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据库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应用
1.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多阶段的分析处理,获得高度归纳的分析结果。它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式的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更深入了解的一种软件技术。
2.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是人们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结果。数据挖掘是从大量、不完全、有噪声、模糊、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简单地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面向互联网的数据挖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筛选网络上的信息、对邮件信息进行过滤、防止垃圾邮件和商业推销进入邮箱,这已成为今后数据挖掘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3.决策支持方案
以数据仓库为中心、以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为手段的新的决策支持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支持方案缺乏系统间统一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仓库解决了数据不统一的问题。数据仓库在从底层数据库收集大量事务级数据的同时,对数据进行集成、转换和综合,形成面向全局的数据视图,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基础。
(2)联机分析处理从数据仓库中的集成数据出发,构建面向分析的多维数据模型。利用这个具有普遍性的数据分析模型,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分析方法和数据结构的分离。
(3)数据挖掘以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为基础,自动地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并以这些模式为基础自动作出预测。而且,数据挖掘反过来又可以为联机分析处理提供分析的模式。
正是由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这三种技术的联系性和互补性,因此它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为决策支持服务。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这种新型的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
4.Web数据库
Web数据库属于深度Web的一种资源形式,通常指在互联网中以Web查询接口方式访问的数据库资源,其结构是后台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数据信息,对外提供包含表单的Web页面作为访问接口,查询结果也以包含数据列表的Web页面形式返回给用户。现有的Web数据库集成方式可以分为数据供应模式、数据收集模式和元搜索模式三类。
三、常见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下面介绍比较常用的五类数据库:
1.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微软公司、Sybase公司和Ashton-Tate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随后,微软公司专注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开发,并推出了多个版本,如SQL Server6.5、SQL Server 7.0、SQL Server 2000、SQL Server2005以及SQL Server 2008。
SQL
Server数据库是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它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良好的伸缩性等特点。此外,SQLServer数据库也支持Web技术,并提供数据仓库功能。
2.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大型数据库系统,一般应用于商业、政府部门。这种数据库能够处理大批量的数据,在网络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多。
3.Sybase数据库
Sybase数据库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其应用被分在多台机器上运行。一台机器是另一个系统的客户,或是另外一些机器的服务器。这些机器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起来。此外,Sybase数据库不仅提供预编译,还公开应用程序接口DB-LIB,鼓励第三方编写DB-LIB接口。
4.DB2数据库
DB2数据库是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关系数据库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应用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能够支持从大型机到单用户环境;提供了高层次的数据利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可恢复性,以及小规模到大规模应用程序的执行能力;采用了数据分级技术,能很方便地将大型机数据下载到局域网数据库服务器,使得客户机/服务器用户和基于局域网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大型机数据;拥有一个非常完备的查询优化器,支持多任务并行查询。此外,DB2数据库还具有很好的网络支持能力,它的每个子系统都可以连接十几万个分布式用户,可同时激活上千个活动线程。
5.Access数据库
Access数据库是微软公司发布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开发简单、接口灵活等特点,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资料链接:Access数据库的功能优势
Access数据库主要的功能优势有以下几点:
(1)能够管理各种数据库对象,具有强大的数据组织、用户管理、安全检查等功能。
(2)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一个工作组级别的网络环境中,使用Access数据库开发的多用户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传统的xBase(dBase、FoxBase的统称)数据库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相应的数据库安全机制,Access数据库具备了许多先进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如事务处理、出错回滚能力等。
(3)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数据对象,利用存储的数据建立窗体和报表,可视性好。
(4)作为Office套件的一部分,可以与Office集成,实现无缝连接。
(5)能够利用Web检索和发布数据,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
Access数据库主要适用于中小型应用系统,也可作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的客户端数据库。
四、数据仓库
1.数据仓库的含义
“数据仓库之父”比尔·因蒙(BillInmon)在1991年出版的Building the Data Ware house一书中对数据仓库提出的定义被广泛接受:数据仓库(dataware 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的(timevariant)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广义上的数据仓库是一种帮助企业作决策的体系化解决方案。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其中,数据仓库用于数据的存储与组织;联机分析处理侧重于数据的分析,而数据挖掘则致力于知识的自动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与互补性。
数据仓库体系应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数据源、监视器、集成器、数据仓库、客户应用。其中,数据源是为数据仓库提供底层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与外部数据;监视器负责感知数据源发生的变化,并按数据仓库的需求提取数据;集成器将从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经过计算、综合等操作集成到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用来存储按企业级视图转换的数据以供分析处理,并且数据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按不同的综合程度存储;客户应用是用来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并以直观的方式表示分析结果的工具。
2.数据仓库的特点
数据仓库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主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在较高层次上将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综合、归类并进行分析利用的对象。
(2)数据仓库是集成的。因为数据仓库中有来自于分散的操作型数据,因此需要先将所需数据从原来的数据中抽取出来,进行加工与集成,统一、综合后才能进入数据仓库。
(3)数据仓库是不可更新、相对稳定的。数据仓库主要是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所涉及的操作主要是数据的查询。一旦某个数据进入数据仓库后,一般都会被长期保留。
(4)数据仓库是依照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通常包含历史信息,记录了过去某一时段到目前为止的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企业可以对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分析和预测。
第四节电子商务物流其他信息技术
除了条形码技术、多媒体与智能卡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技术、数据库技术之外,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也是电子商务物流常用的信息技术。
一、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最初是为军方提供精确定位而研制的,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全球的覆盖能力。
(一)GPS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GPS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空间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有源备份卫星组成,它们位于距地表20200千米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这些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能获取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
2.地面控制系统
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monitor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 monitorstation)、地面天线(groundantenna)所组成。监测站均装配有精密的铯钟铯钟又称铯原子钟,利用铯原子内部的电子在两个能级间跳跃时辐射出来的电磁波作为标准,控制校准电子振荡器,进而控制钟的走动。这种钟的稳定程度很高,目前最好的铯原子钟可达500万年才相差1秒。和能够连续测量到所有可见卫星的接收机。监测站将取得的卫星观测数据,包括电离层和气象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主控制站。
3.用户设备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捕获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
资料链接:GPS与北斗定位系统
GPS的前身为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transit)卫星导航系统,又称海军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于1958年开始研制,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虽然该系统在定位精度方面不尽如人意,但它为GPS的研制做好了铺垫。197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GPS研制;1994年,GPS系统正式建成。当时的民用精度为10~100米。
1983年,我国陈方允院士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Gerard K.Oneil博士同时提出了“双星定位”原理。与GPS系统相比,基于“双星定位”的导航系统可以通过两颗卫星实现导航能力,所需卫星数量比GPS系统少得多。
1989年,“双星定位”原理的演示性试验获得成功。1994年,工程研制建设开始;1995年8月,ITU公布了China Sat31、32、33的资料。2000年10月31日和2000年12月21日,前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构成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目前,第二代北斗导航系统处于组网阶段。2010年1月17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二代导航卫星发射成功;2010年6月7日,第四颗北斗卫星也准确进入了地球静止轨道。
(二)GPS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应用
GPS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运输和配送管理中。
1.车辆定位与跟踪调度
GPS在配送和运输中最常用于车辆定位、跟踪调度和陆地救援,常见形式是车载GPS。我国汽车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大关,据新华网报道,截至2009年底,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接近2亿人。据统计,2009年,我国车载GPS市场年销量增长率超过50%;但车载GPS的安装率不到10%,远低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的车载导航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铁路运输管理
我国的铁路管理部门将GPS应用于铁路运输管理,开发了一套基于GPS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可以通过GPS和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可以实现列车、货物的追踪管理。一般来说,使用者只需要知道货车的车种、车型、车号,就能从铁路网上流动着的几十万辆货车中找到该货车,还能得知这辆货车现在在何处运行、停在何处以及所有的车载货物发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