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200000014

第14章 中篇 活在当下,守住心门 (1)

第三章 活在当下,守住心门 (1)

君子求诸己,达无我之境

“为己者就是我已忘形,为我怜悯他人而帮他,行了便完了。为人则行了还未完,因为为人则所行是手段。”

平常我们说一个人自私是因他眼里只有自己,无私则应该是为他人着想,但是梁漱溟先生却反其意而用之:为己与为人的区别也就是一个不自私与自私的区别。为己者就是我已忘形,为我怜悯他人而帮他,行了便完了。为人则行了还未完,因为为人则所行是手段。

这段话初看来不免令人满腹疑惑。其实如果和孔子对生活的态度联系起来,马上就风清月明、了然于胸了。梁漱溟先生说:为己即为当下之心情,求己即求其在我,一言以蔽之,乃是顺其当下所感的去做,无所谓为我,也无所谓为他,此时绝对的,所谓整个的生命是也。这也是梁先生对孔子“君子求诸己”的解释。孔子对生活都是按照自己的心去做的,只求尽心而已,梁先生自己所崇尚的“尚情无我”也是这个意思。在“为己”者眼中,并无他人与自己之别,只是凭借自己的兴致而行,这才是真正的无私。

而“为他人”则不然,梁漱溟先生说得很明白:我们往往听人劝友人而说“完全是为你,与我不相干”。此实错误,且非事实。你有心帮助他人,只是因为心中的善念在引导。如果眼睁睁看着他们有难而自己袖手旁观,心中就会过意不去,因此施人援手。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心中所安,旁人看来是“为人”,实则是“为己”,这才是梁漱溟先生所言的“无私”当然也不能由此推断出他人就不必心怀感激的结论,因为人的心都是仁的,你有心帮是出于你的心,他心存感激是出于他的心,都是为了求心安。

为己和为人着眼点不同,最后的所求自然也不同。为己即是为心,自己的心里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充实和快乐,事情就算结束了,你不会再去期待更多的东西。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自己已经得到了那份香气,何必还执着于其他呢?为人则不然,他既然以他人为焦点,便以他人获得解脱而居功,会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些表示。这样的为人,岂不反而成为了自私?

娄师德和狄仁杰均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但两个人的能力却有差别。狄仁杰出类拔萃意气风发,而娄师德却显得有些平庸。尽管娄师德是个谦谦君子,从来不会和任何人发生矛盾,但盛气凌人的狄仁杰就是看不惯娄师德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平时挤兑起娄师德来,狄仁杰都是不遗余力。

但是,娄师德是个信奉唾面自干的人,任凭狄仁杰怎么欺负,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怨言。最后,武则天看到这种情况,便想找机会和狄仁杰谈一谈。

有一天,散朝的时候,武则天留下狄仁杰,聊了几句,武则天单刀直入地问狄仁杰:“我这么重用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狄仁杰答得也很干脆:“我是一个从来不知道依靠别人的人,而皇上您最后居然重用了我,我想一定是因为我的文章出色外加品行端方。”

武则天一笑:“狄先生啊,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当年,我对你其实一点了解也没有,提拔你,全仗有人在我面前推荐你啊。”

狄仁杰吃惊了:“真的啊?我怎么想不起来会是谁推荐了我呢?”

“给你三次机会,你猜一下吧?但我想,就是给你十次机会你也猜不出来!”

狄仁杰是个聪明人,见皇上这么说,就顺口答道:“那就请皇上您直接告诉我好了。”

“告诉你吧,你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别人,而是娄师德,就是他在我面前三番五次地推荐你!”

武则天似乎看出来了狄仁杰的惊诧和难以置信,她随即让侍从取来档案柜,笑着对狄仁杰说:“你自己去打开看一下里面的东西吧。”

档案柜打开了,十几封写给皇上的推荐信一一呈现在狄仁杰面前,这些推荐信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推荐狄仁杰担任重要职务。十几封推荐信的作者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娄师德。这一下轮到了狄仁杰无地自容了,原来自己能有今天,靠的全是娄师德当年的大力推荐。自此之后,他对于娄师德自然是倍加敬重。

其实对于娄师德本人而言,并不对狄仁杰的态度有任何介怀,否则他早会想办法让狄仁杰明白他的地位从何得来了,也不会对他的不屑心平气和安之若素。在他看来,自己这样做只是出于自己的心,他人的感激只不过是副产品而已。这样的人生才更为洒脱,不为他物所牵绊。

我们平时看到的“为己”“为人”不过是表象而已,梁先生却从其本源上为我们做了明白的解释。为我的境界其实就是施恩不图报。在他人看来你是在施恩,为他人付出了精力等,唯有自己心中明了——不过是尽心罢了,哪里算是施恩呢?既然不是施恩,又何必求报?

弦外听儒音

狄仁杰: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他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在其位谋其政,无功即有罪

“孔子所谓‘思不出其位’,就是告诉人不看远处,只看当下。”

若将人生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立足点还是现在,因为生命就是现在。过去曾是现在,而未来还未到来,是一个冥想中的生命,其实算不得是真实生命的一部分。孔子所说的“君子求诸己”其实也是要求立足于现在的意思,因其讲的是当下自己的心情,过了当下就无需去追究了。

梁漱溟先生说:孔子所谓“思不出其位”,就是告诉人不看远处,只看当下。有人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节,似乎与看当下一条相矛盾,实则此一时看当下,因处于现在而思虑关于现在有何危险,其心固未离当下也。

这个当下既是时间,也是空间,要求专注于现在所做的事情。我们平常的毛病,就是心易到别处去,休闲时想作功课。作功课时想玩耍,都不对。其实你做功课时就做功课,玩时就玩才对。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生阶段所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这是从时间上来看;如果从空间上来看,身处不同的位置也应该明白自己在此地而非在彼地的责任。尸位素餐之人不仅其自身的人生意义无处可寻,还妨碍了别人的生活。

作为心忧天下的政治家,孔子还把思不出其位做了具体化——思不出其政。看中国历朝皇帝,属明朝的最为奇特,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孙子朱允炆及明成祖朱棣之外,都不太务正业,不是喜欢做木匠,就是躲在深宫之中炼丹修仙。面对这样的君主,孔子纵然有极好的修养,纵然谨守“君君臣臣”之道,恐怕也得顿足痛哭。他当然无法去顾及千年后的明朝了,但是对自己的弟子教诲却很严格。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的国君)主管祭祀蒙山,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氏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估计自己的力量才去就职,如果不能,就应该辞去职位’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护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哪里还用得着那些搀扶盲人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县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分配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你们两个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宫墙里面。”

《论语》里面多是孔子与弟子对话的只言片语,《季氏将伐颛臾》是为数不多的长篇之一,孔子在这里详尽地论述了他“在其位当谋其政”的政治主张,而且对弟子相当严厉:求,无乃尔是过于?!气存丹田,铿锵有力。前文曾说过劳心劳力均是各司其职,如果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何必用他?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官员死了之后去见阎王,自称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于心。不料,阎王却大声训斥道:“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员辩解:“某虽无功,亦无罪。”阎王又言:“公一生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朝堂之中不乏貌似清廉的泥鳅式官员,纪晓岚也对痛恨不已。直到今日,亦有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行政不作为。若清廉按此定义,不如将木偶供于朝堂,反正它是铁定不会谋私的。阎王“无功即有罪”的申斥斩钉截铁,大快人心。

从朝堂推及现实生活,不难也发现这样一些蝙蝠式的人物,在兽前装禽,禽前装兽。孔子必定是讨厌这种狡猾的人的,因他没有老老实实地去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梁漱溟先生也是,他最喜欢小孩子和老实人,因为他们“心中无他”,只有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忙碌并乐在其中。

弦外听儒音

《阅微草堂笔记》:清朝短篇小说,纪晓岚著。类似于《聊斋志异》,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以笔记的形式加以记载。鲁迅先生称之“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评价很高。

一花一世界,瞬间蕴生命

“本来宇宙也只有生命,只有生活,实没有两个相对待的东西,只有心情。”

同类推荐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热门推荐
  • 不朽荒神

    不朽荒神

    大荒时代,实力为尊。在这个广袤的地域,‘荒神’成为了所有武者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成为武者的第一步,便是:武魂。武魂分很多种,凡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东西,几乎都可以成为武者的武魂。云雾、花草、砂石、灵兽、神兽。甚至时间、空间,都可为武魂。少年方夏穿越而来,一朝爆发,灭强者,斩王者,屠圣者,成就不朽荒神。
  • 安晴的视界

    安晴的视界

    截然不同的世界的,真实与假象的一念之间,爱情、友情、亲情。旅途,探寻,追逐……<在重新整理中>PS:工作繁忙,业余爱好,不及时更新请谅解,没有馒头,诗和远方都是扯淡。谢谢。
  • 废材小姐逆天路:成神

    废材小姐逆天路:成神

    穿越成为公主,却被人抛尸。人冒犯我,我十倍还。空间傍身,绝世天赋,绝世神兽撵不走。她是世间人人羡慕的公主,有灵力高强的王兄宠爱,人人敬佩的炼药师做后台众目睽睽下打人算什么?我有王兄和阿洛。决斗算什么?本公主是灵根百年难遇、、、、他是世间少有的天才炼药师,万金难求的灵药却练出来给她弄着玩。上古神器炼药鼎,用来给她做一碗热汤。他说“点点想要的,就是我要给的”他说“就算对方是神又如何,就算对方比她好千倍万倍又如何,我想要的,至始至终都是那个捉弄我,叫我阿洛的女子”
  • 好孕来袭:一婚不合就哑婚

    好孕来袭:一婚不合就哑婚

    听说她品学兼优无不良嗜好;听说她相貌出众却不会说话。那么现在这个穿着他的衬衫、霸占他的大床、还指着他破口大骂的女人究竟是谁?是传言有假还是他情报有误?“女人,你不要太嚣张。”他目露凶光准备上床。“先生,首先咱俩不合法,其次重婚算犯法。”“没关系,先造娃再办证,带球结婚效率高!”
  • 夫君的诱惑

    夫君的诱惑

    她本是现代世界排名第一零,一次意外的穿越,她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异时空。在这里,一位天才腾空出世,与亲亲夫君一起携手同行。。。。。。
  • 鹿晗之风花雪月

    鹿晗之风花雪月

    夏梦是个孤儿,但是有一天,她的命运转变了
  • 太极高手在都市

    太极高手在都市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动荡,早已不复当初!但,高手一直在民间。他虽然没有飞天遁地那么夸张,却也非你所想花拳绣腿那么简单!随着情节的铺展,本文会带你领略现代都市中真正的武侠世界!不惑之人,偶有所得,洗经伐髓、脱胎换骨,重返青春年少!......................
  • 逆袭之路从不害怕孤单

    逆袭之路从不害怕孤单

    屌丝爱上刁蛮小姐从而改变了他一生,从一个从小丧失母亲,父亲失踪的屌丝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女神,女神的追求者很多,身为屌丝的他不敢表白为了追求女神他努力的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在逆袭之路中认识一退休的杀手,杀手收了小佐做徒弟教了小佐很多,小佐认为杀手行业不错决心要加入,小佐在杀手之路中认识了很多兄弟,他们就像一家人,因为每个人枪法都很好,后来被人称为“逝军”。
  • 腹黑王后从天降

    腹黑王后从天降

    当俏皮特工穿越到异世大陆,逆天天赋引发各种事件,看她咋称霸世界!
  • 王爷真腹黑

    王爷真腹黑

    ,她。因姐姐而死,穿越成姐姐的姐姐,而他,政摄王,他,只把她,当作她的替代品,某女道“呵,我,只是他的替代品对不对,我告诉你,凌槿炎,我,不会当她的替代品,而我也不是,你休想!“只留下政摄王独自一人站在那,发呆,凌槿炎找了她两年,终于找到了。她是否愿意回去,?既然你爱,那就勇敢去追求,你不爱,也不必每天装的很爱她,这份虚假的爱,她不可能接受的起,收起你那虚假的面具,爱她就好好珍惜她!不然,后悔你来的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