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0100000012

第12章 海阔任鱼跃——漫谈驻外记者的工作(4)

1.对国际新闻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力

驻外记者对国际新闻事件的宏观把握能力决定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筛选。

国际报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突发性的重大新闻,重大突发新闻往往是悲剧性的: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这些新闻能得到媒体和受众广泛的关注。另一类则是常态报道。常态报道中包括驻在国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参与以及表态等动态,这样的报道需要记者具有对热点问题的跟踪了解,客观分析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常态报道还包括驻在国当地发生的一些事件,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这需要记者对驻在国情况了解,同时要把握国内受众的关注度。

有些事件对驻在国来讲是一件大事,但是对国内受众来说就不一定了。日本人爱樱花,每年春天,日本南部最早迎接樱花盛开。

随着天气转暖,逐渐向北推进。樱花花季很短,从开到落,只有一周的时间,因此每逢春季时,日本媒体总会天天在首要位置花大量篇幅关注樱花“前线”的消息,以及当地人的赏花状态。但是这样的消息,对其他国家的受众来讲,关注程度不是很高,所以,也不必随着日本媒体,跟风赶潮,天天报樱花新闻。

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可能驻在国记者与驻外记者的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日本首相选举事件,日本国内的记者可能更关注新首相施政纲领中的内政领域的问题。而对于驻日本的外国记者来讲,更关注其外交政策。总之,驻外记者不仅要了解本国国情,熟悉驻在国情况,还要掌握国际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新闻源中找出新闻点。驻外记者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做无用功。

2.驻外记者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驻外记者职业,绝不仅仅是一个谋生手段。新闻媒体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作为驻外记者,应该具有国家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我国,新闻事业具有上层建筑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属性。新闻工作者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人民群众负责。记得外交上有句话叫做“外交无小事”,其实同样“国际新闻也无小事”,驻外记者作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对自己采写的每一篇稿件负责。因为在国际新闻方面“差之毫厘”,可能会“谬以千里”。

(1)要确保国际新闻的真实和公正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取在最早时间里传递信息,也导致了大量违背新闻理念做法的出现:不准确、不公正、低级趣味。在异国他乡,面对多元的信息,需要记者敏锐地辨别真伪。如果在报道原则与方向上偏离了轨道,报道就丧失了说服力,失去基本信誉。在实践中,驻外记者的工作与从事国内新闻报道的记者的工作大相径庭,他们必须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迥然相异的环境中工作。

这些都使得确保解释和译介工作准确性的难度加大。但应该记住,不管报道何种题材的稿件,如政治、经贸、外交或者文化交流,驻外记者都应当确保事实的准确。具体到每篇稿件,不仅应该导向正确,新闻事实准确,人名、地名都不应该出现任何错误。由于事发现场与后方编辑的距离遥远,后方编辑不一定都熟悉记者负责的国家或地区情况。因此,驻外记者如果不能确保事实的准确,那么很容易造成假新闻。总之,驻外记者更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所获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责任和义务准确地阐述和解释他们要向公众展示的新闻。笔者在后方编辑前方记者稿件时,也曾遇到一些记者发回的消息,对事件的内容或背景交代太少,后方编辑又无法核实相关情况,急得团团转。因此,驻外记者发回的稿件,应该考虑到后方编辑部的实际情况,应该更认真,更仔细,从源头上把好第一关,稿件做到事实准确,主线分明,脉络清晰。

(2)驻外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驻外记者应该具有锐利深邃的见识,即能够在驻在国或地区繁多纷乱的表象中采访到最为重要的事件,并洞察新闻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提炼国际新闻事件的价值,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外交政策服务。一个称职的新闻记者,历来就是称职的观察家,观察国际问题时,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新闻报道中最为看重的无非就是独家新闻了,其实,所谓独家新闻的含义不仅仅是独家的事实报道,还包括具有创见性的新闻评论。

驻外记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其报道内容应该与事实和社会变迁紧密相连。驻外记者在国外代表的是国家媒体从业人员的形象,也是国家形象,驻外记者任何时刻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另外在采访报道中也应该考虑到本国国情和社会责任问题。比如,在笔者驻日本期间,发生过歹徒闯入小学校行凶、劫车等刑事案件,但是作为记者报道这些事件时,应该把握角度,避开其中的细节描写,以防止被一些具有犯罪动机的受众效仿。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要按新闻规律进行写作,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各种信息的发布与有关评论,却不能不经过筛选与过滤,尤其是面对重大政治性国际事件时。当然,重大国际新闻并非总是含有政治因素,但除政治性外,也需要把握好新闻是否真实、是否不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行为等方面。丧失基本道德底线或不顾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策划报道,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报道的必要性。

3.驻外记者要努力做一名知识型、专家型记者

驻外记者不仅需要精通新闻业务,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积累,更要做专家型记者,要真正成为驻在地区国际问题专家。

专家型记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知识,以史为鉴,触类旁通。在待派期间就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涉猎。要有不断学习积累的习惯,加强内在的专业功底。比如:驻在日本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日本通”,对驻在国的政治、政策、外交和:艾化等多领域的知识都要精通,成为日本问题的专家,同时对东北亚等国际问题也应该有所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稿件。其实,驻外记者采访发稿的过程就是一个观察驻在国国情或驻在地区区情的过程。只有对驻在国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报道中把握题材、内容。在现实问题的报道中具有科学家和外交家的气度。

在实际工作中,专家型记者能够轻松应对后方编辑的约稿。在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过程中,也不会说外行话,造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只有熟知驻在国国情,成为专家型记者,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表面化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发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国际问题往往风云变幻,不能人云亦云,要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国际问题。当然,受众需要平等、互动的交流,希望新闻工作者以“平民”、“社会人”的面目出现。要了解受众的心理,有的放矢。既不片面迎合读者,又要讲求报道的艺术性和效果,避免生硬的说教。

这就需要记者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能力,时时积累,储备好题目。

4.驻外记者要有受众意识

国际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在国外,要求驻外记者在写作过程中了解受众的认知能力,从国外发回各类报道时,根据本国受众的情况,交代清楚新闻事件和背景。比如:今年日本自民党选举成了热门话题。从年初开始就有很多媒体关注这一新闻事件,其背景是日本首相由日本国会众、参两院议员中选举产生,而自民党在国会众、参两院拥有多数席位,因此当选自民党总裁就意味着当选日本下届首相。因此,驻外记者在采写有关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稿件时通常都会交代这一背景。

对驻在国的一些地方,国内受众可能也不尽了解。如,笔者驻日本期间,日本三宅岛发生过火山喷发事件,在采写这一消息时,必须对“三宅岛”的地理位置进行介绍。记者在采写“日本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题材的稿件时,有必要交代有关靖国神社的背景材料,因为很多国内外受众不一定都了解日本“靖国神社”这样的地方。因此,如果小泉参拜的背景及对靖国神社的位置和供奉甲级战犯等情况进行补充介绍,内容就会显得更清楚和完整。

5.驻外记者要有创作激情

驻外记者年纪大不要紧,重要的是思想要永远年轻,对驻在国发生的新闻事件,时刻保持强烈好奇心,这样才能更激发自己的报道热情。有时驻外记者在国外的时间一长,可能逐渐对驻在国发生的一切感到熟视无睹,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也相应减弱。思想也逐渐变得保守起来,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经验衡量新的观念和做法。这在其他的行业似乎问题不大,但对于新闻这个需要时刻追随时间和刺激人们注意力的行业来说,却是大忌。驻外记者不仅要随时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须立即进入良好的报道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出击。笔者的一篇“录音报道:靖国神社前的年轻人”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这篇报道就是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当选首相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时采写的。其实,在靖国神社这样敏感的地方采访到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持反对态度的日本年轻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记者锲而不舍,在8月份东京的炎炎烈日下,不断地寻找采访对象,由于当时小泉首相刚刚参拜靖国神社的那种气氛,有很多日本人不愿意接受一名中国记者的采访,但是笔者没有因此而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遭到很多拒绝后,终于有一些年轻人同意接受采访,于是完成了这篇报道。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其实很多采访机会要靠记者自身去争取和把握。2001年,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组织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由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第二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这部历史教科书从1997年开始酝酿、编写,经2001年推向日本社会到现在,深刻地反映了日本社会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变化。当时在日本各界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其中日本社民党就教科书问题发表言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就决定采访当时的社民党干事长渊上贞雄先生,但是打了很多次电话,秘书总是说他不在或者说干事长工作忙,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后来我就对秘书说:“其实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问题,已经采访到了很多其他党派人士,我台将就日本各界对《新历史教科书》事件的反应做成一个综合节目,如果这个节目中没有社民党的表态,那我们将感到非常遗憾!”

这位干事长秘书终于被我的诚意打动,有一天突然打电话说干事长愿意接受采访。记得当时渊上贞雄在他办公室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我必须要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潘记者的采访了!”听了他的话,笔者也忍不住笑了。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对渊上贞雄的采访。

作为一名驻外记者,在异地采访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有了创作激情,才能不怕困难,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争取到更多的采访机会,而中国驻外记者的独家专访,无疑会在国际新闻界多一些中国的声音。

“走出去”影响国际舆论,是中国驻外记者队伍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信息全球化时代,赋予驻外记者更多的机遇,无论采集信息的方法还是发稿手段,都在日新月异。同时网络时代给驻外记者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新生代驻外记者写好新闻的侧重点应该是如何从独特的角度,“以我为主”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这也是新生代驻外记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考验着记者、锻炼着记者。驻外记者要在云谲波诡的国际事务和国际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积累和思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抓住机遇,才能在国际新闻报道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让中国的国际报道更精彩,让中国的声音更响亮。

翟磊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同年8月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现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国际部签稿人、责任编辑。工作选择了北京,后来又常驻非洲大陆,有个梦想是能够走遍五洲、“游”遍四海。也曾做梦成为“名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给自己提出挑战。

在非洲的日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翟磊

2003年4月12日,我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经苏黎世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始了我的驻外记者生活。

之后的两年,我把一段美丽的时光留在了非洲大陆。

为什么选择去非洲呢?这个问题是我在出国前的一段日子里回答最多的问题。其实早在2002年4月,我就知道了自己要去肯尼亚做驻外记者的消息,接下来就是参加台里驻外记者培训班的学习。在那段日子里,身边的很多朋友在得知我要去非洲的消息都觉得比较诧异。在他们看来,非洲是贫穷落后的,疾病流行、战乱频发、自然环境恶劣,而我却选择了到那里去。现在想来,我当初的想法也比较简单:一是觉得在台里做了三年多编辑,应该是出去闯荡一下的时候了;二是非洲大陆的神秘感对我有一种吸引力,一种想去探险的心理促使自己作出了最后的决定。那时候,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的雪》以及凯伦的《走出非洲》这些书籍还成了我的枕边书。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没能像海明威那样去探险,但在东非的游历也让我对非洲大陆有了感性认识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类推荐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苦于赞美

    苦于赞美

    这是作者第一本公开出版的自选诗集,收录了张执浩15年来的151篇诗作。诗人以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及爱的情感抒发,一往情深地呼唤爱的到来,表达着“心中有美,却苦于赞美”的心痛。语言精警,诗意纯净。
  •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辑录了非洲大陆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并加以评析,为你娓娓道来非洲大陆的文明历程。《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
  • 贝壳风铃

    贝壳风铃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热门推荐
  • 五十里棺材铺

    五十里棺材铺

    我姓白名承祖,家族世代以开棺材铺为生,祖宗有训:寿材只卖给方园五十里以内的死人。耐着性子看下去,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 月亮来了

    月亮来了

    一颗新发现的被命名为后羿的小行星撞击了月球,因撞击产生的能量太大,改变了月球的轨道,月球直奔地球而来…
  • 吾凰

    吾凰

    她重生而来带着枉死的怨念和经年不息的恨意她发誓她不会再让自己陷入那样不堪的境地这一世她不要再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这一世她要推翻这盘死局
  • 被神召唤的男人

    被神召唤的男人

    天空一声巨响,我是不是要登场了!抱着色即是空的我,倾国倾城的校花,缠人的妖精,成熟有气质的御姐,拥有E罩杯的警花!叫我情何以堪了.......新书求收藏求推荐!作者跪谢!
  • 镇狱魔仙

    镇狱魔仙

    岁月亘古,哪有不朽神话,任你神功通天彻地,亦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唯有夜空中那片永远璀璨的星河依旧耀眼。
  • 不测不知道,性福很奇妙:家庭健康自我评估妙法

    不测不知道,性福很奇妙:家庭健康自我评估妙法

    性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本书以婚姻家庭威背景,从夫妻生活的宏观微观着眼,从躯体上、情感上、知识上、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完善的人格以及美好的人际关系等一些与健康有关的因素,以量化的方法,给读者提供客观的准确的动态的自我评估,找出不足,帮助自己优化性健康指数,不断提高性爱的含金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此书是目前为止不可多得的全面系统评估性健康的实用性科普读物。
  • 武行千里

    武行千里

    上世纪70年代,李兴起了中国功夫热潮,1979,国家体委在三个省份进行散手试点训练,同年,散手成为我国竞技比赛项目。散手在国内推广壮大,1985年,由传统武术和散手新秀组成的五人队伍远征泰国,试图为国争光,一血前耻,却惜遭惨败。归国途中,他们茫然不定,当一个徒弟问起“我中国功夫真的就不如泰拳?”时,已过四旬的师父缓缓地给他了讲一个华人称霸世界地下拳坛的故事·······················这个传奇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唐龙。······
  • 异世之战武

    异世之战武

    “天命者,还不快快醒来!”随着这声呼喝,季天降临了,降临在这个以武治世的世界里。孤儿的身份,贵族的压迫,帝国的动乱,且看一个杀贵族做佣兵的好男儿在这动荡的大陆闯荡四方的故事。
  • 不得不穿,辣女么么哒

    不得不穿,辣女么么哒

    张狂小辣椒和腹黑冰块脸不得不说的故事,包含各种狗血剧情,某辣椒拿着皮鞭逼近某妖孽……呵呵呵,各种不可描述
  • 情非得已爱上你

    情非得已爱上你

    故事是以一个特殊的校园为背景,故事的男主角夏明轩是一个既帅气又有实力的新生,在学校成立武术部后,与学校老牌实力军搏击部的多次较量。之后在一次对战结束后意外被一名因失恋想要自杀的女主角赵琳砸伤住进医院,从此后两人开始了诙谐幽默,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由于夏明轩始终都有一个未了的心结,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特技演员,所以迟迟没有向赵琳表白。只到有一天夏明轩的妈妈和朋友们合伙导演了一幕让两人生死抉择的恶作剧,经过这次考验,不但完成了夏明轩的梦想,也终于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本故事是以爱情故事为主线,亲情、友情、梦想等支线部分贯穿整个故事,其中还有几部分动作戏,我觉得如果可以拍成影视作品会很有意思,但我不会编写剧本,如果有影视公司有兴趣想将本作品改编拍摄,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