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00000002

第2章 《论语》孔子

一句经典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导师和代表,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弟子三千,群贤毕至的教育成果和一整套的教育理论,对中华民族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成书背景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该书记载了孔子的生平、思想和学说,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日的《论语》。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思想品读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人之道

1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2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3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这句话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二、人格塑造

1“君子不器”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

2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3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

三、学习之道

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次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孔子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4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做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

四、教育之道

1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

2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

3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4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

五、务政之道

1关于务政的对象

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

2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先之劳之”,“无倦”。(《子路》) 

3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

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卫灵公》)也就是说,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这样你的主张就可以行得通了。 

4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

子夏当了莒县的县长,向孔子请教怎样理政。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 

六、治国之道

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3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孔子认为君主处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样,君主与人民的关系才能处理好。 

《论语》是我国散文最初的一种形态,多以三言两语为章,其大量文句逐渐演变成了格言和典故,还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经过长期的凝练或沿用已成为今天常见的成语,如三思而行、过犹不及、见贤思齐等,广为人们所熟知,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影响与评价

东汉时期,《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到了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此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

自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诸子百家,独尊儒家学说”后,儒家思想成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

据《宋史·赵普传》记载,宋初宰相赵普读书不多,只读了一部《论语》,学以致用,政绩颇显。他曾对宋太宗赵光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太平。”

国学大师南怀瑾这样评价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学说与《论语》一书的价值,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西方学者一直将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并称为“世界三圣”。公元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西方文化名城巴黎,联袂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同类推荐
  •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实用公文写作一本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现行党和国家的公文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积极体现当前公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效用。本书没有一开篇就介绍各类具体公文的写作与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较多的文字讲述了公文的含义、作用以及特点、类型、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阅读了这些文字,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夯实公文写作的基础。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后,再进一步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起草格式,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热门推荐
  • 昙枝未落花未素

    昙枝未落花未素

    被至亲之人从崖上推下,却意外来到了一个小世界,异界风云万变,初尝法术,却遇见了那一身白衣惑古今的他,从此年少惊艳,再无入眼之人。但直到后来她才明白那不是爱情,她身边的人从来不是他,原来命中注定,是如此的可怕。
  • 陌语缘冰

    陌语缘冰

    左冰奕,我是真的喜欢你呢。从那天你拉着我的手说:“别怕,有你在。”可是我们怎么都还是那么难受呢。左冰奕跟陌语在一个地方长大,都是重组家庭,七岁那年左冰奕跟陌语说他恨他爸爸,他要弄死那个破坏他家庭的烂婊子,陌语看着他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努力的想要考上最好的学校,仅仅是为了要花更多的钱买最贵的学区房这样他爸爸就不能再给她造个弟弟妹妹出来了,他们都讨厌那个有着美好回忆和伤痛的地方。
  • 唐史论断

    唐史论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心老婆不准跑

    甜心老婆不准跑

    她绝对是无心招惹那个长相俊美,兴趣古怪的什么大总裁,她发毒誓!可是她竟然就成了他的独宠甜心,对着她做尽奇怪的事情。只要是那个变态能想到的,就没有她做不到的!什么,他对她动心了?什么,他要娶她做老婆?合约里面没有这一条啊!以为她就这么萝莉易推倒,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 我们的盛世

    我们的盛世

    一群彷徨少年的成长之路,这里有挣扎、爱情、背叛、热血还有死亡。。。仅以此书献给与你渐行渐远的朋友,献给从你身边离开的那个“她”,献给正在告别青春的你我。。。
  • 腹黑王爷撞奇女

    腹黑王爷撞奇女

    她,本是一名傻傻乎乎的警察,无意间却成了要履行婚约嫁给二皇子的大小姐,可惜被人陷害,误入诡计。“好你个二皇子,有朝一日你必定后悔!”她自己出走竟又遇上个大皇子”呜呜.....你们家是跟我有仇吗。“邪魅帅哥大皇子竟对她一人不放“二弟,江上让给你又如何?”“得妻如你,夫复何求?
  • 虚空冥界

    虚空冥界

    一个从地球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人,在赢得LOL世界冠军之后,又将何去何从?他再一次穿越了,不是回到地球,而是到了一个在哪里都十分陌生的世界,在弱肉强食中,他会怎样?死亡?还是生存?
  • 异术归来

    异术归来

    小人物的发家史,大人物的光辉史。我心中的都市腹黑爽文。
  • 五子神棍

    五子神棍

    弓长思羽是一百二十八个孩子之一,被选入中华阁。中华阁是一个常年被积雪覆盖、神秘而神圣的地方。弓长思羽和其他一百二十七个孩子在中华阁修炼了一年的基本功之后,在一个漫天风雪的日子里,他们将要为了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修炼而相互厮杀,直到剩下四个孩子为止。然而造化弄人,在那一次厮杀中却剩下了五个孩子——弓长思羽、刀如风、端木红、蓝素宁、温如玉。就当他们五个人准备接下来的厮杀的时候,中华阁却破了千百年来的一次列,让他们五个孩子一同进入中华阁分舵——精英阁修炼。
  •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是一个帝国的时代!日不落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帝制在20世纪初仍然是主流,在这个帝国时代怎能少了中华帝国!李思不小心回到了1902年,然后他干翻满清,脚踏小日本,拳打北极熊,调戏山姆大叔……一不小心西伯利亚变为后花园,太平洋成为内湖,大洋洲是跑马场……在新建的皇宫里,李思猥琐的暗道:“这是一个帝国时代!”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