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200000020

第20章 中篇 孝悌之道,人人亲其亲 (1)

第六章 孝悌之道,人人亲其亲 (1)

无声之乐,无体之礼

“孝悌之根本还是这一个柔和的心理,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

梁漱溟先生说,“(孝悌)本来也与礼乐一样……礼乐的根本地方是无声之乐,无体之礼,即生命中之优美文雅。孝悌之根本还是这一个柔和的心理,亦即生命深处之优美文雅”。礼乐原本就是以人之心为源头的,孝悌亦然。

孔子说:“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

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无论是乐,还是礼,都是来教化百姓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音乐当然要用声音来表示,礼仪自然要触及身体,他人有难时应有服丧之举才是常理,但是孔子却说“三无”。子夏也和我们一样疑惑,于是又做了进一步的询问。孔子的回答其实是超越了具体的礼乐仪式,将问题引到了关于“礼乐之原”的思考,那就是这三者殊途同归,最后走向的都是心灵的触动。

孔子以《诗经》中的三句话对它们作了解答。

其一、“夙夜其命宥密”,出自《颂 周颂》。《礼记正义》说:“夙,早也;夜,暮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静也。言文、武早暮始信顺天命,行宽弘仁静之化。” 郑玄认为是“言君夙夜谋为政教以安民,则民乐之”。“密”字有静的意思,在加上清晨和黄昏的背景,自然就能引起无声的联想。如果百姓心中能想到国君在昼夜操劳,自然就心生敬意,不逾规矩。其二、“威仪逮逮,不可选也”,出《邶风·柏舟》,选即遣,原诗说威仪并非通过升降揖让之礼等外在的东西来体现,所以说是“无体之礼”。“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出《邶风·谷风》,“言凡人之家有死丧,邻里匍匐往救助之”,非必服也。所以用来说明“无服之丧”。

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知道这三者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礼是从心里出来的,心到情到是最重要的。没有人对百姓说君主很操劳,但心中有数;没有人让你作揖鞠躬,但你自然会去做;邻家有难,虽然未必为之服丧,但就算是爬着也要去救。教化非生硬地指点他人,而是以化为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

梁漱溟先生说:在中国要紧的是家庭生活,而家庭是由天伦骨肉关系来的,在家庭骨肉之间特别重情感,而人在感情盛的时候,常常是只看见对方而忘记了自己,所以他能够尊重对方,以对方为重,处处是一种让的精神。因此在所有的礼之中,必须牢记孝悌在其中是最为重要的,梁漱溟先生也因此用“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来突出强调。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的帝王们多以孝治天下。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从名称即可看出,不守孝是何等不近人情。

三国时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于是上了著名的《陈情表》,以孝为由,不得不让朝廷做出了妥协:“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如此这般情挚意切,足以堵住说他“不思新恩”的悠悠众口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应该是人生最为痛彻的遗憾。只是很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得知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崔氏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一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观看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背后对房景伯说:“这人虽然表面上感到羞愧,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姑且再让他住些日子。”又过了二十几天,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果然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崔氏很聪明,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仁在,其中之一就是孝心。她无所为而为,以身教代替言传,让他心中蛰伏之仁能在外面的触动之得以彰显。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正在宇宙之间往来流淌拨动人心的东西并非眼能见,耳能听,而是梁漱溟所谓的意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言传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弦外听儒音

人间五不孝:孟子说,世间不孝有五。四体不勤,不养活父母,一不孝也;耽于下棋喝酒,不养活父母,二不孝也;贪婪财货,溺爱妻子,不养活父母,三不孝也;纵情于声色,使父母蒙羞,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使父母的安全处于危险之中,五不孝也。

伦理本位,孝悌为先

“我们不愿作好的生活则已,若要作好的生活,则当然从根本的地方作起,从眼前开端。故人的生活,即应从孝悌开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喜欢将“家”和“国”并提。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既没有团体,又没有个人,所有的是什么呢?仅有的就是家庭”。在梁先生看来,中国人缺乏集体生活而重家庭生活,依靠伦理组织社会,消除了个人与团体的对立,因此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就是从自己出发、“推己及人”,从自己推广到他人的一层层关系。第一层是自己,然后是父母子女,然后是兄弟姐妹,然后是宗族邻里,最远才是国家天下,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礼记》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这个次序。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事父与事君就是家与国的关系。在反省中国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说中国是一个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而这一人治正是通过伦理进行的,而伦理即是人情。梁漱溟先生说:伦理的意思就是指一个情谊义务的关系,就是要彼此互相尊重,相互照顾,相互负有义务。

这种伦理道德在行为规范上的表现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也就是“礼”。按梁漱溟的儒学理论,我们有好的心理,自然发出来好的生活。许多好的生活,亦即许多好的事情,我们最眼前的人,就是父母兄弟的事情。如果对最眼前的人,最当下的事情,不曾弄好,其他的事情也自难说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梁漱溟先生明确提到:“我们不愿作好的生活则已,若要作好的生活,则当然从根本的地方作起,从眼前开端。故人的生活,即应从孝悌开端。”

孟子有言曰:“于此有人焉,入别孝,出则悌。”也就是说“入则事亲孝,出则敬长悌。”

悌是顺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懂得并且做到了孝顺,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朱子的“弟子规”成为后世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它的首段如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将孝悌放在首位,践行好了孝悌之后,再讲究“信”,“爱”、“仁”,有了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学文”。

梁漱溟先生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种生活,真是很柔和很好的心理,仿佛是先把自己化成一团和气,然后把家庭化成一团和气,以至把社会、国家、世界化成一团和气”。“人伦之间,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者,其实都是一个心,都是那个Tenderness柔嫩和乐的心。温厚之人会有和气温婉的气质,并有愉悦的神情荡漾开来。(有和气者,必有婉容,有婉容者必有愉色。)”以仁待人之人,如春风施雨,先融合至亲之人,也就是行孝悌,然后再一层层地推开去。

伦理从孝悌这一点化出,织结成网,横向纳整个社会于内,纵观则贯穿人的一声。不管一个人能够走得多远,他所见的功业依然可以根据这条线索走回来。

同时,孔子还从逆流而上,从天下回溯到了孝悌这一最初的萌芽。他曾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孔子认为武王、周公能够继承先人之志,继续他们未完成的事业,这正是孝的最高境界,治国平天下乃是修身齐家的发展和升华而不是否定。

孔子在与曾子讨论孝悌的时候更是明确地把孝悌当做了伦理的本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道是人所有品德的根本,教育是由孝所产生的。一个人的身体,包括头发肌肤都是父母所给的,要十分珍惜,不能随意毁坏伤害,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做出成就,扬名于后世,光耀门楣,这是孝的最高境界。履行孝道开始于对父母的孝敬,然后为君王和国家做事情,最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干出一番事业,所以称武王、周公的伟业为大孝。

古人留给我们一幅绝妙的对联: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社稷;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恩君。人之情正是沿着这一顺序蔓延的,心中所思,必先父母而后天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无最初的那一点光亮,又哪有后来熊熊腾起染红天际的燎原之势呢?虽然伦理脉络广布,粗细各异,但始终以孝悌为本。

弦外听儒音

戏彩娱亲:老莱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热门推荐
  •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南北朝那些事儿2(南北争霸卷)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我国南北朝数百年辉煌而又纷乱的争霸历史,本书为南北争霸卷。
  • 娇娘难养

    娇娘难养

    穿越成为正八品县教谕之女,赵亚楠表示:正点。既不会三餐不继,也不用豪门宅斗,乃理想中的小康之家。不过,因为大脚丫子上不了台面的问题,赵亚楠被爹娘留在乡下老家。禀生大舅舅来视察留守侄女切实生活,却被赵家一家人溺爱侄女的行为惊呆了。“亲家,如今田地忙的很,不如将孩子送到我们家住一阵子?”舅舅打定主意到了自家,必定好好将这颗长歪的小树苗给掰正了。“老大,当官了就能随便打自家孩子?”爷爷瞪向自己儿子,敢欺负孙女亚楠?“爹,亚楠这个性子要是不改,如何嫁入书香之家?”“狗屁,亚楠的大脚丫子嫁给书香世家作孽去?还不如找个老实本分的乡下人,起码能哄亚楠一辈子。”爷爷点醒儿子。“爷爷说的对,我以后就嫁乡下农夫,他种田来,我浇水,我们夫妻双双把家还!”亚楠有些得意忘形。“混账,说的什么胡话!”亚楠爹被亚楠说的一脸黑线,斯文扫地啊!“胡说,他种田,他也浇水,你在家等着他回家做饭,要不然让你六叔给你买两个丫头给你做饭?”爷爷也以为亚楠说的不对。亚楠她爹彻底想晕,子不教父之过啊!赵亚楠:“董文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么?”董文杰:“当然!我可以为你两肋插刀!”“两肋插刀就免了,你还是带我私奔吧!我不要嫁给那个县令。”赵亚楠到底还是被封建包办婚姻了,最后连一贯宠溺自己的爷爷奶奶都向爹那个恶势力低头了,还说做官太太好,是前世修来的福气。福气个毛?那个程学慎根本就是儒学修道士,立志为了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人生活目标南辕北辙,能搭伙过日子么?“我,我,我还是想为你两肋插刀!-----你,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理想?我要娶一个大家闺秀,再纳十几房美貌小妾,住上豪华庄园,拥有万顷良田-----你别掐我啊?要祸害你祸害那个县令,你残害自己人算什么啊?”推荐我的完结文《彪悍农家大嫂》《状元辣妻》
  • 等不到的爱系列

    等不到的爱系列

    已经上了大学,依旧是不谙世事的孩子。青涩,这个专属于青春的代名词,在大学的校园里总是有一种特别的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青涩酸甜,可能就是青春的味道。拿爱情纪念青春,拿青春换明天;十年老一岁,祭我不逝的青春年华...
  • 傻瓜看这里

    傻瓜看这里

    "傻瓜,看这里呀~"他轻敲着她的脑袋,却不知这其中宠溺的情绪...
  • 血战的爱在哪里

    血战的爱在哪里

    “爹爹,你永远是我一个人的”我甜甜的说道。“好,是你的”爹爹宠溺的说着。“小混蛋,你又骗我”白兔般的师傅又再红着脸对我吼了。“丫头,为什么是六叔,为什么你看不见我?”曾经高傲的他,低微的问道“八皇叔,听说你很爱追杀我来着”我对着他酷酷的说道。“不是,我爱你。一直”急急忙忙的解释。为什么神秘的你会长的与他一模一样。为什么你的出现叫我愧疚而无法面对。“爹爹,你说过,你是我的。现在呢?”
  • 永不褪色的记忆

    永不褪色的记忆

    本书是为庆祝华东铀矿地质局建局50周年而作,主要内容是以老照片的形式来回顾华东铀矿地质局过去所走过的历程。一张照片即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所有的照片收集在一起,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烁的是华东铀矿地质局历史上涌现出的光辉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网游之帝国联盟

    网游之帝国联盟

    一位只有在100%痛觉系统下才能够爆发出强力战斗力的玩家,在95%虚拟度的游戏中,他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不求能有多少观众,但求将YY进行到底!
  • 园门随笔

    园门随笔

    一部生活型随笔,记录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
  • 天庭执法者

    天庭执法者

    这世上,存在那么一些人……他们的身影游走在现实与虚幻的交织地带。他们的事迹留存于史书与传说的只言片语。……我有幸知道他们,是因为,我成为了他们其中一员。我叫沈涣,我是天庭驻人间异物质相关事件执法人员……简称,天庭执法者~如果你的身边出现了超脱现实,诡谲离奇的事,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