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长安,次年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调整政策,勤于纳谏,任人唯贤,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公元690年,唐高宗皇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政权”。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继位,复国号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各民族间联系大大加强。唐末,朝政腐败,地方势力渐强,赋役繁重,加上藩镇割据,战乱不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下,公元907年,唐朝结束了它近300年的历程。
4.五代十国和宋辽金元时期(907—1368年)
公元907年,唐大将朱全忠代唐称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国号梁,是为后梁。自此到北宋建立为止,在北方先后经历了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即“五代”。同时,在南方和山西则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前蜀、后蜀、北汉,即“十国”。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国号宋,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北宋。与此同时,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即辽国);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即西夏);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这期间,宋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发生过多次战争,长期对峙直到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
北宋灭亡当年,宋高宗赵构称帝,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与金长期对峙。这时,北方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对外发起了大规模的战争,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34年灭金,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推行行省制度,注重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朝的疆域北到蒙古、西伯利亚,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明清时期(1368—1911年)
元末天下大乱,在众多英雄中,农民军领袖朱元璋后来居上,于公元1368年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为巩固新政,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恢复和发展农业、整顿吏治、改革中央及地方各项政治制度等,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末统治腐朽、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最终导致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结束了明朝277年的统治。
明末,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逐步崛起,公元1616年其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公元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奉天(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为满族。公元1644年清世祖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定都北京。
明清时期,中国虽然还是大国,但是其内部的生产机制已经发挥到尽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开始萌芽并初步发展,同时外部还面临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和冲击,虽然统治者还在极力挽救已走到尽头的落后生产关系,但中国封建帝制已经走向没落。
(四)近代历史时期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敲醒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美梦,也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卑躬屈膝使得中国人民遭受了列强的无端侵略和欺凌。列强先后发动了诸如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在这期间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与软弱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对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自卫反击战,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革命到义和团运动,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大无畏的精神和保护家园的坚定决心。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它是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标志着反帝反军阀的国民大革命的开始。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不料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历史进入了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独立的武装,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展开了艰苦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在中共的努力下,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此后,围绕国家政权的重组和国家命运的选择,国共两党的分歧越来越大。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中国进入国共内战阶段。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国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并得到人们的尊崇,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又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缘故,其中的基本精神都不是单纯的思想体系,而包含着诸多要素。
1.重德修身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精髓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性修养,并以此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本。《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溥。”这可以视为道德文化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中所作的历史贡献。此后孔子将老子的说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并且配上了纲常,成为一套可操作的道德体系,用来规范人的行为。
正如《大学》中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德文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统一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力量,是中国之所以大、之所以稳定的根源。可以说,中国的道德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魅力所在。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儒学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农耕有密切关系,在农耕实践中需要研究天和人的关系,在社会人事范围也要探讨“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这种思想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早在西周时期的人就认为天是保佑民众的,“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即是上天把九类大法赐予禹,人伦规范才安排就绪。这里是天人之间相通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不少思想家有天人相通的思想。例如,孟子就认为天有善恶之心,人性是有天赋的,善端生来就有,因而人性与天是相通的。庄子则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但他认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破坏了自然的本性,反对一切人为,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他的观点显然是消极的。但同时他还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观点,即人与自然界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却有相当的合理性。
天人合一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加进了各种新的内容,内容非常复杂,其中不免有些错误观点。但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一思想,要求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和调整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正确认识“天”和“人”的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努力奋斗。古有周文王被关而作《周易》,孔子不得志而成《春秋》,屈原被流放写出《离骚》,左丘明失明而著《国语》,韩非子秦国被囚而书《说难》、《孤愤》等,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即使遭受挫折依然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明末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这亦是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每当遭受外族侵略和重大灾难时,这种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天的中国依然在实践和传承着“自强不息”这一璀璨的精神瑰宝,在困难面前,中国人民始终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4.和而不同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原话出自孔子的《论语》,谓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则反之。“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早在孔子提出这一理论之前,《国语》和《左传》中就有关于西周末年史伯与晏子议论“和”与“同”的记载,如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这里的“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寻求“和”的过程。他们已经认识到,由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正所谓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言的君王,才能开创“和乐如一”的局面。将不同的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就只有产生量的增加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而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事物的发展也就停止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了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如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以至于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也都能容忍和吸收,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