郞儿山山下官道,正在上演着战争的残酷。
于大成无疑是个失职的指挥官,但他依旧是这支军队的最高将领,是这支军队的核心所在。在混乱、人心浮躁的逆境之中他的号召力毋庸置疑。
逆境之中对于生的渴求,往往会让人爆发出令人惊叹的伟力,军队尤甚。
“赤血军”首领楚霸天看着郞儿山下官道之战面色阴沉,明明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明明是一场完美的歼灭战然而此刻竟成了一场敌我双方的拉锯战。
疯狂的守备军无畏熊熊火焰,无畏满天箭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硬生生的在铁桶合围之下渐渐杀出一条血路。
战争的事态发展超出了他的想象,哪怕是他麾下最精锐的“赤血军”也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伤亡惨重,若是继续坚持,消灭这伙守备军自然不在话下,但其麾下精锐“赤血军”也毕竟遭受重创得不偿失。
伊珅轻摇折扇,风轻云淡,仿佛眼前的血雨腥风跟他毫无瓜葛。只有微微翘起的嘴角、眼中难以寻觅的嘲讽出卖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农民军就是农民军,难堪大用。如此优势之下,竟然隐现溃败之势,呵呵……这就是农民军啊!难怪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失败者十之八九。
“军师,可有良策?”望着眼前的战局,楚霸天心如刀割,自己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已经损失惨重,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伊珅悄然瞄了眼楚霸天,慈不掌兵,这是多好的一次练兵机会,此战过后若是这群所谓的精锐“赤血军”能够存活下来的才配称之为军,才能算是军队。可惜,他的心不够狠!一群悍民而已,有何值得珍惜,这惶惶世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一种叫“民”的东西。
掩盖自己内心的失望,伊珅缓缓道来,“逆境之中,生死胁迫,军队往往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故而兵法云:围三缺一,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看到生的希望,卸去必死的信念,他们亦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不足为虑。”
“主公,让赤血军让开官道于后掩杀,此外,楚羽将军的骑兵队也可以准备出发了。”
对于伊珅的建议,楚霸天毫无疑义,可是既然早有计策为何不早言明,他是否真心归顺。
楚霸天半转过头挥手示意,楚羽心领神会,作揖之后迅速转身离去。
生在何时,死于何日,一切皆由天定,半点不由人。
此次,想要活着真的很难,于大成最后的愿望就是奋勇杀敌,像个军人马革裹尸,英勇就义,这或许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望着身前两百余人的敢死队用他们自己的血肉之躯趟出的这条“生路”,于大成的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烈火焚身,惨嚎惊天,为了更多生的希望,他们不顾灼伤之痛,忽视弓箭穿身之痛,将火焰将恐惧散播进农民军中,他们是真正的铁血男儿,他们是真正的士兵,是军队的楷模。
铮的一声,拨出腰间战刀。
“兄弟们,为了死去的兄弟们,更为了眼前的兄弟们,杀!”
“杀!”
这一刻,无需任何言语的激励,一声“杀”,震天骇地。沉寂过后,在于大成的带领下,他们化身暗夜洪流,带着冲垮天地的意志,左手持盾牌,右手舞战刀,怀着肃杀之情,毅然决然俯冲而下。
郞儿山下的“赤血军”被两百余人形火柱骇住了心神,在他们的意识中,假如异位相处他们必然哭爹喊娘、跪地求饶,像这般无视生死、无视伤痛,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事他们做不到,更不会去做。
恐慌在蔓延,慌乱已现。这同样是对生命的敬畏。
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心神被夺的“赤血军”愣愣看着气势如虹的守备军,在这关键时刻竟出现了短暂的茫然。
片刻之间,时间虽短,但对于守备军而言却是绝佳的时机。
看着越来越近的守备军,“赤血军”首领终于回神,慌乱而急迫的呼喊:“弓箭手,弓箭手准备,射!”
守备军终究有人倒在了奔向自由的路上,为了希望,想来他们必然无怨无悔。
“杀!”又是一声源自心灵的呐喊,为了心中各自的执念,他们一无反顾,飞蛾扑火融入了“赤血”大军。
人数的巨大差距,注定这是一场必败的战役,是飞蛾扑火是以卵击石?他们无暇去想,挥盾、举刀、劈砍,一遍一遍如此往复直至倒下。
“赤血军”阵前指挥官看着眼前的场景心如刀割。大天王是让他来此捡功劳的,然而世事无常,万万没想到必然的结局下守备军竟出了这番幺蛾子,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嘛!
“赤血军”是大天王的心头肉,是大天王的根基所在。然而,守备军一番冲锋,短短瞬间,死伤不计其数,若是一味死守,这伙官军是留下了,可是“赤血军”呢?
没有接到大天王的命令,他,真的不敢私下决定他真的不敢退。只是,接到命令再退时,他还有何颜面再见天王?
不得不说理想总是如此丰满,现实却是这般骨感。
看着这股犹如嗜血狼群的守备军,在退无可退的情形下,他翻身上马,手持流星锤,率领自己的近卫队一马当先融入战场。
既无退路自当勇猛向前,血战沙场以报天王知遇之恩。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他的举动完全出乎楚霸天的预料,也出乎了伊珅的谋划。
这一刻,战斗的性质完全转变,这是人与人的交锋,是军队意志的比拼。
此时此刻,就连楚霸天都不再提及撤退的指令,值此时刻退者必将一溃千里,损失将远超想象,这种损失他楚霸天更是不能接受。
拥挤的官道,骑兵队已然没有施为之处,现在只能寄希望他斩敌首,溃其意志。
夜风习习,火天映天,同时映射着这两千余守备军的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