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脑神经与两栖动物一样,包括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对展神经、颜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
鱼类的脊神经是由脊髓两侧发出的神经,在背根和腹根愈合而成。背根内包含来自感觉器官或背神经节的感觉神经纤维,通入脊髓,也叫感觉根。腹根包含发自脊髓的运动神经纤维,通向身体各部分,又叫运动根。
海口鱼化石
海口鱼可能属原始的无颌总纲,其特征最接近八目鳗。它的体长约为2.5厘米,比在同一位点发现的昆明鱼窄。海口鱼有明显的头部及躯体。头上最少有6个甚至可能有9个鳃。身体上有若干节,有明显的背鳍,鳍指向头部,现今的鱼类中也有少数是这样的。根据化石的情况推断,海口鱼可能有脊索,但由于标本只保存了一小段,所以不能确定。海口鱼也有腹鳍,在腹部有13个环状结构,估计是生殖腺、排泄器官或其他东西。其骨骼并没有生物矿化的迹象。
无颌鱼类的“老祖宗”
据古生物学家研究推测,最早出现的无颌鱼类是甲胄鱼,它们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古生代鱼形脊椎动物。
甲胄鱼是个比较复杂的类群,在它们的“家族”中包括头甲鱼类、缺甲鱼类、杯甲鱼类和鳍甲鱼类等“兄弟姐妹”。甲胄鱼的头部没有腭,缺乏成对的附肢;它们的体型大小不一,小的几厘米,大的几十厘米;不同个体之间身体结构也略有差别。
另外,甲胄鱼的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的甲胄鱼都在海底过着爬行生活,靠吮吸方式在海底觅食。而较进步的鳍甲鱼类,游泳能力较强,可以在水层表面取食。
最大的节甲鱼
目前已知最大的节甲鱼是邓氏鱼,其身长大约8~11米,重量可达4吨,被视为该时代最大的海洋猎食者,其主要食粮是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被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有分布。在欧洲、北美、摩洛哥等地区都已发现了其化石。
邓氏鱼的咬力非常强大,更被认为是咬力最大的海洋动物之一。邓氏鱼能一口咬穿有硬壳保护的鱼类或无脊椎动物。进食结束后会将不能消化的硬壳吐出。
鲨鱼的祖先
裂口鲨常被推定为是软骨鱼最原始的代表之一。有的古生物学家指出,裂口鲨很有可能是所有鲨类的祖先。
裂口鲨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鲨鱼,据推断,其身长大约有2米,有长及流线形的身体。虽然其颚骨关节比现代鲨鱼的颚骨关节要脆弱,但却有比现代鲨鱼更为强壮的颚骨肌肉。裂口鲨牙齿成“笔架”形,中央的齿尖高,两侧的低;齿上有很多尖峰、边缘光滑,适合咬住(非撕开)猎物。
裂口鲨有可能是以尾巴来包围猎物,然后将其整个吞下的。裂口鲨拥有典型的鲨类体型。
裂口鲨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前有一粗壮的背刺;胸鳍特别大,腹鳍较小,偶鳍基部宽、末端尖,为原始类型的鳍;尾鳍在外形呈上、下叶对称,内部构造上脊柱一直伸到尾鳍上叶的末端,因此仍然为歪形尾。
以裂口鲨这种近似软骨鱼类为中心基干出发,进化出后期的各种鲨类,包括有典型的鲨类和身体扁平的鳐类。这些鲨类从中生代到现在一直生活在海洋中,既没有特别昌盛过,却也没有被大自然淘汰掉。
卡尔·冯·林奈是瑞典植物学家、冒险家,他首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
17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博物学家搜集到了大量的动物、植物和化石标本。1600年时人们已经认识大约6000种植物,而仅仅过去了100年,植物学家又发现了1.2万个新种。到了18世纪,对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的分类变得亟为迫切。林奈正是生活在这一科学发展新时期的杰出的代表,他因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需求创造了生物命名系统。
拥有超强抗压力的深海鱼类
在水中每下降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如果在水下100米的深处就是11个大气压,那么倘若水深几千米或几万米,其水压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倘若以人类的承受能力,是无法在这样的水压下生活的,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深海鱼类可以在这样的水压下悠游自在地活着呢?
原因是大多数深海鱼类的体内都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使鱼体内外的压力保持一致,而不被深海水压“挤扁”。
五大湖中的“不良入侵者”
并不是所有的七鳃鳗成体都必须游到海里度过它们的“成年”阶段,也有一些种类的七鳃鳗并不适应海里的生活环境,它们需要终生留在淡水中。例如海七鳃鳗陆封型,这类七鳃鳗进入北美洲五大湖,成了入侵物种,开始寄生生活。它们的入侵对五大湖的渔业造成了很大损失,给湖鳟及其他经济鱼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受害尤重的是湖红点鲑。此外,普氏七鳃鳗也终生生活在淡水里。
软骨鱼类分为板鳃类和全头类。
板鳃类具板状鳃,头部两侧具鳃裂,无鳃盖,包括有已绝灭的裂口鲨目、侧棘鲨目和有现生代表的鲛目和鳐目。
全头类鳃裂外被一膜质鳃盖,海生,种类远少于板鳃类。
擅长伪装的掠食者
大白鲨由于身体庞大,并不像其他鲨鱼那么灵活,但它却是最棒的狩猎者。大白鲨是个“化妆”高手,有着超高的伪装能力,总能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猎物面前,将其捕食。
大白鲨的上半部分颜色很暗,下半部分很明亮,它们能借着这种保护色悄悄地逼近猎物。当它从下方来袭时,由于它的颜色和深海接近,所以直到它发动攻击,有些猎物才会后知后觉地感知到“死期”将至。
大白鲨们很少从上方攻击猎物,但它从上方来袭时,白色的下部和海水反映出的明亮天色融为一体,成为它们另外一件“隐形衣”。
鱼儿需要喝水么?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水中的鱼儿不住地动着嘴巴,就像是在不住地喝水一样。难道鱼儿真的那么口渴吗?其实这些鱼儿并不是在喝水,只是利用不停地张合自己的嘴来呼吸罢了。
那么,鱼儿究竟需不需要喝水呢?
生物学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分别对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根据鱼类对盐分调节的原理,海洋中的硬骨鱼类是需要喝水的。因为海水的浓度高于硬骨鱼类的血液浓度和体液浓度,在渗透作用下,鱼体内的水分会因此不断地散失到海水中,这时候鱼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如果想要保证其血液中的酸碱平衡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海洋硬骨鱼类就必须依靠饮入一些海水来调节自体中的血液浓度和体液浓度。
但并不是所有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都需要喝海水来调节自体酸碱度。海洋中的软骨鱼类如鲨、鳐、等就不需要借助海水的帮助,因为它们的血液中本来含有很多尿素,这就使得它们的体内渗透压比海水大,而海水会从它们的鳃膜不断渗透进它们的体内。因此,它们不但不需要喝水,反而还需经常排尿才能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而淡水硬骨鱼类由于生活在淡水中,其血液和体液的浓度与淡水的浓度大致平衡,所以不存在要靠喝水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问题。
深海鱼的方向感
为什么鱼在游泳时总是背部向上,而不是肚子朝上呢?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它们喜欢背朝太阳。”可是深水中的鱼根本见不到阳光,它又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
原来,鱼类的平衡器官——耳石能够对地球的重力做出反应。在平时,由于太阳和重力两种作用的结果,鱼类始终保持背部向上、肚子向下的姿势,这是鱼类对太阳光的背光反应和对地心引力的趋性。
生物学家曾在水族箱里做过试验:让光线仅从水箱的两侧射入,而不让光线从上面透入,结果发现鱼会斜着身子游泳,测一下角度,倾斜与垂直方向约呈45°。
为什么它不把背朝上或完全朝向光源呢?原来上部的光被遮挡住,鱼认为有光的侧面是太阳的方向,就试图以背对着太阳;但同时还有另一个因素阻止它偏斜,就是重力在起作用。
经过实验人们发现如果光从左面来,鱼就会背对着左面;光从下面射进来,鱼竟然会肚子向上翻倒过来游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鱼是凭借光和地心引力的双重趋性作用,进而控制身体平衡的。
骨鳞按形状分成圆鳞和栉鳞两种:
圆鳞的游离端光滑,常见于鲑鱼、鲤鱼等;栉鳞的游离端有细小锯齿状突起,常见于鲈形目鱼类等。
圆鳞和栉鳞可以见于同一鱼体的不同部位,如半滑舌鳎有眼侧为栉鳞,无眼侧为圆鳞。它们也可见于同一鱼体的不同阶段,如鲱鲤的幼鱼为圆鳞,而成鱼为栉鳞。
不管圆鳞或栉鳞,其表面均有同心圆的环纹,统称之为年轮,它与植物茎的年轮一样,可依此推测鱼的年龄、生长速度及生殖季节等等。
“人鱼”是鱼类么?
长期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海洋里生长着一种动物,它既像人,又像鱼。人们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人鱼”。人们曾在无数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为人鱼做了最美好的描述,并且这些描述大都以女性为塑型。人们觉得它们应该是最美丽的鱼类。但是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人鱼是哺乳动物的一种,真正的名字是儒艮。而且,它也并不美丽。
这种“人鱼”从外形上来说更像是一条大鲨鱼,它有鱼类一样的胸鳍和新月型的尾鳍,身上披着奇异的黄褐色短毛,胸部两侧的腋下长着一对四五厘米长的乳头。儒艮的面部长得非常奇特,上嘴唇上翻得特别厉害。
为什么人们会把这种四不像的哺乳动物称为“人鱼”呢?
原来雌儒艮在哺乳幼仔的时候,时常会用鳍状的前肢夹着幼仔,而把头和胸部露出水面。这时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位半身浸于水中的妇女抱着孩子在喂奶一样。因此,被人们称为“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