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我国医学界最著名的人物便是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他所撰写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医学发展到宋代时,宋慈所写的《洗冤集录》系统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法医著作。太医王唯一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使我国的针灸学成为国际公认的济世利民的良方。
我国明代的李时珍是一位大医药学家,他花费29年所编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大成的中医中药学药典。它不仅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而且推进了对药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并先后被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仍被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到清代后期,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中国的医药学走上了中西医兼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五)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它们被称为是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科学技术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造纸术
自有文字以来,人们便以不同的东西作为书写材料,其中最方便和实惠的莫过于纸。我国的造纸术起源很早,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西汉初期就已经有了纸。这些纸由麻类植物制成,质地粗糙、结构松散、着墨性能差,故当时的纸张主要是用于包装或衬垫。公元2世纪,东汉的宦官蔡伦革新造纸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树皮、破布、渔网等为原料,造出了一批质地很好的纸,当时被称为“蔡侯纸”。由于这种纸质量好、成本低,很快便被推广开来。到了公元3世纪,纸张已基本取代了简、帛的地位成为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到了魏晋以后,造纸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手工业并进一步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至今,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中国文明从未中断,和纸张的发明是分不开的。而且,中国的造纸术后来被传到了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于是,人们在实践中发明了印刷术。印刷术起源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到了隋唐之际,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其方法是将文字或图画以阳文反刻在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刷墨扑纸印刷。到唐代已广泛运用这种方法,今天保存完好的唐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可惜这一文化瑰宝在20世纪初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中窃至英国,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到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他用胶泥刻单字,然后烧硬做活字,再按照需要把活字排在铁框板上进行印刷。宋代以后,我国印刷业高度发展,我国印出的书籍传遍世界各地,活字印刷技术也随之广泛传播,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传承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
3.指南针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针指极性的国家。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就用指南车在大雾中辨别方向。在战国时期,中国人民就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现了磁石有指南性,并利用这一点制成了“司南”。用天然磁铁矿石制成的司南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它是用薄铁片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自由转动,静止时鱼头指向正南。后来,人们将鱼片改成细小的磁针,真正的指南针便诞生了。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北宋末年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宋代,我国海上航运大发展,这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普遍使用有密切关系。这一发明后来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航海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火药
火药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黄机械混合而成的。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它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从战国时期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火药的配方。至唐代时候黑色火药正式出现,并被用于军事方面。到了宋代,战争接连不断,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宋代以后,人们相继发明了“火枪”、“飞火枪”、“突火枪”、“火炮”等火药武器。明代在作战火器方面,还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恩格斯曾评价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他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传统文化常识
(一)阴阳五行八卦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即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平静等。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含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的。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阳爻)代表阳,用(阴爻)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即为八卦。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易经》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八卦分别为乾、坤、震、巽?、艮、兑、坎、离,它们分别代表八种基本物象,即天、地、雷、风、山、泽、水、火。
(二)宗法礼仪
1.宗法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区别亲疏从而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则是在西周时期。当时,宗族内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继承。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众庶子封为诸侯,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如此,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周代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得到承认,郡县制开始萌芽,分封制不再实行,使得宗法制失去了基础而渐渐被破坏。到了秦代,宗法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代以后的宗法不再局限于贵族阶层,庶民百姓也被纳入宗法之内。同一父系血统的若干个家庭以宗族或家族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其首领称之为“族长”,由族人推荐“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此人是宗规、族约的执行人,可以对违规者进行惩罚,而族人必须服从。宋代以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祠堂举行家祭,各家族则有共同营建的宗祠奉祀祖先。祭祀时还要知道宗法制度对宗庙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位于始祖之左方是二世、四世、六世,称“昭”;始祖之右方为三世、五世、七世,称“穆”。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宗法制度在封建社会里不断发展,束缚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被摧毁,但宗法观念却仍在一些地区盛行,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彻底清除。
2.礼仪
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礼在古代使用广泛,历代学者多有研究,这使礼学成为一套系统的专门学问,而且出现了众多的研究礼学的论著,其中以讲述政治制度与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为最。封建礼教对女子规定和要求的“三从四德”便出自这些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宣扬君权神授,告诫民众,自己是受上天的旨意来统治人类,以此麻痹人民的思想,所以祭天礼仪是为最高统治者专有的,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祭地礼仪则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对土地的依赖。
在古代,除了这些政治礼仪之外,生活方面的礼仪也很讲究,如成人礼。冠礼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属于古代“五礼”中“嘉礼”的一种,表示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即20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通过冠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础工程”。而笈礼是古代女子15岁成年时举行的加笈(簪)仪式,也是表示女子成人的一种仪式。
知识链接
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在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的同时,也要求君、父、夫必须要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约束。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它是用来调整及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们都是儒家思想在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集中体现。
(三)官制科举
官吏制度和科举制度是我国历代沿袭传承的一种相辅相成的人才制度。科举制度用于选拔人才,官吏制度用于任用和管理人才。历代职官建制因受社会性质及政治形势制约,变化较多,这里仅就常见的一些略加介绍。
1.历代官制
(1)中央官制。我国古代的官制最早开始于夏代,当时已经有了帮助奴隶主国王进行管理的官员,但无文字可考。到了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不少职官名称,如尹、史、卜等。西周时期,统治者进一步强化了国家管理,其官制较商代更为完备。春秋时期在行政管制方面基本依照周制,战国时有些变化,为秦汉以后的官制打下了基础。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其中,丞相总揽全国政务,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辅佐丞相,是为“三公”,其下有九卿。汉承秦制,稍有损益。汉武帝将太尉改为大司马,由外戚近臣充任,且权势大过丞相。东汉时,本是少府属员,掌奏章文书的尚书令由于频繁接近皇帝,逐渐成为执掌中央政务的宰相。魏晋时期,朝廷又专设中书省作为文书处理机关,其地位逐渐超过尚书省。
隋唐时期,中央官制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制。三省包括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掌管审议策令的制定和颁布)、尚书省(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各部首领为尚书,侍郎为副手,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