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00000063

第63章 《道德经》老子

一句经典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 。

至于其籍贯,或属之陈国,或属之楚国,这两种说法并不冲突,苦县本属陈国,后来陈国为楚国所灭,故苦县又属楚国。

成书背景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

思想品读

《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四十四章。上篇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下篇言治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道”是全书的中心概念和哲学范畴。全书围绕“道”这一核心,对宇宙之起源、世界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解决方式等重大问题,做了大量精辟的概括和论述。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

在这部著作中,老子基本上阐述了他的所有主张。他在书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道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老子希望人们通过德来认识和体验“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则修身治国。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最初含义就是我们所走的路。《说文解字》说:“道,所行道也。”后来含义逐渐扩大,自然与人事所遵循的途径(即规律)皆称之为道,遂有天道、人道之说。至老子,始将“道”提升为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之“道”,兼有宇宙的本原、万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等多重含义。自从老子赋予“道”以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道”就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概念。 

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古人说:“道之在我之谓德。”道落实到人身上,就是人的德性。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符合道的要求,就是有德。反之,就是无德。故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强作妄为。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方法。老子希望人们以道为榜样,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处理一切事务。 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由此,老子总结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胜刚,弱胜强”等具有深刻辩证法思想的格言。 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认为统治者应当顺应民意,体贴民情,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充分反映了老子的民本思想。 

老子反对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帮助弱势群体。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他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意即,有道者不以炫耀武力或发动战争来威服天下。

老子的哲学是从宇宙到人生再到政治。“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人生论、社会论和政治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概括。“德”则是道的展开,以及在人生、社会与政治生活中具体的指导和应用。 

老子认为“道”是某种东西,是一个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东西,它独立于任何其他东西之外。而且,它始终不断地发生变化,周而复始。其次,道可以产生天地万物。它不仅创生万物,使万物发育成长,还爱护调养、使其开花结果,并且不据为己有,不自恃己能,不为其主宰。 

“道”同时也是一种有规律的东西。最突出的规律有二:对立转化,返本复初。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老子强调,只有把握住事物的反面,守住事物的对立面,才能够更深刻地显示出事物的正面含义,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立面发展到极端,便发生对立转化,“物盛必衰”。返本复初是道表现出的一种循环运动的规律。然而,老子着重强调的是复初、归根、守静、复命。 

再次是“有”和“无”与“道”的关系。无是万物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体。常从无的角度,可以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的角度,可以观照道的端倪。因为看不见道的外形,所以用无来形容,而不是没有,只是潜藏着,没有显现。但道又能产生万物,所以又是有。无和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两者同出异名,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到万物的持续展开过程。 

“德”最本初的意义似乎是一套重大的政治行为,如以氏族部落首领为表率的祭祀、出征等。它与传统氏族部落的祖先祭祀活动的巫术礼仪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而成为维系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一整套的社会规范秩序,是道的显现,是道的作用。 

“道”和“德”是体与用之间的关系。道是指未曾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也就是说,形而上学的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为人类所体验、所取法,都可以说是德的范围。 

《道德经》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首次揭示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总根源,“道”生化万物,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是万物的自然法则,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还在于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揭示事物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辩证法的著作,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到刚柔、强弱、祸福、大小、进退的对立统一,充分表达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在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完善上,《道德经》亦不乏慧眼独到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主张。

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学派,无不从老子的思想里汲取营养而加以利用。从积极方面看:他的天道观,经过庄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的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的理学;他的无为观,成功地应用于西汉的政治实践,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之术;他的玄德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主宰中国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他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子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他的雌柔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就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中华武术、内家武功及历代气功,也无不从老子的思想中得到启发。

因此,可以说《道德经》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影响与评价

《道德经》为道家学派开山之作,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其思想的传播,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心理都有深远的影响。老子的思想曾对孔子和孙子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继承道家传统的庄子思想,对后来的佛教禅宗和中国文艺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军事、文学、艺术乃至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一著作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罗素、海德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李约瑟等著名人物,都给予了《道德经》高度评价。美国前总统里根也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句。《道德经》中丰富的养生思想也日益受到现代人们广泛的关注。

同类推荐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党报所处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党报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现实意义,探究党报群众工作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党报群众工作的改进思路。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热门推荐
  • 女将倾城:春风十里不如你

    女将倾城:春风十里不如你

    穿越异世,成为杀手。她英勇果敢,敢爱敢恨,用一腔热血征战沙场,倾复天下--风倾城他温润如玉,红衣翩翩,愿牺牲自己成全她的一往情深。--墨如玉他心怀天下,运筹帷幄,用守护证明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玄渊他叫云崖,她叫青宁,他叫李轻砚,他叫少言......她英勇果敢,敢爱敢恨,用一腔热血征战沙场,倾复天下--风倾城他温润如玉,红衣翩翩,愿牺牲自己成全她的一往情深。--墨如玉他心怀天下,运筹帷幄,用守护证明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玄渊他叫云崖,她叫青宁,他叫李轻砚,他叫少言......这是一个她与他们的故事,乱世纠葛,注定遍地成殇!那又何妨?她只管自己手中的刀剑,谁若伤她,她便伤谁!
  • 爱你所以没关系

    爱你所以没关系

    谁不曾懵懂年少,青春张扬,以为天下都是自己的,因此无所畏惧,但一步一步走来,无不变得圆滑世故,谨小慎微,有谁能始终如一,保持最初的美好与纯真?或许我曾经独一无二,但现在只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个,我理解别人眼中的失望与遗憾,因为我,也很怀念那个曾经的自己。
  • 永生大法

    永生大法

    一念灭千魔,一掌碎万山,一剑碎亿星,浩瀚苍宇,十方万世,唯我……永生。天地孤星泣,金瓶泪中游。妖花出幽冥,不死现世间。流传在大理民间数千年的传说——金瓶传说开始,一位是玄学天才的考古专家得到出自云南古墓里的两卷古老的羊皮卷和一块骨书,两卷羊皮卷上隐藏了一件惊天大秘密,因此引发了一段血案。十年后,考古专家的儿子木玄为报仇,跟随金瓶,踏上了中国西南一直流传而不得见的幽山,亲眼见证了幽山巨洞内的那口悬浮在半空中如人肉一般蠕动的青铜棺,自此带出了沉寂在银河系星空中那扇六百年未开启的星空之门背后的世界,那就是破碎虚空后的世界。木玄穿越在破碎虚空后的那片世界一个小城子弟身上。
  • 龙姬

    龙姬

    万年前他为她守候五千年,为了那个誓言。他愿万年轮回只为等她,她今生为龙公主。此生为万年前的约定,他和她再遇,结果会如何?
  • EXO之重生女王大逆袭

    EXO之重生女王大逆袭

    前世被自己的“好闺蜜”害死,意外穿越到一家富家千金,还碰到害死自己的白莲花……报完仇后,原本想低调地拍拍屁股走人。可没想到居然惹到一堆人,蹦出一个如同狐狸般狡猾的操心老哥不说,还跳出了十二只很拽逼的不明生物体,还买十二赠一,又加了一个病弱美男,。(有事加群:562993446)
  • 无尽人域

    无尽人域

    一个考古专业的高才生,无意中进入一个远古洞穴中发现一把黑色长剑,却被黑色长剑带入异界中,从此成就一个属于自己的异界传奇!
  • 地狱焚情之永不放手

    地狱焚情之永不放手

    面对爱人的枪口,女人柳絮般落地,孩子没了心碎了。三年后,她脚步轻盈地走进傅氏,无情无心的女间谍,清丽出尘却淡漠清冷;接近他却陷入他编织的情网最后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他旧爱的替代品;重回旧地却遇见了旧日爱人,复仇还是旧情复炽?难料的爱恨纠葛利益背叛,将她席卷进生死风雨。摇曳在漩涡中心,清纯如百合的背后,隐藏的又是何等的玲珑心机?傅铭熙,流连花丛过的高富帅,冷眼旁观傅氏的毁灭却无动于衷。傅明耀,温良无害的理想先生还是深藏不露的大奸大恶之人?方荆涛,无数少女的春闺梦里人,拳拳爱意是否有回报的那天?林峻峰,击毙逃犯同时也击碎了一生的幸福,背负着男人的最痛却艰难的挣扎着,直到重遇如同孪生姐妹的她……当美女间谍遭遇腹黑美男,惊天的阴谋里爱情是否还有一席之地?枪声响起,一切刚刚开始……
  • 霓虹雨

    霓虹雨

    英子的大学教授父亲去世,母亲早已改嫁,对父亲的神秘学生产生莫名的少女情绪....
  • 瓶子里的你

    瓶子里的你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会哭会笑会闹。每个人都是有幻想的,或大或小或少。我有喜欢的人,我有喜欢的星……
  • 选择陪伴

    选择陪伴

    我们只是生活在迷宫中,彼此擦肩而过的同路人。霍兰星:她有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我,她会做她喜欢的东西,大放异彩。三三:过去的事情,没有假想的必要。能见证一个种子选手的成长,我想我也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