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700000051

第51章 俞敏洪:创意撬动教育产业 (2)

俞敏洪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通过落实相关政策提升老师的地位,成为新东方在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带来了一股尊师重教的新气息。据了解,俞敏洪本人拥有公司31.18%的股权,其他骨干例如徐小平持有10%,包凡一占有4%,钱永强持股2.5%,他们的财富在新东方上市后都超过了亿万。除了以上几位,新东方还有400多人持有公司股票。俞敏洪不仅让自己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也让他的创业伙伴和同事成为中国令人羡慕和尊重的富有老师。

对于以上这一大批“富有”老师的看法,俞敏洪有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认为“老师应该是中国最富有的人”。

中国人传统上是把老师和清贫画等号,俞敏洪觉得这个等号是不对的。他认为老师应该是全中国最富有的人,因为只有老师富有了他们才能安心教书,传授知识,传授智慧,学生才能够更多受益。如果老师为了生计而奔忙的话,很多老师就会扭曲自己的教学心态,所以他希望中国的老师富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老师都很富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好起来,中国未来永久性的综合竞争实力才会好起来,它将会鼓励更多的人进入中国的教育行业,更有智慧的人回到教育行业。

当然如此高的待遇和如此高的评价,俞敏洪自然会找高素质的人才,用不一样的眼光和思维来打造他的团队,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放飞新东方的希望。在高校和外资培训机构之外,新东方应该是民办教育中最早的正规军。首先是领导团队的素质高。自俞敏洪以下,胡敏、江博、徐小平、包一凡个个都是深受学员景仰的“大师”,具有雄厚的个人品牌资本;他们志存高远,胸怀打造新东方品牌的激情。其次是俞敏洪的眼光非常独到,他在讲授风格方面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而是最大限度地遵从学员的意见。学植物学的宋昊、高中未毕业搞传销的罗永浩都是被俞敏洪慧眼识珠成为“王牌”教员的。在新东方,教员去留的重要指标是学员打的分数。最后是他的心比心。多年在培训机构上课的生涯,使俞敏洪对教师的甘苦深有体会,这些出来上课的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挣点钱。新东方给教学成果优异、深受学员欢迎教员的报酬是相当丰厚的,顶尖教师年收入达数十万元。

俞敏洪曾经将自己比做“瓷器保管员”,他将新东方的老师比喻为“价值连城的瓷器”,如果这些“瓷器”摔碎了,就一文不值了。可见新东方的老师都是个性十足的“牛人”,而俞敏洪则对他们非常珍惜和爱护。他曾经说,他自己对新东方的贡献就是聚集了一批人,并让他们感受到:知识分子就应该受到尊重。

新东方老师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新东方,每天都充满朝气、快乐、激情,感觉每一个学生都尊重自己,每一个领导都尊重自己,每一次在洗手间,也就更加尊重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也就更愿意去尊重每一个别人。

尊重是最高的礼遇,是人与人之间最有效的信任和沟通方式。俞敏洪让这些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天才”人物感受到了伯乐相马的恩遇,感受到人尽其才的气息。他们自然会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各显神通,为新东方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风格。一些老师是留学回来的,他们大量借鉴了欧美国家宽松、自由教学的方式,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为了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试题,使它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再教授给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讲解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受益匪浅。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他深有感触地表示:教育是一种氛围,而不是一栋楼或者是资产,新东方的上空笼罩着一股“气”,这是人才的积淀形成的。人散了,“气”也就散了,事业就不可能做大,这也是许多培训机构想要模仿新东方而无法做到的。所以连竞争对手也不得不承认,新东方是中国英语教育的第一品牌。

正因为对人才的重视,才让俞敏洪显得那么包容。2000年新东方发生了股份改制的风波,差点让俞敏洪的宏图伟业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俞敏洪回忆说,“逼宫”事件中,他完全可以脑袋一热用手中的权力去打压他的那些朋友,或者他自己干脆甩手不干离开新东方,但是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伤害新东方的利益,所以就必须冷静地坐下来分析员工或股东的想法,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后来这件事以俞敏洪的两位老朋友、创业伙伴王强和徐小平退出管理层,俞敏洪自己重掌新东方控制权而告终。虽然王强和徐小平的这次“逼宫”伤害了俞敏洪的感情,但他并没有记恨这一点。相反,他对朋友们表现了宽容和大度。

为了挽留王强,俞敏洪做了很多努力。他曾将新东方的产业开发交给王强负责,它包括出版、翻译等,这也是新东方的命脉。俞敏洪还动之以情地回味十多年的感情、艰难的创业历程,并决定如果王强不留下,他就不举行新东方八周年庆典。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王强,决定尽释前嫌,携手共进。而徐小平也在2001年11月底主动给俞敏洪写信,称友谊更加深沉更加长久。正是俞敏洪的宽容和理解,感动了徐小平这位性情中人,重新回到新东方。

学生是新东方的上帝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使自己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材的标准。”

这段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是俞敏洪在《赢在中国》节目上给一位选手做的点评,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树草理论”。这段话是鼓励选手要确立自己良好的心态。这也体现了俞敏洪的经营理念,他将每个学生都当成栋梁之才来培养,当美丽的风景来看待。在他心目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他甚至把学生当上帝看待,他有一句名言:对学生不好,就变成了魔鬼。

这是新东方的最高原则。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老师是销售人员,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作为产品传递给学生,学生就是客户,是产品的使用者和获益者,当然也为此付出相应的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顾客是上帝,学生自然也是上帝。从新东方创立开始,俞敏洪对学生就有一种崇敬心理,一种“衣食父母”般的景仰。新东方不惜代价给不满意(不管是什么原因)的学生退学费,组织参加春节不能回家的学生举办联欢会,为学习好的学生发奖,一奖十多万。

1997年,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人出席学员的颁奖大会,临近结束的时候,俞敏洪忽然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全体老师当场向学生三鞠躬!这个决定对于提倡尊师重道崇尚礼仪的新东方老师来说,简直有些不可理喻。学员退场后,徐小平等人就开始向俞敏洪“声讨”,认为这种做法太过分,让老师会没有尊严没有威信。

俞敏洪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生学得太难太苦,学完了老师给学生鞠躬,是表示慰问,表示敬意,这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伤着老师什么。他甚至继续毫不客气地反驳说,其他老师反对鞠躬,他继续坚持鞠躬。学生来听老师的讲座,是对老师的恩惠,向学生鞠躬是表示对学生的尊重。老师怎么就不能向学生鞠躬?有人说美国的老师没有向学生鞠躬,中国老师也没有向学生鞠躬,他俞敏洪就要开创老师向学生鞠躬的先河,他要一直鞠下去,鞠躬尽瘁。他的这段话对传统的教师和学生关系有了新的视角和看法,他的观念无疑是对传统观念“老师是给学生恩惠”的冲击。学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新东方刚创立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但是俞敏洪依然想尽千方百计来关怀爱护学生。夏天热的时候,条件不好的教室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学校要准备成车的冰块拉到各个教室。几百人的大教室,讲台上放几块冰根本就不管用,俞敏洪就鼓励说,教室里桌子凳子挤满了,再多了放不下,起码可以在心理上解决问题。他还用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作比喻。

那时候北京到处挖坑修路,教室经常停电,新东方每年都要准备上万支蜡烛,上百盏煤油灯,哪里停电往哪运。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点蜡烛点煤油灯上课,简直是《天方夜谭》里的神话故事。

新东方“激情新概念英语”的创始人江博说,讲课,应该是一门艺术,要有思想,有审美,让学生就像在沙漠中行走,突然发现一罐“红牛”,发现一头骆驼。有一天晚上,正上着课,突然停电,江博让同学们等一会儿,蜡烛马上就到,它会给同学们带来光明的。

学生们在黑暗中等待着蜡烛,等待着蜡烛带来的亮光。十几分钟后,蜡烛来了。他先点燃了两支,放在黑板的托盘上。黑板被照亮了。他把第三支点燃,交给前排的同学,依次往后传。光明向后传递,黑暗渐渐隐退,烛光腾腾闪烁,像一个个会说话的灵魂,照亮了学生的脸庞,照亮了学生的眼睛。江博看到一双双眼睛里“没有抱怨,只有新奇”。他说,这是他“一生中看到的最美丽的眼睛”。教室里静静的,谁都不敢说话,生怕亵渎这一神圣的时刻。

俞敏洪对这种情景太熟悉了。他在新东方点燃了第一支蜡烛。1995年底,他去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大教堂参观,教堂里上千支燃烧着的蜡烛一层一层升上去,肃穆,庄严,神圣。这使他想到了几年前他在北大附中阶梯教室上课。停电了,一片漆黑,他找人买来了蜡烛。在100多支蜡烛的照耀下,他坚持讲完了两个小时的课。他说,他当时感觉太神圣了!那种神圣庄严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新东方创业时期,所有的老师都经历过这种场面。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管人术

    中国人管人术

    《中国人管人术》由烨子编著,内容主要包括管人智术、管人戒术、管人范本。
  • 京东的秘密

    京东的秘密

    本书不仅真实记录了一位商界领袖的创业传奇,更完整呈现了一个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经济大时代的画卷。揭开众多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亲历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革,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走进刘强东,一起遇见真相。
  • 现代工商管理

    现代工商管理

    本书从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与文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资源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管理人员的第一本书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无所不在。琼·玛格丽塔博士认为:管理并不是领导者的专利,人人都是管理者;管理也不仅仅局限于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和社会公共部门同样也需要管理。因此,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已经无须多言,可以说,管理成就了一切。鉴于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许多人总是对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最后更多的人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从平衡中寻找答案。其实,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其有双重属性所致。
  • 促销36忌

    促销36忌

    现在的时代,生意难做,市场更难做。现在的市场,不缺产品,而缺少能把产品卖给顾客的促销员。对促销员来说,哪个不想快速拥有更多客户,迅速掌握促销技巧,尽快与顾客成交呢?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促销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十有八九,促销活动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问题总是重复出现,禁忌总是重复地犯。一旦犯错触禁,就会使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了解促销活动中最可能犯的种种禁忌,掌握规避促销禁忌的方法,是任何一个企业及其促销员必须要懂、要会的知识和能。
热门推荐
  •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小说着力刻画了信仰基督教、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黑奴汤姆,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遭受的悲惨命运,借此揭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情绪,从而成为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 蠢女主

    蠢女主

    非常抱歉停更一年,渣作者已浪子回头立誓要填完这篇小说,为她可歌可泣的勇气鼓掌吧!O(∩_∩)O谢谢!渣作者尽力日更,如果做不到还请谅解,知道你们都是最可爱最善良最贴心的小天使呐!总之,你们的留言就是渣作者更新的动力,要是评论区太冷清的话,小心渣作者离家出走哦~~~o(︶︿︶)o另:书名和介绍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各位将就着看,也许以后会替换。下面是原介绍:女主真的很蠢,不信你瞧瞧看。 ̄ ̄专业鄙视女主二百年
  • 校花之高手保镖

    校花之高手保镖

    他被女友抛弃,在家乡的悬崖上,被狂风推下了悬崖,就这样他的人生就此改变。然后他无耻的说道:“什么样的女人才最吸引人,在我的眼里什么都吸引我,所以,我要把她们全收了,嘿嘿,萝莉、老师、女警……。”
  • 叫我张大侠

    叫我张大侠

    张明一直幻想成为武功盖世的大侠,与自己的女神回到那个传说中的江湖。一个武功盖世,一个绝代风华,策马大漠之上,漫步夕阳西下,两人一骑从此浪迹天涯。
  • 十五古镜记

    十五古镜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
  • 守护甜心之黑沐梦殇

    守护甜心之黑沐梦殇

    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梦,自己的友情,都变了。我安怡沐,再也不是那无能的日奈森亚梦了,守护者你们受死吧,哇哈哈哈~哇哈哈哈哈~
  • EXO之人鬼殊途

    EXO之人鬼殊途

    普通的生命,经过坎坷,定会蜕变。她叫千晓沫,奶奶是她的全部,父母是她的榜样,意外任务使他们香消玉损。她并不觉得她哪里不如别人,至少,她有朋友,有她值得呵护的人,她的一生也慢慢脱离原来的轨道,走出不一样的轨迹。她是如何破冰走上巅峰的…
  • 到最后,终究还是你

    到最后,终究还是你

    缘分就像磁铁,吸引两条平行线相交。经过荆棘和坎坷,最终,我们还是在一起了——白马王子,终是你
  • 武旗的宝藏

    武旗的宝藏

    不相同的人,不相同的爱,但我们在同一的生活中。
  • 独家宠恋

    独家宠恋

    楚航今日一别即是永别,爱情可笑,你更可悲。我虞天儿今日起没有爱情,不稀罕爱情。你楚航从今往后跟我一毛关系都没有。当床上的人睁开双眼,看着整洁的床单,邹起了眉头,用力按了按太阳穴。微咪着眼睛,他长叹一声。粑粑粑粑妈妈又和秦叔出去了安阳查查少夫人在哪里妈妈妈妈粑粑去查房了楚航你有完没完虞贝贝,你过来。楚航,你想干什么。好吧,天儿你想干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