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2300000004

第4章 道德规范与道德品质(3)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有些地方还存在以下令人担忧的现象,生态平衡被破坏,大气、水体被污染,地下资源被掠夺性开发,稀有珍贵动、植物被滥捕、滥伐……

大自然绝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人们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果实的时候,也应该懂得爱惜和保护大自然。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首先,要增强环保意识,有些人误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把经济搞上去,环境治理以后再说。岂不知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一大制约因素,况且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已远远超出污染企业所产生的“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治理太湖至少需要2000亿。

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仍有少数人认为,天空那么大,排点烟算什么;江河这么多,排点污水算什么;天地这么广阔,有点噪音算什么。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我们一定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自觉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此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绿化成果。

(5)遵纪守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遵纪守法,首先要知法。随着“三五”、“四五”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高,但是,普法工作还要进行。

在这些社会公德要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违反社会公德的,甚至是违反法律的现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无理凶三分,骑车撞倒人后扬长而去,乘车争先恐后,在公共汽车上见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不让座……这些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而在别人身处困境,甚至是生命垂危时,有能力却不出手相救,这便没有做到助人为乐。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在公园里折花踩草,这就属于没有爱护公物。最普遍的还是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和浪费的现象。最近出现的多起恶伤儿童事件,严重违反了遵纪守法这一规定,并严重违反了我国法律,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如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做得还不够,还差很远。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阴暗面,在这方面,人性的善良在许多人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的小学生在上课下课以及平时见到老师总是问声“老师好”;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灾难,我们的国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些大家有目共睹;大学生志愿者在周末去公园等公共场所去擦健身器材,去海边或是旅游景点捡垃圾;而生活中违法乱纪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的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

社会公德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维护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他人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人去做,这样,一个人带动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带动一个社会,就这样发展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中。

网络道德

当前,人们都在关注网络道德建设。要想建设网络道德,首先要分析互联网道德的特征。

从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看,它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网络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信息与网络的安全;保证电子商务及网络应有的信誉;网络技术和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等。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特殊领域,它的信息网络是全球共用的,它的信息资源是全球共享的,所以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以何种身份出现在这个虚拟空间都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互联网道德规范的要求。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看,互联网道德承担着部分法律的责任。从目前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条件看,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不论是技术上,还是法律上都难以制止和惩治。如黑客的袭击,病毒的破坏,软件的侵权,黄色、反动站的传播等等,法律无法保护互联网的安全与可靠性。在现实社会中,法律对道德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而在互联网世界,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却变成严重的倒置,这是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克服的一大难题。

从道德内容的社会共性看,网络道德具有高度的共同性。由于互联网具有全世界互联互动,资源共享的特点,因此,牵一发而动全球,这不仅要求技术上操作上须共同遵守职业道德,承担职业责任,而且要求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不同的国家、民族必须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自己内在精神的需要。“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自主性

自主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

因特网本来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与需要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形成的,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或者说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也正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在网络建设之初,信息贫乏且杂乱无章,此时就有许多网络人无私地大量上载信息,并为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源建立管理程序、编制各种实用软件,以方便网络用户特别是那些不太熟悉网络的人访问和运用网上资源;网络建立起来以后,为维持网络的正常秩序,网络人又自觉地订立规范,当发现不道德行为时,又都自发站出来扶正袪邪。“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不是根据权威的意愿建立起来的,而是网络人自发自觉的行为的结果。由于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利益与需要制定的,因此增强了人们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此外,网络道德环境与道德监督机制的新特点,也要求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在那种失去了某些强制和他律因素的“自由时空”、“自主社会”中,或许最初人们还不太适应,然而这种社会必将是人们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逐步觉醒的社会,一个主体的意志与品格得到更充分锤炼的社会,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社会,一个人们自主自愿进行活动和管理的社会。如果说传统社会的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型道德,那么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建立起来的应该是一种自主型的新道德。

2.开放性

开放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与趋势。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之间交往的主要障碍。美国网络专家威廉·奥尔曼说:信息革命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它有能力以甚至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方式,使人们紧密联系,消除“这里”和“那里”的界限。正如几十年前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地理距离缩短,人们有可能异地交往,有可能住在远离工作地点的城市郊区一样,信息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地理距离暂时“消失”了。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正在或将要创造出一个一个“电子社区”,人们即使居住在不同的州、时区、国家,也可以“在一起”工作、娱乐。甚至那些穷乡僻壤也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方便地交往、合作乃至打成一片。这样,人们之间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交往,人们之间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也就变得可能了。

同时,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致使人们的交往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一方面,人们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另一方面,也缺乏相互交往的方式与手段。而因特网的全球化,把不同国家和所有这些方面均为不同的人们都联结起来,它既可以将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频繁而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各种独特的行为和各种奇风异俗都必须接受人们目光的洗礼,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交往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教育和阅读等各种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更宽容、更通情达理;另一方面也使各种文化冲突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落后的、无聊的、非人性的和反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与先进的、合理的、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存,它们之间的冲突、碰撞与融合也就表面化、现实化了。因此,因特网的全球化,将使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3.多元性

多元性,即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却只能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道德则只能处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然而在“网络社会”中,既存在关涉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属于“网络社会”共同性的主导道德规范,如不应该制作和传送不健康的信息、不应该利用电子邮件做商业广告、禁止非法闯入加密系统,等等;也存在各网络成员自身所特具的多元化道德规范,如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独特道德风俗习惯等。随着彼此交往的增多,这些处于经常性冲突和碰撞之中的多元化道德规范,一方面使相互之间增进了理解和同情,从而在经历了冲突和碰撞之后达到了融合,另一方面即便彼此无法融合,冲突和碰撞仍旧,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性的利害关系而能够求同存异、并行不悖。

“网络社会”多元化道德规范同时并存有其理论与现实根据。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它是网络成员自主自愿互联而成的,其成员之间的需求与偏好更多地具有共同性,他们一开始就是抱着同一个目的串连起来的。因此,彼此之间行为的共同点就是“求同”,除了为此必须遵守的共同的道德之外,他们不需要、也不强求具有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的那种统一的道德。也就是说,只要其网络行为不违背“网络社会”的主导道德,他们并不需要为加入因特网而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或者说,在遵守网络主导道德的前提下,他们仍然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从事网络行为、进入网络生活。净化网络语言,优化网络环境,必须从网络道德抓起。网络道德是人性道德的折射。诚然,在现实社会中,世风不济,道德滑坡,这是人性道德低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仅要出台相应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守则,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道德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实施。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待于道德复兴;国家的崛起,有待于道德崛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一个没有道德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动物群体;一个不断追求高尚道德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总之,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需要和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自主自愿形成的“网络社会”,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终将建立起一个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具有不同信仰、习俗和个性的人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互相促进的多元道德并存的社会。当然,技术的进步只是为道德进步提供了前提和条件;道德是属人的范畴,一切“事在人为”。道德进步是否能够真正产生,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是否能够真正建成,还有赖于网民们自我塑造的意愿、能力,以及现实的努力程度。

从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看,网络道德不能简单地承袭传统的道德内容和形式。互联网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极强的隐蔽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现实社会道德的建设移植到互联网上,必须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用新的价值观念、新的道德标准和新的建设模式来建立互联网道德。

同类推荐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这是一套以促进现代应用文写作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当代常用且新颖的应用文写作为主要内容,以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文书写作者和使用者、普通高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兼具教材性质的工具书。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热门推荐
  • 十步无敌

    十步无敌

    在这个众生信仰神的时代!玄夜发现自己被神抛弃了!于是他拔出了剑!没什么好说的!杀!一步一枯骨,十步必无敌!
  • 温柔一刀斩

    温柔一刀斩

    丢不去的记忆,拾不起的青涩,从锋芒毕露到不被看好,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在点点滴滴的汗水里领悟篮球之道,享受篮球的快乐,潇洒自得!
  • 冒牌天才

    冒牌天才

    手术突然停电?这也太衰了吧!咿!这MM为啥不穿衣服?透视了?咔嚓!哇!眼睛就能拍照?岂不是要做个比那个陈老师还伟大的摄像师!再等等!居然还能复制输出!突然异能了。要怎么活?当然是过的比别人给力啊!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凤羽倾天下

    凤羽倾天下

    凤羽艳:“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流云:“我就是爱你,不管是作为凛笙,还是流云的时候,我都爱你,无怨无悔,至死不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刻不见如火燎原,看见你就想抱着你,拉着你,再亲亲你,那你为什么爱我。”凤羽艳:“油嘴滑舌,这股邪肆倒是一点儿都不见散了,我想我早就已经喜欢你了,只是我太笨,一直没发现,直到后来……发生那些事,见你那个样子,我的心很痛,看不到你更痛,见你受伤我都想死了,不管你是流云还是凛笙,还是现在的你。”流云:“呵呵,笨蛋。”无尘:“我只想问你,你当初救下我,你后悔么?”凤羽艳:“我不后悔,哪怕是我好几次,都想要杀了你。”
  • 张晨阳传奇

    张晨阳传奇

    一部被忽略的家族史,一个英雄的传奇轶事,一篇荡气回肠的民国故事,一场虐心的旷世情缘,尽在——家族秘史之张晨阳传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梧桐树下的亮光

    梧桐树下的亮光

    杨曦子的人生从中考后的那个暑假开始变得不一样,突如其来的继父和哥哥,意外结实的朋友,单纯爽朗的男孩,一切青春中该出现的都出现了,然而不一定就会发生青春里一定会发生的事,杨曦子一向这样……
  • 炎黄军团

    炎黄军团

    现实的无为青年,因意外来到了战乱纷纷的年代,他能做些什么?是面对现实还是逃避?发现自己能回到现实后他又选择了怎样的人生?他面对鬼子的冲锋,毅然的选择冲锋。他带领一群本该被社会遗忘的人,为新中国改变着。人们也许只记得他们的功勋,却忘却了他们的牺牲。小鬼子也是肉长的,子弹打身上也会死。打炮就像是愤怒小鸟一样,多试几次准会打中的嘛--三皮语录
  • 亵尸实录

    亵尸实录

    从死人身上赚钱,这是我还是个穷小子时从未想过的。死人的气运、阳寿甚至是身体,都是我赚钱的工具,只要付出可观的酬金,我可以替任何一个人渣做任何违背人伦的事情。时过三年,我终于承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决心把这段丑陋的历史公诸于世。故事很长,请大家慢慢听我说来。
  • 星座传说-死亡篇

    星座传说-死亡篇

    作者独白:我原本是黑暗世界里的恶魔,一直为人们创造着漂浮的美梦。料想我这阴暗的心灵都知道适可而止,连懒得人们却无休止的索取。这种黑暗之下,因为多了一点慈悲,输掉一切。我是犯错误的魔鬼,因为可怜一份苦苦追求爱情,却从未得到回报的人,得到惩罚,到恶魔手下做助手,为他在死亡图书馆记录每个人的人生,通过死亡九星虫记录每个人发生的事。却没有想到大人的出世历练改变了一切。星座传说-死亡篇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