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00000066

第66章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1)

一句经典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

——叔本华

作者简介

亚瑟·叔本华(1788~1860)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哲学家。他出生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父亲是个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个颇有声望的小说家。他童年时代曾在法国生活。1803~1804年曾按父愿去英法等国访问,学习经商,但后来放弃了做商人的打算。1809年赴哥丁根大学学医,第二年改学哲学,成了柏拉图的崇拜者。1811年他到柏林听费希特和施莱尔马赫讲课。1813年他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居留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31年,叔本华因避瘟疫离开柏林,去往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他于1833年定居法兰克福,直至1860年逝世。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等。

成书背景

1820年,叔本华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当时德国各大学的哲学讲坛大都被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家所把持,而叔本华是最早起来反对黑格尔的哲学家。他特地选择与黑格尔相同的授课时间,以示向黑格尔的权威地位挑战,但遭到惨败——只有3人听他的课。这样他在柏林大学任教24学期,开课时间不到1学期。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最后会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的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严厉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思想品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

一、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第一节中就点出了他的基本论题。此篇论述的是作为表象的世界,意在说明由充足理由律支配的世界、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都属于表象的世界。他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反省和抽象意识就是哲学的思考。这样人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

叔本华认为,这条真理比任何其他真理都要普遍和绝对,它是认识一切真理的前提。因为任何认识和真理都必然要预设主客分立这个共同而基本的原则。而主客分立则意味着客体必以主体为转移而存在。“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根本才有可能,才可想像。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一切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叔本华承认,这个真理绝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儿所提出的怀疑论观点中,贝克莱是断然地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人,从而为哲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印度的吠檀多哲学中也早已作为根本命题出现了。而康德首先的一个缺点就是对这一命题的忽略,因为他还假定了自在之物的存在。

叔本华的这一观点早在他的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初露端倪,在《作为意志和观念的世界》里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所谓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指的是我们先天意识到的、构成整个现象世界的表象的四种联系形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客体都不是以完全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呈现于人的表象中,我们关于对象的表象都以一定的形式与其他表象相联系。科学知识总是表象之间的联系的知识,它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不只是表象的集合。这意味着必然存在着作为这种联系的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是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

叔本华把人的表象能力分为四种:直观表象能力、思维表象能力、感性想像表象能力、独立表象能力。由此产生四类表象,充足理由律也由此有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类是直观的、经验的表象,即主体按照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等先天的感知形式所构成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对象;第二类是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表象,其相应的联系形式为判断,即概念的综合;第三类是时空的纯直观的表象,它们是数学的对象;第四类对象只有一个,即作为意愿的源泉和主体的自我。它们分别由生成的、认识的、定律的、动机律的充足理由律所支配,分别是物理的、逻辑的、数学的和伦理的理由。这些充足理由律是主体所先天具有的,它不依赖客体(对象),而任何客体则都是主体运用其固有的表象能力、按照同样为主体所固有的充足理由构成的。叔本华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对康德关于主体利用先天的感性形式(空间和时间)和知性范畴来建构对象的观点的改造,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清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

以此为基础,叔本华一再号召人们摆脱“自然的和朴素的实在论”的支配,因为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把认识的条件实体化了。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对于对象的认识,但是这种分立并没有本体论的意义。肯定认识过程中与主体相对立的对象存在并不意味着肯定对象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因为对象总是由主体以一定的观点和角度所观察的对象,是被主体加工和“过滤”过的,被主体用其先天的范畴构造出来的。它们不是实体,不是实际存在着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而只能是现象。

叔本华从同样的立场出发批判了德国思辨哲学。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哲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认识论的概念和范畴本体论化。而由于这种被当做是存在本身的绝对自我、绝对观念已超出了认识论的界限、经验的界限,必然是根本不可能被认识的东西,所以为康德所禁止谈论。

让世界作为表象意味着叔本华必须要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而要对表象世界之外的自在之物问题做出回答,就必须重新考察世界和人的本质、它们的相互关系、人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如果使哲学局限于主客分立的认识论范围内,所达到的世界就只能是作为对象而存在的世界,即表象世界,而不可能是自在的世界。因此只有抛弃主客分立这种认识论的形式,才能达到真正存在的东西本身。而这种真正存在的东西只能是意志,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

叔本华首先指出,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现象世界虽必然是杂多的,但又都以单一的主体作为其支柱,即它们是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存在的。主体本身又是表象世界中的一个个体,它必须有身体作为其凭借。就人本身来说,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也就是意志。这样就“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因此,叔本华认为人的理性、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不过是意志雇佣的向导。意志好像是一个勇猛刚强的瞎子,而理性则不过是由他背负着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理性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作为满足欲望的手段,而且人的记忆、性格、智慧等一切心理意识现象,甚至连人的肉体的活动,都是由意志所决定的。

叔本华进而指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既然人是有意志和欲望并由意志和欲望来支配其一切的,那整个宇宙也必然是这样的。意志是无所不在的,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因此,世界只是这个意志的一面镜子。

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之为“生命意志”。万物最珍贵的就是生存,因此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生存的反面是死亡,为了求生存就必须战胜死亡。战胜死亡的办法是繁衍后代,因此生命意志必伴有生殖意志。人的两性关系、爱情、婚姻无非是实现生殖意志的工具,也是生命意志的工具;而个人的生存、生殖则是整个种族生存、生殖的工具。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制霸时空

    制霸时空

    位面守护者,能穿越到不同的位面,见识大千世界,而他们的任务是——带回穿越者。林若凯就是一名让人羡慕的位面守护者,本该飞黄腾达,步步走上人生巅峰,但他却是史上最低分的位面守护者!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受人白眼与嘲讽,却让他奋发自强,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我要让整个时空都成为我的主场!”
  • 云南那些诡异之事

    云南那些诡异之事

    这是叙述作者云南老家的一些诡异之事,老波和胖子出生在云南省镇雄县一个偏远的山村,从小就听长辈们说那些稀奇古怪的灵异之事,起初两个人胆子都大都喜欢听这些故事,直到有一次,发生了一件另方圆百里十里八村都毛骨悚然的事情之后.....
  •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本书阐明了减肥和保持减肥效果的基本知识以及手术和药物减肥;论述了运动的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为了方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而进行的社区改革等内容。
  • 重生之星光闪耀

    重生之星光闪耀

    前世因为毁容不得不走上经纪人道路的越云深重生了。见过了光怪陆离云谲波诡的娱乐圈,这一世,越云深只想安安静静当个自给自足的闲散艺人。
  • 友谊进行时

    友谊进行时

    别的孩子牙牙学语之时,她却已与魔鬼定下契约。纵使躯体中的血液再如何之高贵,却抵不过命运之束缚——“我们做个交易,我做你手下的一名死士,附加条件:如果我非自然死亡,自杀排除在外,你就把我身边之所有都焚毁。用这些,换我的命,有朝一日,我要亲手取了这条命!”“交易成功。”
  • 第十二者

    第十二者

    十二人,五十门,门易开,人难猜,人心难测。此文以描写人心为主,不喜勿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佛说如来兴显经

    佛说如来兴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剑问情2

    仙剑问情2

    南海大战几经诡谲波折,终于落下帷幕。远古的大神羲和破水而出,指点张醒言复活梅雪仙灵的道路。历经了人间的名山大川,御剑江湖的小儿女终于要飞举昆仑仙都。号称天墟的众仙之地和那位来历神秘的琼肜究竟有何关联?众仙之长的西王母与他们有无关系?霞飞天外,仙落人间,此时那人间大地的帝苑深宫中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变故。锦衣玉食的公主一朝陷于腥风血雨,她与张醒言的前缘是否就此断绝?要圆满仙路的情缘、烟尘的旧事,张醒言要乘槎天外、洗剑银河!“仙路不知行远近,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绚烂终归于平静,路到终点又回到起点。一段幻丽而温馨的仙剑传奇,就要在本册画上完美的句点。
  • 巅峰强者之路

    巅峰强者之路

    一个一无所有的青年,在无奈之下去盗墓,盗墓之时意外穿越到异界。。。。。开始了他的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