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迈向何处决定了你日后的职业走向
我们首先来明晰一下职业规划这个概念!职业规划就是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发现新的职业机遇,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准确定位职业方向,要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将个人、事业与单位联系起来,为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从而增强职业竞争力。
你需要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也开启了这门课程,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你的规划中,第一步很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头开好了,才可能实现最终的结果。不妨尝试一下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明确你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然后把它分成几个阶段并且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
第二步:想一想,驱使你的动力是什么?你对什么最有激情?并且决定如何将这些因素与你确定的目标连在一起。
第三步:必须清楚你的价值观,你的经营原则。高性能的职业选择方案将使公司的价值观与你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最开始谁也没法确切地知道如何选择更好,于是很多人就随了大形势,选择了更多人关注的领域。
但当你渐渐熟悉了你的选择和你周围的环境,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的方向,你就会发现,其实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李开复当年读大学选专业曾经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而选择了攻读法律专业,可是一年多以后他才发现自己对法律没有兴趣,但对于计算机即使每天疯狂地编程也乐此不疲。在老师的鼓励和自己审慎分析未来的目标后,李开复在大二决定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现在回想起来,李开复感慨道:“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计算机领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条发展道路,也许前景暂时不算明朗,但在兴趣推动下的努力最终会帮助自己守得云开见月明。
也就是说,在你最后做决定的那一步之前,还存在一个预选阶段,你在这个阶段应更多地了解环境,为下一步真正的抉择埋下伏笔,打好基础。
很多刚工作了一年的年轻人会产生“一年之痒”,觉得应该尽快跳槽,选择更好的公司和位置。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你当初选择的时候就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十分草率地作出决定;第二,如果你当初选的就是大公司,那么现在,你并没有真正地吃透你所面临的领域。此时绝对不是重新选择的好时机。
对于职场新人而言,三年的工作时间在其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标准线。当然,在这个阶段,职场新人往往也会面对外部的很多诱惑,如果没有清晰的规划与目标,很容易发生频繁跳糟的现象,最终导致整个职业道路计划的瘫痪。
职业新人从无知到有知,往往需要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系统学习,才能使个人的判断能力、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等有质的提升,并且能初步形成一套自有模式。这时,职业新人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也会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是继续坚持,还是选择跳槽,相信都会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如果你正面临做下一步的决定,那么,你应该事先考虑好以下从大环境到自身职务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地域的发展状况,包括发展潜力、区域政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你身在的这个城市或者县镇是否值得继续发展?后续潜力如何?这些是大环境因素中很重要的方面。如果区域政策对你所在的行业负面影响很大,那么你应该考虑更换工作地点,因为有一些外在因素不是自己的规划所能决定的,也许你的第一步选择非常精准,但由于政策性原因,导致职业进入了困境,那样的话,你必须考虑变革。
第二点:领域的发展形态,包括行业趋势、竞争程度、对手及上下游价值链等,你所选择的领域你必须吃透,之前的发展历史、出现过的行业奇迹以及未来如何更替等,这些是你在行业立足的基本。市场风云万变,三年前很火爆的行业很可能在三年后就门庭冷落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立刻考虑与此行业相关联的其它子领域,说不定更大的宝藏地就在那里。
第三点:企业的整体架构,包括对老板、高层管理者、企业文化和制度、产品和市场等的全面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作出你的价值判断。如果你选择的是名企,那么这里一定有一大堆系统的东西等待着你去学习,不要做不求甚解的小员工,甚至工作了一年头脑里除了部门的几个人仍空如白纸。你必须对公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定位,不要做宣传品的附庸,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好是好在哪里,差是差在哪里,自己的看法十分重要。
第四点:部门的现状和前景,包括部门在企业所占的比重、部门领导与同事的综合素质等,通过这些来衡量你自己在公司所处的位置,并预测你的未来是否拥有一条通畅的晋升之路。做好工作并非只是完成手头任务,你应该清楚地观察到,你所在的部门在公司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举足轻重还是有无皆可,如果是后者,那你必须做好离开的准备,因为公司不可能长久地让有无皆可的部门继续存在。
第五点:职位的现状与前景,也就是你必须对你的职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包括你的职位的重要性,即便你只是领导链条最底部的小职员,也要考虑你对公司的贡献有多大,你的离开会对公司和部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不会有任何重要影响,那么,你应该反思你的工作形态,你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以及心态问题。
总之,你应该头脑清楚地迈出你职业生涯最初的两步,我们每一天都面临很多选择,很难说到底哪个选择的前途会更好,因为结果永远在选择的最后才会出现。但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时刻询问自己你想要的是什么。
一般的大公司也都会注意对员工职业规划的培养,在了解员工个人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职业倾向,辅助设计一条职业发展的路线,比如为有技术倾向的员工设计一条技术发展的路线,明确他什么时候轮岗,达到怎样的能力后实现晋升,将来的目标职位是什么,等等。这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企业在动,在向前发展,就会相应地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而大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人员展开倾斜和维护,从而在整个流程的执行中导入激励因素,也实现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图由静向动的转变。
前面所讲的这些,其实有一条最根本的,也就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自我认知与定位!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的,你要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了解自己,做好自我测评。当机会降临的时候,你才能够迅速做出判断——这个“机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然后做出接纳或拒绝的决定。而主动性更强的人,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机遇。
002 不要让学历成为你职业选择中最大的牵绊
要做学历的主人而非附属,懂得平衡学历与能力的关系
关于学历与能力的问题,是近几年教育界、管理学领域热议的话题,甚至引发了一些极端的“大学无用论”,实际上,冷静下来思考,让大学生贬值的不是大学生数量太多,其根本原因也不在于大学教育问题,而在于每一个人自身。
人和人各方面的素质都不相同,成长环境、遗传基因等决定了不可能全部成为相对完美的能人、精英。学历与能力的问题,应该从统一的角度来看,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高学历就应该具有高能力,实际上,这个定论是无法成立的。
市场经济决定了什么样的人薪水高,但并非所有高学历的人都适合市场规则,这并不能证明高学历没有用,因为一个成熟的社会结构,不仅仅只存在拿到高薪这一条评价标准,比如有一些擅于搞科研的人,就是在经营头脑上有欠缺,“博士无用”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公众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到底该如何权衡能力与学历的关系?
第一,必须端正心态:学历并不代表工作中的学习能力,它只是你阶段性学习的一个小结,不代表你工作就一定比别人强。
的确,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一批人,他们知道自己学历比人低,起点也比人低,所以他们更努力,到最后,原来学历比他们高、职位比他们高的都成了他们的下属,而他们也凭借能力降服下面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所谓的职业精英,不是说他们的学历有多厉害,而是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如何不懈地证明自己,提高自己的价值。
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硕士证书代表了你的一切,任何的大公司最看中的都不会是你的学历,因为学历是已经过去的东西,是你的历史,而公司更在意的是你的将来。你能用什么样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没有让人另眼相待的毕业证明,那么,不要让它牵绊住你,展示你优于他人的经验与能力,机会一样可以来到你身边!
第二,一定不要走入“学历无用”的误区,因为学历最终将是你初入职场最响亮、最有价值的敲门砖。
前面所说的心态,并非说你的学历没分量,相反,它是你过去学习能力最好的证明,你是从清华出来的还是从一个职业专科出来的,这有着很大的区别,毕竟高考所经历的东西,代表了你的思维能力、智商,以及你大学所接触的环境对你视野的影响。
学历或者说教育,有着能力信号指导的作用,人们通常的思维认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也就是学历较高的人,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也是招聘过程中进行简历筛选的重要依据。当然这种做法难免会产生统计性歧视,但是从筛选结果的差异与筛选的成本来看,以学历为依据的筛选是最优选择,尤其是对国内一些单位,没有科学的招聘程序,以学历为依据看来更合理些。所以说,学历是敲门砖,没有学历,你空口说能力再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比较难,大企业很少愿意花费很大的成本去确认你的能力。
第三,鱼和熊掌需要兼得,如此,你的职业生涯才能比他人出色!
这里所谓的鱼和熊掌,是指你的学历和能力,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拿到理想的学历,那么,你还有能力那张牌。但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抱着硕士证书而连最简单的实践工作都不会的人。
有人在博客上如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单位新来了一个研究生,给她一些资料,让她统计一下共有多少个单位,然后通知各单位来开会。两个小时后,问她一共有多少单位,她回答说不知道,再问通知了多少个了,回答说“就这么多”,做了半天,却不知道自己的总任务量是多少,也不知道已经完成了多少。简单的数据排序也不会做,询问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告诉她用excel进行分类排序,她又问,如何排序分类——这就是重点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对于excel一点都不会用,基本的办公软件都不能操作,又谈何其他能力呢?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很多高学历毕业生中的确存在大量的这种现象,这也是“大学无用论”最直接的诱因。发生这样的事情,学历没有任何罪过,所有的责任都在于你自身,况且,名牌大学读过本科的学生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名牌大学到底是筛选思维能力强者的筛子,他们所接触的环境拓宽了视野,他们大多数更懂得学历和能力的平衡。
在中国现在考进大学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考进好的大学。比如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在上海只招复旦和交大的应届生,原因就是这个。而在学历和毕业院校相同的情况下看什么?自然看的是成绩。有人也许要说,既然大学的课程都是无用的,那成绩有什么好看的。问题就在这里,不要以为那些成绩好的人觉得这些课有用,他们不是笨蛋,他们一样知道这些课程是无用的,而这些人比有些人强就强在他们能做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知道,企业不可能保证每一次任务都让职员喜欢,也没有这个义务去保证。假如你做不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只能走人。
应该学会做学历证书的主人,让名牌大学为你的能力贴金,而不是你自己给名牌大学的名气抹黑。没有什么是矛盾的,不要被Gates的辍学经历蒙蔽,要知道他辍学的地方可是响当当的哈佛大学。中国现在的第一代富豪大多数出身不高,谈不上什么学历,但李嘉诚早已成为历史,改革开放也早已不再是90年代弯腰捡黄金的形势,越是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具有国际标准——高学历是种修养,高能力是种成就。
雷诺汽车公司董事长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对于人才的学历与能力问题,这样说到:“不应该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要看阶段,如果你是在初试阶段的话,因为招聘分为好几个阶段,首先你要递简历,这时候你的文凭则是非常重要的。再之后是面试,这时能力也就是你的软件条件,则会成为招聘方关注的重点。”
学历是显性的,能力是隐性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一个人的能力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有没有显露的机会,很多有才华的人因为没有机会而一辈子被埋没,因此,我们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判断一个人有无能力,况且,能力本身是很辨证的东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平时评价一个人能力比另一个人强,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对他们某一方面能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