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9700000001

第1章 皮肤科(1)

湿疹

地黄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功用】凉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血风疮、旋耳疮迁延日久,血虚化燥生风,身体或耳内生疮如粟米,瘙痒无度,疮面粗糙,上覆痂皮或鳞屑,心烦便秘,夜不得寐。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生)各9克,当归6克,丹皮、黑参、白蒺藜(炒,去刺)、僵蚕(炒)各4.5克,红花、甘草(生)各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早、晚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椒、酒、鸡、鹅。

黄芪化毒汤

【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功用】益气养血,化毒排脓。

【主治】干疥瘙痒,见血无脓。

【组成】黄芪(生)15克,连翘6克,防风、当归、何首乌、白蒺藜各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日久不干,加白术6克,茯苓3克。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主治】睾丸湿痒疼痛,秋冬甚,夏月减者。

【组成】肉桂0.6克,川椒、当归梢、猪苓各0.9克,蛇床子、黑狗脊各1.5克,麻黄根3克,轻粉少许,红花少许,斑蝥2个。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干掺患处。

【禁忌】忌在风寒冷湿处坐卧。

藜芦膏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主治】小儿一切头疮,以及痨疮、癣疮、湿疮,久而瘙痒不生痂者。

【组成】藜芦、黄连、雄黄、黄芩、松脂各90克,猪脂250克,矾石150克。

【用法】上药七味,研末,煎令调和。先以赤龙皮(槲木皮)、天麻汤洗,再涂抹药膏。

脂溢性皮炎

养血润肤饮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

【主治】面游风,初起面目浮肿,燥痒起皮,如白屑风状,渐渐痒极,延及耳项,有时痛如针刺。现用于皮肤瘙痒症,牛皮癣静止期(血虚风燥型),红皮症等病久血虚风燥而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舌质红者。

【组成】当归9克,熟地、生地、黄芪各12克,天冬(去心)、麦冬(去心)各6克,升麻、片芩各3克,桃仁泥、红花各2克,天花粉4.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加减】如大便燥结,可加大麻仁、郁李仁各9~15克;如风盛痒甚,加明天麻4.5克,同时宜配合外治,如生猪油或鳗鲡油涂抹局部。

【禁忌】药后禁食荤腥、鱼、虾、螃蟹或辣椒、生姜等刺激性饮食。

神梭散

【来源】《扶寿精方》。

【功用】去风屑垢腻。

【组成】当归、白芷、黑牵牛、诃子、荆芥、侧柏叶、威灵仙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临卧擦发内,次早理之。

日光性皮炎

青蒿饮

【来源】《洞天奥旨》卷十三。

【主治】日晒疮。

【组成】青蒿30克。

【用法】上药捣碎。以冷水冲之,取汁饮,将滓敷疮上。

柏黛散

【来源】《洞天奥旨》卷十三。

【主治】日晒疮,火癍疮。

【组成】黄柏6克,青黛6克。

【用法】上药各研末。麻油调搽。

漆疮

柳枝膏

【来源】《普济方》卷四〇七。

【主治】漆疮,四肢壮热。

【组成】垂柳枝150克,苦参60克,黄芩30克。

【用法】上药锉为粗末。每用30克,以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滤去滓,碾入好墨半匙头,拌令匀,再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每用少许,涂于疮上。

冻疮

阳和解凝膏

【来源】《外科全生集》。

【异名】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功用】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

【主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疬、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Ⅰ~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组成】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活白凤仙梗120克,川附、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官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各60克,川芎120克,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30克,乳香末、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麝香30克。

【用法】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夜油冷后称准分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如神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主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

【组成】川大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新汲水调,搽疮面。

柏叶膏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主治】冻疮。

【组成】柏叶(炙干为末)120克,杏仁(去皮研)30克,头发30克,盐(研)15克,乳香(研)7.5克,黄蜡30克,油700毫升。

【用法】上七味先煎油沸,次下五味药,以发销尽为度,次下黄蜡搅匀,瓷器中收。先以冷开水洗疮,以绵裹干,后以药涂,即以软帛包裹,勿令寒气侵入,每日一洗一换,如疮渐愈,即三四日一换。

黄水疮

川粉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主治】月蚀疮及黄水等疮。

【组成】穿山甲(炒)、铅粉(炒)、轻粉(隔纸微炒)各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掺患处;干则用麻油调敷。

升麻消毒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主治】黄水疮。

【组成】当归尾、赤芍药、金银花、连翘(去心)、牛蒡子(炒)、栀子(生)、羌活、白芷、红花、防风、生甘草、升麻、桔梗(小剂各3克;中剂各5克;大剂各6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服。

【加减】若疮生头面,减去当归尾、红花。

青蛤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功用】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主治】黄水湿热等疮。

【组成】蛤粉(煅)30克,石膏(煅)30克,轻粉15克,生黄柏15克,青黛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先用麻油调成块,次加凉水调稀,将疮洗净,薄涂患处。

蛇床子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肾囊风,干燥极痒,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淫脂水,皮热痛如火燎。

【组成】威灵仙、蛇床子、当归尾各15克,缩砂壳9克,土大黄、苦参各15克,老葱头7个。

【用法】上药以水1升,煎数滚,倾入盆内,先熏,候温浸洗。

浸淫疮

螵蛸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湿热破烂,毒水淋漓等疮,或下部肾囊足股肿痛,下疳诸疮。

【组成】海螵蛸(不必浸淡)、人中白(或人中黄、硇砂亦可)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先以百草多煎浓汤,乘热熏洗后,以此药掺患处;如干者,以麻油或熬熟猪油,或蜜水调敷。

【加减】若肿痛甚者,加冰片少许更妙;若湿疮脓水甚者,加密陀僧等分,或煅过官粉亦可,煅制炉甘石更佳。

燥湿丹

【来源】《青囊秘传》。

【主治】浸淫疮。

【组成】蛇床子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末,干掺患处。

天泡疮

石珍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热泻火,燥湿止痒。

【主治】天疱疮,日久破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现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

【组成】石膏(煅)、轻粉各30克,青黛、黄柏末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先以甘草汤洗净,后以此药掺之,其疼即止。

玳瑁汤

【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主治】时行豌豆疮,及赤疮疹子。

【组成】生玳瑁、生犀角各以冷水浓磨汁200毫升。

【用法】同搅令匀,每服50毫升,微温,一日5服为佳。

柏叶散

【来源】《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主治】天疱疮。

【组成】石柏末4.5克,轻粉3克,雄黄3克,青黛6克,滑石3克,寒水石(煅)6克,银朱4.5克,辰砂1.5克,铅粉6克,侧柏叶末3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丝瓜叶汁调涂。

解毒泻心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清心解毒。

【主治】心经火旺,酷暑时生天疱,发及遍身者。

【组成】黄连、防风、荆芥、山栀、黄芩、牛蒡子、滑石玄参、知母、石膏各3克,甘草、木通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400毫升,灯芯草20根为引,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脓疱疮

何首乌汤

【来源】《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功用】清利湿热,祛风解毒。

【主治】湿热风毒,遍身脓窠,黄水淋漓,肌肉破烂。

【组成】何首乌、黄连、防风、金银花、荆芥、苍术、白鲜皮、甘草、苦参、连翘、木通等量。

【用法】上药以灯芯为引,水煎服。或为细末,水叠为丸,每服9克,用淡酒送下。

【加减】溏泄,加泽泻;夏热,加栀子、黄芩;身痒,加白蒺藜;脾胃弱者,去苦参,加赤茯苓。

鲫鱼膏

【来源】《疡医大全》卷七。

【主治】无名肿毒,脓窠疮疖。

【组成】大蛤蟆、活乌背鲫鱼各7个,蓖麻仁360克。

【用法】麻油1千克,同蛤蟆、鲫鱼、蓖麻仁文武火熬枯,滤去滓,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入真轻粉120克,铅粉360克,收藏。临用取膏摊贴。

阴疮

牡蛎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〇一。

【主治】阴囊两旁生疮,阴湿水出,奇痒难忍;或两腋、手足心湿汗。

【组成】枯白矾120克,黄丹(炒)60克,牡蛎粉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遇夜睡时,手捏药于痒痛处擦之,不一时又擦之。三四次后顿减。次夜再擦,虽大减又擦。后日自然平复。如腋汗者顿擦即可。脚汗先擦大减,又擦后装药于靴,或鞋底上、脚板上涂药,或缠脚裹之亦可。

蓝叶散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四。

【主治】诸丹发热赤肿。

【组成】白芷、柴胡、知母、杏仁(去皮)、川芎、赤芍药生地黄、川升麻、干葛、生甘草各7克,烂石膏、栀子仁各3.75克,蓝叶(晒干)7.5克。

【用法】上药锉细。每次4.5克,以水煎服。

【加减】热甚,加黄芩、玄参。

癣疮

三神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主治】一切癣疾。

【组成】蒺藜子(炒)、海桐皮(锉)、草乌头(盐炒熟,去盐不用)各30克。

【用法】上药同研细末,以面糊调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15丸,温水或盐汤送下。

土大黄膏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干湿顽癣,不论新久,但皮肤顽厚,串走不定,惟痒不痛者。

【组成】硫磺240克,生矾120克,点红川椒60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末,用土大黄根捣汁,和前药调成膏。新癣抓损擦之,多年顽癣加醋和擦,如日久药干,以醋调搽,牛皮癣用穿山甲抓损擦之。

土荆皮散

【来源】《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主治】一切风湿癣癞痒风。

【组成】土荆皮、吴茱萸、洋庄、西丁、人信、斑蝥、番八仁、明矾、川椒、细辛、海桐皮、槟榔、胆矾、煅皂矾、皮硝、巴豆仁、蛇床子、烟胶、雄黄、桃丹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烧酒浸搽。

川槿散

【来源】《鲁府禁方》卷四。

【主治】一切顽癣。

【组成】大斑蝥7个(小者10个,去头、足),巴豆5个(去油),川槿皮9克(为末)。

【用法】上药三味,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搽。稍时作痛起泡,泡落即愈。

马蹄膏

【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主治】一切癣。

【组成】白马蹄(煅存性)。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取马齿苋捣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

马齿苋膏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主治】杨梅遍身如癞,发背诸毒,顽疮、臁疮,久不收口,及湿癣,白秃、丹毒等。

【组成】马齿苋。

【用法】上药一味,干品每用30~60克,鲜品用60~120克,水煎或酒水煎服;外用捣烂外敷,或取汁用。

玉容肥皂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二。

【异名】玉容肥皂丸(《冯氏锦囊》卷十九),肥皂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功用】去瘢润肤。

【主治】白斑,黑点,白癣,诸般疮痕。

【组成】白芷、白附子、白蒺藜、白僵蚕、白芨、白丁香甘松、草乌、杏仁、绿豆粉各30克,儿茶9克,密陀僧、樟脑各15克,白蔹、山柰、猪牙皂各12克,皂角(去里外皮筋并子,只取净肉)12克,轻粉9克。

【用法】先将皂角肉捣烂,入鸡蛋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末同皂角、鸡蛋清和丸。擦面。

必效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功用】杀虫止痒。

【主治】年久顽癣。

【组成】川槿皮120克,海桐皮、大黄各60克,百药煎42克,巴豆(去油)4.5克,斑蝥(全用)1个,雄黄、轻粉各1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何首乌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功用】养血祛风。

【主治】脾肺风毒攻冲,遍身疥癣瘙痒,或生瘾疹,搔之成疮,肩背拘倦,肌肉顽痹,手足皲裂;并治紫癜、白癜。

【组成】荆芥穗、蔓荆子(去白皮)、蚵蚾萆(去土)、威灵仙(净洗)、何首乌、防风(去芦、叉)、甘草(炙)各2.5千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每服3克,食后用温酒或沸汤调下。

青金散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主治】小儿疥癣眉炼,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漓,经年不愈。

【组成】松香60克,真蛤粉15克,青黛7.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用烛油调搽,或干掺之。

苦参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主治】风湿热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麻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

【组成】苦参100克,荆芥(去梗)5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后用好茶或荆芥汤送下。

同类推荐
  •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简单的治疗措施。并针对患者的疑问,请专家逐一解答,约有300条用眼、护眼、眼病防治等方面的专家答疑。
  • 藏象异论

    藏象异论

    本书专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人体生命生理的基本问题,主要指藏象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哲学、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中医阴阳藏象(气血水火精神)学说。
  • 老年护理技术

    老年护理技术

    护理专业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体现护理专业工作过程,具有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教学改革特点的《老年护理技术》教材,使教材风格从学科型的《老年护理学》教材转向实用型的《老年护理技术》教材,填补国内同类同层次教材建设领域的空白。《老年护理技术》整体设计的创新,以国际上通用的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十一个方面,划分、归类护理诊断,体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
  • 现代护理管理进展集萃

    现代护理管理进展集萃

    编者以我国护理管理实践为基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反映护理管理学科新知识和新进展,全面介绍了当今护理管理的新理论、新观念及热点问题,内容涵盖护理管理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与原理;管理职能方面讲述了人力资源、领导、控制等内容;在管理质量方面涉及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业务技术管理、护理安全与风险和质量持续改进的控制方法和评价策略。
  • 朱氏点通疗法

    朱氏点通疗法

    本书是一本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书,它第一次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独特而实用的“系统性心理治疗法”。本书提出的理论和技术,对现存的一些陈旧理论和治疗模式是大胆的挑战,是全新的心理治疗设计和无畏的科学实践。
热门推荐
  • 女将叶央

    女将叶央

    醒来第一眼,不是温柔纱罗帐,不是美男在身旁。城破声让人心慌。倒了血霉,穿过去的时候正打仗。前半生是活得挺漫不经心的,可如果能熬过去,她要痛痛快快潇洒一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毒女配逆袭计:男配快到碗里来

    恶毒女配逆袭计:男配快到碗里来

    月凌薇,一个精锐女兵,在一次战役中与敌人同归于尽,为了改变命运,也为了查明真相,月凌薇与一个……萌到家的系统人物签了契约,月凌薇负责与女主斗智斗勇,让男主追悔莫及!撩男配!虐渣渣!系统人物则负责在月凌薇完成任务之后把她送回过去!一代精英女兵的陨落,却迎来了一个虐渣王的诞生!月凌薇:男配快到碗里来。
  • 吴世勋之你要不要爱上我

    吴世勋之你要不要爱上我

    “报告勋少,夫人把M市老大给打了!”“找人,帮我老婆”“勋少,夫人买了两只熊猫回来!花了好几亿!”“在买几只让他玩”“勋少,有人说夫人和别人开房去了…”“来人,备车!”“放开我妈妈!”一个酷似吴世勋的小包子两手张开,一脸正义的说。吴世勋招招手“儿子,来,爸爸教你追班花”小包子立马倒戈“好好好,粑粑,你教我追班花,我教你追麻麻!”薛雪怒吼“我怎么摊上这么个父子啊!”
  • 九劫魔帝

    九劫魔帝

    天下为什么这么太平?那是因为没有我!””挑起战争,见识更多的强者,死了也不遗憾!“一个小家族的小人物夏天,带着他的初衷,走上一条踏天破地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病娇王爷太腹黑

    病娇王爷太腹黑

    代小护士穿成太医之女。她性格彪悍却遇上病怏怏的无用王爷。无所谓了,嫁给富二代至少可以衣食无忧吧!但是,为毛那些个王爷争夺帝位要来找她老公的麻烦?欺负她可以勉强忍下来,但是欺负她老公就忍无可忍!她拍案而起:老娘不发威,你们真以为我是Kitty?看她如何拳打王爷,脚踢王妃,代她夫君出头!可是,她怎么越来越觉得病怏怏的老公越来越强悍呢?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腹黑?
  • 总裁夫人很低调

    总裁夫人很低调

    我明明是他的合法妻子,却享受着私密情人的待遇?我费尽心机成为光芒万丈的陆家大少奶奶,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我问道:从头到尾,我是不是就是你手中复仇的一颗棋子?他笑说:当然不是,至始至终,你都是我复仇的对象。
  •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八百年的教育智慧,滋养着一代代的杰出人物。但是,有一个课堂比剑桥更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学生,那就是家庭;有一些老师比剑桥的教育家们更注重引导学生走向成功,那就是父母、家长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在这个特殊的教育澡堂上,老师们更需要学习教育的方法,更需要吸取剑桥的教育精华。本书365个教子故事,365堂人生之课,和孩子一起,共同体味来自剑桥的最真实感悟,携手走向成功的未来。
  • 神与日

    神与日

    当真相被掩盖当历史被抹去庸庸碌碌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特别是日本的艺术疗法不仅在理论上,包括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目前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书是在借鉴、引进和介绍日本艺术疗法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心理学实践形成的。全书阐述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不仅可为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也可让普通大众对相关常识和具体应对方法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