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6000000005

第5章 心理健康理论篇(5)

青少年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青少年的概念分类能力

1.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研究

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研究在国内外思维发展的研究中运用得很普遍。我们曾选择了若干组不同类型、属性和抽象程度各异的概念,采用了4种方法,让中学生分类。这4种方法是:

(1)指定分类。例如,给被试者6组概念,每组4~6个,让他们说出分类的依据。

(2)排除分类。例如,给被试者6组概念,每组5~6个概念,实际上是其中4个概念属于一类的,让他们挑出1~2个不同类的概念,并说出理由。

(3)直接分类。例如,给被试者30~40个各类概念,让他们直接分类,并说明理由。

(4)组合分析分类。例如,给被试者30~40个各类概念,让他们多次分类,第一次分类后,要求打乱各类方案重新作第二次、第三次分类,这就是组合分析分类。如果被试合理的组合分析分类次数越多,且能说明每次分类的依据,就表明他们概念系统越复杂、越完整。

上述4种方法,以下面指标作为评定水平等级的根据:

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根据;

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说明根据或说明中有重大错误;

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说明分类根据;

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

2.青少年分类能力的提高

研究表明,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分类水平是有差异的。初中生对所理解的概念分类处于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他们能够对各类概念分类,也能说明理由,但阐述中掺杂着感性经验。高中生对所理解的概念分类时,大多数达第四级水平,所说明的理由能揭露事物的实质,理论性较强。

研究还表明,组合分析分类的能力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的,但组合分析的水平是很低的,多数学生还不善于组合分析,找出重新组合的交结点。从初中二年级起,能够组合分析的学生超过50%,但大部分是2次组合分析。从高中开始,80%以上的学生能对所理解的概念进行组合分析,其中大部分能够进行3次或3次以上的组合分析。

例如,对动物概念“海豚、鲸鱼、鲨鱼、鳄鱼、蜥蜴、壁虎、虎、豹”,他们就能从海生动物与陆上动物分类,从凶猛动物与非凶猛动物分类,从哺乳类动物与非哺乳类动物分类等。这样,中学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体系,逐步深入地领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展思维的系统整体结构,从而为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准备了条件。

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分类能力的培养。例如,有人通过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研究指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物质、现象、概念进行比较,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是从比较派生出来的更复杂的思维活动。

通过分类,使学生分析物质的各种属性,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抽象出对象或现象的本质属性,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如果要把一些物质分为酸、碱、盐3类,就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质的各种属性,如它们对指示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等的作用,在水中的电离等。

经过充分的比较,抽出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本质属性,并以它们电离所产生的离子作为分类的依据,把研究的物质分为酸、碱、盐3类。其他那些属性都是次要的、非本质的,都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

由此可见,分类不是简单地把物体分成若干堆,而是把学生学习物体的知识,在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本质差别,并根据它们的本质差别进行科学划分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从中建立科学的概念。

二、青少年的理解能力

理解,就是认识或揭露事物的本质。从思维心理结构出发,理解是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而产生的,它是旧的思维系统的应用,也是新的思维系统的建立。

按照发展水平,理解可以分为直接的理解和间接的理解2类。直接理解是不要经过间接思考过程就能立刻实现的理解,间接的理解是以事先的思考为根据的理解过程,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范围很广,例如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理解教材中所阐明的某些事物的本质特性的矛盾关系;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问题,诸如数理化定理、公式及解答习题的逻辑依据;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物体的构造、性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等等。中学教学要求中学生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正确而顺利地掌握知识。

如何研究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呢?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是看学生对谚语、寓言、成语等形象材料的理解程度。例如,有人曾把十个成语典故用白话呈现给被试者,让被试者解词并造句,从中发现中学生理解成语的水平可以分为3级:

第一级水平是完全停留在了解故事具体情节和对词的表面理解上。例如,“朝三暮四”,是指猴吃橡树子,早晨3颗,晚上4颗。

第二级水平是受具体经验的局限而作接近本质的形象理解。例如,“朝三暮四”,是指自己欺骗自己,自作聪明。

第三级水平是摆脱故事具体情节和生活经验,充分领会成语的隐义或转义。例如,“朝三暮四”,原表示一种欺骗手段,后来常用来指责那些反复无常的人。

研究指出,如果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的条件下,初一年级以第二级水平居多,初二为过渡阶段,初三以上各年级,大部分被试者都达到第三级水平。

可见,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逐步发展,但在初中二年级之前,他们的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具体的形象的经验作支柱。高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事物的一般属性,他们对于要理解的事物,力求运用各种经验材料,作出理论的、规律性的说明,并用理论把各种材料贯穿起来,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为了发展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和家长必须从学生和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逐步达到对新事物的理解的目标。注意教学和辅导中的量力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循序渐进;要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这是理解的必要条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以利于他们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

三、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过程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活动,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一系列思维过程的完成,主要的途径是依靠逻辑推理来进行。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思维之所以称得上为“间接”的认识,主要是由于其中有推理过程存在。因此,掌握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指标。

研究推理的方法有2种:①结合教育和教学开展自然实验或调查,②实验室里解决问题的研究。对中学生的推理与解决问题的研究,目前也采用以上这2种方法。

1.一般的推理研究

一般的推理研究,主要按照推理的几种形式,如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类比推理(比较共同点)、对比推理(比较相异点),编拟各类问卷题,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学生在教学影响下,逐步学会有意识地使推理合乎逻辑,基本上掌握了各种逻辑推理的形式。但他们对于一些感性材料,往往能很好地进行推理;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困难的材料,就常常有瞎猜乱碰或不合逻辑的情况。

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在于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独立地对现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及时纠正他们不合逻辑的论断。高中学生在正常教学条件下,那种自觉地进行恰当的、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在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性、逻辑条理性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开始看到了特殊和一般、归纳和演绎、类比和对比、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于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广泛的概括能力,从一般到特殊的具体化的能力都较迅速地获得发展。

所有这些,必然导致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并为他们思维能力的成熟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和家长的任务在于抓好他们成熟前推理能力的培养,促进逻辑推理的各种形式的全面而良好的发展。

2.推理与解决问题的实验研究

在实验室中研究推理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根据已知的思维活动规律或有关的一些假定编制题目来进行的。这些研究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我们这里介绍3个“皮阿杰作业”:

(1)颜色的组合——实验出示6堆10个一组的木片,每堆一个不同的颜色,要求被试者做一对颜色没有重复的任何一对,并穷尽全部可能的组合,指示被试者设计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完整地组成15对算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课题。

(2)看不见的磁力——材料是由带着8个扇形的一块大的圆木板,相对的扇形在颜色上相配。在相配的扇形上是数对盒子,除一对闪着光亮的容纳着隐藏在蜡中的磁铁的盒子外,其余的盒子重量不等。被试者不知道隐藏着的磁铁。让被试者解答问题:为什么中央的金属条每时每刻总指向同一对盒子而不是指向放置在圆面周围的其余盒子。为了归纳出金属条是被磁力所吸引的结论,这些被试者必须做出假设演绎并证实演绎的正确性。

(3)影子的投射——材料是由直径为5、10、15和20厘米的圆环组成,放置在100厘米长带有呈锯齿形的每1厘米分度的底板上。一支蜡烛放在板的一端作为光源,幕帘挂在另一端。要求被试者找到4个射影彼此准确地重合在一起。这样做,被试者需要以它的比例大小找出唯一的只能放置在离光源20厘米的环上,以使邻接的大小圆环的距离和直径之间互相补偿。成功地完成课题需要理解距离和直径之间的倍增的关系。

整个实验阶段,实验者并不要求正确或错误的回答,而是关注着被试者用以解决问题的推理过程,把言语行为、被试操作仪器的范围、标准指示以外的暗示次数和反应的长时停顿现象都加以记录。成绩分为4等,从具体到完全形式,分别打1、2、3、4分。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在实验室里所表现出的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例如,对3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表现出3种不同推理水平(P<0.001,差异很显著);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实验中表现出男、女的推理水平的差异(P<0.01,差异显著),表现出年龄的差异(P<0.001,差异很显著)。13~15岁的中学生,他们已基本上掌握了解决实验课题的推理方法,但他们这种能力是不高的,遇到难题就中断推理过程,以上3个课题的完整解决,一般要到17岁,这说明完整的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高中时期获得的。

青少年智力品质的发展

智力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活动中,于是有人又叫它为思维的智力品质。思维的智力品质,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在个体身上的表现。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由于教学和教育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独立性、组织性和批判性,要求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速度、灵活程度、广度和难度,也要求他们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促进中学生在小学智力品质的基础上发展思维的智力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中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有哪些特点,又如何培养呢?

一、敏捷性的发展

1.敏捷性的概念

敏捷性是智力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慧能力概括程度、内化和简化。中学各科教学要培养学生反应快、思考敏捷的品质。例如,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它的指标有2个:①速度(时间),②正确率。中学生运算过程表现出:正确—迅速,正确—不迅速,不正确—迅速,不正确—不迅速等4种水平。

研究表明,中学生在数学运算中敏捷程度是有显著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其一定的年龄特征,从初二开始更为显著,年级越高,差异越大。我们从一些中学追踪班个案材料中看到,初三以后,运算过程中速度的个体差异逐趋“稳定”,高中阶段,这种差异“基本定型”。

培养中学生智力品质的敏捷性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定型”前更为必要。我们曾经作了这样的调查:1978年某区按规定,选择在校超常学生38名占学生数的3‰参加高考,数学120分钟内交卷,成绩在80分以上。以同样试卷,让一所学校的重点班运算,平均交卷时间为180分钟,平均成绩仅35分(P<0.01,差异显著)。这38名尖子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才15岁,在一次区数学组选拔考试中,对3小时的习题,只用了50分钟全部完成且获得了满分。可见超常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

相反,我们曾调查了一些低常学生(占学生数的5‰),他们到中学后一般无法继续“求学”,他们思维迟钝,反应极慢,与正常学生同时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习题时,所用的时间往往是一般学生的3倍以上。

同类推荐
  • 如何减轻压力

    如何减轻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挖掘人的潜能,一个普通人充其量也只不过使用了其潜能的十分之一。适度的压力是动力,对人大有益处。如果压力过度,就会千万生理方面的反应,心跳加快,骨肉紧张,血压升高,背痛,腹胀,失眠等等一系列症状。接着是各种各样的疾病蜂拥而至,比如心脏病,胃溃疡等。据调查75%的疾病是由于过度的压力造成的,其次是心理方面的反应:忧虑、沮丧、恐惧、消沉、心悸、急躁......过度的压力像一个狰狞的魔鬼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心灵,生活甚至生命。所以减压刻不容缓;减压迫在眉睫;减压势在必行;减压十万火急!
  •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科学心理学》这是美国作家马斯洛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它在书中提出人对爱或尊重的需要和对真理的需要完全一样,是“神圣的”。“纯”科学的价值同“人本主义”科学的价值几乎是平等的。人性同时支配着二者,甚至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爱和理性完全一样,都是人性的。成长被看作是一系列日复一日的无尽抉择,每次抉择不是退向安全便是趋向成长。在这过程中,必须一次一次地选择成长,必须一次一次地克服畏惧。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就是人类价值,而且科学自身也构成了一种价值系统。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本书用轻松明快的语言来讲解心理学各种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并通过这个全新的视角让读者更加明白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心理对策。本书涵盖了日常心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也包括对工作态度的心理策略,同时还讲解了在生活中关于人际交往及恋爱等方面的心理技巧。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工作以及交往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心理指导用书。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热门推荐
  • 对不起,角落里的你

    对不起,角落里的你

    夏季,一个美丽的季节,他和她相遇了,她们有共同的梦想,这个夏季,有快乐,有友情亦有爱情悄然而至,但夏季过去,他变成了明星,而她成了学生作家,他满世界找她,她去了他的每一场演唱会但是总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带着吉他、项链和一段回忆,是什么使得他们形同陌路?简介无能请入坑
  • 拥抱白云的太阳

    拥抱白云的太阳

    我叫乌尔曼,他叫白辰逸,我们是初中同学,因为后来的种种原因,他出国了,我也去了欧洲,很思念那段岁月里,那个叫白辰逸的男孩,但是,初恋晶莹如星,却不能携手白头。
  • 校草大大:小白兔,乖乖就擒

    校草大大:小白兔,乖乖就擒

    在她眼里,他是暖男,只会暖她一个人,可为什么有时候,他又是恶魔,只会欺负她,让她伤心呢?陆越泽,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这是一个恶魔伪装成暖男将小白兔拐回家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干净,无误会,小虐大甜。)
  • 蹡蹡四人行

    蹡蹡四人行

    我很不理解像我这样聪明的人类怎么会落得这步田地,想当年我可是幼儿园老师公认的乖宝宝,是小学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初中全校有名的班干部,高中也是在各大活动中获得无数奖励的男人,就怎么会落得这步田地呢。
  • 大英雄时代

    大英雄时代

    曾经的世界第一ADC,曾经的天才少年,五个人的旅途,符文大陆的征程谁不想要成为英雄呢?这是一个大英雄时代,我的梦想就是做自己的英雄,就算是在游戏里面也一样
  • 万古武主

    万古武主

    【火爆新书】这一世有我无敌,吾当执掌苍穹,横扫九天十地,成就万古武主!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
  • 异世重生之左道妖人

    异世重生之左道妖人

    这是一个左道妖人异世重生的故事一个神经病的故事一个变态的故事额...就是这样
  • 废材掌门

    废材掌门

    他是一个屌丝,有一天有个老人看了他的面相对他说,将来你会有自己的门派,将来你会是万众瞩目。
  • 暖心夫妇穿越记

    暖心夫妇穿越记

    “什么?老公我们竟然一起穿越了!不过为何这么狗血,你穿成了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皇后!不过你动她们试试!”“老婆,我最爱的人她就在我的身边。”(ps: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