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比尔·盖茨多次对公司的一线员工强调:“为了应付有些无预期的事而要做好完全准备工作,并应在你投入一件工作前尽可能努力学习。”
人的一生本来就不算太长,而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但需要学习的东西却数不胜数,所以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和面对知识更新的挑战。终身学习化,即人生学习化,若让人生成为“学习化的人生”,就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真正做到“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学习化”不仅是人们在新世纪的最佳生存方式,也是家庭、企业、国家在新世纪的最好生存方式。你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不要再把人生机械地划分为“读书”和“工作”两个阶段,学习将伴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生计教育和闲暇教育,它是你得以发展和进步的永久性动力,如同汽车加油站一样。
所以,学习也是一种永恒的权利,你在任何年龄段都有权利享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而且终身学习也是提高你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在社会大学,人们对学习的选择更为自由,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但无论你学习什么,你都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能力,你什么都学不好,最终你将一事无成。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如果你不能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那么你将失去很多。比如,比尔·盖茨可算是信息行业的“龙头老大”了,可是就因为他后来有点小看了事态发展状态以致未能察觉信息行业内所发生根本性变化,失去了唾手可得的新机会。
面对这样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你无论制订怎样的生存计划,都必须确立自己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如此你才能展翅高飞,游刃有余,如果一踏入社会你就失去了学习的心,那么失败离你为时不远了。而反之,若能将工作当作一生的工作而埋头苦干,不断进修、不停创造始终能“活到老学到老”,你的进步一定是无穷的,这种人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有效率地做自己的工作。
这样他自然就有希望,不至于失去理想,当然也不觉得疲倦了。
与专家为伍很重要
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与专家为伍很重要,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需要有一个专家与网络体系以帮助其完成任务,这些人是各个行业的专家。
每一年,都会有数以百计的男女以内向,能力不足的模样进入销售。然而几周之内,很多人都变得有信心,有能力,而且更富有生产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人过去一直生活在消极的环境中,而且周围的人也不断地在他们心灵中注入消极的因素,并且告诉他们干哪些事情一定会失败。而进入销售之后,环境与交往有了极大的转变,周围的人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生活。更重要的是,从训练师到经理,这些专家都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给予他们所需的知识信自己。他们每天都与这些专家为伍,自然而然就开始以专家的做法来改变自我。
即使是和精通的、自私的个人交往,也可能是危害极大的,可能会让人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形成保守、自私的精神风貌,不利于勇敢刚毅、胸襟开阔的品格的形成。很快就会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原则性丧失,遇事优柔寡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精神状况对于想有所作为或真正优秀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相反地,与那些比自己聪明、优秀和经验丰富的人交往,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加生活阅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状况改进自己的生活状况,成为他们智慧的伴侣。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开阔视野,从他们的经历中受益,不仅可以从他们的成功中学到经验,而且可以从他们的教训中得到启发。如果他们比自己强大,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力量。
因此,与那些聪明而又精力充沛的人交往,总会对品格的形成产生有益的影响——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自己的目标,在日常事务中更加敏捷和老练,而且,与此同时,也许对别人更有帮助。
与优秀的人交往总是会使自己也变得优秀。因此,在人生的奋斗之路上,我们应小心谨慎地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寻找那些强于自己的专家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去模仿他们,以便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明智的指导,因为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
给自己找个教练
为了最快地获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结交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家。努力与之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以建立个人的知识网络。
柯达虽然对新员工实施了众多的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柯达还是采取教练制,让新员工与经验丰富的专家一起工作,一起学习、讨论,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体验柯达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为柯达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员工。
詹姆·沃森,一个非常杰出的柯达人,从基层做起,五年之后,现在成长为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沃森认为,知识网络对一个职业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开发和利用知识网络中的网点可以快速推进事业发展与进步。
无论是在参加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上,还是在工作当中,沃森广泛开发和利用优秀的人,注意寻找并结交那些比自己聪明、优秀和经验丰富的人。沃森在柯达任职期间,他总是与优秀的人员为伍。这样一来,沃森或多或少地受到感染和鼓舞,广泛吸取他们的优点和经验。也正是因为如此,沃森的成长才会异常迅速。
成功地发展知识网络应当是一名杰出员工工作生涯中不可间断的过程,而且,这不是在短时间内急于求成、立等可取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可是,一旦你将个人的知网络建立起来,你可以从与网点的接触中获益良多,与优秀的同行或具有同一工作关联的人谈话,可以使你在如何好自己的工作方面得到更多的见识。如果你在工作中要冒尝试新观念的风险,理解你的专家们会对你的新方法或技术方面提供有益的意见。此外,建立个人的知识网络也是富有乐趣的。
但是,应该如何建立个人的知识网络呢?参加与你的工作和行业有关的团体是建立个人知识网络的最佳方法。此外,参加义务组织专题会议和讲座也是寻找专家的明智之道。
在此有一点需特别强调,在公司内部建立这种知识网络时,不要打乱职场规则,即几个人组成小帮派。在公司中拉帮结派是上司非常忌讳的。因此,在与公司内部的专家交往时,首先应公私分明,不要只为小团体的利益考虑,而损害公司的利益。其次,团结为重,与公司中的所有员工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公司内部,你只有这样,既结识了用得着的人,又吸引了老板的目光,为职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成为有知识价值的网点
我们应想方设法成为自己建立的知识网络中很有知识价值的网点。因为任何专家都愿意与那些同样掌握对自己有用知识的人分享知识。
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许多人都曾为一个问题而困惑不解:明明自己比他人更有能力,但是成就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而应该先问问自己一些问题?
——自己是否象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钻研过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
——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为了给你的老板创造更多的价值,你认真阅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么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勤于钻研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就可以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
现在,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长出一朵艳丽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
当你精通你的业务,成为了你那个领域的专家时,你便具备了自己的优势。
成为专家要尽快。这里我们强调“尽快”,并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只是说要越早越好。两年不算短,五年也不能说长,完全看你个人的资质和客观环境。但如果拖到四五十才成为专家,总是慢了些。因为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人也磨成专家了,那你还有什么优势。因此“尽快”两个字的意思是——走上社会后入了行,就要毫不懈怠,竭尽全力地把你那一行钻研清楚,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你能这么做,你很快就可以超越其他人。
一般来讲,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心情还不十分稳定,有的忙于玩乐,有的忙于谈情说爱,真正把心事放在钻研工作上的不是很多,很多人只是靠工作来维持生计,一心想成为“专家”的则更少了。另外在于快乐、悠闲,这不正是你的好时机吗?苦熬几年下来,你累积了自己的实力,超乎众人,他们再也追不上来,而这也就是一个人事业成就高低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尽快”在本领域中成为“专家”呢?
首先,选定你的行业。你可以根据所学来选,如你没有机会“学以致用”也没有关系,很多有成就的人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在学校学的专业并没太大关系。不过,与其根据学业来选,不如根据兴趣来定。不管根据什么来选,一旦选定了这个行业,最好不要轻易转行,因为这样会让你中断学习,减低效果。每一行都有其苦乐,因此你不必想得太多,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之上。
其次,勤于钻研。行业选定之后,接下来要象海绵一样,广泛摄取、拼命吸收这一行业中的各种知识。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辈请教,加班不算钱也没关系,这也是一种学习。另外可以吸收各种报章、杂志的信息。此外,专业进修班、讲座、研讨会也都要参加。也就是说,要在你所干的这一行业中全方位地深度发展。
最后,制定目标。你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几个阶段,并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这是一种压迫式学习法,可迫使自己向前进步,也可改变自己的习惯,训练自己的意志。然后,你可以开始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你不必急于“功成名就”,但一段时间之后,假若你学有所成,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现出来,你必然会受到老板的注意。当你成为专家后,你的身价必会水涨船高,也用不着你去自抬身价,而这正是你“赚大钱”的基本条件。只要有“专家”的条件,人人都会看重你,何愁高工资?
不过,成为“专家”之后,你还必须注意时代发展的潮流,你还要不断更新提高自我,否则,你又会象他人一样原地踏步,你的“专家”水平又打折扣了。
观察并学习同事的日常工作
我们应悉心观察同事的日常交往,认真学习和赶超先进,虚心采纳同事对自己有价值的工作方法与建议。
沃尔玛排名500强,被管理界公认为最具文化特色的公司之一。在沃尔玛,很多员工都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60%的管理人员是从小时工做起。
在沃尔玛,拥有一张MBA文凭并不能够赢得高级主管的赏识,除非通过自己努力以杰出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这并不是说沃尔玛不重视员工的素质,相反,公司在各方面鼓励员工积极进取,为每一位想提高自己的员工提供接受训练和培训的机会。
在沃尔玛,有一个很关键的培养人才法则——悉心观察同事的日常工作,认真学习和赶超先进。其实,在沃尔玛创立之初,山姆就运用这个法则学习到了“女裤理论”——降低价格,刺激销售量,进而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1969年,19岁的迈克·耶罗在阿肯色州的罗杰斯城进入沃尔玛做小时工。当时,沃尔玛才拥有18家商店。虽然迈克只是个理货的小时工,但做事认真负责,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更为难得的是,迈克悉心观察正式员工的一举一动,认真学习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当时店中的经理詹姆斯非常欣赏他。于是,三个月后,迈克成为沃尔玛的正式员工。
此后,迈克更注重学习同事的优点,而且每个月还主动向经理询问自己的工作有哪些不足,并进行积极改进。1971年,经理的助理辞职,由于迈克表现不凡,经过6个月的训练,成为经理助理。
当时,沃尔玛的管理层正处在两个派系的争斗之中,一派是公司元老费罗尔德·阿伦领导的内部老员工,一部是年仅40的领袖人物罗恩·迈耶领导的年轻一派。新老两派的明争暗斗,迫使山姆退居二线,当了执行委员会主席。
年轻的迈克没有参加派系之争,而一心为公司做事,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并不断加强自己管理员工、管理好商品销售的能力。经理退休,经其推荐,迈克成为分店经理。在一般零售公司,没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根本不会被考虑提升为经理。
悉心观察同事的日常工作,认真学习同事的有价值的工作方法或方式,这是通往卓越的捷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取舍地学习优秀员工的做法,我们就能够做出和他们相同的成就,甚至可以超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