达国家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复杂,所以,国外学者对于欠发达国家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较多,并有了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如Barkema,Alan D.and Mark Drabenstot,2000;Goldsmith,1994;Coffey,1998;GTZ,1997;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2001;Pederso,Glenn and Tamar Khitarishvili,1997;Safavian/Breitschopf/Nagarajan/Meyer,1998;Schrieder,Gertrud and Franz Heidhues,1998;Yaron,Jacob and Stephanie Charitonenko,1999;Yaron,Jacob,1992;等,其中心结论是:能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组织贷款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仅是一小部分。
随着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推广,国外学者以研究扶贫助困的小额信贷为契机,对于贫困地区小额信贷农户融资行为有较为充分的研究(如Coleman,1999;Besley,1995;Ghatak,1999;Tassel,1999等)。
中国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贷款融资难,一直是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已有一些较为重要的实证研究成果(何广文,1999;朱守银,2003;郭晓鸣,2005;等等),但是,目前仅停留在对其融资状况的分析和融资困难的原因的研究(如何广文等,1999;何安耐/胡必亮主编,2000;李静,2000;张军,2000等),主要结论为:农村信用社是向农户融资的主要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存在贷款审批手续繁琐、贷款条件严格以及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因素,中国农户贷款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户融入资金大量依靠民间借贷而非正规金融机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现实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国内学术界对于农村金融及农户、农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如何广文,2001;马忠富,2001;谢平,200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2001),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模式。在研究扶贫助困的小额信贷的运作机制时,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小额信贷融资行为也有所涉及(如汪三贵等,1998;郭沛,1999;Park,Albert and Changqing Ren,2001等)。
在他们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共同的缺陷:(1)大多仅考察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与正规金融组织之间的借贷交易行为(Pischke/Adams/Donald,1987;(美)罗纳德·I·麦金农,1973;Coffey,1998;Heney,2000等);(2)缺乏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进行分层次研究和缺乏对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入资金来源渠道的深入剖析;(3)缺乏对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与其收入、福利改善之间数量关系的考察;(4)缺乏对于随着“金融深化”的推进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型情况下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变化的研究;(5)没能系统地提出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型时期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改善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