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序言

食人间烟火,品理想人生

冯友兰先生说艺术家“清风明月的嗜好”是人生,制造家“神工鬼斧的创作”是人生,宗教家“覆天载地的仁爱”也是人生。而他自己则以“极高明而道中庸,闻旧邦以辅新命”为座右铭。于家国,他与之共沉浮;对人生,他取中庸之道。这既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的现实人生。

鲁迅先生写在给一个友人的信中曾有“安分守己如冯友兰”之语,而胡适对解放前夕冯友兰滞留大陆之举评论说“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冯友兰字)之右者。”在革命者眼里,冯友兰先生不够激进,因而是“安分守己”;在心仪西方文明的胡适先生看来,冯先生留在百废待兴的中国则是“蠢”——当时的冯友兰在国外也已经颇具盛名,若能飞往美国,此生定然无虞。但是他却选择了留在祖国“辅新命”,这就是他选择的“极高明”。

共产党进京城的前夕,冯友兰和妻子商议着何去何从,最后决定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北京等候解放军的到来来。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的态度是,无论什么党派当权,只要它能把中国治理好,我都拥护。这个话我在昆明就已经说过。当时在知识分子中间,对于走不走的问题,议论纷纷。我的主意拿定以后,心里倒觉得很平静,静等着事态的发展。有一次景兰(其兄)问我说:‘走不走?’我说:‘何必走呢,共产党当了权,也是要建设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有用的,你是搞自然科学的,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这是当时知识分子最为普遍的心理,冯友兰先生此举亦是合情合理。

在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之中,像陈寅恪先生那样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的境界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他自己也无奈地承认说“最是文人不自由”。文人如是,哲学家亦如是。冯友兰先生没有想过要遗世独立,而是选择在现实中去享受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他“道中庸”的人生哲学之演绎——无论是哪个政党执政,只要他相信有益于国,都会努力地与之和谐共处,尽己之力去辅佐,这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方游刃有余。因此他双足不离寸土,一直在人间烟火中在编制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果说他的人生引起了当时和后来太多争议,那么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则无人能够视若无睹。

冯先生去世后,他的墓碑碑阴刻有古篆:“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指的就是先生创作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是指《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儒学大家辈出,熊十力先生由佛转儒,他的哲学体系中“中九西一”; 金岳霖先生受西方思维影响较深,惯用英语思考问题,然后再用汉语写出来,故其哲学为“中一西九”;唯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体系是“中五西五”,是真正的贯通中外。

百年前,中国人因严复而开始接纳西方学术;百年后,西方因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冯著是当今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作品,必将长期受到西方世界的重视。……在众多的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者眼中,冯著的确堪称翘楚之作。”

李慎之先生也说过:“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可超不可越”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后人完全可能而且也应当胜过冯先生,但是谁都不能绕过冯先生,而只能在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哲学,其实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庄,无论是韩非还是墨翟,他们每一种思潮、代表的都是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民族文化。顺着历史的河流而下,魏晋玄学,宋明儒学,他们就是吸天地之精华的灵芝草,自己也成为了天地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冯友兰先生就是把那些风景一一只给不知如何欣赏的我们看,告诉我们他们美在何处,他们彼此之间有多少分别。若能读懂,便在刹那间觉得天地为之一宽,领略到原来中国的文化可以如此丰厚。

冯友兰先生为我们解读人生的境界,解读中国的宗教,解读中国的阴阳五行,中国的诗词歌赋。这一些无不是徜徉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都能感受到却无法捕捉的。在他那深入浅出的字里行间走过的我们,也能读懂那千年文化之美,将它绕于指间,了然胸中。

冯友兰先生本人曾多次引用宋代哲学家张载一言以自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

他是否真的做到了?至少他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同类推荐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中华名句智慧金典

    本书所选名言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除了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外,大多数还具有劝世的功能。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沛春风……
热门推荐
  • 外挂宗主

    外挂宗主

    宗者,掌控天地气运,成就运宗之主;朝者,掌控天地气运,成就运朝之主。楚衍离奇穿越天元,为一普通宗门之主,面对大千动乱,他誓要争霸天下~注(书的一卷和二卷,写的可能偏向小白,但运风笔力已提高,之后是不同的。欢迎收藏与打赏,票票支持)外挂宗主互动群:170783620
  • 主神不靠谱

    主神不靠谱

    拥有了主神传承的主角以为自己的前途必然牛逼不已。可是背靠不着调的主神,事情的结局往往很二逼!为主神卖命,主神不但不帮忙,还要时刻提防主神的算计。不靠谱的主神背后到底有什么惊天秘密?
  • 田箩姑娘历险记

    田箩姑娘历险记

    不信奉田螺姑娘的“阴险”田箩,有一天栽到了凡人将军手里。做暗人、当丫环,她只求早点报完恩早点自由。可是,为什么有些陌生情绪开始在她心里繁衍疯长?求而不得她又该何去何从?
  • 为君朱颜不改

    为君朱颜不改

    在现代她只是个没爹没妈的孤女,尝尽人情冷暖,因一次为救一个溺水的陌生男人,当她醒过来时,发现处在一个跟历史上的唐朝很相似的朝代,从此她的生活也开始重启......
  • 扬清集

    扬清集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的一些感慨,例如《爱书还是加负》《请放过李咏一马列》等,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心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心

    “呐,几斗,我回来了!”亚梦望了望湛蓝的天空,透明如水晶的眼泪缓缓流过眼角,“你却不见了!”“亚梦,请不要……找我。”几斗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出,“记得……我是爱你的。”新的甜心,新的一轮战争!几斗怎么了,为什么会消失,亚梦又为什么黑化,莫伊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相一层一层被解开,到底是谁坠入那个黑暗的深渊,又是谁升入光明万丈的天堂……
  • 悬幻爱恋

    悬幻爱恋

    也许这是一个梦,一个甜蜜的梦。“你爱我么?”他低头看着自己怀里的女孩。“爱。”男孩听到这个回答满意的笑了。“有多爱?”女孩沉默着没有回答。
  • 落弦歌

    落弦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沫离莫离,但此不分别,但此梦长醉,人生亦不如。
  • 放大你的优点

    放大你的优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你就是一个优点;在人际交往中游泳;好心态是笔宝贵的财富;自信是你不败的优点;一生驾驭一个好习惯等。
  • 同荒

    同荒

    荒古大战,十凶守住八世同棺只为等待最强者,守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