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200000038

第38章 右手《道德情操论》卷二(2)

人们判断某个行为是否合宜的时候,并不是从结果来进行判断的,而是把产生这个行为的情感和动机作为评判的主要依据。沿着这个思路,人们关于正确和错误的评判依据,关于更微妙的支持与反对的评判依据,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评判依据,也都是抛开了事情发展的结果,看最初支配这个行动的动机和情感。如果出发点是好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得到人们的赞同;反之,想做坏事但是没有做成,虽然没有酿成大错,但这仍然是受到人们谴责的,因为他最初的动机就不是好的,不是中途改变了动机,而是自己的行为没有获得成功。

正义与仁慈

正义与仁慈的区别

如果我们对一种行为充满感激之情,并且这种感激能够被旁观者所认可,那么这种行为必定是慷慨正义、正大光明、充满仁慈的。同样,如果我们对一种行为充满愤恨,并且这种愤恨之情也能够得到旁观者所认可,那么这种行为必定是心存不善的。

仁慈,是不能逞强的。因为它是人类的一种自由选择。对于一个缺乏仁爱慈善之心的人,我们是不能够惩罚他的,原因是:他这样做并没有真正伤害到别人,更不会直接产生罪恶。可是,如果当你不去回报那些曾经给予你帮助的人时,那么你就会被别人当做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从而引起别人的憎恶,但这种憎恶之情并不等于愤怒之情。因为只有受害者才会感觉到愤怒,所以缺乏一颗感恩、仁慈之心的人,是不会受到惩罚的,但他会受到谴责。

如果仁慈是以胁迫的方式而存在,那么其后果往往是自己羞辱自己,就像用暴力去胁迫他人来报答自己一样,那么,倒霉的往往是你自己。因为真正的仁慈表现为乐于去帮助别人,主动去积德行善、关怀和尊敬他人。

自卫,它源于愤怒之情,它是正义和清白的守护神。如果没有它,那么我们便无法伤害我们的行为给予报复。但是这种愤怒之情是有限度的,当别人不会伤害到我们时,我们就不用着自卫了。

正义本身是具有强迫性的,它往往是以暴力为依据,不依赖于我们意志所存在的一种美德。其实质表现为:以暴防暴、以暴制暴并恰如其分地使用暴力。它对那些不被大家所肯定的行为报以愤怒之情,从而实施以毒攻毒的行为。这也正是它与其他各种美德有所区别的最显著特征。所以,当人们去遵守这种正义的美德之时,便会在无形当中感觉到一种约束和紧张。当然,如果一个人,他的行为确实是伤害了某些具体的人,伤害行为也不被大家所认同,那么他便违反了正义。

正义,往往存在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统治者经常用正义去维护其政权,并用正义去强迫人们要以礼相待、互助互爱,从而达到国家的繁荣富强(或是规定一种法律: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不去实施这些行为,不但会受到谴责,而且还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所以,制定法律的人,在执行法律的时候,应该具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如果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那么往往会使人心动荡,社会失去安全和稳定,国家也将面临暴动的威胁。

所以,对于仁慈和正义这两种不同的美德,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审慎、严肃、认真的。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是,其行为是否具有强迫性。有的行为只需要用责备的态度去对待,可是有些行为是需要用暴力惩罚予以阻止。对于有能力实施仁慈却没有实施的这种行为,我们就会给予责备。相反,对于那些乐于行善者我们就会给予赞赏和肯定。如果既不值得我们去赞扬也不值得我们去指责的行为,那么它也就居于两者之间了。就好像是一个父亲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的儿子、兄弟、亲人,是不应该受到指责也不应该受到赞扬的。当突然之间有人对我们非常地友好,会让我们感到吃惊,好像对此应给予肯定和认同;而当突然之间有人对我们无比冷酷,好像也应给予否定和批评。

平等的主体之间,是不能用暴力去约束的。因为每一个平等的主体都有权利去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并有权对那些制造伤害的人给予惩罚。所以,当有人遭到抢劫、袭击或是被别人谋杀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会想着去保护他们并且为他们报仇。这样做的原因往往来自于那些慷慨的正义者,因为,他们对受害者的行为给予理解并感同身受,所以很乐意为他们效劳。这也正是正义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可是,为什么受害者有时只能自怨自哀,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却不能为他们伸张正义呢?这就是,仁慈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体现。就好比对于一个缺乏感恩、同情之心的人,我们对他只能给予批评责备,却不能去惩罚和胁迫他

其实,我们在与彼此之间交往中,如果对彼此能做到真诚相待,不去伤害对方,那么我们也能感受到别人对我们的真诚、友善。相反,我们如果去以恶惩恶、以恶报恶,那么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

正义、懊悔与欣慰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有关正义的一些表现,在这里,我们再来对正义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概括。正义,它是一种最完美、崇高的感情。所以法律重要的作用首先体现于:将侵犯和剥夺我们生命权利的侵害者给予最严峻的惩罚。其次,才是去保护那些拥有合法财产权者的权利。所以,可以看出,保护个人的合法权利,要求他人履行他应对你所尽的义务,这是正义给予我们最后的保障。当一个人去侵犯另一个人生命的时候,我们往往对侵犯者怀着憎恨之情。当然,当侵犯者意识到自己所犯的罪孽给别人带来伤害、不幸之时,如果他能深深地感到自责与懊悔。那么,我们对他的憎恨之情便会随之减弱。

爱自己胜过爱别人,这是人类具有的天性。所以我们便会常常去关注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东西。那是因为:对我们来说,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并且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己幸福,只有自己才能去关爱,照顾好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更不意味着你可以毫无条件地去表现这种自爱、自大。当我们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以别人的态度和眼光来评审我们的这种自爱,从而才会充分适度地去表现它,让别人所接受。就像当我们与竞争者为了财富、成功、权力而全力以赴时,我们的这种自爱之情就能得到别人的赞同。但是当我们为了这些财富、成功、权力而不择手段时,这种自爱就不会被别人所接受。总之,当我们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时,我们这种自爱就会得到别人的赞同和理解。

悔恨,是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的一种情感。它往往会使那些给别人带来伤害、不幸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罪孽时,对此产生的羞耻、恐惧、惊慌、后悔之情。因为当他们认真、冷静地看待自己先前的这些错误行为时,便会慢慢地厌恶与悔恨自己,当他们换作那些受害者的身份去看待自己的这些行为时,他们便会更加地感到恐惧、惊慌与充满了懊恼和悔恨。他们常常会伴随着这种罪恶感在极度的痛苦之中生活,害怕别人对自己的冷漠和唾弃,但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宽容、原谅和宽慰,当然,也渴望着惩罚者能给予他们一些保护。

相反,如果一个行侠仗义、乐于施善、正义公平、慷慨大方的人在从事正义的行为活动时,他就会觉得快乐、欣喜与欣慰,而别人也会爱戴、崇敬他,和其他人相处时也能其乐融融。我们把这种自我满意、欣慰的情感称之为对优点的自觉。

正义的作用

人的天性决定了只有适应其所处的自身环境,才能够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这是被事实所证实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真诚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并且学会如何感恩。因为社会有了人们的以礼相待、互敬互爱,才会充满平和、温馨、关爱,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们之间没有关爱,没有帮助,也没有感恩,那么这便是一个缺少幸福、温暖和关爱的世界。在这种社会里,人们只能以类似互惠功利的关系维系生存了。所以,当一个社会不能生存与发展时,那么这个社会的人们必定相互愤恨,相互残杀,相互伤害……这样,就会扯断社会关系中的纽带,从而消灭整个社会。所以,在一个充满阴险狡诈、暴敛无耻的社会里,它只能在正义的守护和维护下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样,正义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便居于核心地位了。正因为我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才会去尊奉它,乐意看到违反这一法律原则的人受到惩罚,以此维护它的尊严。就像那些自卫者。正是因为有了正义的维护,所以他们在进行自卫时,他们就会适度、有原则地进行,从而真正地保护自己。这就好像我们可以使用暴力与恶势力作斗争,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平和。

正是因为有了“正义”这种特殊的情感,我们才会对违反者绳之以法。所以,当我们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而作出必要的惩罚时,人们便会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对正义的使用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施暴者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不再实行暴力时,我们往往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对他产生同情、怜悯之心。所以,为了让人类对施暴者产生更多的怜悯和同情,我们就必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去驱除那些狭隘的情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罪大恶极的人宽恕实际上是对无辜者的伤害。”

只有真正强调正义在社会当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才会在维护社会安定的过程中取得胜利。我们对那些丑陋低俗、虚伪狡诈的人不但怀有厌恶,憎恨之心,而且还会希望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的他们这些行为在一定的时候必将危害到社会和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可是通常,我们在社会中,往往很少强调正义的重要作用。我们对自己的幸福和命运予以关注时,并不意味着我们从真正意义上去关心整个社会。这就好像我们很重视一千块钱,也知道这一千块钱是由每一元钱所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每一元钱上,即便不幸失去了一元钱,我们也不会感到太难过。相似的,我们对社会的关心,并不意味着我们真正去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即便社会是由每一个人所组成的。所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社会的关心是由对每一个个体的特殊关心而构成的,但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关心,并不意味着对整体社会的关心。例如,我们为了保护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财富而去惩罚掠夺财富的人,这仅仅是为了得到所丢失的那一笔钱。同样的,我们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整体的利益,而去惩罚那个威胁者时,仅仅是出于对受害者的帮助与同情。现实告诉我们,对罪犯实行惩罚,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整个社会的关心。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亲朋好友的尊敬、热爱和关怀之情并不一定包含了这种关心。我们所憎恶的人被他没有得罪的人所伤害时,我们会对他给予理解和同情。即便有些人会对这种理解、同情表示反对。

同类推荐
  •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改变,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谁拾走了你生命的麦穗

    谁拾走了你生命的麦穗

    人生在世,总有很多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有多少人曾经遇到过自己最大的麦穗时,他却没能摘下,等他们明白过来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于是,在患得患失中,我们不断地在寻寻觅觅,却最终给自己人生留下不少遗感。
  •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好习惯决定好业绩

    如何摒弃坏习惯,培养和保持好习惯,是提升业绩的关键。亚龙老师的这本书从常见的职场现象切入,结合大量生动、经典的故事和案例,提炼和总结出了有效提升业绩的50种习惯,观点简约睿智,介绍的方法简单实用,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主要内容:沉重的锁围绕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受到积压,使你的头一片空白,没有哲理,也没有智慧。只有打开那把锁,你的灵才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 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88个人生哲理

    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88个人生哲理

    本书通过一些浅显的文字和通俗的小故事来讲述百年北大教导学子掌握本领、开拓人生、提升境界所必须的人生哲理,给大家带来感悟和启发,让曾经灰暗抑郁的心灵得到阳光的照耀,从中找到一份平和与踏实,在绚丽多彩的人生中搭起一座直通成功的云梯。就算我们没有考入北大的天赋,也将从本书丰富的人生哲理中获益非浅。
热门推荐
  • 无量万界

    无量万界

    因为人类的欲望与破坏,水蓝星分崩离析,在席卷宇宙的风暴中,幸存者们向着无量万界逃亡。而早在神话时代,水蓝星第一势力“起点”,便派遣了门中所有巅峰强者,来到了无量万界上,密谋天机!陈阳,水蓝星陈家最杰出的弟子,在与族人一同前往无量万界时,被对手暗算,葬身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重生在了无量万界的一个少年身上!当他以为这就是终结之时,却陷入到了无尽的迷雾与追杀之中,谜团,接踵而至......
  • 再见你还会爱我吗

    再见你还会爱我吗

    上世,他是小王子一枚,她是仙花一株。却不慎坠入了爱河,可是仙凡的差别使他们不得不分开。缘续今生,再入爱河,命运却使他们忘记彼此。时光荏苒,当再见,你还会爱我吗?
  • 初恋莫言殇

    初恋莫言殇

    青春年少,豆蔻年华,爱情悄然来袭,是年幼无知思想不够成熟,也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喜欢上一个人便刻骨铭心。以一个错误的开始爱上,以一个正确的结束离开。曾经的分分合合都是闹剧一场,最后的最后,成熟会给青春一个交代。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快穿:月城之缘

    快穿:月城之缘

    美丽的姑娘被剥夺了全部的记忆。强大的主神在三千世界寻找一个人。病毒的控制者竟然也在寻找亲人?混乱的世界。混乱的人们。“你,将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消逝……”
  • 神之岸

    神之岸

    冥冥之中,得到神明的力量,可却遇到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之事……
  • 故人已殡非情深

    故人已殡非情深

    她,一介大家闺秀,城中姑娘学习的典范,却义无反顾踏入深宫,迷惘,失落,哀怨渐渐成为她的代名词,从前的温婉不复存在,她想变,却再无办法。
  • 脱口秀

    脱口秀

    本书是流行于欧美港台新口才训练方法。这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将技巧方法和情景对话与典范人物的成长、成功的心灵激励相互穿插,融合起来,获得一种快速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愿大家都来脱口秀,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趣味,获得一份好收入和一份好心情!
  • 崩坏祭

    崩坏祭

    无意间打开了一款手游,进入到了一个类似无限恐怖的空间,经历一个个末日般恐怖的世界,无论是电影、电视、游戏还是动漫,似乎在这里,只要你拥有梦想就可以实现……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还是以崩坏学园2为基点的小说,这一次会好好控制设定和故事,且看“灵界&龙巢”的诸位是如何在一个个崩坏的世界中,寻找出路。
  • 红黄绿蓝

    红黄绿蓝

    第一次写,看看吧,第一次写,看看吧,第一次写,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