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6100000004

第4章 发明简史(3)

造纸术简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种与印刷术有紧密关系的伟大发明,那就是造纸术。可以说,如果没有纸的发明,印刷术是不可能出现的,人类文明当然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刻苦读书,能博览各种报刊杂志,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体育、军事及文化时事等,如果没有纸的存在,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之所以还能领略远古祖先的一些生活情况,研究古代先哲的深邃思想,吟诵先辈文人墨客娓娓动人的文学篇章,都依赖这纸的代代传递:我们有感于世界历史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深知这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的人类文明是以纸作为重要的载体来实现的……纸始终是人类文明的承载器和传播机。而造纸术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发明,早已作为“四大发明”之一,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是我们祖先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又一巨大贡献。但是,造纸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充满艰辛和汗水的历史。

纸前文明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开端。但并不是一开始,文字就是写在纸上的。在无纸的文明史中,人类曾经绞尽脑汁,寻求过各种各样的书写材料。

从公元前3000年起,埃及人就开始用纸莎草来造“纸”。他们把纸莎草的茎破成细丝晒干,交叉着叠两层,然后再用胶黏合。这种“纸”可以卷成卷,在当时的条件下还能长期保存。许多最古老的埃及文献就是这样留下来的。为了传播文化,埃及人还大量地“出口”这种“纸”,古希腊的大多数古典文学作品及哲学著作都是写在这种纸莎草纸上的。

据史书记载,1798年,当拿破仑的部队攻击埃及时,一些随军学者发现了公元前1800年的纸草。最初用胶黏合几层薄纸的效果很不理想,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菲拉底修斯才发明了一种较好的黏结方法。为了纪念他对造“纸”术的贡献,雅典人还为他制了一尊雕像。

古代印度人是在树叶上写字的,当然非常难于保存和留传,文明也会随着树叶的腐烂和分解而化为乌有。

古代欧洲人还用羊皮写字。但传说,羊皮“纸”是小亚细亚帕加马古国的居民发明的。它曾于4世纪时非常流行,已找到的最古老的文物是公元1世纪末的一块写了字的羊皮纸。羊皮纸是用山羊皮、绵羊皮或小牛皮做成的,结实耐用,表面光滑,是当时上好的书写材料。中世纪时,欧洲人曾长期用它制作书籍和起草重要文书,尽管这时真正的纸已经传了过去。而在羊皮纸一度匮乏的时期,人们还曾将过时的羊皮纸书籍上的字迹刮掉,再誊抄上新的内容。

古代两河流域(中亚一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人民还用泥板写字记事。当然,这也是不易保存和传承的文明载体。作为古代文明古国的巴比伦王国也没有发明出真正实用的纸来。

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文字叫“甲骨文”,就是因为我国的文字一出现,就是被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商周时期,青铜冶铸业十分发达,人们就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称作“铭文”。现在,考古发现的许多当时的青铜器上,都留下“铭文”所记载的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又习惯于把字写在竹简和木牍上,合称为“简牍”。“简”,就是用来写字的长条状的竹片和木片;“牍”是比简稍宽些的木板。古人用毛笔在上面书写。将书写好的竹、木简用丝绳或皮带系连起来,合成一卷,成为简策。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装订成册的书籍。其实,简牍很早就为中国古人所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一个象形文字,像古代的“册”字。“册”,就是把竹木简系连在一起,成为一本书的形状。由此可知,我国商代就已经使用竹木简作为书写材料了。简牍在周代到秦汉两晋时期,一直是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策也是这个时期中国书籍的主要存在形式。简牍虽有形体的不同,但主要区别在于书写字数的多少。一片简上通常可写22~25字,最小的简只能写两个字,每简通常是一行,汉代的简中也有多至五六行的。相对来说,木牍则一般能写四五行。书写顺序往往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就像今天“春联”的读写方法一样。

大概不少朋友听说过这样两个成语:一个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形容一个人才学广博、知识丰富;另一人是“汗牛充栋”,形容一个人的藏书很多或某处的藏书非常丰富。这里的“五车”和“汗牛充栋”指的就是古代用简牍装订成的书,多得足以装满五辆牛车,或多得让牛在拉车时都累得出汗,或堆放在家里,一下能顶到房梁上去。其实,因为简牍大而重,又用毛笔书写,即使“学富五车”、“汗牛充栋”,恐怕也没有多少册书。如果在今天,这样的书装上五车,让牛拉得出汗或堆起来顶着房梁,那恐怕也有好几万或十几万册的书了。

历史上曾有多次发现简牍。较著名的有:西汉武帝时鲁恭王毁坏孔子旧宅时,在墙壁中间发现了一批竹简;晋武帝时有人盗掘魏襄王墓发现的数十车竹简,约十多万字,称为“汲冢书”;20世纪以来,在甘肃、河南、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区都多次发现简牍。因为简牍笨重不堪,运输和携带极不方便,而且又难于书写,随着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从南北朝以后就逐渐为纸张所取代了。

另外,我国古人还用绢帛写字。在考古发现中,许多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朝古墓中,除了大量的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简牍以外,也有大量绢丝帛书。如在湖南长沙发掘的著名的马王堆西汉墓中,就有28件帛书和两卷医简,其中就有著名的老子《道德经》的帛书及记录已初步形成体系的中医经络学说的竹简。可以说,在东汉较简易耐用的纸发明之前,简牍和绢帛应是最主要的两种书写材料。但因为简牍沉重,绢帛昂贵,社会经济文化又在不断发展,寻找廉价易得、经久耐用、便于使用和携带的新型书写材料,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要求了。

植物纤维纸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有一种误解,认为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宦官蔡伦发明的。但现在,经过中外科学家的潜心研究和考古发现证实,我国早在西汉就已经有了纸,这把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早了200多年。

1957年,考古学者在陕西长安县灞桥发现了一座古墓,里面除了很多文物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一面铜镜下放着成叠的纸,共有88张残片,被命名为“灞桥纸”。这种纸主要是用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成,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1933年,考古学者还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汉宣帝时的一小片麻纸,这是公元前1世纪时的西汉麻纸。1974年,在甘肃居延汉代遗址中,又发现了西汉时的两片麻纸。当时的这种麻纸还比较粗糙,不便书写。但这种麻纸不但用于书写,还用于绘制地图等。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的一座汉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纸质地图残片。1989年8月2日的《光明日报》报道说,这座墓是西汉文景时期的,里面的“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说明我国早在西汉初期就已发明了可以绘写的纸。”

1987年底,我国研究造纸史的专家潘吉星先生将西汉几种纸样送到日本有关科研机构鉴定,均确定为植物纤维纸,其中“灞桥纸”较为原始。他由此得到结论说:中国的造纸术早于蔡伦200年。

另一方面,从一些古文字记载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写着:“纸:絮也,一曰苫也,从糸,氏声。”由“纸”字从“糸”表明,我国最初的纸不是植物纤维纸,而是“丝絮纸”。这是不难理解的。我国有悠久的养蚕和缫丝技术,在“漂絮”时剩下一些破碎的丝絮粘在席上,成薄片状,晒干后即可用来裱糊和揩擦等。这应说是最初的纸。后来,随着麻织业的发展,就有人利用麻絮造出了“麻纸”,像前面说的“灞桥纸”就是用麻絮作为原料制成的。

虽然最初的“麻纸”大部分很粗糙,但也出现了一些便于书写的高质量的纸。前面提到的纸制地图的西汉文景时期的麻纸就是优质麻纸。另外,《后汉书·贾逵传》记载,建初二年(公元76年),汉章帝曾奖给20名太学生“简、纸经传各一通”,这里的“简”当然是指竹简,这些“经传”既有竹简,也有纸,表明当时已经用纸来抄写书籍了。这也比蔡伦造纸早30年。

而在造纸工艺中,人们研究发现,甘肃居延发现的小片麻纸与“灞桥纸”和汉宣帝时的(陕西)挟风中颜村纸大致相同,是用麻筋、线头和碎布块制成的,没有舂捣和抄造痕迹,而其所由“压力形成的片状”,大约是因为“作衬垫用”而造成的。应该说,这些有意或无意的造纸技术,都对后来蔡伦的进一步创造奠定了基础。

蔡伦的造纸术

我们说,纸的第一发明权不属蔡伦,并无意否定蔡伦在造纸术上的革命性贡献,因为毕竟是蔡伦发明的造纸工艺流程一直延续了2000余年,现在造纸业的基本程序仍然未有实质性改变。那么,蔡伦的贡献主要是什么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与蔡伦造纸有直接关系的制造丝质纸的工艺。段玉裁注《说文》中讲道,上古人穿衣不是丝,就是麻。丝的加工,就是把蚕茧放到碱水中煮,然后络、漂。络是从茧中抽出丝来,漂是洗去碱液和杂质。漂丝时会有少量的丝絮落入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时用竹帘捞取,放到竹帘上,就能得到薄薄的一层,晾干后就是纸。看来造纸术与漂丝有密切关系。我国的养蚕和漂丝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庄子·逍遥游》有“世世以氵并氵辟纟光(纩)为事”的说法,注家李颐认为“氵并氵辟纟光”就是“漂絮水上”,“漂絮”就是“以水击絮”,但怎样击法,不得而知。现在人们手工洗纸浆的方法应该和这差不多,大概是把纸浆装进纟希布口袋之中,扎口,缚在捣棍的一端,放进水中捣洗。落入水中的丝絮再用一种叫做的密致竹帘捞取。每一帘成一张纸。这样造出的纸就是丝质纸。

蔡伦起初是用鱼网做纸(叫网纸),后又用破布做成“丝纟延如麻”的纸(麻纸),用树皮做纸(谷纸)。蔡伦的制纸过程对以前的造纸工艺应该说有许多重要改进,他的方法大致是:搜集一些破布、旧鱼网、麻头和树皮等,用水浸透,润胀,再用斧头剁碎,用水洗净,浸入草木灰水,加热蒸煮,除去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和油脂等杂质后,用清水漂洗,入臼捣碎,放到水里形成悬浮的浆液,就是“纸浆”,然后用多孔而致密的纸模(当时是用编织细密的帘子)捞取纸浆、滤水后,留下一层薄薄的纸料,取下放到阴凉干燥处晾干,就成了纸。

由此可以看出,蔡伦对造纸术的主要贡献有两条:一是他使以前比较粗糙的植物纤维纸变成质地优良、堪作书写用的植物纤维纸;二是他使造纸材料的来源大大地扩大了。他不但用麻、破布、鱼网,而且还用树皮作原料,还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从而使纸的运用普遍推行开来。《后汉书》说,自元兴六年(公元105年)蔡伦将他造的纸献给皇帝,受到皇帝的称赞以后,“自是莫不从用焉,”自此都开始使用纸了。晋人傅咸在《纸赋》中赞美说:“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说蔡伦的纸实在很美,令人珍爱,又廉价、方便、洁净,深得人们喜爱,从根本上改变了纸在社会上的地位。

蔡伦的造纸工艺对现代造纸术仍有直接影响的是这样两个关键步骤:一是在草木灰水中蒸煮,这是现代碱法化学制浆过程的滥觞;二是纸模的设计,要能使它的孔与纸浆中的纤维尺寸相适合,既能很快地使水漏下,又能使纸浆纤维留在上面,形成均匀的薄层。当时,虽然用的是细密帘子,却是现代纸模即抄纸器的雏形,而抄纸器是长网造纸机或圆网造纸机的主要部件。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蔡伦的造纸工艺不过是现代造纸工艺的原始形式。

同类推荐
  • 绿色发展(地球一小时)

    绿色发展(地球一小时)

    绿色发展理念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智慧,成为现代的天人合一观,即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共荣,呵护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 二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成为现代的唯物辩证法; 三是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观。
  •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丝绸之路的格局.尽管变化万端,但在塔克拉玛干南北的天山南麓的两道却变化不大,尽管如此,却至今无人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途径。现代地图无一例外标注的都是”示意图”,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展开翱翔的翅膀(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古代化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化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生活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生活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小丝巾,大秘密——丝巾魔术、梦幻纸张,变幻莫测——纸张魔术、百变魔绳,妙趣横生——绳索魔术、不呆思议的视觉盛宴——手法魔术、随时随地,信手拈来——小道具魔术。
热门推荐
  • 九尾情缘

    九尾情缘

    在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森林里,有一群古老而又神秘的九尾狐狸。当她们的恩怨情仇,牵扯到了人类的身上,这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 魔血滔天

    魔血滔天

    若非苍天无眼,我又岂会化身为魔?一个一无是处、受尽欺凌的下人,机缘巧合之下,偶得一缕魔血入体,洗筋伐骨,重炼肉身,从此逆天改命,以魔修身,颠覆法则,执掌杀戮,踏着无数强者的尸骨走向巅峰。
  • 龙舞天下

    龙舞天下

    人类修者与兽类修者并存,互有争斗,互有帮助。机遇、危险、突破、复仇、走向巅峰,纵横天下,睥睨群雄。成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共同的目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曾公遗录

    曾公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朽的荣光

    不朽的荣光

    洪荒流,野蛮解释一切传说神话,神通术法。前五十万字估计写不到女娲造人。起点新手,不会写简介,以后慢慢修改吧
  • 帝葬天下

    帝葬天下

    异族降临,掀起了千年前的那场浩瀚大战,他的家族是战败的一方,最终没落。父亲被仇敌捉去,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劝告,做一个平凡的人,而是走出了小山村,走出了大山,走进了以武道为尊的世界。生生死死的爱恨情仇使他从一个单纯的少年,一步步蜕变成了一统天下的绝世仙尊。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是他崛起的传奇!
  • 通界之门

    通界之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和合就是三,三生万物就是……”说人话!“呃,说人话就是,对活着的人来说,死去的人是鬼,而对死去的人来说,活着的人才是鬼……”滚!“好吧,那就换一种严肃点的说法……”死亡不是归宿,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人最终都难逃死亡,可并不是人人死亡后都有一个新的开始。杀戮掩藏在风平浪静之下,生机在祥和中悄然流逝。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指月的手指,主角所经历的路程,是每个人都必将面临的未来……其中包括你和我以及他!
  • 穿越之萌萝莉小妖妃

    穿越之萌萝莉小妖妃

    她是杀手届的霸主,号称“阎罗判官”,却只想求一份宁静,隐居在竹林中,远离人世,却她被朋友背叛,当她架空重生回到13岁,既让老天让我重生,我定不会浪费,看她如何玩转异世......
  • 烈火英雄

    烈火英雄

    如果你也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同时又对世界军事有所了解,那么《烈火英雄》值得你的阅读,这本书没有大量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修辞,但却在平淡的文字中透露出对理性的思考,谨以此书献给维护和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