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000000013

第13章 势 篇 (3)

李筌曰:夫兵得其势,则怯者勇,失其势,则勇者怯。兵法无定,惟因势而成也。

杜牧曰:言以勇为怯者也,见有利之势而不动,敌人以我为实怯也。

陈?曰:勇者,奋速也,怯者,淹缓也。敌人见我欲进不进,即以我为怯也,必有轻易之心,我因其懈惰,假势以攻之。龙且轻韩信,郑人诱我师是也。

孟氏注同陈?。

梅尧臣曰:以勇为怯,示之以不取。

王皙曰:勇怯者,势之变。

张预曰:实勇而伪示以怯,因其势也。魏将庞涓攻韩,齐将田忌救之,孙膑谓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异之,使齐军入魏地,日减其灶。”涓闻之,大喜曰:“吾素知齐怯。”乃倍日并行逐之,遂败于马陵。

强弱,形也。

曹操曰:形势所宜。

杜牧曰:以强为弱,须示其形,匈奴冒顿示娄敬以羸老是也。

陈?曰:楚王毁中军以张随人,用为后图,此类也。

梅尧臣曰:以强为弱,形之以羸弱。

王皙注:强弱者,形之变。

何氏曰:形势暂变,以诱敌战,非怯非弱也,示乱不乱,队伍本整也。

张预曰:实强而伪示以弱,见其形也。汉高祖欲击匈奴,遣使觇之。匈奴匿其壮士肥马,见其弱兵羸畜。使者十辈皆言可击,惟娄敬曰:“两国相攻,宜矜夸所长,今徒见老弱,必有奇兵,不可击也。”帝不从,果有白登之围。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曹操曰:见羸形也。

李筌曰:善诱敌者,军或强,能进退其敌也。晋人伐齐,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舆曳柴从之,齐人登山而望晋师,见旌旗扬尘,谓其众而夜遁,则晋弱齐为强也。齐伐魏,将田忌用孙膑谋,减灶而趋大梁。魏将庞涓逐之,曰:“齐鲁何其怯也。入吾境亡者半矣。”及马陵,为齐人所败,杀庞涓,虏魏太子而旋。形以弱,而敌从之也。

杜牧曰:非止于羸弱也。言我强敌弱,则示以羸形,动之使来;我弱敌强,则示之以强形,动之使去。敌之动作,皆须从我。孙膑曰:“齐国号怯,三晋轻之,令入魏境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魏庞涓逐之,曰:“齐虏何怯也。入吾境土,亡者太半。”因急追之。至马陵,道狭,膑乃斫木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伏弩于侧,令曰:“见火始发。”涓至,钻燧读之,万弩齐发,庞涓死。此乃示以羸形,能动庞涓,遂来从我而杀之也。隋炀帝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所围,太宗应募救援,隶将军云定兴营。将行,谓定兴曰:“必多赍旗鼓,以设疑兵。且始毕可汗敢围天子,必以我仓卒无援,我张吾军容,今数十里昼则旌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以为救兵云集,睹尘而遁,不然,彼众我寡,不能久矣。”定兴从之。师次崞县,始毕遁去。此乃我弱敌强,示之以强,动之令去。故敌之来去,一皆从我之形也。

梅尧臣曰:形乱弱而必从。

王皙曰:诱敌使必从。

何氏曰:移形变势,诱动敌人,敌昧于战,必落我计中,而来力足制之。

张预曰:形之以羸弱,敌必来从。晋楚相攻,苗贲皇谓晋侯曰:“若栾、范易行以诱之,中行二谷阝必克二穆。”果败楚师。又楚伐隋,羸师以张之。季良曰:“楚之羸,诱我也。”皆此二义也。

予之,敌必取之。

曹操曰: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

杜牧曰:曹公与袁绍相持官渡,曹公循河而西,绍于是渡河追公。公营南阪,下马解鞍。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也,安可去之?”绍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继至,或分趋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人,遂大破之,斩文丑。

梅尧臣曰:示畏怯而必取。

王皙曰:饵敌使必取予与同。

张预曰:诱之以小利,敌必来取。吴以囚徒诱越,楚以樵者诱绞是也。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曹操曰:以利动敌也。

李筌曰:后汉大司马邓禹之攻赤眉也,赤眉佯北,弃辎重而遁,车皆载土,覆之以豆。禹军乏食,竞趋之,不为行列。赤眉伏兵奄至击之,禹大败。则其义也。

杜牧曰:以利动敌,敌既从我,则严兵以待之,上文所解是也。

梅尧臣曰:以上数事,动,诱。动而从我,则以精卒待之。

王皙曰:或使之从,或使之取,必先严兵以待之也。

何氏曰:敌贪我利,则失行列,利既能动,则以所待之卒击之,无不胜也。如曹公西征马超,与超夹关为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坂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公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得渡,循河为甬道而南。贼退距渭口。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奋击,破之。十六国南梁秃发亻辱檀守姑臧,后秦姚兴遣将姚弼等,至于城下。亻辱檀驱牛羊于野,弼从采掠,亻辱檀分兵击,大破之。后魏末,大将广阳王元深伐北狄,使于谨单骑入贼中,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三万馀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欲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破六汗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归附,必来邀击,彼若先据险要,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当竞来抄掠,然后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然其计。拔陵果来邀击,破乜列河于岭上,部众皆没。谨伏兵发,贼遂大败,悉收得乜列河之众。

张预曰:形之既从,予之又取,是能以利动之而来也,则以劲卒待之。李靖以卒为本,以本待之者,谓正兵节制之师。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杜佑曰:言胜负之道,自图于中,不求之下,责怒师众,强使力进也。若秦穆悔过,不替孟明也。

故能择人而任势。

一作“故能择人而任之”。诸家作“任势”者多矣。

曹操曰:求之于势者,专任权也,不责于人者,权变明也。

李筌曰:得势而战,人怯者能勇,故能择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战,谨慎者可守,智者可说,无弃物也。

杜牧曰:言善战者先料兵势,然后量人之材,随短长以任之,不责成于不材者也。曹公征张鲁于汉中,张辽、李典、乐进将七千余人守合淝,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吴孙权十万人众围合淝,乃共发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威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典与辽同出,果大破孙权。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权攻城,十日不拔,乃退。孙盛论曰:“夫兵,诡道也。至于合淝之守,悬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众者必怀贪惰,我以致命之师,击贪惰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则必固矣。是以魏武杂选武力,参以异同,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也。”

贾林曰:读为择人而任势,言示以必胜之势,使人从之,岂更外责于人,求其胜败。择勇怯之人,任进退之势。

陈?曰:善战者专求于势,见利速进,不为敌先,专任机权,不责成于人。苟不获已而用人,即须择而任之。

杜佑曰:权变之明,能简置于人,任己之形势也。

梅尧臣曰:有人以势则易,责人以力则难;能者当在择人而任势。

何氏曰:得势自胜,不专责人以力也。

王皙曰:谓将能择人任势以战,则自然胜矣。人者,谓偏裨与?

张预曰:任人之法,使贪、使愚、使智、使勇。各任自然之势,不责人之所不能,故随材大小,择而任之。《尉缭子》曰:“因其所长而用之。”言三军之中,有长于步者,有长于骑者,因能而用,则人尽其材。又晋侯类能而使之是也。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曹操曰:任自然势也。

李筌曰:任势御众,当如此也。

杜佑曰:言投之安地则安,投之危地则危,不知有所回避也。任势,自然也。方圆之形,犹兵胜负之形。

梅尧臣曰:木石,重物也,易以势动,难以力移,三军,至众也,可以势战,不可以力使,自然之道也。

何氏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木石之性,置之安地则静,置之危地则动,方正则止,圆斜则行,自然之势也,三军之众,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不得已则斗,亦自然之道。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李筌曰:蒯通以为坂上走丸,言其易也。

杜牧曰:转石于千仞之山,不可止遏者,在山不在石也。战人有百胜之勇,强弱一贯者,在势不在人也。杜公元凯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能并强齐,今兵威已成,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自解,无复著手,此势也。势不可失。”乃东下建邺,终灭吴。此篇大抵言兵贵任势,以险迅疾速为本,故能用力少而得功多也。

梅尧臣曰:圆石在山屹然,其势一人推之,千人莫制也。

王皙曰:石不能自转,因山之势,而不可遏也。战不能妄胜,因兵之势,而不可支也。

张预曰:石转于山而不可止遏者,由势使之也。兵在于险而不可制御者,亦势使之也。李靖曰:“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关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役饥渴,前营未合,后军半济,谓之因势。故用兵任势,如峻坂走丸,用力至微,而成功甚博也。”

同类推荐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最后一个阴阳师

    最后一个阴阳师

    话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其中有一家为阴阳家,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以齐人邹衍、邹爽为代表。他们的思想和老子“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相符合。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阴阳家与道家相互借鉴,到后来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也是的鬼神学说更加的神秘!他们懂得观星、相面、侧位、预示吉凶、画符念咒,还拥有着支配命运、灵魂、鬼怪的能力。然而不幸的是,到了当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许多传统逐渐消失,其中包括阴阳师,现在某些地方虽然也有阴阳师,但并不是真正的阴阳师了。
  • 罪神皇

    罪神皇

    罪域惊变,世人惶恐。少年自罪域而来,一把锈铁剑究竟隐藏着什么?少年掌握着罪域的未来,寻找着世间的奥秘。战九天,灭四海,少年一步步向前,等待着他的究竟是什么?
  • 花千骨之那年纯真

    花千骨之那年纯真

    花千骨来到了异界,失去了记忆,承蒙他的真心,再次爱上他。这一次,是劫,还是缘
  • TFBOYS爱你不悔

    TFBOYS爱你不悔

    三个富豪千金遇到了tfboys会擦出什么火花呢?(这是风情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哟!)
  • 兵贼

    兵贼

    主角高飞本是现代监狱的一位老大,跳江穿越到隋唐时代,纨绔子弟武安福,训练特种兵,培植自己的势力。十万雄兵战北平,靠着现代队历史的理解一举名扬天下,而后闹济南,征高句丽,请薛仁贵出山,拥立李氏当皇,亲自参与了宣武门之变,又火烧洛阳,围攻北平府,在兄弟情谊和红颜相伴中成为无敌英雄。
  • 不劳而活

    不劳而活

    男主人公不想伤害自己心爱的女人,就和自己的好友设计了一个骗局,希望让自己女友离开他去寻找新的幸福,男主人公为了让自己活的更有意义,和女主人公一起开启了一段苦乐酸甜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相互彼此慢慢的理解真爱的真谛。
  • 十二星座之十二星宫

    十二星座之十二星宫

    偶只是个新人,不好见谅哦。讲述的是十二星座之间发生的事情,不好见谅哦!!!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 网游之异战止戈

    网游之异战止戈

    他在虚拟的人生中他是令人敬仰的武林神话-无名因为他有六把刀,六段故事亦是,令人恐惧的大唐帝国-帝国杀神因为他曾屠戮了万人现实,他是温柔的爱人亦是躲在角落独自舔着伤口的受伤者……两段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故事,你们将作为旁观者去体会他的故事,精彩还在继续。