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600000002

第2章 《论语》 为父母洒下一片阴凉 (1)

《论语》

提到传统文化,不可不提的一个人便是孔子。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说,孔子自己并没有创作新的理论书籍,而是对他认为很好的古人智慧加以讲解。孔子的弟子依据他的讲义,编写了一本书,就是《论语》。《论语》并不是一本刻板的教科书,你大可以把它当做一本生动的学习笔记来读。

书中的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着幽默细胞的老师。他曾经怀才不遇、被人取笑,也曾经和学生谈笑风生,宛若一对对忘年交……

孔子曾对一个叫伯鱼的学生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对如今人们来说,不学《论语》,无以谈孔子,无以谈中国。

第一章 为父母洒下一片阴凉 (1)

学问都从孝道中来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一个人对待父母有孝心、对待兄长十分恭敬,却喜欢冒犯长辈上司,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到处作乱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我们经常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赋予动物一种孝心的品格,也以此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孝敬父母。为什么“孝”会是所有品德当中人们最看重的一种呢?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生育之恩,多年来的养育之情,也足以回答这个疑惑。

孔子说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仁爱之心,“而好犯上者鲜矣”,这种人是不会危害社会的。

“孝”是一种回报的爱。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总是毫无吝啬、无怨无悔,仿佛儿女人生中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抵挡烈日风霜。年少时,你厌烦了,爬上树干玩耍;疲倦了,靠在树上歇息。长大了,你不愿与树玩耍了,树甘愿奉上丰硕的果实,为你的人生和未来尽心尽力。要成家了,树奉献出自己的枝干,为你建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家。当你想出外闯荡时,树会用自己的躯干为你造只乘风破浪的船;当你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地归来,即便树已只剩一个树桩,也会让你安心地休息。父母如同大树,总在无私地奉献着,你的忧伤便是树的忧伤,你的快乐便是树的快乐。儿女在为自己的事业、家庭忙碌时,总是无暇顾及父母;当出现变故、陷入困境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向父母求救。如果我们都是这样只知道索取,却从不知道感恩和回报,那么人生就变得自私丑恶,社会也会变得冷漠无情。

我国是一个非常强调孝道的国家,著名的《二十四孝》就是典型的代表,“卧冰求鲤”的故事就是出自这本书。

晋朝琅琊人王祥,他的生母很早便去世了,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让他被父亲厌恶,失去父爱。但是王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怨恨父母,相反,他仍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患病,他便衣不解带、日夜侍候。有一次,生病的继母想吃鲜活的鲤鱼,但当时已是寒冬腊月,冰封三尺,根本没法捕鱼。王祥于是解开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坚冰捉鱼。没一会儿,三尺厚的冰突然自行融化,两条鲤鱼从冰层下跃了出来,继母朱氏于是吃到了一锅鲜美的鱼汤,很快就痊愈了。给父母养老送终后,王祥隐居了二十余年,守完孝之后才应邀出外做官,官至睢陵侯。后人为了纪念他,还专门编了一首诗: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mú)。

传统文化中,王祥这样的孝子一直是教育中的楷模,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典范。但是,随着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的娇惯与宠爱与日俱增,孩子越发看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好,尽孝的传统正在我们的文化中消失。

我国古代的《劝孝歌》中说:“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意思是说,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正是因为我们知道感恩和回报,而孝心正是最基本的感恩之心。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

要尽孝,而不只是养老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作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心,养老和养牛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孔子生活在一个非常讲求“礼”的时代,人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坐的朝向、与人说话的态度、看望生病的朋友时应该站的方位都有明确的礼制规定,而孝作为“礼”的重要内容,更是被强调得细致入微。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反而误解了“孝”的本意。对父母只是养老,却并没有尽孝。

有一个财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愚笨,不讨人喜欢,小儿子聪明伶俐,于是财主就尽心抚养小儿子。两个儿子逐渐长大了,大儿子一直在家里陪着父母,小儿子因为颇有才华,被父亲送到县城读书。

小儿子果然不负众望,考取了功名,一家人欢天喜地,两位老人也准备收拾行李,和小儿子一起到新地方开始生活。本来小儿子不想带着父母,但是想到兄长愚钝,就勉为其难地带上了两个老人家。

到了就职的地方之后,小儿子给父母选了一间房子,安排了一个奴婢,从此就消失了。两位老人看不见他的人影,生病了也只能使唤下人去找大夫。虽然在这里不愁吃穿,但是两个老人心里很难过。

一年以后,大儿子带着家乡的特产过来看弟弟,一见到老人,就难过地哭了——一年不见,父母老了许多,以前胖胖的父亲也瘦成一把骨头了。虽然大儿子很笨拙,但是很心疼父母,他决定带着父母回家生活。父母想到自己以前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他当回事,端茶倒水像下人一样使唤,但是他从来没有生气,反倒是乐呵呵地照顾父母,不禁也流下了眼泪。就这样,笨哥哥又带着老人回到乡下去了。小儿子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不跟着我这样有头有脸的儿子,却要和那笨人一起生活。

其实,感动老财主的正是一颗孝心。只有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他们才会觉得幸福。现代社会,很多人可能会逢年过节给家里寄一些钱回去,但是父母最缺的并不是钱,而是关爱之心。

是我们已经没有关爱之心了吗?看看我们周围,有条件的家庭都会养小猫小狗。有专门的狗粮和猫粮来保证宠物的营养均衡,遇到食欲不好,主人就带着宠物去专门的宠物医院;平时,常见有人带着狗狗去做美容,梳一梳毛发,甚至染成漂亮的颜色;天冷了,主人会及时给宠物宝贝们添上漂亮的衣服护住身体……如果将宠物换成父母,很多人马上就脸色大变,变得非常不情愿了。现在看来,很多父母的境遇还不如宠物!

2004年有一则让人心寒的新闻报道:南京一个姓王的男子喜欢养小狗。有一次,他打算带小狗到厦门去游玩,说是要对他的小狗进行长途旅游训练。正准备出发的时候,母亲病倒了,无人照料。父亲问儿子:“你母亲把你一手养大,现在病了,正需要人照顾,你却还有心情带狗出门旅游!我倒要看看这是什么狗,比你妈的生命都贵重!”老人一时冲动,拿起手里的茶杯就扔向小狗,狗被砸得叫了起来。见到爱犬被打,儿子不由分说,抡起胳膊就给了父亲一拳,把老人打伤了。老人一怒之下把儿子告上了法庭。不管法院作出怎样的裁决,也不管这位王姓的男子是否得到过父母的爱,他对老父亲动武,实在是不应该。

仅仅有孝的举动,却没有孝心,是远远达不到真正的孝的。孝,需要有行动、更需要用爱去浸润。

记住父母的生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来呢,父母岁数越来越高,子女要感到很开心;其次呢,父母岁数越大,身体就越不好了,所以子女要感到很担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衰老是自然界的规律,谁都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父母在竭尽所能地照顾我们的同时,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天天老去了。所以子女要尽可能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给父母关心和照料,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否则,等到自己为人父母,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没有能力去享受儿女的孝心了,也就为时已晚。

孔子要弟子们尽孝,那他自己又做得如何呢?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思想家、教育家,其实,他也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hé)就去世了。母亲颜征(zhēng)年轻守寡,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抚养和教导孔子上。为了养育孔子,颜征吃了很多苦,身体也病倒了,在孔子十六七岁时,她也去世了,当时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孔子因为自己没有机会好好地向父母尽孝,因而一提到孝的话题就非常痛心。于是他便告诫弟子,一定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年龄。

同类推荐
  • 成长的烦恼你怎样面对

    成长的烦恼你怎样面对

    这是一本专门帮助中学生解脱烦恼和迷茫等心理困惑的书。作者积从事心理研究及心理咨询20余年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的百个案例,以咨询的方式,对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困境和问题,作了心悦诚服的分析和诊断,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症办法、对策和建议。本书扩要内容来自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个案故事。这些故事,个个点击中学生关注的心灵热点,处处剖析中学生难解的心灵困惑,时时引导中学生成长的心灵历程。
  •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

    《从细节中学习》中编选了若干经典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小故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充满了对人世的关爱和生活的热忱。当你在每日的繁忙劳碌之后,燃一盏温暖的黄灯,泡一壶热咖啡,随便翻翻此书,你就能轻轻松松地从中获取智慧的力量和舒畅的理由,之后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无限。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 令人无法抗拒的心理说服

    令人无法抗拒的心理说服

    本书的特色在于分析对方的心理需求、行为意识,从“心”去掌握优势,使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能比别人更敏锐、更正确地说服对方。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热门推荐
  • 畏途

    畏途

    梁伯奎离奇失踪,此事引起了村里震动,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设下圈套,暗中算计梁伯奎的妻子吴碧青及儿子剑峰和云峰,母子三人中计,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后兄弟二人下山寻父,揭开一个个谜团,也深陷一个个险境之中,故事从地上写到天界,主人公饱受人间冷暖,最终为了人类的光明走上与天神对抗之路。但区区一个凡人怎么能战胜天神?绝对不是靠什么绝世武功,异能方数,随着故事的进展,答案会一一解开。
  • 八门惊变

    八门惊变

    混沌初分,鸿蒙甫判之际,天地有一灵根。这灵根于西牛贺洲长大成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果熟,约一万年才能结出三十个果子。有缘者闻上一闻,可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年。这树被称为人参果树,果子称人参果,也叫草还丹。现代人杨子乐无意中吃了这颗人参果……他的人生会随之改变吗……都市爽文,减压排燥。勿喜勿喷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强势归来,吴镇宇、黄磊、曹格、陆毅、杨威分别带着他们的宝贝Feynman、多多、Joe、Grace、贝儿、杨阳洋登上真人秀的舞台。全新的冒险与全新的体验,却送来久违的欢乐与美好的记忆!更多感动瞬间尽收书中,寓教于乐,一本全家可以阅读的亲子图书。
  • 天命之选

    天命之选

    也许你还沉浸于斗破苍穹的斗气世界中,亦或许你还在为各类仙侠世界中变幻莫测、华丽至极的法术所倾心。但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中,有个不为人知的少年,他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但他的身世和血统,他的天赋与选择,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传奇!
  • 闪婚萌妻:霸道总裁晚上见!

    闪婚萌妻:霸道总裁晚上见!

    一场相亲宴,她一个人去领了结婚证,嫁给了传说中凶残恶魔的夜家大少爷......她以为顶多是个宅斗,却发现是一部被斗争的血泪史:凶恶的婆婆,怀孕的未婚妻,刨墙角的闺蜜,等等....为什么那位西方帅哥也对她磨刀霍霍?她回头看一眼腹黑又霸道的某人,长得祸国殃民的明明是他,为什么受苦的是她!当他打破了传说,成为了高高在上让所有人仰视的存在,成为所有名媛千金爱慕的男人时,她却发现他们之间已经伤痕累累,夭折的孩子,纠缠不清的恩怨,她放手离开,一杯加了药的开水,她以为是和他最后的羁绊。三年后,他勒紧她的脖子将她抵在门板上,气息凌冽而蛊惑:当真以为逃得掉吗?
  • 快穿之你怎么老是跟着我

    快穿之你怎么老是跟着我

    可怜的沈泽在醒来后发现他被一个叫009的系统给掳走了......这也就算了,为什么那个人总是跟着他啊!!沈泽:“你追我做甚?!”沈顾:“你猜?”
  • 转世鬼才,云起云落

    转世鬼才,云起云落

    转世。重生。前世背叛残落,此生定破苍穹。此文新开,多多支持。
  • 那年鲜花盛开在半夏

    那年鲜花盛开在半夏

    那年,他在校园门前看到了她。那年,她在教室窗外看见了他。那年,他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那个聪明漂亮的她。那年,她喜欢上了他,喜欢上了那个阳光帅气的他。那年,鲜花盛开在他与她的半夏。那年,那年……感谢上帝,让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了最好的他。感谢她,在他最爱她的时候也爱上了他。(PS:此文为校园文,不仅仅是爱情,友情,亲情,生活,现实更为主线。当然毕竟是小说,不可能处处现实的。so不喜勿喷,不喜勿看。谢谢合作)
  • 异世之炉鼎:水族巫女倾天下

    异世之炉鼎:水族巫女倾天下

    月家大小姐月冷冷为了争夺家主之位和哥哥一起跌落陌生的古代,意外的成为了修仙家族的二小姐,拥有了神秘宝盒的她开始了自己的修仙之路,从姐姐那获得了巫族的印记,开始了仙巫同修,遇到了风云阁主萧宇,水族族长,妖帝,魔尊,假扮冰族圣女,成为修仙大派弟子,成为水族巫尊,开始了一番不同寻常,又充满爱恨情仇的修仙之旅。魔尊认错人了,把她捉去当炉鼎……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