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年轻人凑在一起不一会儿就熟络了起来,唐文展提议去镇上最好的酒楼喝上一顿,明日一起上船,众人都是同意。
一顿酒喝下来,在座的都很尽兴,只见唐文展歪歪斜斜的倒在一边嘴中念叨着:“来,小包子,咱们再喝。”祝琳芸看着他这样子也是忍不住一笑。天色已晚,明日还要赶路。祝琳芸便提议准备回客栈休息,蒋仁义和祝元霸也是醉的不轻,叫他们扶唐文展回去显然不太现实。难道要本小姐去扶那个无赖吗!额,好像只能如此了。
祝琳芸拉起这个年少时的玩伴:想起小时候自己在云锦城玩耍,虽说唐文展总是嫌弃自己,可每次有人欺负她唐文展总能站出来保护自己,还带着她四处的玩耍。那时天天跟在他的身后面晃悠,那段日子是她过的最开心的。正想着,唐文展一头就靠过来了,趴在她的肩上。吓了她一跳脸一红一把就推开了唐文展,可伶的唐文展重重的摔在地上,这是招谁惹谁了。
毕竟是养气境修士,不一会儿就把他送回来了客栈房中。祝琳芸看着他,不知道为什么跟他在一起这么开心,轻抚他的发丝噗嗤一笑:“这家伙长的还真挺帅的,就是人太讨厌了!”想着又在他的头上敲了两下,当做下午嘲笑自己的利息,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自己房去。
第二日唐文展睡到快到正午才醒,头昏昏沉沉的,摸着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鼓起的大包,无可奈何。简单收拾一番就快步下楼去,几人正等着自己。船上午就已经找好了,待会就直接过去就行。唐文展低价把自己一路上骑的马卖给客栈,并叮嘱他好生照看,吃了饭几人就往渡口走去。
不愧是齐国最大的内陆渡口,大量的船在码头上停泊着,许多身材壮实的码头工人正热火朝天的工作着,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商人与商人的讨价还价的火热场面,整齐的军人在四处巡视,还有不少百姓真准备登船前往远方,一片祥和。
祝琳芸等人直接包了一个大船,一名王姓的精壮中年人带着几人上了船。他们几人都生活在北方没坐过船,一上去船晃晃悠悠的感到十分新鲜。特别是祝元霸在船上跑来跑去,不时对着大江大叫,像个孩子一般,十分开心。船上有五六名水手,在一般百姓的内陆客船中算是很大的了,不过上面就四名客人而已。
王船长见几人都已到齐,就吩咐手下:“准备开船。”
收锚、扬帆起航,一系列动作水手们操作的得心应手,船缓缓的驶出渡口。唐文展扶着船檐,看着故国越来越远,唐文展知道自己必须要学成一身本领才会回家。
一路上很平静,比想象中还要平静的多。船顺着渠江往景国出发,大约需要十天才能到,还好众人都是修士不会出现晕船的状况,那就慢慢等吧。
唐文展坐在船舱中,从储物袋中拿出一粒“雨润丹”服下,一股清凉顺着喉咙传到四肢十分舒服。这段时间唐文展多次受伤,如果不好好调理一下的话,会对以后的修行造成影响。趁着药效未散运气循环,没多久就吐出一摊淤血。这十天赶路一定要好好调养一下,以最好的状态前往应天学院。
时间过的很快,唐文展除了吃饭很少出舱,除了偶尔祝琳芸找他下棋,才会到甲板上放松一下,可她每次都被唐文展杀的大败,只要一输便开始耍赖,弄的唐文展无可奈何。再说蒋仁义,他最近也被祝元霸的强大刺激到了,最近躲在房中苦读孔孟。
十天后,众人终于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到达景国!离开学不到十天了,四人也不敢多停留,购好马匹就往易京奔去。一路上并无波折,终于在最后两天前赶到易京城下。
易京的城墙很高大,上面十分整洁并没有丝毫受到过战火的洗涤的痕迹。从该城百年前新建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人攻到过城下。
唐文展等人走到城门拿出学院入帖,遭到了卫兵的热情欢迎,景国甚至还派出礼部官员在城门等候各地前来的学子。四人在正八品的官员陪同下走进了景国都城易京。
官员一边走一边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都城的道路很宽阔,至少是云锦城了一倍还要多,一路上行人如织、店铺林立,不时就有气息强大的修士路过,不是唐文展居住的云锦城所比得了的。
祝家姐弟更是诧异,他们生活在黄沙连天的大漠,哪里见过这么繁华的中原城市。两人就像乡下老太太进城,左蹦右跳的拉着唐文展和蒋仁义问东问西,一阵头疼。
进到了一处豪华的客栈内“景华客栈”,那官员说道:“诸位就在此地歇息一晚,我这就去联系书院,明日一早学院就会派人接几位,祝各位在景国修行顺利。”一拱手就离开了。一旁的掌柜赶紧上前迎接,对于这些学子可不敢怠慢,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唐文展刚坐下喝了口茶,祝琳芸就蹦跳着过来说是要陪她去逛街。唐文展苦笑摇头知道逃不掉,想拉上蒋仁义一起,可这胖子早早的就回房休息了,留下他独自面对精力旺盛的姐弟。
唐文展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上街去,顺着街道往中心走去,姐弟两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捏个糖人都能看上一会儿,短短一条街道愣是走了半个小时。看着一脸兴奋的姐弟两人,唐文展无奈的笑着。
三人说说笑笑的在易京城内闲逛,不知不觉走到一处道观外,上书“涿琅道观”唐文展大感兴趣(齐国儒风实在太盛,宗教完全插不进脚。所以齐国基本上很少见到道家的道观)几人就进去参观一番,正殿气势恢宏,殿中最上方供奉着两块牌位,上书“天”“地”二字,道家创始人“李圣君”塑像端坐殿中,他身披道袍手掐法诀、腰缠龙,一脚踏白鹤一脚踩玄龟,霞光笼罩,一派仙人风范。
三人绕着道观参观,也没发觉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甚至连修士都没有几名。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原道家兴盛,这些前院的只是些普通道士,真正有修为的强大道士那个不是在潜心苦修,谁会出来替人解卦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